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8-1-28 16:10
最好的电影从来都获不了奥斯卡
最好的电影从来都获不了奥斯卡
[url]http://mp.weixin.qq.com/s/B0U3Eb6SPNP6Q2kVJS7MHA[/url]
荣筱箐:最好的电影从来都获不了奥斯卡
原创 2018-01-28 荣筱箐 大家
1月23日奥斯卡提名榜单公布,今年榜单比往年看上去漂亮些,至少女导演、黑人导演、少数族裔演员、多元文化背景的故事都热热闹闹的上了榜,吵了好多年的 “奥斯卡太白” 问题暂时可以息声了。但这些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算是过去一年里最好的美国电影吗?不是。今年不是,去年也不是,从来都不是。这些只是最符合好莱坞品位的电影,而按照好莱坞的品位选出的电影就像电脑的屏保,有的简洁明朗,有的绚丽神秘,看上去好像百花齐放,但看多了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在按照计算好的套路运行。
比如以13项提名领军的《水形物语》,一个哑女同情被人类囚禁的人型鱼怪,拼死相救,还爱上了他,最终同归大海。这是个关于孤独的故事,孤独中的灵魂相互依偎,用生命共同抗击世界的恶。听上去好像很深刻吧,但并不新颖。造型上,你要看过《阿凡达》肯定觉得那人鱼长得面熟;剧情呢,用一句中国流行歌词就能总结了:“狼爱上羊啊,爱的疯狂,他们互相搀扶去远方。”;至于小人物的情感,孤独的灵魂,和对命运的抗争那简直已经是冲击奥斯卡的公开秘笈了。
以八项提名排第二的《敦刻尔克》从无名小卒的视角诠释一场名垂青史战略撤退,三条线从不同的角度呈现战争原貌,避开善恶评判聚焦人在面临生死存亡时自然呈现出的状态,人物自成一体无主无次,这些都让中国的诺兰迷们对这部片顶礼膜拜。但即使是这莫一部用心规避好莱坞英雄情结的片子,还是让一个窝囊了一辈子的男孩在跟随民船前去援救士兵时用窝囊的方式死掉,然后在家乡的报纸登上头条。并不想当英雄的普通民众为营救自己的士兵送了命,这不是一不小心露出了主旋律的尾巴又是什么?
不光是这两个出头鸟,其他上榜片也是一样,《三块广告牌》里每个人都在仇恨和原谅之间辗转纠结,一个看上去胸大无脑的女孩却不经意间道破天机:“恨生恨。” 《伯德小姐》里青春叛逆期的小女主一直跟妈妈吵架,离家到另一个城市读大学后给妈妈的第一个电话留言却是:“我应该更经常的告诉你我有多爱你。”
《寻梦环游记》就更别提了,虽是从墨西哥民间传说幻化而来算是个新鲜的卖点,但自始至终都没跳出历经劫难、惩恶扬善、追求梦想不放弃的迪斯尼动画片标配。
这些影片比起好莱坞平均水平来说还是高了一大节,至少是把模式化的痕迹掩饰在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之中,但即使这种努力也不能完全擦去好莱坞这块胎记,再怎么假装若无其事,好莱坞也总还是会装出一副很懂生活的样子,在大屏幕上浓缩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来给你一些感动、启示或叹息,教你明白一些或暖心励志或令人唏嘘的道理。这些电影能让你在电影院里看得心潮澎湃,出来后重新落入凡尘俗世的喧嚣之中却一时很难对接,后遗症严重的还会羡慕屏幕上的精彩人生,然后对自己平淡如水的生活产生厌倦和质疑,好像一夜情之后回家面对糟妻时的各种不适应。
所以不管一部影片能获多少奥斯卡,我一直不觉得把白开水一样的生活拍成有滋有味的苦酒或甜汤就算是好电影,反而是把白开水拍的就像白开水,还能让你愿意在影院里坐两个小时不走神的才叫真功夫。按照这个标准,我觉得去年最好的两部美国电影是并不在奥斯卡提名榜单上的《派特森》和《鬼魅浮生》。
《派特森》是新泽西州一个小城的名字,影片的主角刚好就是住在这城里、与城市同名的一个公交司机。他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开车的时候他喜欢听乘客们聊天,有时还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但从来不插话。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写诗,想到的诗句都随手记在一个本子上,就是写着玩,也没想要怎样。在太太的鼓励下,他终于决定在周末时把本子拿到影印店里,自己印一本诗集出来,结果一个不留神,本子被家里的狗嚼了个稀烂。然后他也没有怎么,没有嚎啕大哭也没有一蹶不振,只是一个人出门走了走而已。
《鬼魅浮生》讲一对新婚夫妻,丈夫出车祸死掉了,但惦念着人间的情分不愿上天堂,而是作为鬼魂回到家里,眼看着妻子痛不欲生、慢慢恢复,交了新男友,然后搬走了。鬼一直不愿离去,就在那座房子里等着,希望爱人有一天会回来。然后房子里的住客换了一家又一家,房子破败,倒塌,周围沧海桑田。鬼什么也没等来。
对于写影评的人来说,一个基本职业操守就是不能剧透,所以你总要挖空心思把剧情说的抽象写意似是而非,以免被还没看过片子的读者追打。但真正的好电影根本就不怕剧透,就像你在上面看到对所有奥斯卡提名影片的描述都是小心克制只言片语,而对《派特森》和《鬼魅浮生》的描述基本就是故事的全部。
这样的故事不怕剧透,是因为里面没有什么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它们就是生活本身:耕耘了不一定有收获,风雨后不一定有彩虹,善和恶都未必有报,即使出现了手枪它也不一定会发射,一切都纯属偶然没有什么逻辑和因果。如果说这样的电影里有什么让观众意外之处,那就是到了最后的最后,在你希望看到一个结果、得到一个说法、找到一个答案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没有。
这就像大多数辗转于万丈红尘中的你我,大部分时候只不过是在无奈的生活里无奈的活着,但相对于那些“勿使惹尘埃”的教化,这种琐屑的无奈里反倒更能生出菩提无树明镜非台的境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