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7-5-12 07:47
莱尔:怎样才可以说一个人真悔改了?
莱尔:怎样才可以说一个人真悔改了?
[url]http://mp.weixin.qq.com/s/Ll-57EZTeKAzWpiUSSk5xA[/url]
莱尔:怎样才可以说一个人真悔改了?
2017-05-12 莱尔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树出版之【精彩书摘】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昨天分享凯勒《为何是他》中关于罪的剖析,引起较多橡果的反响。我们认识到罪之后紧跟着的重要一步当然就是悔改,没有悔改的信仰无疑是要打问号的。但怎样才算是真实的悔改?是低头向神认罪,还是在行为上完全清洁无可指摘?相信今天莱尔的文章能够帮我们理清这些问题。
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加福音13章3节
这节经文乍看起来,实在严厉苛刻:“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我可以想象,一定有人会问:“难道这是福音吗?难道这算好消息吗?难道传道人所讲的好消息,就是这样的吗?”难怪经上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约6:60)
但这些话是从谁口中出来的呢?它们出自上帝的儿子主耶稣基督,而他爱我们,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他爱我们,甚至为了我们离开高天,为了我们降生世界,为了我们在地上贫寒卑微地生活了三十三年,为了我们走上十字架,为了我们进入坟墓,为了我们的罪而死。从他口中出来的话,必定充满着爱。
那么,什么是悔改呢?愿我们留意,在这一点上站稳脚跟。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悔改乃基督教的根基之一。我们发现,“悔改”一词在新约中至少出现了60次。
我们主耶稣基督最先传讲的教义是什么?圣经告诉我们,他说:“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众使徒最初受主差遣出去宣告的是什么?他们出去“传道,叫人悔改”(可6:12)。当耶稣要离开世界的时候,他命令众门徒做什么?“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直传到万邦。”(路24:47)
彼得在第一次讲道时,最后怎样呼吁众人呢?“要悔改……,受洗。”“当悔改归正。”(徒2:38;3:19)
当保罗离开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时,他如何对教义加以总结呢?他告诉众长老,自己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都教导他们,“又对犹太人和希腊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1)。当保罗在非斯都和亚基帕面前为自己辩护时,他如何描述自己的职分呢?他告诉两位大人说,自己劝勉众人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26:20)。
在耶路撒冷的信徒是如何描述外邦人的归信呢?听说有这样的事,他们就感叹:“这样看来,上帝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

在英国国教,任何人要来到主的圣餐桌前,首要条件之一是什么呢?他们当“省察自己是否真正为以前的罪悔改了”。按照英国国教的规定,没有悔改的人绝不能来到主的圣餐桌前。显然我们都必须同意,这些是很严肃的考虑。它们应该表明了我要考察的问题的重要性。
在悔改上错了,我们信仰的根基就错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悔改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一个人悔改了?
悔改是一个人的心在罪的问题上,发生了最彻底的变化。我们都生在罪中。我们在本性上都喜爱犯罪。我们刚学会行动和思考时,就已经喜欢犯罪了,就像鸟儿喜欢飞翔,鱼儿喜欢戏水一样。一个孩子学会欺哄、放纵、任性、自我中心、贪吃、骄傲和愚昧,并不需要上学或受教。这些事情无需从不良的同伴身上学习,也不必经过冗长乏味的训练慢慢培养。它们是自己冒出来的,即使男孩或女孩被独自带大,情形也一样。它们的根源显然是内心的自然产物。人类败坏和堕落无可辩驳的证据,莫过于所有孩子都喜好这些事情。
那,当我们这样的心被圣灵所改变,当爱罪的天性被驱逐出去的时候,上帝话语所说的“悔改”这种变化,就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身上发生了这种变化的人,就被称为“悔改”了。简言之,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个“忏悔”的人。
但是,我实在不敢就此停笔。它值得更进一步地探寻和研究。当涉及此类教义时,只泛泛而论是很不安全的。所以,我要尝试在各位眼前,把悔改加以分解,并仔细分析。我要向你指出悔改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我也要尽力将所有真正悔改之人的一些共同经历,展现在你面前。
(1)真正的悔改始于知罪。悔罪者的眼睛睁开了。他带着惊异和困惑看见了上帝神圣律法的长阔高深,以及自己犯罪的程度是多么巨大,真可谓罪恶滔天。他吃惊地发现,虽然他曾认为自己属于“好人之列”,“心地也不错”,但这纯属弥天大谎。他发现,自己实际上是邪恶、有罪、败坏的,在上帝眼中是个恶人。他的骄傲被打碎了。他自以为的高见也就此消融殆尽。他看见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罪人。此乃真正悔改的第一步。
(2)真正的悔改接下来叫人为罪忧伤。悔罪者的心被深刻的懊悔所触动,因为认识到了自己从前的过犯。他痛彻心扉地知道,自己曾如此疯狂和邪恶。他哀叹哭泣,为了浪费掉的时光,为了虚掷的才华,为了上帝受到的轻慢,为了灵魂得到的伤害。想起这些事情,让他忧伤痛悔,有时甚至给他带来难以承担的重负。当一个人如此忧伤时,他就在真正悔改的路上迈出了第二步。
(3)真正的悔改再往前,就会叫人承认自己的罪。悔罪者的口张开了。他感到必须向上帝坦白自己敌对他的罪行。他内心深处有声音说,他必须向上帝呼求,求告于他,并向他说出自己灵魂的状况。他必须在施恩座前倾倒出自己的心,承认自己的邪僻。罪的重担压在他里面,迫使他打破沉默。他再也无法隐藏任何东西。他也不愿意再遮遮掩掩。他来到上帝面前,并不是为自己祈求什么,而是心甘情愿地说:“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我罪孽深重。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当一个人在上帝面前如此认罪时,他就在真正悔改的路上迈出了第三步。
(4)真正的悔改继续往前,就会向世界表明自己已经跟罪一刀两断。悔罪者的生活改变了。他的日常行为完全改观了。一个新的王统治着他的内心世界。他脱去了旧人。凡上帝所命令的,如今他都渴望遵行;凡上帝所禁戒的,如今他都乐意逃避。他力求在一切事上远离罪恶,抵挡罪恶,与罪恶争战,并战胜罪恶。他停止了作恶。他学习行善。他斩钉截铁地告别了败坏的道路和同伴。他尽管还软弱无力,但却努力过一种新的生活。当一个人这么做的时候,他就在真正悔改的路上迈出了第四步。
(5)最后,真正的悔改叫人在内心里痛恨一切的罪,且会形成牢固的习惯。悔罪者的心灵变成了有圣洁习性的心灵。他弃绝一切的恶,却归依一切的善。他喜悦上帝的律法。他时时忘却自己的欲望。他发现自己里面有一个邪恶的律在抵挡上帝的灵。他发现自己事与愿违:心里想热,但却是冷的;心里想前进,但却在后退;心里想充满活力地服侍上帝,但却感到了负担。他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软弱。他因为内在的败坏而痛苦呻吟。然而,纵然如此,他的心总体上还是倾向于上帝,远离罪恶。所以他能够跟大卫一起说:“你一切的训词,在万事上我都以为正直,我却恨恶一切假道。”(诗119:128)当一个人能够如此说的时候,他就在真正悔改的路上迈出了第五步,也是赢得冠冕的一步。

现在对悔改的描述完全了吗?我可以就此打住,转移话题了吗?我不能这么做。因为还有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没有说到。如果我略过它不提,也许会因此伤害某些人的心,虽然上帝并不愿令其伤心,并且如此一来,我也在人的灵魂与天国之间,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
我所描述的真正悔改,绝不会在任何人心中单独出现。它总有同伴相随,一个蒙福的同伴。它总有对我们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的活泼信心相伴。哪里有信心,哪里就有悔改;哪里有悔改,哪里就总有信心。我无法确定哪个在先,是悔改先于信心,还是信心先于悔改。然而,我却可以放胆说,这两样恩典从不分开出现,缺一不可。就像你不可能看见没有光明的太阳,没有冷度的冰块,没有热气的火焰,没有湿漉的水流;同样,你也永远不会看到没有真正悔改的真正信心,或没有活泼信心的真正悔改。这两件事总会携手并行。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让我们先省察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是否有真正的悔改。我并没有保证说,所有悔罪者的经历都完全一致,分毫不差。我也没有说,人能够完全彻底地按照他所应该的那样认识罪、为罪忧伤、承认罪、弃绝罪,或痛恨罪。但我的确说,所有真正的基督徒都会在我刚刚说过的那些事情上,认出一些他们所知道和感受到的。按我所描述的那种悔改,总体上讲,是每一个真信徒的经历。所以,要省察自己,看看你自己的灵魂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务要当心,切不可误解真正悔改的本质。魔鬼太了解这宝贵恩典的价值所在,所以肯定会有类似的乔装。有珍珠的地方,总会出现鱼目。凡有宝贵恩典的地方,魔鬼定要在其中散播那恩典的各种赝品,企图在人的灵魂里以假乱真。所以,务要避免受骗。
(1)务要注意:悔改发自内心,而非愁容满面,或在外表上谋求圣洁,甚至以苦行自虐。光靠这些,并不能构成向上帝的真正悔改。真正的恩典深刻得多,远胜过表情、衣服、日子或形式所能表达的。亚哈王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也会穿上麻衣。但他从未悔改。
(2)务要注意:你当如此悔改,以致在悔改中归向上帝。罗马的天主教徒在受到惊吓时,也会跑去求助于神父和忏悔室。当听闻使徒保罗的讲道时,腓力斯也感到战兢。然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悔改。所以务要查验,确保你的悔改是引领你归向上帝的,能让你飞奔向他,因为他是你最好的朋友。
(3)务要注意:你的悔改必伴随着对罪的弃绝。感情丰富的人在主日听到令人感动的讲道时,也会哭泣落泪,然而在随后的一周中,他们又回到舞厅、剧场和电影院。希律也喜欢听施洗约翰讲道,而且不但乐意听他,还“多照着行”(可6:20)。但在信仰中,若非付诸实践,感情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可以说一文不值。只有感情激动,却没有彻底弃绝罪,就不是上帝所悦纳的悔改。
(4)务要注意:最重要的是,悔改要与你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紧密相连。要确保你的信心只在耶稣受死的十字架前停下它的脚步。加略人犹大也可以说,“我有罪了”,但他却从未归向耶稣。犹大从未凭着信心仰望耶稣,因此就死在了罪中。对罪的信服,当叫人飞奔归向基督,并为其罪哀哭,因为他正是由于自己的罪,刺伤了那赎买他的主。发自灵魂的忧伤,当叫人为基督深深地感动,并痛悔自己曾藐视如此仁慈的救主。到西奈山上聆听十诫的教导,在地狱面前思想审判所带来的战兢,这一切都会叫人害怕,也有其用处。然而,如果一个人看加略山不甚于西奈山,没有在耶稣的宝血中找到悔罪的最强烈动机,那么他的悔改必不会长久。反过来,如果他有那样真正的悔改,那一定是出于天国,是上帝的圣灵植入其心的。
(本文摘自《莱尔传》附录“莱尔讲道集”,华夏出版社,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