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7-10-18 22:41
两个记者怎样拯救了英国陆军
两个记者怎样拯救了英国陆军
[url]http://mp.weixin.qq.com/s/ADaDd5dbXMY50mwDGcnIRA[/url]
两个记者怎样拯救了英国陆军|大象公会
原创 2017-10-18 姚白莞 大象公会
世界上第一个战地记者和第一个战地摄影师,对同一场战争的报道截然相反,到底谁更接近真相?
文|姚白莞
1853 年,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帝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爆发战争,英法为遏制沙俄扩张,于 1854 年 3 月对其宣战,英法远征军由海路进抵沙俄腹地克里米亚,这就是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
这是历史上最早留下战地影像资料的战争,我们所见的照片皆来自英国人罗杰·芬顿(Roger Fenton)。
与后世的战地摄影不同,罗杰·芬顿拍摄的这批照片中,看不到硝烟、鲜血,只有平静的战场风光和三五成群的军人。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从容,优雅,表情舒展,仿佛不是在打仗,而是参加一场大型野餐聚会。
不过,在几个月前,《泰晤士报》战地记者威廉·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却这样描述英军的处境:「我们的士兵既没有保暖服,也没有防水服…同他们相比,成天在风雨中流浪的伦敦乞丐简直过着王子的生活…」
翩翩绅士和奄奄待毙的叫花子,哪个才更接近英军当时的真实处境?
揭黑的战地记者
▍克里米亚战争地图——英法联军于 1854 年 9 月 14 日登陆克里米亚半岛,此后近一年,这里成为战争的主战场
英军参战前,《泰晤士报》主编突发奇想,决定派记者随英军一起行动,把前线一手消息发回国内,这在当时是个破天荒的举动。他找到了著名记者威廉·拉塞尔,用巨额奖金说动了对方。
9 月 14 日,拉塞尔跟随英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一个月后,拉塞尔的报道开始登上《泰晤士报》,世界上最早的战地记者诞生了。此前,英国国民对战争的了解,往往是战事结束之后。
但是,拉塞尔的报道,像是给正在俄国家门口作战英国陆军帮了个倒忙。拉塞尔当年 10 月的两篇报道面市后,举国哗然。因为与英军士兵同吃同住的拉塞尔,看到的全是英国陆军从指挥到后勤和管理上各种骇人听闻的问题。
比如一位团长想给士兵买些新鲜蔬菜,却被告知总数不得少于两吨,否则不能发放;某少校想买几颗钉子,也被告知钉子必须成吨购买才能报销,否则请自掏腰包。
最离奇的事故发生在军需局长本人身上:一批治疗坏血病的橙汁到达补给港口后,竟然两个月不曾卸货。军需局长菲尔德事后表示:通知部队船已到达的消息不在他的职责范围。
在拉塞尔眼中,英国陆军前线士兵的生活标准,连囚犯都不如——「整整九天没有一点茶、咖啡或糖运送到部队里」——中国读者也许觉得这未免是鸡蛋里挑骨头,但当时英格兰的囚犯每天有面包、牛奶、蔬菜和鱼,而英国陆军士兵只有饼干和咸肉。
拉塞尔还重点揭露了英军战地医疗救护的失败。当时英军没有像样的医院,往往一个小小的发烧,就能要了十几个人的命,死于霍乱、坏血病、伤害、痢疾的更是不计其数。
战后医疗记录显示,战争期间英军总死亡人数为 19078 人,死于战场仅 2755 人,其余 16323 人死于疾病。因病死亡人数是阵亡的 7 倍。
拉塞尔因为一系列盯着陆军短板的负能量报道,在国内成了英雄,《泰晤士报》的权威性、公信力也随之大增。英国政府成为唯一输家,1855 年 1 月底,阿伯丁内阁在一片谴责声中倒台,此时距拉塞尔的第一篇报道发表不过三个月。
▍1881 年的漫画——战地记者拉塞尔驰骋于枪林弹雨中
那些最差劲的家伙们
英国的这届内阁有点冤,拉塞尔披露的问题,其实在军中早已司空见惯,只不过以前没有随军记者报道,并不为公众所知。
而英国陆军待遇之差,也是它在英国特殊地位的结果。
17 世纪之前,英国曾长期没有常备军,若遇战事,国王得依靠中世纪色彩浓厚的「民兵制」,通过各地领主招募民兵参加战斗,战后即散。国王的权力因此受到很大制约。(参见大象公会往期文章《英国为什么没有「皇家陆军」》)
1661 年,国王查理二世将个人卫队和克伦威尔新模范军的残存部队合并,这才有了常备陆军。由于它听命于国王,在崇尚「自由」传统的人士看来,是国王维持专制的工具。
另外,由于英国一直没有警察,遇到群体性事件,陆军士兵就要扮演维稳力量,英国的军民感情自然一直就不好。
▍「新模范军」的创立者克伦威尔,曾多次利用军队解散议会,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故而该军名声也不佳
由于薪水低,服役期长,陆军缺乏吸引力,从军者多为社会闲散人员。为补足员额,募兵人员甚至大肆网罗罪犯和流浪汉,它自然给人藏污纳垢的印象。
有位母亲得知儿子参加陆军,寄信写道:「我宁愿把你活埋,也不愿看你穿上红军装。」
更糟糕的是,英国陆军一直实行到 19 世纪的投宿制度。长久以来,除了少数王室城堡,英陆军并无固定军营。部队驻扎或路过某地时,该地居民都有义务给士兵提供食宿,可以想象这些人会给老乡带来何等困扰。
所以,当时陆军士兵在老百姓口中一直与「渣滓」、「恶棍」、「野兽」、「猪狗」为伍,在军官眼中更好不到哪去,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曾评价手下「大部分人都是酒鬼,是所属行业中或是他所在村镇中的那些最差劲的家伙」,他的使命是「驯服他们」。
▍第一代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1769 年-1852 年),英国军事家、政治家。本照片于 1844 年用银版摄影法拍摄
正因如此,英国普通陆军士兵的的地位长期低下,不但饱受民众敌视和军官虐待,就连军队后勤机构也不太把他们当人对待,制度设计自然脱离实际,被拉塞尔抓个正着。
打脸记者有图有真相
拉塞尔的报道得罪了讲究大局为重的英国高层,连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声称,要把拉塞尔这样的记者「逐出上流社会」。
由于不能干预《泰晤士报》的报道,也不能把拉塞尔弄回来,而军队自己没有报纸更没有军报记者,所以正面报道还得另辟蹊径。
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想了一个办法,他请出著名摄影师罗杰·芬顿先生,赞助他一笔前往克里米亚战场的资金,用照片说话,以清除拉塞尔的负面影响。
1855 年 3 月,罗杰·芬顿带着一辆庞大的摄影车开进克里米亚前线。
▍罗杰·芬顿的助手坐在摄影车上。这辆货车是特别设计用来作为摄影师移动暗房的设备。在这里,摄影师对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的照片进行显影冲洗等操作
罗杰·芬顿在军营的待遇与威廉·拉塞尔大不相同。拉塞尔随军行动时处处受刁难,有次拉塞尔留宿军营被发现后,军官让士兵扔掉了拉塞尔的帐篷。而罗杰·芬顿所到之处皆热情接待,军队高层们知道,这是自己人来了。
在官兵密切配合下,芬顿总共在战场上待了四个多月,拍摄了 360 多张照片。与拉塞尔笔下的人间地狱不同,芬顿的镜头中的克里米亚战场,呈现出一派祥和。
官兵团结友爱:
女人动人美丽:
军营整齐干净:
就连威廉·拉塞尔先生本人也……穿着体面,神态安详,看上去人畜无害:
外行也能看得出来,罗杰·芬顿的战地照片太过干净。作为官方摄影师,芬顿确实不得不遵照政府的某些原则行使事,如避免拍摄尸体等一切可能刺激军人家属心理的画面。任何不利于战时舆论宣传的都要避免。
不过,若说罗杰·芬顿的正能量图片报道严重违背事实,倒也未必,罗杰·芬顿虽然受人所托,但他拍什么不拍什么,毕竟无人能现场干预。事实上,罗杰·芬顿抵达克里米亚战场时,英国陆军士兵的待遇和拉塞尔看到的已有很大不同。
谁拯救了英国陆军
罗杰·芬顿能拍到大量宁静祥和的战场画面,拉塞尔的揭黑报道功不可没。当时继任的帕麦斯顿内阁迫于舆论压力,加强了对远征军的补给力度,战地医疗救护也大为改善。
拉塞尔的报道如此有效,并不完全只是他引发了舆论压力,事实上,他的报道还有一举扭转英国陆军形象,将「社会渣滓」们塑造成英勇无畏战士之功。
其中最著名的事例,非「细细的红线」(The Thin Red Line)莫属。
1854 年 10 月 25 日上午 9 时,500 多人的英军第 93 萨瑟兰苏格兰高地步兵团,在旷野上遭遇大队俄国骑兵。这支部队处惊不乱,不是摆成对抗骑兵常见的空心方阵,而是排成两排单薄的线列。
「大地在他们的铁蹄下震颤,1500 匹战马掀起了滚滚浓烟」,「怒涛扑向我们苏格兰人构成的礁石」。但是,英国士兵仅以三轮当头齐射便击溃了俄国骑兵的冲锋。
这次小小的遭遇战,因为拉塞尔让人身临其境的描述,成为体现英国人勇敢坚毅精神的经典故事。
▍拉塞尔将实际 500 人左右的俄国骑兵夸张成「1500 匹战马」,但步兵仅以排枪射击便击败同等数量骑兵的冲锋,也属难得
正是由于「细红线」在前,「社会渣滓」们的境遇才如此牵动英国社会的情感。英国护士南丁格尔 1854 年 10 月带领志愿护士团前往克里米亚随军服务,同样是受拉塞尔报道的感召。
▍前往克里米亚随军服务,并使英军非战死亡率大幅降低的英国护士南丁格尔
到战争后期,英军的后勤补给得到了显著改善。最后几个月,双方围绕俄国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陷入旷日持久的攻防战。后勤决定了战争胜负。
▍弗朗茨·鲁鲍德笔下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1904 年作)
由于英国海军牢牢掌握着黑海制海权,新型蒸汽轮船给远征军源源不断运来各种军用物资,甚至防潮用的草垫、干草,医疗救护船每日来往于克里米亚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甚至为了便捷物资运输,干脆在俄国境内修了一条铁路。
相比之下,俄军就凄惨得多。与当时已在国内铺设了一万多公里铁轨的英国相比,庞大的俄国仅拥有总长 600 多公里的铁路,没有一条通往克里米亚,连接战场的只有泥路。
英法联军强大的战争持续能力,最终拖垮了虚胖的「欧洲宪兵」俄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后,英国陆军系统改革了后勤、医疗卫生、士兵服役制度、士兵文化教育等领域,士兵地位不断提升。到了十九世纪末,当时的畅销书写法已经变成:「每个女郎都有一位身穿军装的男友。」
这一切,或许更应该归功于拉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