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7-6-20 08:36
非基督教运动和民族主义
非基督教运动和民族主义
[url]https://mp.weixin.qq.com/s/fOKjp-bvJlJqCcBCX5WEqw[/url]
非基督教运动和民族主义
原创 2017-06-20 fiore 基督徒学生联会

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基督教和教会时,一定不能忽略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饱受屈辱这一大背景,也一定需要理解:当国家的救亡图存形势紧迫时,民族主义情绪必然会盛行。民族主义可以激励弱小国家人民起来反抗外来强权,引领国家走向独立,也可以走向偏激的排外和仇恨。
如果不能理解民族主义,便无法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对于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督教运动”(以下简称非基运动)也是这样。
在义和团运动中,团民屠杀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民族主义情绪的消极面便已经表露无遗了。在20年后,虽然中国民众已不会再像义和团那样基于愚昧和迷信盲目排外,但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耻辱再次昭示了中国的弱国地位,使得中国国民中民族主义情绪的激愤再次上升。这种激愤需要通过抗议宣泄,这便是非基运动的远因。
1922年,基督教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出版了一本书《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内容是这20年来基督教在我国传教、社会事工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资料集。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份非常扎实认真的报告。然而问题出在该书的英文名: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直译便是《基督教占领中国》。这一带有显著侵略色彩和自我优越感的标题,激怒了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此为非基运动的近因。
1922年4月,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会议准备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这个会议的规模并不算大,在教会层面也不具有普世意义,但却成了刺激非基运动爆发的导火索。3月9日,在上海的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决定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3月11日,北京学生响应上海学生的行动,成立“反宗教大同盟”,3月21日,由李石曾、陈独秀、李大钊、汪精卫、朱执信、蔡元培等77位学者名流以该同盟的名义向全国发布反基督教宣言通电,把批判基督教运动推向高潮,从此掀起了一场历时五年的非基督教运动(简称“非基运动”)。一时间,基督教受到很多社会名流的公开谴责和攻击。 有人认为,“非基运动”是苏联在背后推动支持的,带有在中国推动反英、美社会运动的目的。但实际上,积极参与非基运动的众多知识分子分别属于共产党、国民党和青年党,显然他们不属于政治理念相同的团体。“非基运动”的发起者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另外新一辈人物,他们承袭了上一世纪反教者内心深处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实际上保持着民族主义的内核。
非基运动的反教理念和思想武器,已不再是儒生士大夫的“华夷有别论”和人鬼之辨,而是清末民初涌入中国的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实验主义等新思潮。非基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将基督教等宗教等同于迷信、反科学、愚昧,如前所述的77人反基督教通电中指出:“我们要为人类社会扫除宗教的毒害。我们深恶痛绝宗教之流毒于人类社会十倍于洪水猛兽。有宗教可无人类,有人类便无宗教。宗教与人类,不能两立。”可见,非基运动批判基督教的第一个基本出发点是理性之上、科学至上,所以运动把重心放在了文化思想领域,主要目标放在反对不平等条约,反对教会教育,收回教会学校教育权等问题上。
非基运动批判基督教的第二个基本出发点是爱国主义(或也可以说民族主义),将基督教视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存在,斥为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工具。例如蒋梦麟就说:“释迦牟尼是骑着白象来到中国的,而耶稣却是骑着炮弹进入中国。”因此,非基运动主导者们立场上显得与基督教势不两立,最后在情绪上往往仍走向非理性。如1924年,非基督教同盟策动了一个“非基督教周”活动。在圣诞节期间,长沙、广州、济南、武汉、九江、上海、苏州、徐州、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反基督教的群众拥上街头分队讲演,散发传单,游行示威,有些人则教堂和教会学校捣毁设施,围攻教士。
在非基运动大潮中,中国知识分子中也有不同的声音。就在77人反基督教宣言发表的第二天,北京大学的周作人、钱玄同、沈士远、沈兼士、马裕藻五位教授发表了《信仰自由宣言》,宣言中说:“我们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我们不拥护任何的宗教,也不赞成挑战地反对任何宗教。我们认为人的信仰应当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人的干涉,除去法律的制裁以外。信教自由载在约法,知识阶级的人应当首先遵守,至少亦不应首先破坏。我们因此对于现在的非基督教同盟的运动,表示反对,特此宣言。”然而在非基运动参与者的眼中,五教授维护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精神“已经有倾向于宗教的嫌疑。”这种诛心之论,在半个世纪后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噩梦,即便到今天其影响仍然未减。
到今天在非基运动中,仍有教堂被攻击、骚扰的现象发生。在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后,受非基运动影响,部份军人袭击英、美领事馆,攻击、劫掠外国传教士,杀害了六位英、美籍传教士,其中包括基督教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事后,美、英派出军舰炮击南京,造成了重大外交危机。
但总的来说,与义和团运动相比非基运动毕竟是由知识分子发动的,因此行动方式相对温和克制,对教会的攻击程度也要轻微得多。
1927年,国民党取得北伐的决定性胜利,又通过“清党”取得了对南方政权的控制。同年年底,随着国民党领袖蒋介石与信仰基督教的宋美龄联姻、并在形式上皈依了基督教,国民党对待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翻转,“非基运动”也随之结束。
90年后的今天,理性主义和民族主义:当时非基运动敌视基督教的两种理由,仍然是拦阻福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原因。如果说前者主要存在于“精英”之中,那么后者则是“草根”里广泛存在的潜意识。
尽管中国没有彻底地沦为殖民地,但帝国主义侵略仍然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直到今天的自我认知。或许殖民主义留下的这一伤疤需相要当长的时期才能弥合,这也需要当初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后代共同的努力,而从根本上说:唯有依靠福音才能拆毁这样一堵隔阂、怨恨的墙,唯有在圣徒的团契中,才能不分犹太人还是希腊人,不分先前为奴的还是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