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7-7-21 23:01
《大护法》:越接近真相,这个世界就越冰冷
《大护法》:越接近真相,这个世界就越冰冷
[url]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32044757178234[/url]
《大护法》:越接近真相,这个世界就越冰冷
公元1874
07.21 20:21
阅读 43130
关注
文/公元1874
「一边坏,一边蠢,就是这里正在发生的事情。」
《大护法》是一部成人动画。
不要看到成人就想歪,里面虽然有大胸妹,但整体很正经,它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动画。
在日本和欧美,动画分得很明确,比如日本,有给孩子看的,叫“子供向动画”,这类动画片通常健康美妙,故事明快清晰,即便有杀人放火也是基本不见血的,力图把血腥暴力降到最低。比如柯南一开始就是设定为子供向的动画,也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柯南里都没有出现强奸案。
而如果故事涉及到大量情色血腥暴力或者不良暗示,那么就会变成深夜动画。深夜孩子都睡觉了,父母可以爬起来看这些成人动画了。比如我们都看过的蜡笔小新,其实一度是深夜档动画,结果中国一看这种萌萌的低幼画风,拿来在电视上放,直到后面放了好几年,管事的才发现不对劲给禁了。
中国的动画片过去几乎都被定义成给小孩子看的,即便成年人喜欢的诸如《大圣归来》或《大鱼海棠》,其本质上也是合家欢内容,故事也简单易懂。但这个市场越来越大,喜羊羊和光头强之外,大量的成人观众也希望能够看到比较有深度和重口味的动画。
去年引进的《你的名字》以一个身体互换的奇幻爱情故事让大家看到了成年动画的潜力——最终这部电影的票房逾5亿,杀入中国上映动画片历史票房前三;而今年,我们迎来了这部更加成人,也更加黑暗的《大护法》。
《大护法》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花生镇的地方。有一个国家的太子逃到了这里,朝廷心腹——主角大护法一路追查到这里,发生这个小镇的诸多诡异之事。为了找回太子,大护法在危机重重的花生镇里一路厮杀,和各路恶势力搏斗,最终救出了太子。
其实单独来看这个剧情,并不算多离奇,无非是一个典型的冒险故事,把太子换成公主,就成了王子打败恶棍,救出公主的老套架构。
诚然,《大护法》的故事不让人意外,但故事里的细节和场景设定却是见内功的地方,这也是动画片能分出高下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本片里,花生镇被设定为是一个天空上漂浮着巨大黑花生状物体的地方,它一直摇摇欲坠,并且发出痛苦的呻吟,似乎随时可以毁灭这个城镇,这是花生镇的最大危机。
花生镇的构成分为几个部分——
最多的是花生人,不允许说话,长相怪异,连眼睛和嘴巴都是统一分配后粘在头上的;
然后是蚁猴,长得像蚂蚁和猴子的结合体,生活在蚁穴里。他们毫无反抗能力,是花生人的食物来源;
第三是花生守卫,和花生人一个模样,但持有长枪,负责维护镇上纪律,拥有吉安赋予的执法权,快捕、快审、快判,可以在镇上随意屠杀;
最后是吉安老爷,他住在镇上最豪华的院落里,有着一个看起来武力值就很高的守卫,保护他的同时也执行杀戮指令。他还有个年轻漂亮胸大腿长的情妇、忠心耿耿的屠夫和天真无邪的孙子。整个镇子的一切都是他的财富,总之他是大赢家。
花生人对他十分崇拜,镇上到处都是他的画像,他说这一切都是他给的,因此花生人对他顶礼膜拜,尊称他为“吉安老神仙”。
最近,花生镇里的居民生出了一种奇怪的病——身上长蘑菇。这被吉安老神仙视为极度可怕的传染病,命令所有花生人要互相检举揭发,一旦发现就会被花生守卫当场执行死刑,就地枪决。
就在这么一个高度法西斯化的城镇里,大护法出现了。
这个故事里,除了世界观设定颇具玩味之外,很多对白和细节也让人深思。
我尤其要提的是吉安的孙子——小鸣这个角色。
小孙子刚出现的时候是个天真模样的小孩子,看似热心的帮着太子,跟着大护法和太子一行人,各种过关斩将。
但他手无缚鸡之力,我一直担心他在这个处处是陷阱与危险的险恶之地如何生存呢?
结果打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是吉安的孙子,怪不得所有坏人都不敢动他。
他渴望太子一行人打败自己的爷爷吉安,所以一直帮他们对付自己的爷爷,最后甚至要除掉大护法,让自己取而代之,辅佐太子。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在太子登基之时,成为他新的心腹,左膀右臂。
吉安说白了,只是个地主,通过奴役花生人来赚钱;而他的这孙子就不简单了,直接想拿到最高的权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如果真的有一天他成为太子的头马,他下一个对付的,难道不就是太子么?
吉安还可以说是单纯的恶,只是祸害这么一个小镇,目的也只是赚钱;而小鸣不同,他并不满足于这个地方,他要做的,是比他爷爷大成千上万倍的恶。
我们面对一些倒行逆施的政策推出的时候,曾经安慰自己,说是因为现在做政策的都是老头子,不懂现在的世界了,等我们这批人上台就会好了。
可真的上台了呢?看看我们的老朋友、兄弟国家朝鲜,一个在国外留学多年,见识到世界是什么样的人,还是80后,够年轻了吧?结果呢?
吉安那种对外面世界不了解的恶,是小恶。
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然后知道如何用更高效的集权手段去控制这个世界的恶,是大恶。
我不怕吉安,因为花生人终究会觉醒,会推翻外强中干的吉安的统治。
但我害怕的是小鸣,他了解什么是不公,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了解人民渴望什么,需要什么。了解如何去建立一个平等的世界,也了解如何去奴役压迫人民,更了解善良与正义存在的价值。
然后,他用更复杂的心机,去消灭善良与正义,去奴役人类。
他讨好大护法一行人的时候,说:“就是那臭老头,外面都挂着他的宣传画呢,整天装神仙,恶心死了。”
这时候,爷爷是自己上位的工具,他也知道这种宣传只能蒙昧低智的花生人,搞不定更高档次的人和更广阔的世界,所以他会有更厉害的手法来控制这个世界。
他的爷爷从花生人里提炼石头拿去卖,说白了只是个军火商;他更厉害,直接把石头献给太子,他要直接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想到这一切,才令人觉得可怕。
如果这个系列能拍下去,小鸣肯定是最终的大BOSS。
从戏剧角度,有这种大反派,观众看电影会很过瘾。
而且我们知道,在电影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可最让人觉得冰凉的是,小鸣,不就生活在你我周围么?
「为什么太阳这么红,还是这么冷?」
「越接近真相,也就越冰冷。」
yingyinc 2017-7-21 23:08
[url]http://mp.weixin.qq.com/s/Rnem8UScfaMkmGGvpL-Jvw[/url]
杨时旸:《大护法》,太阳高悬,却极度深寒
原创 2017-07-16 杨时旸 大家

文 | 杨时旸
太阳高悬,却极度深寒,这就是《大护法》给人们营造出的总体上的印象。这个故事里的一切黑暗与杀伐,恐吓和欺诈都发生在耀眼的正午阳光之下。当电影结束,回忆起故事中的色调,永远是一片连着一片的夕阳的红。那和煦、温馨又平静的阳光照耀之下,那座村庄中的居民“花生人”们却长久地处于囚禁、幽闭和系统性的残暴之中。之前,在为这部电影发起众筹时,导演不思凡曾明确地概括了这个故事的主题,“有关于反抗与觉醒。”
《大护法》是中国动画片中一个绝对的异数。长久以来,人们都盼望着中国动画能超越童稚化的娱乐和教化范畴,而把它的形式当做一种独特的载体去呈现更丰沛的故事和意涵。如果说,《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都还停留于“画”这个层面的、技术性的雕琢,那么《大护法》终于得以进阶到了作品本身——依靠完整的故事、清醒的意识和明晰的主题,让成年观众得以从中反观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
在发行策略中的“13岁以上观众观看”的提醒,不只因为情节里的手起刀落和血肉横飞,更因为它内在的气质——幽暗的呈现,冰冷的自省以及残酷的拷问。这一切长久地从中国电影中缺席,更遑论中国动画。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画片的外在形式一方面保护了《大护法》严肃的主题得以被完整地表达,另一方面,却也强调着一切。因为只有动画的形态能够如此夸张、极端、近乎肆意地渲染。相较于真人作品,它更能形成一种抽离的视角,让人们得以把这个看起来荒诞的故事当作一面镜子和一则寓言。所以,有时,当你面对这部电影,就会发现,它或许不只是在呈现另一个空间中的虚幻离奇,或许它还在对应叙述着时间,真实世界中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一切恐惧与希冀都由此涌来。
它的故事以及主题非常简单,奕卫国大护法去寻找离宫出走的太子,太子一心游山玩水作画流浪,弃江山于不顾。这次寻找让大护法意外闯进了一个村子。这个封闭的城邦,由一个装神弄鬼的神仙管控,有一个专心练习一刀取人心脏的莽夫,一群到处追杀叛逆者的行法者,奴役着一群村民“花生人”,这些人浑浑噩噩,道路以目,默默无语,他们呆滞,恍惚,混沌,像兽像鬼,却有人形。这次意外闯入最终终结了这一切。所以,谁都能看出,这个故事有关于蒙昧,有关于启蒙,有关于造神,有关于揭露。它的所有隐喻都近乎明喻。
那个神仙终日依靠让人们用柴火烧出烟雾假装仙气,来圣化自己。而同时,又用恐吓和欺骗的方式一个个杀掉花生人,只为了取出他们脑中独特的石头作为武器的原料。说到底,这座村庄更像一座养殖场,神仙想把这些人变成肉鸡,供给他们食物和物质,但一定阻断精神,让他们生产,然后赴死。

▲《大护法》海报
“一边坏,一边蠢,这就是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故事中秘密的反抗者隐婆这样说道。这几乎概括了村庄何以至此的一切原因。
其实,除却这些明确的有关奴役和反抗的内容,《大护法》还隐藏着一个有关“寻找”的主题。从外部层面去看,大护法去寻找太子,意外撞破了一切。这是所有事情的开端。而内在的层面,则是更多的人对于自己身份的寻找和疑问。花生人们在寻找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概念,而当他们被启蒙,被团结,被联系,他们才一点点勇敢地问出“我们到底是什么?”。那些负责捉拿反叛者的行法者在被启迪之后,才会游移一会儿,抬手给了自己的头目一枪,然后对隐婆说,“请告诉我们更多的关于我们自己的一切吧”。
这种对于自我身份的寻找就是最彻底的觉醒,那个古老的哲学追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在这种蒙昧的世界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武器。对于把人们分割而治,让人们自我厌弃,既阻断历史又模糊未来的统治者神仙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那些欺骗就失效了。

▲隐婆
而除此之外,其他的几个人也都在进行着“寻找”,大护法本人疑惑于自己的身份,数千年来,那么多皇帝更迭,他却一直是大护法,他又是谁?而他那些“让我自己都感到害怕”的神力到底从何而来?一个谜。而皇帝,那个引发了一切,却又一直置身事外的男人,也同样在寻找和追问,寻找栖身之所,寻求安放之地,皇宫还是山野?龙椅上称王,还是流浪中作画?这是个问题。如果说,那些花生人最终打败了假神仙,找回了自我的身份。那么对于大护法和太子来说,一切似乎就没有这么简单。他们想要追问和寻找的答案,更像是无人能回答的,命运排布中的冥冥注定。那不是战胜谁就能取回的东西,那更像是一种有关“存在”意义上的精神困境。
这部动画片,笑点清奇,台词古怪,主角大护法的那些自言自语,犹如矫情的诗歌,但是那些书面化的抒情、反诘和慨叹,还有那些突如其来的俏皮话,在那座沉默的荒村里都如此炸裂。
这部作品如果到此为止已经算有着不错的完成度。但是,它仍然难得地向前推进了一层。假神仙和被愚弄的村民之外,还隐藏着一种被包装和柔化后的险恶。假神仙的孙子,一直以亲近于所有人的面目出现,他与花生人为友,对陷入绝境的太子和大护法鼎力相助,但最终却发现,这个年幼的孩子有着比爷爷大得多的野心。他攒起了大量从花生人头中取出的石头,献给太子,他把这些制作生化武器的材料当做献礼,要求一个国师的职位。他哪里看得上这个养殖场和屠宰场,他要的是万人之上。
换句话说,假神仙是个直白的敌人,而这个孙子则是一个进阶版的,懂得掩藏目的又善于打扮的敌人。前者是明枪,后者却是暗箭。就像他在恳求太子带自己进宫的时候,有意无意说了一句,这些石头做成武器,如果落入敌人之手,也不可收拾。你看,这哪里是提醒,这分明是威胁。明确的敌人可以被提防和战胜,可敌人柔化了身段,以无辜无害的样貌出现之后,又有多少人仍然能保持警惕,看穿一切呢?
yingyinc 2017-7-21 23:11
[url]http://mp.weixin.qq.com/s/adCHj7Rept8InkEQuGvMSg[/url]
李多钰:期待《大护法》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人的眼界
原创 2017-07-16 李多钰 大家

文 | 李多钰
7月13日与《悟空传》同日上映的《大护法》,在上映两天后,豆瓣评分上涨到国产动画中仅次于《大圣归来》(8.2)的评分,8.1分。这个分数也是今年国产片在豆瓣拿到的最高口碑分。
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不高,因为听说它本不是按照大电影的规格做的。所以最终在影院看到成片时,真的被惊到了。既是惊艳,也是震惊,甚至比前年看《大圣归来》时还要多几分激动。如果说《大圣》证明中国终于可以生产合格的类型动画,《大护法》则说明,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不仅能掌握类型动画,也能输出价值观,为这个世界贡献独特的思想。
(以下涉及剧透,慎入。)
有人把“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并列为三“大”光线彩条屋出品。不过,在我看来,《大鱼·海棠》除了名字里有个“大”,故事品质上类似琼瑶剧,与另两“大”完全无法类比。
与《大鱼·海棠》经不起推敲的凌乱世界观不同,《大护法》构建了一个细思极恐、极为完整的全原创的世界。这个世界简单说来是一个乌托邦——花生镇,“老神仙”家族世世代代饲育花生人的小镇。故事表面上围绕大护法为了寻找躲避王位的太子来到花生镇、并设法带太子逃离花生镇展开,实际上讲的却是这些被饲育的花生人如何觉醒和革命。
小镇位于奕卫国的偏僻山区,落跑的太子躲在这里画画,并交了两个朋友,花生人小姜和老神仙的孙子小鸣。这位太子长着一张酷似徐锦江的脸,喜欢美人与艺术,不爱管理江山。王国的大护法跟踪到花生镇找太子,这个镇子除了空中漂浮的一个巨大黑花生看起来有点诡异,其余景色宁静和谐,随处可见人畜无害、面无表情、安静不语的花生人,却善恶难辨、真假不分、杀机四伏、步步惊心。
小镇的统治者“老神仙”吉安大人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奇特的声线。他的两大统治术,第一是谎言,第二是恐惧。花生人平常不允许说话(说话的花生人被老神仙称为得了口瘟,会从头烂到脚),却喜欢贴着人类的假眼睛和假嘴巴假装成人的样子才感觉体面。他们夜晚会被洗脑,身上一旦长出鬼蘑菇,就被认为得了传染病,会被卫兵枪决,尸体拉去庖族后裔庖卯那里处理。

大护法与太子在逃出花生镇的过程中,发现了花生镇的惊天秘密。随着秘密的揭开,每个人的欲望与自我逐渐展露,而花生人中也产生了觉醒者。
故事如果仅仅说到这里,还是一个类似《云图》里的人工智能星美的设定,一个从出生就被灌输了“好好工作会上天堂”的女孩,发现那个奖励她们的天堂其实是老化的人工智能的断头台,于是觉醒并抗争。在另外的一些克隆人故事中,类似的设定包括:为人类的器官移植被制造出来的克隆人,在克隆本体发生疾病时,会被杀死并取下器官给人类使用。
上述这些人与类人的控制与被控制、奴役与反奴役的科幻伦理迷思,虽然看似充满人道光环,实则很难摆脱自我神话的悲悯立场,脱离现实,夸大人类的控制力,对类人们的革命形态往往抱着一种浪漫主义的态度。
而《大护法》超越了这种人与类人的科幻伦理迷思,建构的是一个恐怖主义社会原型。
这个社会原型之所以成立,一方面,“老神仙”家族“功不可没”,他们是这个社会的缔造者与维护者,控制着花生人们的精神和肉体,把屠杀美化为收获;另一方面,“花生人”也难辞其咎,他们大脑中的“毒蛊石”,是老神仙的恐怖统治得以实施的病因。
毒蛊石有什么特点?“一边坏一边蠢”。所以花生人们从来不思考自己所为何来,他们迷信威权、告密陷害、充当打手、自相残杀……是典型的人吃人逻辑。
更可怕的是,他们大脑中的“毒蛊石”并不会消失或变好。旧的威权倒掉之前,他们拒绝改变,杀害觉醒者;只有眼看着旧的威权倒掉之后,他们才愿意改变(这一点《让子弹飞》也隐喻过了);真正的觉醒者往往因为善良,会被牺牲。最终,推翻“老神仙”统治的花生人们被他们大脑中的“毒蛊石”推动着,走向新的深渊。
在我看来,《大护法》隐喻了整个世界至今远未消除的奴役与反奴役、恐怖与反恐怖、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它通过一个短小有趣暗黑的成人动画,道尽了恐怖主义的根源——法西斯极权与其衍生的民粹主义毒蛊石。

▲“法西斯”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一捆棍棒,古罗马官吏出巡时所执的权力标志

▲“行法者”背负的刑具
对于当下深处于恐怖主义噩梦中的人类来说,《大护法》的望闻问切是清醒的,也是现实的。
虽然在“黑花生”这一部中,还没有展开花生人革命后的全貌,我已经十分期待,在未来可能的三部曲中,导演不思凡能够开出一剂治疗恐怖主义的药方,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人的眼界。
yingyinc 2017-7-22 22:44
[url]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238013/answer/201323613?utm_campaign=official_account&utm_source=weibo&utm_medium=zhihu&utm_content=answer[/url]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大护法》?
李松蔚
心理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大护法》这部电影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
一个故事讲的是,一群被奴役的人(花生人),是如何从被欺骗,洗脑,和高压统治下的思想麻木状态,通过外人的帮助,逐渐清醒,并产生自我意识的,继而推翻了统治者的暴政。这是一个关于觉醒和反抗的故事。
另一个故事,讲的则是一个养殖业世家,靠养殖动物(花生人)并出售它们体内结出的某种矿物质获利——这一产业已经延续了几代人——但就在某一任家主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由于外人的介入,一批动物变异,像人一样开口说话,导致这一产业被宣布非法,几代人的心血毁于一旦的都市怪谈。
「倒了血霉了,养的猪开口说话了!」
看了一下影评,第一个故事,讲的人很多了。第二个故事,还很少有人讲。大家只同情花生人,痛恨这个名叫假神仙的统治者,我也一样。但大家想过没有,假神仙的人品是很糙,但假如站到他自己的立场上,他做的事只是在勤勤恳恳地经营致富?
为什么?因为他就是觉得养的是猪啊。
观众觉得那是人,是先入为主的印象,他们长着一副人形。但人形又如何?《西游记》里,唐僧面对长成人形的人参果,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不也吃了么?他认识到这东西像人,但不是人,可以大快朵颐,不需要有思想负担。同样地,一旦破除了「花生人是人」的设定,把他们当成一群会走路的人参果,就很容易理解假神仙们为什么那么「丧心病狂」。然后,当这群东西学会说话,甚至产生自己的思想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所有人如此惊恐乃至于狂怒?——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屠夫庖卯:「那我之前杀的都是什么东西啊!」
屠夫这个职业,穿透了动画与现实的边界。
现实中,很少有人认为屠宰场的工人是天性凶残之人,他们做的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这份工作需要很强的情感隔离能力,具体地说,不能与被杀的对象共情。一旦把它们当成有情感能交流的生物,去体会它们的感受,工作就没法做了。它们只能是一个一个的活计,流水线上的物件。操作是标准化的,怎么下刀,怎么放血,这个过程中对方会扑腾几下,哀嚎几声,都是设定好的程序,他们只要按流程操作而已。
人是一种可以传输情感的动物,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也会痛(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这种痛楚甚至是生理性的)。毫无疑问,这是人性中珍贵的一面。但是对那些不得不面对痛苦的职业来说,这种能力也会带来很大麻烦。
有时候,隔离情感是必须的。对屠夫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因为物种之间本就隔着天然的屏障。假如是医生,尤其是那些与重症绝症打交道的医生,每天经历同胞的生死离别,恐怕就需要一层更坚硬的情绪防护罩来隔离自己。
几年前,我做过一个癌症病人术后心理干预的项目。一开始想要直接从医院找病人。肿瘤医院的医生很配合,但是一听说实验设计包括了半年之后的追踪,就直接劝我:「半年,数据脱落率太高了,大部分人撑不过半年。」
我现在还记得那个语气,平稳,干脆,仅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就像在说「过半年他们要出国度假」一样。
当医生平静地使用「半年存活率」这样的术语,来帮我计划未来的工作如何开展时,作为一个刚进入肿瘤病房的新人,我还停留在巨大的震惊中难以平复。我还没有那样的防御体系,看到那些数字的同时,就会不得不——无论情愿与否——想起病房里那些喜怒哀乐的面孔。他们很快就会被抹去了?
请允许我拽一个专业名词: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者,给这种心理状态命名为depersonalization,翻译为「去人格化」或者「去人性化」。如果用大白话说,就是变得不把人当人了。我不太喜欢这个说法,说真的,我认为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去人性化。说这话的人,没有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过。我听说有的外科医生,要拜托同事给自己的亲人开刀手术,因为最好的手术,就是要排除掉感情干扰之后的纯粹操作,把操作对象看成一台构造精巧的仪器。如果有太多血肉相连的牵挂,就会影响到手术台上的快速判断和精准拿捏。所以那种隔离情感的能力,既可以说是倦怠之后的功能衰退,也可以说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素养。
不只是医生,对于很多工作来说,「不把人当人」都可以说是职业成长的一条必经之路。时下流行的自媒体写作,不也有很多方法论的教学吗?如何找准大众痛点,如何刺激读者的情绪,刺激哪一种情绪,如何让人产生转发,如何打通传播路径……这些方法的背后,不都是把人作为一个个「被操作对象」来看待的吗?一个从事自媒体写作的朋友曾经对我面授机宜,他说自媒体写作是一门手艺,我这种写法只能叫自发写作,自我表达型书写,「数据不会好看的」。他告诉我第一段要怎么开头,怎么留悬念,怎么铺垫,怎么转折。句子要短,故事要多,要用有共鸣的事情让大众产生切肤之痛。当然,还要一个看到就没法不点开的标题。
他教的是对的。假如我真的想把阅读量作为KPI,我就应该学习这些方法。这个朋友用这套方法,做成了好几个爆款公号。他说:「90%的读者都是单细胞生物,看文章不走脑子,我想让他们哭就哭,想让他们笑就笑。」
这时候他有一种职人的骄傲,就像庖卯的刀法大成。
他把读者看成单细胞生物,跟假神仙把花生人看成猪,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这句话没有任何贬义。只是就事论事地说,这些诚实、合法、勤劳致富的公民,他们的工作就是熟练地,有技巧地操作一些「人形的物件」。
所有能教的方法,能批量使用的技术,本质上都是针对「物件」而设计的。换句话说,即使对象是人,你也不要把他当人。真实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是无法批量操作的,「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如果你把对方当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血肉温热的独特存在,你去认同他的情感,你就没法再操作他了。
我在学校教心理咨询,经常觉得这东西没法教,至少没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因为心理咨询是一对一的,对方是人,你跟这个人相处,就没有套路可循。有的学生问:「老师,他这么说,我要怎么说才能表现出我是真的在理解他?」我说:「问了这个问题,那你怎么说,都不是真的在理解他了。」
这就是跟一个真正的「人」交互,你可以看到是多么麻烦。如果想把它变成一份省心省力的职业,就要学会用套路。比如:对方这么说的话,你有三种应答的策略,看到对方哭,你就递上一张纸巾:「我能体会你的痛苦」。有时候对方会感觉自己被套路了,对于他的不满,你又可以有三种回应的套路。
你看,这样他就是一个人形的物件。
鲁迅在《而已集》写过这么一段:「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句,道出了世界最大的真相。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当地土话里有一个词形容这个职业,普通话没办法翻译,意思是「按青蛙的」,就是说那些小孩子就像是池塘里的一群青蛙,谁的脑袋冒出来,就把谁按下去。我们说了几千年的因材施教,只是一个理想。一个班上那么多孩子,必须拿一套实用的方法管教他们,不见得适合每个人,差不多就行。年轻的老师一腔热血,想要看见每个孩子的不同,上几节课下来,就被吵得头昏脑涨了。
我上小学那会儿,有时候放了学就在妈妈的办公室里做作业,听那些老师们聊班上的学生,用的是问题解决的口吻,「那样的学生,你就要狠一点,先把他镇到起,不然以后更管不了!」如同聊起另一个世界的另一群生物,就像青蛙。
有一回,办公室做大扫除,清出了好多废纸来卖,其中有厚厚的一摞《暑假生活》,应该是刚收上来的学生作业,我帮忙搬到楼下过秤。卖废纸的钱,后来买了很多卤味,全办公室的老师一起分享,我也有份。那一期《暑假生活》我也做过,还记得假期最后几天,在惆怅的心情中写到手酸,遇到困难的题目,耗费太多时间,看着秒针滴滴答答,心里还会慌张。现在我想,搞什么啊,原来那些东西就是为了换成这一袋子卤味啊。——当然卤味还挺好吃的。
假神仙把花生人的一生换成了一个晶石,其实是差不多的吧。
我说的可能有一点远了。其实不是想写一篇愤世嫉俗的文章,告诉大家这样不好,工作就应该动情,用你的真心换取服务对象的微笑。如果真的那样搞法,大家早就崩溃了,工作效果还不一定好。作为一个社会人,我慢慢接受了这个思想,即这种把对方当成一个物件来操作的工作态度才是成熟的,高效的,而且很专业。只要不把这种态度过分延伸到生活中,就好(比如,把哄女朋友也变成一个套路,就没意思了)。学校那些老师们,他们在生活中都是很可爱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护法》是一部思想深刻的伦理片。它提出的命题是:「什么时候把人当人,什么时候可以不当人?」假神仙不是一个纯粹的反派角色,他的「坏」是系统性的,而不完全是个人品格。换句话说,导演可以把他设置成一个谦谦君子,他仍然可以同时是一个压迫者,甚至杀人者。我们每个人也和他一样,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商人,或者是老师,都在用我们认为职业的态度,对另一些「人」执行职业的操作。但那些「人」——有时候我们把它叫做傻瓜,单细胞生物,智商纳税者,屁民,或者青蛙——真的被当成人了吗?
或者换一个问题:有一天,当我们突然意识到那些人真的是一些「人」,跟我们一模一样的人的那个瞬间,我们心里,会觉得自己在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