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7-5-8 22:18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url]http://k.sina.cn/article_1450802503_56797d470010019pe.html?from=ent&subch=film&wm=3049_0016&from=qudao&sendweibouid=1450802503[/url]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熊太行 05-08 20:29 订阅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文 / 熊太行
最性感的男人,阿米尔·汗都演过。
一种是奇思妙想的,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一种是横冲直撞的,像《摔跤吧,爸爸》中的马哈维亚·辛格·珀尕。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中国人对印度人的脸会辨识不清,但绝对不会认错阿米尔·汗
前者富有才华,能给你许多惊喜和可能性,玩一样就拿到400项发明,富甲天下;后者坚毅勇猛,只给你提供一种成功和确定性,用了十几年工夫,才让女儿拿到大赛金牌。
兰彻很酷,女孩子会忍不住亲吻他,但马哈维亚才是那个可以抱着他脖子哭泣的人。
因为他有一种横冲直撞的担当。
因为他是爸爸。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以下影评有剧透,不过尽管放心,被剧透之后的电影只会更好看。叙述剧情的时候,我会拆解一些关于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的道理,有些我在得到APP的专栏《关系攻略》当中提到过。
同时我会告诉你,为什么侮辱这部电影是直男向的人都是一坨屎。
让孩子完成自己的梦想是自私吗
印度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亚因为贫困回到村里,希望把一身本事传给儿子,但他和妻子连生了四个女儿。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印度农村重男轻女,最恶毒的诅咒就是“愿你生一大堆女儿”。四个女儿没有儿子,夫妻俩开始偏方求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比男孩子能打,于是开始训练她们。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为了练习胆量,他要女儿跳下去
妻子也曾经有疑问:“你不能让女儿承担你没完成的梦想!”
我们今天经常见到一些谈论自己儿女的父母,对奥数或者音乐特长深恶痛绝:“我就说,什么都不要学,让他快乐成长就好了。”
我见过的说这种话的人,都是自己对学习就没有兴趣的人。他们怕麻烦,因为训练自己的孩子很麻烦。
小学生时期是发展特长、技能的好时期,至于跟父母小时候的梦想一致,好处也不少。父母可以进行启蒙辅导,能判断培训老师的好坏,父母昔日的装备兴许还用得上。
此外,摔跤手的女儿,身体条件会更适应这种运动,你让她学射击,未必合适。
要把你没完成的梦想介绍给孩子,至少给他一个机会。
印度摔跤圈的衡水中学
马哈维亚做了非常大胆的事:
他让女儿穿男装跑步
剪短发
破戒吃肉(摔跤手不吃肉是不行的,但他的妻子不吃肉)
在泥地和床垫上学习摔跤
和赤裸上身的男生比赛
这在印度教社会里非常大逆不道,两个女孩遭到了村里人的嘲笑。不过她们没有被人再欺负了,因为很快,男生根本打不过她们了。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印度农村的女孩穿传统服饰,不穿T恤和短裤,这些衣服都是堂哥的衣服改的
电影中这儿有一段歌曲,唱的是爸爸独裁统治,两个女孩要革命什么的。明白人都听得出这是小朋友在撒娇,就像“我去炸学校”一样。
有人评价说,这是为男权和父权张目的,折磨女儿满足自己的私欲,太粗野了。
说这话的都是伪女权和小清新二合一,估计都没正经去过乡下。
阿米尔·汗演的就是印度摔跤界的衡水中学。
马哈维亚自己做了改变阶层的努力,从一个农民成为全国摔跤冠军,但是很遗憾,他没赶上好时候,摔跤挣不出钱来。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每个家庭的柜子里都藏着一个忧伤的故事,也就是父辈的梦想
他训练女儿的时候逐渐发现,女儿可能通过摔跤改变自己成为家庭妇女的命运。
女儿们也通过一个童婚伙伴(14岁)的倾诉,明白了摔跤是一条可以躲避童婚和成为家庭妇女的道路。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电影里的童婚小女孩。印度的童婚率在47%左右
马哈维亚不富有,他去买鸡肉,游说肉贩子:“火了之后让女儿给你的肉做代言。”这样要了二五折的低价。
他还说服他的妻子:你给我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里,不要让女儿做家务了。
他拼着家里的财富损失,让女儿得到一个改变的机会。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骄傲的少女摔跤手,拉风死了
跤妞跳龙门
我们中国的媒体经常描绘印度女性地位之低下有多恐怖,但很少解释这种恐怖,比如为什么女性要给男性家庭昂贵的嫁妆。
印度教有种姓制度,人们倾向于把女儿嫁给高种姓的人,免得以后被歧视。
大概800年前,阿富汗来的统治者征服了印度,许多低种姓的人改信伊斯兰教。
新的统治者希望和印度教的上层联姻,印度教家族要对抗这种同化,会尽早安排女儿童婚(早早嫁了,免得你惦记)。早婚也会带来更多的人口,人多力量大。
但8~9岁的小新娘没有生育能力。这样就要有一笔嫁妆(其实是抚养费)交给男方。
在中国,童养媳的地位也是所有媳妇里最低的。养童养媳的家庭一般比较穷,把女儿送出去做童养媳的家庭更穷。
在印度,孩子的种姓随父亲,如果想女儿嫁入高种姓家庭,就要准备更多彩礼。而那些高级种姓家庭会趁机选择更富有的女方,勒索更多财物。
中国人嫁女儿也差不多,纯要彩礼的都是穷人,而且多半没受过教育;体面的家庭一般会给女儿一笔钱陪嫁。穷女儿会在婆家毫无地位。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看京剧《锁麟囊》,没有嫁妆的女人出嫁途中是如何嚎啕痛哭的。
如今也没有太多变化,如果女孩家庭条件不好,还想要男方有房有地位有北京上海户口,嫁过去很可能会受气。
在《摔跤吧爸爸》当中,大女儿吉塔获得全国冠军之后,彻底跳出了农门,进了国家体育学院,日子也过得好多了。
大女儿赶上了最好的时候
说起来,吉塔可能还要感谢一下中国奥委会。
印度奥委会一个访问团曾在2005年访问中国,研究为什么人口差不多,印度却成绩平平(印度上次得金牌是1980年的曲棍球奥运冠军)。
结论是:他们每年投入的经费才合1000万美元,是中国的几十分之一。印度官员回去就打报告花钱去了。
2008年,印度一名富二代射击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得了冠军。
所以电影里印度基层运动员预算、基层体育局工作一团糟是事实,摔跤爸爸跟官员申请经费被拒绝一点也不奇怪——那年他们还没受中国人的刺激呢。
那个官员的看法愚蠢至极:“我们的经费是这么多,摔跤是这么多,女子摔跤就这么一丁点……你为这么一点钱……”
举国体制长于田忌赛马式的筹划能力。金牌榜和奖牌榜,说到底都是比数字,男足金牌、100米跑含金量高,但努力100年都不见得有戏,女子举重、女子摔跤、女子中长跑,这些很难职业化和商业变现的项目,就是适合举国体制发力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重回奥运会后的金牌数,女运动员功勋卓著。
所以阿米尔·汗说“就是有你这样的人,印度才没法获得奖牌”,是有道理的,印度官员花钱没花对地方。
不过印度给国家队提供的条件还不错。大家看到吉塔在城市中忙于约会和吃吃喝喝,学着打扮,学着吸引男人的眼光。她的堂哥进入伯蒂亚拉的体育学院之后称赞:“这地方真不错。”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两姐妹的堂哥是个滑稽角色,根本不是职业运动员,也是整个电影里被摔次数最多的人
这些好条件来之不易:
1.印度长期的经济增长之后,有钱可以花
2.印度政府开始追求金牌数量
3.爸爸眼光独到,女子摔跤纳入了奥运会项目(2004年,雅典)
有工资补贴和国家队编制(好吧借用一下这个概念)的新娘不会被烧死,不用穿传统服饰,也不用担心嫁妆。
从筹划女儿的未来方面来说,爸爸已经成功了。
军师爸爸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成年后的吉塔,有人说像谭咏麟
大女儿吉塔接受了国家队教练的训练后一直在首轮被淘汰,她迷信教练,忽视了父亲的经验。
一开头摔跤爸爸就跟大家说,摔跤不仅是比力量,还是比脑子。
爸爸脑子确实很好用:
吉塔进入国家队之后,马哈维亚起初想继续训练女儿,先是小心接触教练,试图和对方沟通。
教练是个眼往天上看的货,尽管马哈维亚是前全国冠军(要知道全国每年都有十几个全国冠军,不同重量级的),根本没给他面子,反而当面呵斥他的女儿。
被教练羞辱之后的爸爸一肚子气,又被女儿说技术过时,还被摔倒在地,很长时间都没有理女儿。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这儿有个泪点。二女儿对姐姐说:“根本不是爸爸的技术过时了,而是他的身体不行了。”吉塔摔倒爸爸后,围观群众都害怕得说不出话了
但是当女儿比赛失利,求助于他的时候,他毫无怨言,立刻接手,偷偷对女儿进行训练。
被教练发现和为难的时候,爸爸立即对学院领导哭泣、煽情、告饶,让女儿留在了国家队。随后暗度陈仓,用视频和电话偷偷指导。
这个男人好强大,他做事不要面子,有情绪也能很快克制,想赢就明一套暗一套,他只追求结果。
对,这就是横冲直撞的男人,为了爱的人,他只要赢。
他不会像教练那样,说“输得好看一些”这样的屁话。
很多男人,年轻时可以是骄傲的、讲求荣誉、信用的勇士,但是当爹之后就变得特别滑头。尤其是只有女儿的爹,只有女儿,就需要爸爸更加强大。
有横冲直撞的爸爸,就有同样狂飙取胜的女儿。
虎父无犬女。
“没人记得第二名”
被人指责为独裁者的爸爸在决赛前教了女儿一招:
想办法让人记住你。
只能得金牌。
得了银牌,大家很快就会把你忘记。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马哈维亚没得说错。电影里,大女儿的戏是主线,在小演员时代同样出彩的二女儿变成了次要角色——虽然她也是一个全国冠军。
如果你当了亚军,在电影里都会成配角。
我写《关系攻略》很久了,逐渐发现,很多大家早就该掌握的规则,进了职场还不知道。
有的人是父母不识字,见识不高,没法讲解各种人际关系。还有的父母总是坚持,应该让子女只看真善美,美其名曰要把孩子保护得很好。
这就叫耽误事儿,不早早让他们认识一些重要的真相,到职场上就会可劲儿被骗,吃很多苦头。
比如“第二名没人记得”,就是这样残忍的真相。而说出真相,本身就是一种横冲直撞。
真正令人惊喜的,是爸爸接下来的话:
如果你赢了,就是印度这些锅碗瓢盆边早早嫁人的女孩的胜利。
横冲直撞的小爱背后,藏着巨大的慈悲。我大声告诉你你要赢,小声提醒你,你赢了,会拯救许多人。
个别细节处理得特别好,比如阿米尔·汗被女儿摔赢之后第一次接到女儿的电话。
他有一丝不乐意,但更多的是吃惊,一秒之后就呈现出了欢喜,赶着去接电话,生怕女儿跑了。
50岁往上,做了父亲的演员才会懂得如何处理连责备带惊喜。
横冲直撞、无坚不摧的父亲一秒钟就原谅了女儿。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现实中的功勋爸爸马哈维亚和他的女儿们
提醒一句,如果你是女儿,不要带爸爸去看这部电影,你会哭,爸爸也会。
再提醒一句,如果你带着女朋友去看这部电影,在女儿决定参加55公斤级比赛时不要对女朋友说:“哎,你可以参加这个级别。”你会被当场凌空摔。
一个好爸爸就应该像阿米尔·汗这样横冲直撞
摔跤手的体重控制非常关键。为了演这部戏,阿米尔·汗先增肥成大胖子扮演老年爸爸,又练出一身摔跤手一样的肌肉,演年轻时的摔跤手
如果你自己去看这部电影,估计从电影院出来之后会打个电话给自己爸爸,跟他说声想他吧(我知道大多数中国人不会说爱)。
我也很想打一个。
可惜五年前就没人接了。
父爱就是直男向的,今天是,明天是,永远都会是。
如果你因为喜欢这部直男向电影而被人批评挖苦,那就一句话怼回去:
“废话,你爸不直,哪来的你啊。”
作者:熊太行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ID:taihangxiong)创始人,「仕图」创始人。前杂志主编。
美犬之爸 2017-5-9 09:19
看过这个电影了.我在抹泪的同时,看到旁边的人也在擦眼泪.
星空城堡 2017-5-9 14:43
看完这部电影,是我唯一一次写了推荐和点评10分的。
yingyinc 2017-5-9 21:43
[url]http://dajia.qq.com/original/24persecond/mxf20170509.html[/url]
《摔跤吧!爸爸》,过誉但值得过誉
梅雪风
2017-05-09我要分享 11
导读
《摔跤吧!爸爸》最突出的地方其实就是上面两点,它根植于真实的世界, 而且它对它片中的人物有着深沉的情感。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在中国被过誉但值得被过誉的电影。
要知道,所有的“神片”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影片的质量只是一个导火线,真正让其蔓延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才是真正的最宏大的戏剧,它代表了一种最普遍的情感,它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大的恐惧与希望,那种根植在整体的社会变化与动荡下的无形的愤怒与渴望。
如果不是越战后美国价值观整体崩塌,人们渴望重塑传统而稳固的价值观,那这部相比于《出租车司机》《现代启示录》显得低幼的《星球大战》也不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如果不是70年成长起来后,对于陈腐虚伪的鄙视与反抗,曾经恶评如潮的《大话西游》也不会被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打捞来重新推向神坛。近期的例子,比如《大圣归来》,如果不是中国动画电影之前一直不争气,只会干着类似用《汽车人总动员》假装皮克斯的《赛车总动员》这种低级勾当的话,那中国《大圣归来》也不会引发“自来水现像”,并最终收获9.56亿的票房。
从这个角度来看《摔跤吧!爸爸》所引发的口碑神话,也就不那么出奇了,因为它的出现,刚好反衬出中国电影的许多典型短板——不思进取,以及缺乏社会和艺术担当。更重要的是, 这部电影出现在印度,这个很多中国人内心并不真正尊敬的国家,当这样一个国家的电影人能够拍出这样兼具工业标准又有着充沛感情,且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真正关切的电影时,我们的电影人还有什么推卸责任的借口。
《摔跤吧!爸爸》剧照
《摔跤吧!爸爸》剧照
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 就在于根植于印度这片土壤,它是印度真实的情感果实。它是一个励志故事,但它里面真实的人物处境,让它成为成千上万人的处境的缩影。这里面有印度根深蒂固的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当影片中的两个小女孩打破常规成为摔跤手时,她们承担着真实的奚落与嘲笑。这里面有官僚体系的腐败问题,当片中的体育局小官僚对于主角的困境视若无睹,只是让手下把茶给他拿过来时,这种辛酸感让很多人感同身受。这里面还有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城乡二元对立,父女在乡间捉襟见肘的生活,与大城市生活的富足有着鲜明的对比。它更大的真实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偏见和差距里,几个人要跳出常规做成一件事,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中国的现实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同样低效的官僚体系,同样巨大的城乡差异,同样巨大的传统腐朽力量,当一个个体试图战胜这一切时,这在中国阶层固化越发严重的当下,有着多强的励志意义,你很难不想为它鼓与呼。
更悲剧的是,我们自己的电影里是很难看到真正的当下现实。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在我们的电影里,更多是作为景观存在的, 是作为彰显某种时尚及现代的元素而被使用,它们没有细节,没有质感,更重要的是它没有生活的气息。而这个时代的矛盾与痛苦,浪漫与哀愁,更在我们的电影里极少见到。
《摔跤吧!爸爸》剧照
《摔跤吧!爸爸》剧照
我们的电影人更喜欢的是大IP,那种架空的甜腻的爱情故事,那种奇幻壮观的穿越故事,那些疯癫浮夸的喜剧故事,那些精密算计的犯罪故事,它们看起来都像是从无菌的实验室里被培育出来的,充满着洁净整洁的干瘪。当别国的电影总是试图与现实搭上点关系时,我们的电影更愿意龟缩到壮观的意淫里。
但他们忘了,其实所有好的电影,都是与“当下”这个词有关的。
比如科幻片,它处理的是当下我们对于科技的忧虑,而在我们最近的科幻烧脑大片《记忆大师》里, 我们并没有看到这种对于科技发展的看法,记忆删除术成了完全的一个道具,对社会、对伦理、对人类情感关系的影响影片基本不涉及,它就像一个凭空出现的障眼法,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整个故事看起来更奇诡一些。
比如爱情片,它跟当下现实更是紧密相连, 那些阻碍男女主人公的东西,都是这个时代社会关系和伦理状态的最明显的表征,这也是陈可辛监制的《喜欢·你》不如他导演的《甜蜜蜜》的原因,《喜欢·你》的架空,让影片成了一个小女孩精致的白日梦,而《甜蜜蜜》我们则能嗅出90年代的气味,能触到那些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背景离乡人们的面庞,能感受到她们放弃所爱时的无可奈何与坚定,欲望与情感之间硬生生的撕裂。
当我们的电影人并没有记录这个时代人内心的愿景,没有为这个时代作传的责任和担当时,于是电影就成了一种纯粹的杂耍,它是画面的杂耍,比如《长城》似的堆砌成吨的特效;它是叙事上的杂耍,比如前面所讲的《记忆大师》;它还是把人物当猴耍,这种倾向我们在《疯岳撬佳人》《功夫瑜珈》之流的电影也并不鲜见。当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视为工具时,电影本身也就少了电影里最应该具有的一种东西——情感。
而在《摔跤吧!爸爸》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近乎炙热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两个小女孩想反抗父亲却又不敢于是把责任推给旁边姐妹的本能,是那些邻居看着两个剪成平头的小姑娘而露出的促狭式笑容,是父亲逼着自己兄弟答应侄儿去当摔跤陪练时脸上的理所应当……这所有的微小细节一起构建出那些丰富的人物,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人性惯有的弱点,但电影是用一种微笑的态度是看待的,这里面有一种爱,一种对于人身上生命力的尊重。这种尊重让这些人物、这些剧情不只是完成一个整体故事的构件,它也有着自己独自存在的意义,它是对人这种生物的礼赞,就像在赞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摔跤吧!爸爸》剧照
《摔跤吧!爸爸》剧照
《摔跤吧!爸爸》最突出的地方其实就是上面两点,它根植于真实的世界, 而且它对它片中的人物有着深沉的情感。如果论深度和精微,同是拳击片,它显然比不上《愤怒的公牛》或者《百万美元宝贝》,但这部电影的所具有的真实感和人性味,让这部本质上显得俗套的电影有了自己的强悍生命力,也让它在一票中国电影面前显得无比伟岸。
它饱含感情地去讲了一个异国平民英雄的故事,却让中国观众难得地觉得这是为他们自己所唱的赞歌。
yingyinc 2017-5-9 22:29
[url]http://mp.weixin.qq.com/s/vWw52rvycubbkYggcvNNIg[/url]
《摔跤吧,爸爸》:除了女性觉醒、运动精神,还有满满的东方式父爱
原创 2017-05-09 薛芃 三联生活周刊
严厉、沉默、隐忍、原谅,最后一层的父爱是“放手”。
成为全印度的顶级女摔跤运动员之后,吉塔抛弃了父亲的训练方法,却在国际大赛上屡战屡败,连她自己也开始相信“我大概就是与世界冠军无缘”了,吉塔的人生陷入了最脆弱最无助的低谷。这时,她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摔跤吧,爸爸》剧照
是啊,女儿要在人生多么脆弱的时候,才会放下平日的骄傲和任性,鼓起勇气给父亲拨去一通电话,渴望听到父亲的一顿痛骂啊?
电话接通了,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吉塔只是一个劲地哭。她像一只在外打了败仗丢盔弃甲的小狮子,仓皇地躲进了父亲的怀抱。那一刻,她太幸福了。
这一通短短的无声的电话,戳中了我作为一个女儿最柔软的部分。

《摔跤吧,爸爸》为什么那么好看?总的来说,因为很燃。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情节从头到尾都很套路,却仍旧好看——众人的冷嘲热讽终因姐妹俩的一块一块金牌变成引以为豪;小肚鸡肠又心怀不轨的教练,终究没有好结局;吉塔用一记最难的5分动作逆转败局,夺得冠军,这样的动作,在全片中有且仅有一次。
《摔跤吧,爸爸》预告片
看到了开头,就猜到了结尾。所有的伏笔都埋得不深,观众的期待在于这个梗将在哪一个桥段续上,而不是怎么续上。即便如此,你仍是又哭又笑,在将近两个半小时里被米叔与那块摔跤垫紧紧地牵着。

这是一个印度女性自觉的励志故事。印度童婚比例高达47%,很多女孩就像影片中婚礼上的小新娘一样,从小学习洗衣做饭,精通一切家务,在刚满14岁时就被父亲匆匆嫁给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从此过上与扫帚和炉灶相依为命的一辈子。
而吉塔在2010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点燃了看台上“鸡肉大叔”的两个女儿,她们的人生或许会因为这一场比赛而改变。试想这样对自由生命和独立人格的憧憬,放在印度的电影院里,会给每一个观影的女孩打开一扇新窗,多燃啊。

这又是一个充满运动精神的励志故事。从小为了训练,姐妹俩穿男装、剪长发,五点起床,从不间断,上课时一手在桌上记笔记,一手在桌下练握力器。从对父亲魔鬼式训练的逆反到主动积极地爱上摔跤,姐妹俩放弃了女孩爱美的权利,去追求成为冠军、为国争光的权利。摔跤,这个看起来暴力又野蛮的运动,也因为女性的视角,多了几分细腻和灵巧。

影片的后半个多小时,几乎就是三场摔跤比赛的戏剧式直播,虽然每一场都是反败为胜或终级逆转的套路,我们早已知道输赢,内心戏就成了重头戏——在快被拖出红圈时,必须绷紧全身每一块肌肉的焦灼感;遇到败过两次的对手,却没有父亲的指导,必须独自应战的恐惧感;父亲给决赛的战术策略是“要让更多人记住你”,这种民族自豪感的步步牵引,多燃啊。

无论是女性自觉还是运动精神,支撑这两条线的是那个疯狂到偏执的父亲,是那个小新娘羡慕吉塔和巴比塔有一个爱得如此霸道的父亲,因为他会“为了你们与世界对抗,忍受所有人的嘲笑”。
而且,女性自觉是印度的国事,摔跤精神于我们常人也是有距离感的,真正触动心底的就是那份偏执的父爱,感同身受。

看《摔跤吧,爸爸》时,我总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一念无明》。由于故事和背景完全不同,《一念无明》透着孤独、阴郁又病态的气息,曾志伟饰演的父亲要在这种气息中给余文乐饰演的阿东扒出一条有阳光的生存道路。面对左邻右里的指手画脚,他选择一笑置之,尽可能顶住所有压力带儿子离开,他眼神里的坚毅和隐忍,又和阿米尔·汗面对村民冷嘲热讽的眼神那么相似。
父爱里的那份隐忍,是父亲为了儿女可以将自尊放低到尘埃的勇气。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是个自尊心和民族荣誉感极强的人,他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施加在女儿身上,与其说是父亲的“霸权”,倒不如说是父亲对女儿的拯救,因为这是在女性权利卑微的印度社会。

为了这个梦想,这个强势的父亲有几次低三下四的恳求,一次是向当地体育局申请购买摔跤垫的费用,另一次是当体校要开除姐妹俩时,父亲拿出女儿的“成绩单”向校领导恳请留下的机会。这一场戏太让人动容,他把所有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不顾一切尊严,谦卑、隐忍、妥协、不动怒。在他心里的那杆秤,就是女儿能否拿到世界冠军,在这一点上,他自己都深知自己是个“疯狂的父亲”。
而在女儿面前,他的爱直到最后一刻拿到世界冠军时,都是沉默而收敛的。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显得特别东方,甚至更适合中国的父女关系,有话不直接说,报喜不报忧,总是担心对方在担心自己而不愿传达出真实的想法。然而,这么“善解人意”的担心总在一点点疏离父女间的关系,感情依然浓烈,却变得无话可说。这,又有点可怕。

原片里有一段删减的部分:妈妈担心女儿因为练习摔跤而嫁不出去,爸爸却笃定说道:“我不要让她们被别人选择,我要让她们自己去选择喜欢的人。”这又回到了印度女性自觉的语境里,但在这个故事里,首先是父亲的觉醒,再将他的觉醒转化成父爱释放到女儿身上。
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才能一步步看清自己,从小乡村走向世界,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和喜欢的人。这个过程是一个父女和解与彼此原谅的过程。小新娘的一番感慨激发出第一次和解,那一通沉默的电话是第二次和解。

严厉、沉默、隐忍、原谅,最后一层的父爱是“放手”。
虽然决赛时由于教练使坏,父亲没有在现场观战,被动“放手”,但小时候训练吉塔落水自救时已埋下了“放手”的伏笔——“爸爸不是每一次都会救你,这一次,你要靠自己。”

或许这是吉塔真正成熟的标志,也是父亲年迈老去的标志,到了这个节骨眼上,霸道的父爱会慢慢隐去,他已经将女儿送上了世界冠军的舞台,也将女儿送上了独立、自由的人生轨道,后者是更重要的。而这种种情感,不也正是父亲与我们之间的爱吗?严苛与叛逆,隐忍与矜持,老去与成长,不断和解,最终放手。
(图片来自网络)
Michael老妈 2017-5-10 17:22
阿米尔汗,就是冲着这个名字也要去看。
yingyinc 2017-5-11 08:05
[url]http://mp.weixin.qq.com/s/nZQ8x2iDN85WHhrCXvDocg[/url]
私荐||《摔跤吧爸爸》口碑逆天,但是,为什么会删减掉半个小时的内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2017-05-10 杨局长 蓝小姐和黄小姐
五月,印度票房冠军电影《摔跤吧爸爸》来到中国内地市场,口碑爆棚!
然而高口碑之余,有观众却发现,国内上映的版本为140分钟,而原版为169分钟,简而言之,删减了近半个小时的片长!这半个小时到底删掉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删减?
且听杨局长分解。

逆天口碑
评分奇高,超越《三傻》!
《摔跤吧爸爸》口碑爆棚!
不仅是猫眼这种大众评分网站给出了专业8.1,观众9.8的逆天评分,就连一向苛刻的豆瓣也打出了9.2的神奇高分,反超阿米尔汗的代表作《三傻大闹好莱坞》。


印度电影的两大特点一是歌舞多,再就是时间长。像中国观众们熟悉的《三傻大闹宝莱坞》171分钟,《巴霍巴利王》159分钟,《我的个神啊》153分钟。
自然而然,国内上映的《摔跤吧爸爸》需要被阉割。 国内公映版片长为 140 分钟,而印度原版为 169 分钟(其中包括了几分钟中场休息),删减 20 分钟。

为此片方回应:这个删减版本是为了更好的观感,并且是阿米尔汗亲自操刀。这些被剪掉的内容几乎是几秒几帧的“细删”。

但事实上这被剪去的片段不仅那些小片段,一些歌舞场面,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人物塑造和情感发展的情节以及一些场景过渡的内容。

删减详解
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删减版到底会不会有更好的观感?究竟应不应该删减?我们先从哪些部分被删减了说起。
1
致敬内容
在删掉的20分钟长的戏份中,有配合主题歌出片头字幕的部分,那部分内容主要是拍印度民间的摔跤手,是向印度的传统摔跤运动致敬。
就好比你拍少林功夫片给你剪掉少林寺的渊源,拍京剧给你剪掉京剧起源的介绍,请你吃中国菜不去中餐馆一样,就是不让你有气氛啊。
时长|2分钟

2
印度歌舞
姐妹两参加同村小姐妹的婚礼,出现了极富印度特色的歌舞场景,最终内地公映版的歌舞戏份不足一分钟。
虽然印度电影里的歌舞对剧情一般没有实质推进,但被剪去歌舞片段的印度电影就好比你去吃印度咖喱牛肉不给放或少放咖喱一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时长|1分半

3
郁闷爆肥
原版有父亲想生儿子却连生四个女儿最终崩溃发福的经过,但是公映版中却直接变成了前一个镜头男主角阿米尔·汗还是八块腹肌的型男,下一个镜头直接变成一个中年胖子。
这一跳脱的叙事,大多数观影观众可能只是觉得莫名其妙,但事实上看过中间过程的观众或许就更能理解父亲的心态变化和将希望放在女儿身上的决心。

4
吃鸡肉的背景
印度是一个素食主义国家,当地人很少吃肉,尤其是信教的印度人基本不沾荤。父亲为了女儿们摔跤训练增强力量,在家庭厨房外开小灶给女儿们弄鸡肉补充营养。
也许总局得这些镜头不重要,但对多方面塑造父亲这个角色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权利选择我们应该看到什么样的镜头。

5
结尾特写
结尾大女儿在国际比赛上夺得冠军时背摔拿到五分反败为胜的特写镜头也被删了。
拜托,特写镜头一共就5秒,还要再删,你怎么不直接告诉我们结尾算了呢?

6
片末彩蛋
结尾彩蛋,主演阿米尔·汗的风骚歌舞MV,还有女儿和红裤胖子的摔跤。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毕竟彩蛋被删的情况发生过太多次,习惯了。

问答时间
真的删了无所谓?
1
删减并不影响剧情?
这个上文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简而言之大致情节没有问题,但情绪和理解会出现些许偏差,尤其是一些印度式的幽默和场景没有体现出来,笑话什么的也改了,改的不好,没有原版好笑。

2
原片太长不符合国人审美?
我们来看看这些年国内院线上映的一些电影的片长:《霍比特人》第一部169分钟,第二部161分钟,《星际穿越》169分钟,《变形金刚4》166分钟,《黄金时代》179分钟,《泰坦尼克号》194分钟……
还需要再列下去吗?这里面票房最差的就是《黄金时代》了,而且是因为文艺片的关系。
所以并不是不爱看长片,而是很多电影没有那个质量支撑得了它的片长,而《摔跤吧爸爸》引进方难道连这点信心都没有?

3
阿米尔汗亲自剪辑?
虽然我知道阿米尔汗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但向来重新剪辑都是导演干的事,所以我们时常听到说“导演剪辑版”而没有“主演剪辑版”,即便是双周一成时代,星爷发哥和成龙也没有去自己去删减电影。
退一步说,出品人有权删减自己的电影,即使阿米尔汗真的有时间干这事,那又怎样呢?不过是为了多排个三五场罢了,如果真的是为观众着想,也不见前些天的北京电影节放映删减版啊,当时阿米尔汗在场,放映的还是完整版。
所以,最后一句话,既然为了商业,就别找太多借口!

当然,也确实有中国观众受不了太长的电影,二个小时,是他们观影的极限了。
所以,在中国放删减版,也只能说是大势所趋吧
yingyinc 2017-5-15 06:02
[url]http://mp.weixin.qq.com/s/uWuSpz_SBHA5awADQcBeBQ[/url]
《摔跤吧!爸爸》观后
原创 2017-05-15 和菜头 槽边往事


Dangal
Sreenivas;Shreya Ghoshal - Kushti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印度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
---《带着一本书去恒河》和菜头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占领中国大陆的票房头名,并且成功地超过第二名两倍以上。对于一部上映首日只有13.3%排片的励志电影,没有什么比这种票房逆袭更感人的励志了。在上映十天之后,院线终于承认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在观众的呼喊声中把排片调整为27.5%---当市场和自己的预期相悖的时候,商人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从13.3%到27.5%,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很少有什么片子能够像《摔跤吧!爸爸》一样,在上映第十天的时候,突然排片上升至上映日的两倍以上。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
因为印度足够遥远,遥远到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而在我们的这种想象里,印度拥有了一个妥善的位置。就像是我们贫穷而无害的远亲,过着我们曾经的日子,正在努力追赶却永远追赶不上我们的脚步。因此,我们会在这样的远房亲戚身上,投射出最多的同情、理解以及慈悲。不全是为了他们,我们带泪的温柔有一大半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昔日里努力挣扎的自己。
设想一下,《摔跤吧!爸爸》改换为中国背景。1957年西部三省交界的某个山村里,有一个执拗的前全运会摔跤冠军爸爸,为了自己的梦想,非要逼着两个女儿学摔跤。还有人要看吗?还有那么多眼泪么?我猜那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我们对于山村,对于贫困,对于一个生了四个女儿的农村汉子太过熟悉,对于那样的生活太过熟悉。所以,我们并不会喜欢那种真实,尤其是在大银幕上重温那种感受,不会有多少人感觉到舒服,就像是好容易摆脱的噩梦重又前来。
把这个梦移动到印度旁遮普邦,再在里面放一点咖喱,增加一点印度歌舞。对于这个程度的真实,我们是热爱的,而且随时准备大哭一场。因为它足够安全,是一种安全的真实。

对印度人而言,《摔跤吧!爸爸》也足够安全。它蜻蜓点水一般说到了印度的童婚,谈到了妇女在印度的命运,但就那么点了一下,然后就飞快地讲述一个励志故事。它也点到为止谈到了印度基层管理的无能和无耻,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也就那么点了一下,然后就又融入了印度爱国主义的大合唱之中。由于《摔跤吧!爸爸》的轻功是那么好,看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几乎会忘记了这部电影的一开始,讲述的是一个父亲的执念,想要自己的儿子拿一会奥林匹克摔跤冠军。而是习惯了最终的宏大叙事,变成了一家人一心一意在英联邦运动会上,为了印度国旗升起而奋斗终身。
这也是中国观众最喜欢的主题:从不被人看好到万人敬仰,最小的最贫弱的个体为了国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套用那句网上的话来说,“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弱小者的成功逆袭,配合上爱国主义的进行曲,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热血沸腾。然而仅仅有这点东西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点点安全感,也就是心理满足---
在类似的命运之中,我们的妇女已经走过了《摔跤吧!爸爸》里的那一段艰难岁月,平等地和男子运动员一样站在赛场上为国家争夺奖牌。而事实上,中国姑娘们干得挺不错,迄今为止她们无论是奖牌数量还是奖牌质量,都远超男性选手。所以,我们泪水涟涟地看着落后、贫穷的印度大陆上,妇女艰难地站起身来,想要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发出一点声音。在银幕上看到印度妇女因为女摔跤手的胜利而神采飞扬的时候,我们竟然也产生了一点点白人感:哦!可怜的印度人,他们终于有了一点点进步!为他们鼓掌欢呼吧!欢迎他们迎头赶上!他们终于走上了我们走过的正确道路!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在印度是一部纯粹的励志大片的话,它在中国的流行除了同样的励志和爱国元素之外,则带着一种巧妙的恭维意味,成功地让每一个观众产生了一种抚今追昔的感慨,并由衷地希望黑皮肤的印度女孩能够击溃各种金发碧眼的英联邦成员国家的白人女孩---有一种强烈的共同命运感,让中国观众深深带入其中。

对于我来说,《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充满感人细节的类型片。它披着印度本土电影的皮,但是内核却严格符合好莱坞类型片的要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心处理,在每一处情感爆发点之前都做了精确计算。它拥有相当不俗的演员和表演,也有相当专业程度的导演、摄影、音乐和剪辑。于是,哪怕它在剧情上落入了一切励志片的俗套,但是依然能凭借精湛的技术,以及在细节上的可信,让观众深深陷入剧情,迫不及待地渴望着在最后一刻出现传说中的5分,彻底扭转战局。
不单是在中国,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处,《摔跤吧!爸爸》都没有超越人们对印度的想象,也没有超越人们对印度刻板印象的总和。它并没有试图告诉世人任何关于印度的新视角和新发现,它只是重新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印度故事,并且在这个故事上增添了许多戏剧性,为主人公设置了许多真实故事里并没有的障碍。影片中的印度并非是印度的真实,但是人们想象中需要的那个印度。因此,它拥有了最为“真实”的幕布,在这个幕布下面,坐满了最为恳切的观众:请给我们讲述一个真正的印度故事吧!
于是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个印度男人,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好继承他的摔跤天赋,争夺一枚奥运会金牌,然而上天接连给了他四个女儿。当他已经完全绝望的时候,有一天,他回到家的时候,看到了愤怒的邻居.....
这样的故事,在哪里都会发生。但我们更爱看它发生在印度,否则,它只会以小品形式出现,叫做《超生游击队》。
所有图片来自:电影《摔跤吧!爸爸》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