查看完整版本: ​83年前,100万人的对决

yingyinc 2020-8-21 15:27

​83年前,100万人的对决

​83年前,100万人的对决
[url]https://mp.weixin.qq.com/s/3jEjKlktfehATesxWJ4lEA[/url]

​83年前,100万人的对决

闫红和陈思呈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面主义 ,作者子宇爸爸
体面主义
体面主义
做人,最要紧是体面~



在近代中国的军人里,1938年就去世的蒋百里,名气远不如他的女婿钱学森。


历史图片:蒋百里和《国防论》

但这位杭州人写过《国防论》,对193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日本侵华有一个看法,不怕鲸吞,就怕蚕食。

《国防论》的核心还是,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拖垮日本。

基于这个思考,有两个应对。

第一是寻求决战,不让日本不断复刻918蚕食华北、内蒙等战略;

第二是不让日本从北向南打,而是引导日军从东向西打。

自北向南,是古代诸多骑马民族入主中原的方式,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满清灭明,大体都是这么走的。

最重要的是,长城、黄河、淮河乃至长江这些可以在古代协助中原王朝御敌的地理障碍,在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只要对方有海空和火炮上的优势,聊胜于无。

而自东向西,中国可以沿长江节节抵抗,中国的地形逐渐升高,意味着群山峻岭增多,意味着长江上能走的船越来越小。

不利于工业强的那一方进军。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蒋百里的战略有先验之处,但也难免有中国传统的「隆中对」、「七策灭吴」之类传奇想象溢美。

现代战争本质是一场精密的数学博弈,不太可能以「奇策」定胜负了。

但不管怎么样,对日不可再退让,越来越成为当时中国不分党派官民的共同立场。

当时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日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以1937年为例,日本产钢铁超500万吨,中国仅4万吨。

寻求一场决战,以求一个政治上有利的结果,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选择。

这场决战的地点,并非在1937年7月以后的华北,而是在上海。

上海是当时远东最繁盛的国际化都市,居住着数十万的外国人。

著名的汇丰银行,英文名的直译就是“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

上海也是英美在华利益的核心地带。

在上海决战,能够让列强切身感受到利益受到威胁,看清日本在军事上凶残的本性,从而打破他们的对日绥靖态度。

以上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背景。

德国军事战略家,写过《战争论》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最经典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淞沪会战就是一场政治决战。

而克劳塞维茨还有一句话没有那么出名,那就是:血液是胜利的代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乃至绝大多数19世纪西方的战争,都有一个习惯,避开大城市,寻求野战。

因为巷战最消耗珍贵的兵力,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都会避免死守或者强攻一座大城市。

典型如普法战争时法国不守巴黎,拿破仑攻俄时沙俄不守莫斯科。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大城市为中心展开的巷战大规模增加。如斯大林格勒会战、布达佩斯战役、马尼拉战役、华沙起义、柏林战役等。

所有城市战,都有一个特性,熔炉。

所谓熔炉就是不断将人力物力填入。比如柏林战役,为二战欧洲的最后一战,德军伤亡30余万,其中阵亡10万;苏军伤亡近40万,其中阵亡9万。

1937的淞沪会战,是二战所有熔炉的一次预演。


历史图片:淞沪会战

当时任国防委员会常委的前西北军代表冯玉祥形容: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国民政府一方,投入了包含3个按照德国标准装备起来的陆军精锐师和几乎所有的海空军,加上各地方军纷纷奔赴抗战前线,差不多有70万人参战。

日本一方,先后三次增兵,每次2到3个师团,合计前后投入30万,还投入了包含3艘航空母舰在内的数百艘军舰。

双方的损失方面,日军有4万、6万和9万三种说法。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陆战最有名的是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之战,日军伤亡6万。

所以淞沪一战,日本的损失不亚于旅顺口之战。

中国军队的损失也缺乏权威说法,有阵亡12万之说,有伤亡30万之说等等。

另外,弱小的中国海军损失了几乎所有的现代化军舰(平海、宁海两艘巡洋舰均战沉),空军涌现了高志航、沈崇海、阎海文等英雄人物,打出8.14大捷,但也最终损失殆尽。

中华民族的鲜血,染红了黄浦江。

纯粹从军事角度反思,淞沪会战无论对于中还是日,都不是特别正确的选择。

对日本一方,“添油”战术导致了惨重的损失,和中国军队一样,只能用尸山血海来填,最后占领了除公共租界外沦为废墟的上海,可谓“蠢胜”。

最重要的是,日本一开始有3个月结束战争的想法,其实就是用3个月时间迫使中国议和,自己也可以如过往一样获取利益后迅速抽身。

但淞沪会战伤亡太大,两个民族进入总体战,已没有妥协余地。

对国民政府一方,在战争初始阶段,中国军队在兵力上有一定优势,按照国际惯例,上海等海外殖民地不会有常驻陆军,日军当时在上海只有6000名海军陆战队。

武器上,中国军队在初始尚有坦克重炮等技术兵器。

但巷战的困难,对日军和对中国军队一样。

大军无法展开,少量坦克、重炮等的技术武器也无法流畅使用,以致于中国军队被数千日本海军陆战+武装侨民阻挡了数天。

日本得以从国内调来2个陆军师团,至此淞沪会战注定打成消耗战,随着日本海空优势全面确立,中国已不可能有获胜可能。

最终,这座熔炉在11月基本熄火。

尾声便是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四行仓库之战爆发的背景是,中国军队已经开始全面撤离上海,另一方面九国公约会议即将在布鲁塞尔举办。

国民政府希望当时的精锐88师,在租界边上继续守一下,以支援外交战线,让列强对日本施压乃至制裁。

而四行仓库在苏州河边上,与英租界和法租界隔苏州河相望。


历史图片:四行仓库

而守卫四行仓库的,除了中央军的88师下的一个团(实际人数不够一个团)外,还有一部分补充的地方军士兵,这些士兵来自湖北,整个团合计总数大概为429人,所谓800壮士是一种对外宣传的措辞。


历史图片:正前往四行仓库的524团1营官兵


团长谢晋元自己写道:既抱定必死决心,现除达任务外,一切思念皆无。


历史图片:谢晋元(坐者)与坚守四行仓库的1营4位连长


四行仓库之战持续4天,租界隔河外围观民众摇旗呐喊,仓库内士气大振。


历史图片:四行仓库


关于战斗过程也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中国军队多次击退日军强攻,毙伤敌军上百人。

另一说是没有爆发过于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都很小。

淞沪会战,因争取国际援助的政治考量而起,最终结束于租界边的四行仓库,亦是一种历史巧合。

遗憾的是,虽然在淞沪会战中,国际上对于日本的观感有严重恶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谴责:
(日本)现在已出现了无宣战布告或警告,无正当理由就被空袭,杀戮包括妇孺在内的一般市民。这好战倾向有逐渐流行蔓延之虞,应由爱好和平的国民共同给予防阻隔离。

但由于欧洲形势的严峻,英法根本不可能将重心转移到亚洲。

九国布鲁塞尔会议,仅仅要求“和平解决”。以至于最后的死守变成了“为政略殉”(意思就是政治牺牲品),让人痛心。

当时国民政府的盟友——纳粹德国,一度试图在中日两国间进行调停,最终失败并放弃中国倒向日本。

苏联则开始大规模援华,到1939年武汉会战时达到了高潮,但在1941年,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不再公开援助中国。

所以,从国际援助这个角度来说,淞沪会战没有达到预期。

谢晋元孤军的结局是,中国军队最终退入租界,并被租界方解除武装,陷入拘禁状态后谢晋元团长被叛徒杀害,士兵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俘虏,押送各地做苦役,战争胜利以后仅有少数存活。

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对战,并无那么多神机妙算,更多只能靠在尸山血海中摸索。

从今天来看,无奈且悲壮。




可能很多人已经看出,这篇文章的由来和电影《八佰》有关。



《八佰》的出品方里有华谊、七印象、腾讯影业等。这些公司里,有我一些朋友。

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看完电影点映,泪流满面——不光被电影本身感动,也是中国电影人为国产电影的恢复而激动。

所谓看到龙标就想哭了。

《八佰》不管是对于华谊、七印象,还是腾讯影业,意义也超出单部作品本身。有朋友告诉我首映上,华谊CEO王中磊、总制片人梁静先后落泪,而腾讯影业CEO程武,听说当初看剧本已落泪数次。

历史电影其实不存在剧透一说,细节就不在这里多谈了。自己看完以后,大概有三点感受:

1 这是一部表现普通中国士兵和老百姓的群像作品;
2  拍摄的技术水准很高,对淞沪会战城市战的熔炉的残酷性,还原度很高;
3  细节的解读空间很多;

今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方面,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损失最大的是国际旅游、航空业,其次可能就是电影业。

没有电影的日子,生活也要继续。但没有人不想念电影。

程武先生曾经有一句话:“虽然电影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以《八佰》开始,中国电影能够走向恢复,自上而下,都需要感谢。

而这部电影自始至终被赋予了各种意义,成为后疫情时代电影市场的旗帜,既是巧合,又是它的悲壮感的最高潮。

最后,有些人因为历史争议的缘故不喜欢这部作品,还有人是因为管虎之前发的一条微博而不喜这部作品。

在我看来,电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从各种角度选材。国内拍摄的抗战题材电影里,从《血战台儿庄》到《大捷》,从《斗牛》到《南京·南京》,从《战争子午线》到《一个与八个》,都是我认可的作品。这些作品其实差的挺大。

人有不喜欢的权利,但没有必要把一部作品上纲上线。

电影里,基本只有群像式的展开普通士兵和老百姓,并没有上层的将军政客出现。个人认为,是这部电影的精华所在。



指挥美国海军打赢太平洋战争的切斯特·尼米兹说:在战场上,不寻常的勇气是普遍的美德。

这句也适用于总结《八佰》的实际内容。




回到“八百壮士”的意义。

正如很多相关讨论里,可以多次看到引用的历任国家领导的看法。

“八百壮士”其实是一种象征。

为什么需要象征?

淞沪会战,或者说从1937年开始的全面中日战争,其实是有两层宣示的意义。

一层之于内部。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以前,是一个前现代化国家,甚至民族概念都还在形成当中。

从抗战开始,从操着四川方言、湖北方言、广西方言……的各种军人、学生、不分党派,立场,涌向一个个熔炉开始,战争不再为某一私家而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而战这一信念被贯彻到国民的血液当中。

“八百壮士”,正是这种象征之一,和杨靖宇、戴安澜、八女投江等一样,共同构成了这种民族觉醒。

这一点,美德英法日苏……但凡世界诸大国,都能找到类似例子。

还是那位克劳塞维茨说过:
战争最高形式就是民族自觉。(höchste Form der Selbstbehauptung eines Volkes。)

一层之于外部。

即中国以一弱小之身躯,奋力抵抗日本的残暴入侵。

实际上,17世纪开始全球化以来,已不存在一国可以单独兴亡的例子。大国崛起或金瓯憾缺,都离不开跨国与跨文明的人类活动。

从1937年到1941年,局部战争终于变成全球战争,国民政府也等来了期盼已久的美国参战。

日本在国际外交上的孤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

“中国是文明国家阵营的一员而日本则暴虐凶残”,这一印象,是国际社会通过4年的观察,不断确立的。

距离最近的,是在黄浦江畔发生淞沪会战。

历史是循进的,天平不断向中国倾斜,最终有了租借法案、有了飞虎队,有了驼峰航线和滇缅公路。

据《抗战外援》一书,1937-1945年中国独立抵抗日本期间,英美援华3.5亿美元,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援华7亿美元。

这个钱大概是什么规模,二战期间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造价7688万美元,而埃塞克斯级航母造价3800万美元。

虽数额远不及美国对西欧和苏联的支援,但还是支撑了中国,使之没有在一场数学博弈中崩溃。

八百壮士最后是悲剧结束。

不过,中国最终赢了。




日本输了。

《八佰》里,有关云长和赵子龙两个意象。不言而喻代表什么。

其实,这两个英雄人物在日本也家喻户晓。

两个民族都尊崇关云长和赵子龙,也就是那种古老的东亚道德观。

这些年大量研究日本历史文化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读的越多,我们会深深的感受到,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居,从古到战后,其实并非那种与文明教化无关的民族。

如果有机会阅读二战中日军一方的日记,会感受到,里面有精忠报国,有爱家人爱故乡,甚至还有一些泛泛的人类博爱,但有一点是缺失的,即到底为何而战,战争的目的何在?

正是这种逻辑的缺失,让日本历史进入昭和时代以后,开始呈现出一种荒诞性。

或者说“疯”性。

这种疯性在中日战争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一战以来,日本的各种钢笔政治家或武士刀政治家脑洞频开。

1921年,一群日本陆军军官在德国巴登开会,确认世界大战无可避免,日本陆军的最大假想敌是苏联。

1929年,出身文官的滨口雄幸成为日本首相,提出尊重中国主权,包括满蒙的主权等外交策略,1930年被刺杀;

1931,想法奇特的石原莞尔等人的策划关东军发起918事变,夺取了中国东北;

1936年,石原莞尔主张停止在内蒙扩张,另一名陆军军官武藤章反驳,你在“满洲事变中非常活跃,现在我们效仿你的行动,在内蒙如法炮制,同席的年轻参谋哄堂大笑;

1937年,石原莞尔任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部张,发出一份意见,“要求日本放弃以往帝国主义的侵犯政策”,同时纠正“侵略、垄断”等优越态度……”,但无人理睬;

……

所以,中日战争对于日本来说,是一场大义名分非常缺失的战争。这种缺失导致了日本呈现出一种“疯性”。

上文提到的石原莞尔,在中日全面爆发战争的时候,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被称为“不扩大派”。

对于南北两场危机,他的主张是:北面就地解决,不扩大(后来日军攻下平津以后又要求不可以越过保定这条线);南面不派陆军去上海(《日本陆军的轨迹》)。

我们都知道后面是怎么回事。

石原莞尔辞去作战部长一职(战争期间曾策划刺杀东条英机),接替他的是“扩大派”的代表,前文提到的武藤章,东京审判被绞死的甲级战犯之一。

从今天来看,石原莞尔有点穿越者的感觉,或者很容易理解为,日本吞并东北后就应该收手一心对付苏联。

逻辑悖论在于:
关东军独走发动918,让暴戾成为一切矛盾的解决方案合理化;对中日关系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日本以苏联或美国作为最大的对手,却陷入和“同种同文”的中国血战。

中国独立抗战4年,日本一个工业国,打一个贫穷的农业国,打的财政枯竭,民众穷困,毫无所得。

大义名分不是虚无的道德,其意味着合理性,逻辑性等等。

没有大义名分,就只有惯性,只能用所谓忠义做一块布,蒙着眼睛往前冲。

蒋百里和石原莞尔作为两国当时的策士,都看到了历史必然性。

而中日之战,实际上是两个民族的整体战争,意味着4亿中国人和1亿日本人的对决。

一边是生存,是文明对抗野蛮,是反抗对欺凌;

一边是没有逻辑与目标,只有惯性,越打越暴戾,越打越野蛮;

旧日本必亡。

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谈论历史,认为历史只要有力量就可以,正义是虚无的。

但如果国民不知为何而战,只有空泛的惯性或血性,是难以赢得现代意义上的总体战争的。

在我看来,这是旧日本帝国覆灭的最大历史教训,也是其民族无法遮掩回避的伤疤与悲剧。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今年新冠疫情以来, 中国也面临了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

爱国会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一个热门话题。

何为爱国,怎么爱国,难免争论不休。

我觉得,爱国与对民族的认识相关。

我注意到,《八佰》里突出了几种象征性的动物。有老鼠,有乌鸦,还有白马。



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所有瞬间,其组成的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是永远伟大美丽的。

正如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但也正是鲁迅,写下了另一句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这句话也出现在电影里,能写下这句话的人,不会忘记民族的底色。

那匹白马,大概就是这种底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文明,这个文明里有忠孝仁义,有节义礼信,有血肉长城,也有一条大河波浪宽,有敦煌的壁画,龙门的佛像,杭州的断桥……

还有包容与宽恕。

整个二战,几乎唯有中国,作为一个主要的受害国,对于加害国,没有进行羞辱,更没有大规模进行报复性的虐杀。还收养了大量的日本在华遗孤(人数大约有4000)。

客观来说,二战日本被中国俘虏以及从中国撤回的日侨,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基本就是现在日本社会对华友好派基干。作为鲜明对比的是,从苏联回国的日本俘虏,大部分都有反苏立场。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就像那匹白马一样,在历史的风浪面前,永远不要忘记,一个古老文明的底色。

yingyinc 2020-8-23 11:05

[url]https://mp.weixin.qq.com/s/4QgVeWKpfAc0oQAndRcSqw[/url]
《八佰》删减的13分钟内容和被忽略的细节,你未必知道
原创 无尾电影 无尾电影 昨天
上映首日票房破3亿,管虎执导的《八佰》真正打响了影院复工后的第一炮。






《八佰》的热映,让坐落在上海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再次进入大众视线。



83年前,对外号称“八百人”,实际只有四百余人的一支部队,在四行仓库里,面对数十万汹涌而来的侵华日军,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



电影正是改编了这一段历史。



《八佰》原定去年7月5日上映,6月25日宣布撤档。






不料今年初的疫情,让影片的上映时间一拖再拖。



这其中自然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撤档的流言蜚语。



时隔一年多,《八佰》终于上映。



比起原版的160分钟,公映版本时长为147分钟。



下面我们来看删减的13分钟到底是什么?



欧豪的角色



欧豪饰演的端午是前半段剧情里的主要人物,也是整部电影里最先登场的一个。






原版对他的身份背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构建。



在开头对于他的描写用了不短的时间。



公映版则是让他很快地进入到了仓库,准备战斗,没有具体展现他是如何被收编的过程。



护旗的戏份



公映版里有两场重头戏。



第一个是郑恺饰演的陈树生身挂手榴弹跳楼自爆;



第二个是第四天谢晋元(杜淳 饰)下令大家撤退过桥的过程。



其实在原版里,重头戏是第三天的护旗部分。






因为一些大家都懂的原因,公映版里的旗子是没有给特写镜头的。



注意我说的,不是不给镜头,只是不给特写镜头。



很多场景保留了旗子的大远景,或者做虚化处理。



为什么要送旗,这旗子应该怎么送,在原版里都有详细的交代。



另外再说一下,在电影里护旗部分日军出动了战斗机扫射旗子,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因为日本怕误伤租界,所以没有使用重火力的武器。



不过虽然删减了这么多,但这场护旗战役的情感渲染力还是很好地传达给了观众



阮经天的角色



这部电影本来是有阮经天的。



公映版里把这个角色完全删掉了。






阮经天饰演的是一名中国台湾籍的平民。



目睹了日军的残暴之后,在河的对岸用日文大骂日军。



被租界里的群众听见之后,误以为他是日本间die,把他吊死了。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幕群众视角,有个镜头吊着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阮经天。



删减阮经天的角色对整部电影其实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保留的话,能够增加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群像角色。






也能反映战争之下种种人性极端的问题。



在当前敏感的舆论环境下,删掉有可能引发争议的角色是最保险的做法。



除了阮经天,其他主要角色都没有做太大幅度的删减。



有也只是一两处。



比如李晨饰演的山东兵,原版里有他绑上手榴弹也要往下跳,但是被战友阻止的戏。






公映版里我们只看到了他绑上了手榴弹,并没有后续。



除了删减的内容,《八佰》还有很多细节容易被我们忽略。



以下所提到的细节是我一刷之后记住的,不排除还有我看漏或者错过的细节。



知道的小伙伴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告诉我一声。



1 龙标



网上有人提到去年原版《八佰》的龙标是2019 88号。






我们可以看到公映版的龙标是2019 800号。



从这个特供号就能看出,上面对《八佰》这部电影是持肯定态度的。



不然也不会专门给它一个定制号码。



2 唐艺昕的敬礼手势



唐艺昕饰演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杨惠敏。






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之间开战,杨惠敏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因此她在片中敬的军礼是童子军三指礼。



伸直的三指象征着童子军的三条诺言:



对国家尽忠、对社会尽责、对自己要求健全。



3 为什么要送旗



关于杨惠敏送旗的动机和经过,一直众说纷纭。



目前有两种主流说法。



一种说法说这是杨惠敏的自发个人行为。她看到周围不是挂着英国国旗就是日本国旗,唯独没有中国国旗。



于是夜渡苏州河,把国旗交到谢晋元的手中。






林青霞主演的《八百壮士》就采用了这个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谢晋元给八十八师部打电话,请求送一面国旗鼓舞士兵士气。



师部把这一任务交给上海市商会,商会又把任务具体落实到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最后团里派出杨惠敏来执行送旗的任务。



4 关于动物的隐喻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凡是有动物出现,动物都要具有象征意义或者功能性,否则就别出现。



管虎就是擅长用动物做隐喻的导演。



《斗牛》里的牛,《老炮儿》里的鸵鸟,都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



《八佰》开场的第一幕就出现了老鼠,紧接着就是欧豪他们的逃兵。






逃兵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逃走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抵抗了日军的第一波进攻后,四行仓库外面出现了乌鸦。



自然界中的乌鸦是吃腐肉的,它的嗅觉很灵敏。



所以它能第一时间发现尸体。这可以进一步渲染四行仓库像个地狱的气氛。



再仔细看四行仓库的外表,就像一座坟墓。






谢晋元也说了,“四行仓库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墓。”



与之相对的,河的另一边的租界里,赌场老板蓉姐却把孔雀当宠物。



孔雀有前程似锦的象征,这对开赌场的人来说可以讨个好兆头。



对于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来说孔雀是神圣的,它们是神话中“凤皇”的化身,象征着阴阳结合以及和谐的女性容貌。



再看刘晓庆饰演的蓉姐,中性打扮,刚柔并存,前期高贵典雅,后期主动拿出自家的吗啡支援八百壮士。






最重要的动物象征自然是那匹白马了。



白马象征纯洁和美好,也反衬出战争的残酷。



更是小湖北幻想中赵云骑着的那匹白马。



前期因为国军节节败退,租界唱戏唱的是《走麦城》。



因为此时的八百壮士和三国时期关羽的处境一样。



以少敌多,毫无突围的可能。



所有人都不看好这场战力相差悬殊的战斗。



但当抵抗军拼死守护了一天、二天、三天后,租界里的人们心态发生了转变。



由彻底失望开始拥抱希望。



《走麦城》不唱了,改唱《长坂坡》。



在三国时期,赵云在长坂坡里上演了“单骑救主”的戏。






作为常胜将军的赵云,仅用一人一骑,竟然在万军之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



小湖北幻想端午就是赵云,身骑白马,面对曹操百万大军,一人孤身冲下长坂坡。



他希望这场战役可以出现奇迹。



导演还是安排了一个相对“美好”的结局。



最后白马从战壕里走出来,寓意着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王千源、姜武、张译的角色身上也有各自的动物属性。



王千源饰演的羊拐,属性是狼。






老兵油子,从西北到上海,一路跟随着不同的部队。



早已练就了狼一般的凶狠和冷漠。



唯一能让他牵挂的只有身在家乡的老母亲。



姜武饰演的老铁,属性是狗。






这里的狗隐喻着“苟”。



他原本是东北军一员,沦陷之后一路苟活,靠虚张声势掩盖自私懦弱。



王千源说他是“瓜怂”。



直到目睹欧豪的死亡,才慢慢开始觉悟蜕变。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属性是猫。






浙江保安团的一个文职,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无论如何他也要活下去。



他的身上最能体现普通人的求生本能。



进仓库后依附王千源和姜武,被欧豪发现他要逃走后让欧豪放他走。



他计算了一辈子,最后发现四行仓库这段经历是他最难计算的一盘棋。



如果电影愿意分配多一点戏份给张译,或许会更好。



END



《八佰》这部电影,从演员到服化道、镜头语言、摄影用光,音乐都十分优质。



但离完美还有不少差距。



或许是管虎太想面面俱到,结果可能会有兼顾不到的地方。



但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无论是原版,还是公映版,它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直没变: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yingyinc 2020-8-23 14:52

@洪利律师
今天 10:28 来自 iPhone 11
段万金-看《八佰》,思法治

昨晚看了《八佰》。

之所以有四行仓库保卫战,最主要还是由于租界区的庇护。日本人投鼠忌器,不好使用飞机大炮,这是一个幸运,又何尝不是悲剧?

之所以有四行仓库保卫战,主要不是守住上海,而是打给国际社会看,希望国际社会谴责日本,最后迫使日本撤兵,就好像当年迫使日本放弃山东半岛一样,这又何尝不是悲剧?

浴血奋战艰难困苦保卫了几天,布鲁塞尔会议推迟甚至取消,希望国际社会干预日本侵略落空,最后被迫悲惨悲壮的撤退,这一点卑微的希望都落空,这难道还不是带有讽刺意味的悲剧?

四行仓库与租界区一河之隔,一边打的惨烈异常,一旦越界,基本即刻毙命,一边在焦急的观看,同胞之间咫尺天涯,却不能光明正大的援助,一起战斗,这不是最大的遗憾和悲剧吗?

唯一让我们欣慰的是,他告诉国人告诉国际社会,中国人还在顽强的抵抗,中国人没有屈服。

中国的抗战,其实一直都很卑微很壮烈也很渺茫。如果没有太平洋战争爆发,如果不是后期日本人把精锐军队调到太平洋和美国打,如果不是美国两颗原子弹,以当时中国国力,后果如何真不知道。

所以日本人道歉不彻底是有原因的,日本人可能服美国,但可能不服中国。

二战以后,日本人崛起的速度也是惊人的,固然有美国扶持日本对抗苏联中国的作用,但日本人能把美国强加移植给自己的美式制度运用自如玩的出神入化,无疑是让日本再次崛起强大最根本原因。

这或许是日本的不幸,或许是日本的最大幸运。否则靠定于1一尊的天皇制度,不知道会不会崛起,即使崛起强大了,对日本对国际社会是福是祸,真不知道。

现在的日本,天皇只是象征性的元首,但受到国民普遍爱戴甚至国际社会普遍尊敬。有几个人还会把日本法西斯同现在的天皇联系起来呢?

现在的日本,首相不断更换,甚至一两年就更换一次,现在的安倍任期已经够长了,但对日本社会影响其实并不大,一切都在民主法治规范上运行,一切都透明可预测。

所以,国家领导人任期不是最核心主要问题,最主要的是透明规范有序,并且最关键的是要有制衡的力量。我们看英国卫视直播英国议会首相和议长议员辩论直播,鼓掌声嘘声夹杂不断,让人感慨。

制度文明不是高达神秘不让国民知道,而是透明规范有序,江山是全体国民的江山,一切都要从全体国民整体利益出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和历史上打江山坐江山狭隘自私观念最大的区别。也是区别现代文明国家社会和古代社会制度最大的不同。

建设现代社会国家,推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法治国家,我想在这个最重要的历史关头,其意义绝对不亚于抵御外辱,推翻旧政权,以前我们主要是与外部敌人对手做斗争,现在则主要是与我们自己斗争。

所以,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绝对不亚于我们的前人,甚至比他们更艰巨更伟大,我们不努力,中国就有可能重蹈覆辙,前人的努力就可能付诸东流,《八佰》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

当然,我们的路还很漫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83年前,100万人的对决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