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8-2-25 11:44
这一季《舌尖上的中国》,要盘着手串儿抱着保温杯看
这一季《舌尖上的中国》,要盘着手串儿抱着保温杯看
[url]http://mp.weixin.qq.com/s/pGVc_MKh4FrcDCizN659Rw[/url]
这一季《舌尖上的中国》,要盘着手串儿抱着保温杯看
原创 2018-02-25 喃酱、Amon PingWest品玩
一来是配合节目的养生内容,二来也是缓解一下看节目生气着急上的火。
让人咽着唾沫看到饿哭的《舌尖上的中国》,在沉寂了四年之后又出了第三季。这一季,建议大家盘着手串儿抱着保温杯泡枸杞看。
「在爸妈的叮咛之中,郑雅甄一步步摸索,逐渐懂得了养生之道。」这是《舌尖 3》第四集「养」中,介绍广东自媒体人郑雅甄学习煲汤过程的一句旁白。
跟随这一集节目的内容,屏幕外没有爸妈叮咛的我们也逐渐懂得了养生之道:
厨师朱杰到「道家养生之地」浙江仙居学习当地土菜里食养的方法,改造成药膳;
退休老干部专程进入深山,寻找古代中医配方;
美食博主郑雅甄自制广东煲汤,通过微信公众号卖给没时间自己煲汤的公司白领补身体;
纽约移民郑阳阳回到祖国学中医,自己在家用中药制作化妆品;
西医博士露丽娅来中国进修中医,用五汁膏治好了儿子的咳嗽,还学了不少中国药膳的做法。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故事摆在我们面前。中医药真好呀,48 分钟的节目,从第 35 分钟开始就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宣传片。韩国和中国香港的年轻人都专门跑到北京来学中医,还有一群金发碧眼的小姐姐,围在桌子前学习是有心火、应该吃什么药。
当时的情景,用一座雕塑来形容的话,那肯定是这样:
一整集节目里,唯独没有一句话提到食物的味道如何。曾经被誉为「国民美食下饭片」的《舌尖上的中国》,花了大量时间去讲解大量无关的人物、故事、理念,食物反倒成了一闪而过的配角。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但用退休老人去深山里找到的古代药方代表中医药,用在微信公众号卖自制汤的美食博主代表传统养生美食,用自制毫无杀菌处理的中药口红代表中医药的创新应用,怎么看都是在误导大家。
唯一没变的是旁白李立宏的声音。缓慢成熟的男低音在养生保健节目里也丝毫不突兀:「在福建屏南,人们买草药就像买菜一样平常。」如果节目改名《舌尖上的养生堂》,李立宏大概可以成为新一代中老年女性的偶像。
食物去哪儿了
从《舌尖 1》到《舌尖 3》,最大的变化就是食物的地位。
当初看《舌尖 1》的时候,是两眼直勾勾盯屏幕想给大自然磕头:啊,怎么存在这么美丽诱人的食物;现在看《舌尖 3》,是眼神涣散地想给节目组磕头:这都是啥?跟吃的有什么关系?求求你,让我看点好吃的吧。
换句话说,在《舌尖 1》里,食物本身才是神灵一般的主角。无论是镜头、节奏还是节目中穿插的人文故事,都是为了突出食物的神圣。
而在《舌尖 3》里呢,食物不过是个用来小配角罢了,所以镜头邋遢、选择食物种类的时候也毫不考究。毕竟在这里,食物的存在不过是为了衬托那些铁锅的妙、人物的惨。
美食们在《舌尖 3》里真的太惨了。
就拿松茸来讲,在第一季的画面里(惊了,写完这句话我就自动分泌了唾液),你完全可以从视觉上感受到那种滋啦滋啦、那种外脆里嫩。
而且你根本不用准备像第三季里的什么石锅、什么熬制八个多小时的高汤,直接在火上烤一烤就已经美滋滋了。松茸这种食材本身,才是这里的主角。
但是在《舌尖 3》里呢,好不容易熬到了出场机会的食材们,是被这样介绍出来的:
「手工打造的铁锅在一款清水炒鸡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放一滴油,丝毫不粘,这一特性助理了鲁菜独有的制作方法。」
意不意外?
就像找你来试镜的时候导演明明告诉你,你是最美的,绝对是来当第一女主角。结果呢,你其实演了个想上位的小三,出场只是为了铺垫男主之后的浪子回头。
请问鸡蛋有错吗,鸡蛋冤不冤,鸡蛋这么辛苦被鸡生出来,就是为了证明你的锅不粘锅???
在开始讲「鲁菜经典九转大肠」的时候,我以为终于可以看看美食 porn 洗眼睛,结果……
「……而铁锅厚薄恰当、光滑紧致,在长时间熬制中糖浆始终没有干结粘锅。」
说到这里,我想来放几张《舌尖 1》和《舌尖 3》里的美食图片对比。实不相瞒,我很想邀请《舌尖 3》里的这些美食们,去食物界知乎回答一下「有一个不会拍照的男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
《舌尖1》
《舌尖3》
《舌尖1》
《舌尖3》
《舌尖1》
《舌尖3》: )
《舌尖 1》的美食们,都是以它们在生活中最自然的方式出现,所拍摄的内容就是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画面温馨而真实。
但《舌尖 3》就不一样了,他们还找过一些穿戴整齐的美貌厨师来拍,用黑漆漆的背景板来展现跳跃在空中的食材。突出一个工业化、突出一个精致,但看起来好像在给哪家菜馆拍摄宣传片,而不再是「纪录片」。
那么,神奇的《舌尖 3》里有认真介绍食物本身的片段么?
还是有的,非常认真、非常细心。但是……它介绍煎饼果子的这大一段,真的是非常废话了:
「舀在饼铛上的量勺面糊,要合理配比。」
「刮子把面均匀地划成圆形。」
「色泽上面皮要金黄,厚薄要均匀。」
「要保证它完好无损,让那一层地面糊得恰到好处。」
「合理」、「均匀」、「恰到好处」、「完好无损」…… 哇,这些词语在短时间内的多次熟练使用,宛如一个当年为写论文凑字的我本人。
然后就是《舌尖 3》里占大篇幅的人文故事环节了。
他们虽然镜头多,但真是一个比一个惨,宛如当代《中国好小吃》的评选现场。
故事能下饭吗
在《舌尖 3》第五集《食 串起食材与美味的有「心」人》里,每一位为我们带来美食的做饭人都有着悲惨的身世。
美食作家老凡的女儿去了大连定居,妻子也跟着去照顾女儿的生活。被独自留在苏州的他,生活里似乎只剩下剥螃蟹炒菜。
在饭店烟火气中长大的林冏,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以后不吃这碗「油渍饭」。他不负众望去德国留学、工作,成了德国知名企业的电气工程师主管。林冏花了十几年时间在电气工程领域学习和工作,成绩斐然,结果父亲反悔了,要求他回家继承厨艺。经过长达一年的抗争,他不得不妥协了。
摔面师傅孙竹青为了孩子的教育离开家乡,到了大城市却因为不使用添加剂不被认可。背负巨额房租的他起早贪黑,全年无休,生活里唯一的乐趣是外出买菜时绕路去女儿的学校门口看一看。
孙竹青在女儿学校外哭泣
最惨的是天津的美食博主扣扣。她乐观、勤奋、热爱生活,每天一早起来为家人制作早餐,还是国家二级营养师。生活对她的回报是让她患上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个病治不好,一生都要打针吃药,而且只能活 15 年。
对着这样的悲惨故事,能吃得下饭?
美食比重下降,故事比重上升的背后,大概是《舌尖上的中国》背后整个制作团队的换血。
《舌尖》系列第一季的总导演陈晓卿,当时的职务是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副总监。他同时也是知名的美食专栏作家,前两季《舌尖》都由他统领外聘导演完成。
新一季《舌尖》的总导演是刘鸿彦。她从 1993 年开始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从事纪录片创作,在央视新闻频道最做了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录片。从中国梦到走基层,航天发展、抗洪救灾,刘鸿彦导演的拍摄经验不少,唯独缺了美食相关的这部分。
唯一的交集是刘鸿彦导演的 30 集的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其中第五集,讲的是■新▲疆■小伙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阿迪力和两名汉族同学合伙创业,在淘宝上卖切糕(玛仁糖)的故事,在 2012 年播出的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里也出现过。
除去编导团队,大家熟知的美食家沈宏非和蔡澜是前两季《舌尖》的总顾问,在他们之外,前两季《舌尖》的美食顾问还有十几名。
《舌尖 3》的美食总顾问换成了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创办了央视全国烹饪大赛的高炳义,其余的顾问也只剩章武和二毛两名。
从某种程度上看,《舌尖 3》对美食的重视程度似乎比前两季差了不少。导演刘鸿彦自己也说,这一季呀哦探索中国人是如何一点一点吃成了今天的样子,「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如今人物和文化我们都看到了,但也因为他们挤占了食物原本的位置,让一个原本特色鲜明的纪录片 IP 泯然众人。讲故事不是不好,但故事讲得太多了,用来下饭的《舌尖》,也会变成新的春晚吧。
yingyinc 2018-2-25 19:42
[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393032/answer/327133351?utm_campaign=official_account&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utm_content=answer[/url]
如何评价《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小宽
美食记者
收录于编辑推荐 · 6,97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心平气和的谈一谈,这一季舌尖是如何崩盘的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第五集之后,豆瓣的评分“破五”,令人意外的降到了4.9。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低分,估计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如今,吐槽“舌尖”,找茬“舌尖”已经成为一场网络的狂欢,墙倒众人推,舆论场已经失控。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种场面也发生在四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被吐槽的高潮是第四集《家常》,其中最受争议的一段是带着孩子在上海求学的母亲,为学琴的孩子制作一份红烧肉。网上骂声四起,以至于本集的导演受到巨大压力,重病一场。
同样的配方,只不过分量更足更猛。一块金字招牌,也是一块烫手山药,得到怎样的瞩目,就要承担多大的代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是这个时代的命运。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于2012年,那在之前,中国的屏幕上只有美食栏目,主持人出镜去餐厅吃吃喝喝,或者厨师在棚里教人做菜,美食纪录片是新鲜事。当时的创作团队轻装上阵,没有压力,拍出的片子令人耳目一新,以食物为线索,讲述了中国各地的食物渊源,讲述中国不同地域人们和美食之间的故事。
那个时代的舆论场与现在大不相同,没有微信,没有自媒体,微博还是精英年代,传统媒体势力还强,一个独立,认真,走心,没有包袱的纪录片意外走红,成为现象级的超级IP,这个结果制作团队也始料未及。
彼时,中国餐饮行业也开始进入营销时代,许多餐饮企业瞅准舌尖效应,完成了品牌营销与提升。以至于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餐厅里,都可以见到与“舌尖”相关的推广字眼。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是在2014年,此时的团队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我也作为美食顾问参与到选题的研讨与前采中。当时从全国各地选拔而来的纪录片导演统一集中到莲花桥附近的一个小区,住进了临时宿舍,每天学习讨论读书,去各地调研。
第二季与第一季不同,这一季以人物为线索,食物贯串其中,直面现实,透过食物描述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如此复杂,如此荒谬,所以其中有富士康工厂、有■新▲疆■切糕、有留守儿童、陪读母亲、空巢老人、有贫穷与荒蛮,也有富足与无聊,不同的故事映射着不同的现实,现实往往令人难堪,但是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面,通过食物的缘由,展现一个更为真实的舌尖上的中国。
在第二季中,整个基调则是不取巧,直面时代生活,并非珍馐美馔源远流长的食物才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这一季里更多是普通人的故事,关注家庭与社会,历史与现实,
呈现时代的烙印,苦辣酸甜齐备的21世纪初的中国图景。
虽然有种种负面的声音,但还是成功了。这部片子叫人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流着泪水。
按照规律,《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应该在2016年播出,陈晓卿的构思的主题是:中国与世界。在全球的视野内寻找中国味道脉络,食物学本身就是人类学,食物的流变,人类的迁徙,因为香料衍生的战争,一个辣椒如何从海外传到中国,土豆如何拯救饥荒……立足中国当下,放眼全球古今。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没有启动,陈晓卿从央视辞职。然而《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的头号招牌,大量的广告赞助都已经到位,箭在弦上,不能耽搁,现在的总导演刘鸿彦临危受命,2017年4月接手舌尖三,搭建团队,从启动到播出,仅仅有10个月的时间,10个月,要拍摄出400分钟的内容(50分钟*8集),对于任何团队来说,都是一件极难的工作,稍有闪失,就会把之前苦苦积攒的资历名声全部搭上。
我作为一个美食媒体人,参与过不少美食节目美食纪录片的策划与顾问工作,接触过大量的电视人。这些导演大多都有非常丰富的拍摄经验,懂得结构的搭建,叙述的语言,画面的呈现,布光布景,熟稔各种摄影器材,摸爬滚打,吃苦耐劳。但是,共性是不懂美食。
在许多人眼中,美食没有门槛,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人自诩为吃货的国度,走南闯北,吃过见过,拍美食节目似乎可以轻松上手。无非就是突击补课,多看点书,找专家咨询,深入民间,找当地资深人士讨问即可。
事实上,远非如此。
美食是一门需要大量时间和见识的行当,而且要亲自尝试与比较,没有吃过盐,是不懂得咸的;没有吃过不同厨师制作的烤鸭,是不能判断谁的更好的;没有去过食材的原产地,是不能了解食材的个性的。美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品尝,研究,判断的学问,也是需要性格包容,对食物永远好奇,充满热情的学问。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两个月的蜻蜓点水式的调研,是连门都入不了的。
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些充满热情的导演调研的过程,他们去到一处,与当地的政府或者熟人联系,寻找当地的老师傅或者所谓内行,走马观花。在自己没有足够经验和判断力的时候,非常容易被采访对象代跑,因为什么?因为他也不懂。我也算走过大江南北,见识过各路行家名厨的人,自然见过太多侃侃而谈,蜜汁自信,其实腹内空空的假行家,许多东西他们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导演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听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内幕”,恍然大悟,以为捡到宝了,其实如果他有这个判断力,就不会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在已经播出的《舌尖》三里,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已经有人详细标注。比如水盆羊肉不该在回民街拍,所谓“花打四门”也不过是花拳绣腿……因为专业度不够而出现的这些常识性错误,是引发吐槽的最初原因。
如果仅仅是专业度不够而出现了一些常识性错误,毕竟瑕不掩瑜,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就是看个热闹,好看就行,也不会引起如此波澜壮阔的踩踏行为。然而第二个问题,导致了整场的崩盘,以至于被吐槽至死。
这个问题是:价值观问题。
我做美食媒体已经15年了。在这不算短的时间内,我和同仁们一直试图传达一种科学的、创新的、有时代感的普世价值。饮食不仅仅是一种进餐行为,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价值观。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陈腐的饮食观念,吃哪补哪只是入门级别的,迷信传统,崇拜古法,信服药食同源,岂不知食用不当会要人性命。而在全球视野内,饮食是一门科学,如果不睁眼看世界,自得于“地大物博”“源远流长”“美食大国”等等自欺欺人的状态,中国美食永远是一个文化孤岛,也无望成为软实力的价值观输出。世界上餐饮潮流翻天地覆,我们还自得于农耕文明的简朴,这本质是一种落后。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经常会有从科学原理解释美食的解说词,诸如讲述蜂蜜时:
“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蜂蜜80%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作为早期人类唯一的甜食,蜂蜜能快速产生热量、补充体力,这对我们的祖先至关重要。和人工提取的蔗糖不同,蜂蜜中的糖不经过水解,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在中国的厨房,无论烹饪菜肴,还是制作甜点,蜂蜜都是其他糖类无法替代的。”
讲述豆花时:“通过加热,卤水是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
讲述韭菜花配羊肉时:“韭花中有许多含硫化合物,是辛辣味道的来源。碾碎,破坏韭花细胞,让含硫化合物渐次释放。单调的自然环境,酿造出草原上味道最为丰富的调味品——野韭花酱。如果没有韭花酱,再鲜香的手把肉也会失色。韭花酱中的钠离子能激活不含盐分的羊肉。含硫化合物在口腔里形成神经系轻微烧灼,进一步提升肉香。同时,韭花酱也提供了帮助消化肉食的天然维生素。羊肉加韭花酱这种古老的草原食风即便到了北京城里的涮肉桌上也不变其宗。”
这种科学的普及,可以正面引导中国普通人更客观的了解食物,喜爱食物,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使人们接受更为科学的饮食观念。这本质是一种“祛除愚昧”的教化。
然而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陈腐之气卷土重来,几乎在每一集中,都有这种对农耕文明的凭吊,对传统糟粕的赞美,对古法的尊崇,对手工的迷恋。在第四集《养》中,达到极致,这一集中,药食同源讲述,除了有一些科学上的漏洞,对中国传统的中医也理解不深。在中国的舆论场,中医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拿捏不好就容易出漏洞。滋补本身是无可厚非,但是强调疗效就会招致争议。
同样是讲述煲汤,舌尖二中的解说词是这样的:“现代科学认为,任何对食物的加工,都会造成营养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这绝对不能说服广东人。”
到了第三季,讲述煲汤则成了:“从山东来到广州后,一家人特别怕湿热,响螺片椰肉猪骨汤正能够生津止渴,解暑滋阴。”
类似的例子很多,诸如湖南十大碗情席中的“礼仪”,这些陈腐的礼仪,座位的次序,上一道菜起身一次的规矩,貌似传统文化,其实都是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那部分。还有对老菜的迷恋,食物缘起缘灭,犹如新陈代谢,有生命力的食物层出不穷,那些消失的老味道自然有其原因,或者是食材难寻,或者是制作繁复无法产生利润,或者是口味油腻,不适合当代人。迷恋古法,就如同武侠小说中迷恋上古秘笈一样,事实上,食客都是用嘴投票的,何必陷入自己桃花源记般尚古情趣之中呢。
对玄学的迷恋,使得舌尖三呈现出一种令人痛惜的价值观。对于这一季编导团队来说,厨艺是有秘密的,因为有秘密才有揭秘的故事线,在画面呈现上更有“包袱”。实际上,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中,就已经明确解释过了: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我作为一个深知美食纪录片拍摄之苦的媒体人,身为参与过《舌尖》前两季工作的自己人,我比普通观众更希望这个片子好,也对这个团队抱有更大的期待与尊重。这不算一个批评,只是心平气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还是用舌尖之前的一段解说词来做一个结尾: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yingyinc 2018-2-27 19:38
[url]http://mp.weixin.qq.com/s/fhY59OBQmpdyxGt2ugR45w[/url]
没天理!舌尖3竟然就这样播完了?!明天我们都没嘈吐了
原创 2018-02-27 挑食老餮 微店
万众期待的舌尖3,从大年初四开播以来,口碑雪崩,骂声一片。豆瓣评分,第一季9.4分,第二季8.4,第三季昨晚播完后,我看了下分数(2月26日,22:24)。
4.2分,啧啧啧……
喂,送上一首《凉凉》给节目组
虽然在第二季时,老饕已经有点失望了,但依然怀抱希望,说不定第三季会好呢,毕竟隔了四年。
然而……
就算看到第一集的混乱,第二集的不知所云时,我依然抱着一丝侥幸,说不定后面会好看呢。
然而……
舌尖3用“玄秘”的指导思想,落花流水的剪辑编排,炖了又炖的鸡汤,一集一集地(第六集例外)刷新着观众的底线。
好的,我不吃了,我吐还不行么?!
第
1
集
除了锅,你还记得什么
第一集《器》,展现页岩石板、章丘铁锅、泡菜坛子、手作餐具等中餐用器,关于食物,不好意思,点缀一下而已。
知乎网友“笑道人”逐帧分析第一集给出的超详细见解(吐槽),点赞数接近5000。老饕节选部分。
01
烧不坏的石板?
节目开篇介绍的火烧不坏,水浇不裂的石板,被指出,烧不坏只是因为温度不够。
网友也质疑页岩石板的安全问题,“页岩是泥质沉积岩,成份复杂,富含各种有机物甚至是放射性元素,一般用到烹饪当中的石头多是鹅卵石,属于风化过的砂岩,成份较为简单”。
而老饕关注的点是,这个采石现场,会不会过于粗犷了,按照这种随便撬的风格,这山体还能持续多久,说好的环保说好的崇尚自然呢?!
02
穿山灶摆拍
在节目中,砌灶台的薛明辉为别家婚宴砌灶台,并接受了新人的拜谢。事实是:
03
章丘铁锅真有那么神?
节目开播之后,就卖到断货的章丘铁锅,可以说是第三季的最大赢家了。但老饕想说,大家清醒点好吗?买了锅,也不会让你从做菜小白变身大厨。铁锅靠养,对于烹饪好手来说,越用越不沾,对于小白来说,绝对糊到你怀疑厨生。
还有这个动作,铅球铁饼没有扔过10米的人,请不要轻易尝试!
舌尖中的很多炫技,都跟方便面外包装上的参考图一样,大家理智。
04
泡菜是四川人的命?
作为四川儿女,老饕想说,泡菜用井水也是可以的,这叫生水坛,但对井水水质要求较高,没有把握的话还是老老实实地用凉白开做吧。
还有,泡菜不是四川人的命。火锅,辣椒、花椒、豆瓣酱、麻将才是!
关于第一集的吐槽,还有很多,比如陕菜“花打四门”究竟想表现什么?(练了那么久炒个白菜给我?)鼓吹古法制陶中陶器的生命力是气泡?(摸索多年提高技术为了减少气泡都是白搭?)……
我们也知道,器皿锅具对于烹饪和饮食文化很重要,但买椟还珠的情怀咱们就不要吹捧了吧。装红烧肉的盘子再好看,红烧肉难吃,意义在哪里呢?
第
2
集
小吃知识普及课
第二集《香》,但片中提及的稀豆粉、鱼丸、凉糕、水盆羊肉等都不是以香气为主要卖点的东西啊,说香料也很牵强啊。算了,不是大问题,命题作文偏题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回了。
水盆羊肉贡献了这一集一半以上的槽点,向来心大宽厚的陕西人民,看完都表示无法接受。
一开始介绍西安的回坊说“在唐朝时已成型,至今还保留这当年的格局”。
历史学教授和唐史爱好者表示,先不说唐代有无回民,就这个地点而言,这里是唐代政治运作中枢尚书省和中央警卫局十六卫之左武卫、左骁卫等机构所在地。
导演组,百家讲坛你们要不要看一看咯。
然后开始介绍回坊里的老白家水盆羊肉,并给出结论,三片肉是水盆羊肉的最佳配置。
首先,片中多次出现的回民街,就像北京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南京路,杭州的河坊街一样,旅游景点,本地人一般不去。
介绍陕西特色小吃,找了个游客去的地方。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再说水盆羊肉,陕西群众表示,这是渭南地区的特色小吃,怎么介绍回坊的去了。一陕西美食博主科普了这道小吃,大家了解下。
所以啊,要吃舌尖水盆羊肉的,去西安回坊老白家,要吃水盆羊肉的,还请认准地区哦。
(在微店买家版上为大家选了两家渭南地区的水盆羊肉,点击原文就能看到啦。)
这一集还介绍了乐山麻辣烫。
但是,这不是串串吗?
火锅麻辣烫串串冷锅串串钵钵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傻傻分不清楚。老饕想解释一下这几者的区别。
火锅:一群人的麻辣烫,麻辣锅底,边涮边吃,配菜装盘上。
麻辣烫:一个人的火锅。热吃,自选菜品,由店家涮熟。
串串:多指热锅串串,菜串在竹签上,自选后放入麻辣锅底,自己涮食。
冷锅串串:菜串竹签上,自选后由店家涮熟后,浸入汤料锅中上桌,热吃。
钵钵鸡:菜串竹签上,在鸡汤底料(多为清汤)中煮熟后浸入红汤中,自选后,冷吃。
(以上,是老饕个人观点,不敢代表我大四川全体人民,如有误,欢迎来讨论。)
ps:舌尖3中提到竹签无色无味不易发霉,竹签表示,你对我有什么误解。
第
3
集
吃酒席不吃菜
第三集《宴》,在这一集里面出现了谐音吉利的“全藕宴”,说了跟没说一样的全鱼宴,武林大会拜师宴,闽南沙茶牛肉国宴,黑鲈花鲈没分清的文会宴,位置比吃饭更重要的十大碗宴席。
题倒是没有歪,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宴席背后的“深意”“文化”,但宴席上吃了什么,十大碗是哪十大碗,八宝葫芦鸭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关于食物,统统一笔带过。舌尖,你可还记得你是个美食纪录片?
第
4
集
养生中药自制口红?
第四集《养》。如果说前几集让大家吐槽愤怒,那这一集,可能已经气结无语,怒极反笑了吧。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舌尖上的玄学,只需要50分钟的距离。
大家还记得第一季里,因为对微生物发酵的引导而成的徽州毛豆腐;第二季标志性的科学范儿台词“……奥妙就在于香菇在脱水过程中,会自动转化出大量鸟苷酸盐,……”;第三季前几集的“十八遍火候,三万六千次锻打”,到这一集直接变成“封住蛋和酒的元气,提升食物的生命力”。
歪,《走进科学》栏目组吗?
麻烦来一趟舌尖3。
我们不反对养生,但我们反对鼓吹疗效的养生。
这跟老年朋友圈转发的“活到100岁你不得不知道的10件事”,“吃什么能让你永葆青春”等反智文章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自制中药口红,我都不想说了。自制三无彩妆产品,谁用谁知道。
第
5
集
来干了这碗鸡汤
第五集《食》,看这标题,是不是觉得熬了一大半,咱们终于可以进入主题了。呵呵,你想多,咱们舌尖3不投食,只熬汤,喝汤管饱。
节目里为了继承家业放弃电气工程师工作的男子,身患病症每天为孩子花式做饭的天津主妇,创业失败后回归传统厨艺后重生的纳西族大叔,为了孩子读书从家乡到青岛摔面谋生的父亲。
每一个,都是以感动中国的角度来拍的。可是导演,我真的哭不出来啊!你这种强行煽情的做法,可能去知音上比较有市场。
老饕尤其想说下为了继承家业(后被网友扒出是苏州得月楼)放弃电气工程师那位林囧先生的故事。
林囧很争气,没有让父母失望,一路成绩都很好,后来去德国留学工作,成为大公司的电气工程师。
然而在某一天
一开始林囧并不接受,在跟父亲抗争一年之后,他选择了妥协,回家继承家业成为新掌门。
老饕看到这里想问下林爸爸,您这样随心所欲,左右儿子的人生,真的好吗?
第
6
集
可能是本季最佳吧
第六集《酥》,讲了点心,从北方的面店,到南方的糕点,广州的茶点。这是本季唯一智商在线,发挥正常的一集。
请大家为本集导演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