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6-12-29 23:47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子孙打不过英法骑兵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子孙打不过英法骑兵
[url]http://mp.weixin.qq.com/s/Keo6Lwdp2NcLMdTlIxm7-w[/url]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子孙打不过英法骑兵|大象公会
原创 2016-12-28 约克瑭 大象公会
在近代英法骑兵面前,无数纵横一方、赫赫有名的骑兵民族纷纷败绩。他们的失败不是敌人有先进的武器,而纯粹是人的原因。
文|约克瑭
“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英法联军总司令夏尔·蒙托邦的洋洋得意不是没有理由,1860 年 9 月 21 日,他指挥的英法联军以 8000 之众打垮了拥有上万蒙满骑兵的清军主力,代价是阵亡 5 人,受伤 47 人。
虽然联军炮兵在八里桥之战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双方骑兵有过多次交手。一般印象当中,草原的健儿组成的骑兵天然具有最强战斗力,但战争期间,清军骑兵与联军骑兵遭遇,全遭败绩,规模较大的一次,英印骑兵数百人的集团冲锋,击败了数千蒙古骑兵。
▍联军随军画家绘制的英印殖民地骑兵追击清军骑兵,战争期间双方较大规模的骑兵战斗共有三次,都以清军溃退告终
参战英印锡克骑兵这样评价蒙满骑兵:“很难抓,但一旦抓到之后就造不成什么伤害了。”曾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后裔,为何战斗力如此不堪?
事实上,蒙古骑兵败于英法骑兵并非其战斗力不如祖先,因为英法骑兵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几乎与所有古代赫赫有名的骑兵交手,蒙古骑兵的表现不算太差。
欧式骑兵征战记
非西方民族中,奥斯曼土耳其骑兵装备精良且有长期作战经验,但 18 世纪前期的奥地利-土耳其战争中,俄国的观察家记载到,奥地利胸甲骑兵优势极为明显,土耳其人无法抵挡胸甲骑兵的密集冲锋。俄国遂引入胸甲骑兵。
▍影视作品中的胸甲骑兵冲锋
18 世纪后期的俄土战争中,由于俄国步兵拥有巨大优势,土耳其人总是希望用骑兵迂回并从侧翼打击俄军,但每次都被由胸甲骑兵和龙骑兵组成的俄国骑兵预备队打败。
1798 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法军遇到了著名的马木鲁克骑兵。法军不仅步兵和炮兵占据绝对优势,骑兵也优于对手。拿破仑说:“一个法国骑兵肯定打不过一个马木鲁克骑兵,但三个法国骑兵可以和三个马木鲁克骑兵打平手,一百个法国骑兵完全可以将一百个马木鲁克骑兵打败,而一千个法国骑兵完全可以将二千个马木鲁克骑兵一举击溃。”
▍马木鲁克骑兵的个人战绩得到了拿破仑的赞赏,并收为卫队,但其在拿战中表现平平
由于 19 世纪开始,英法两国在全世界疯狂争夺殖民地,两国几乎与所有以骑兵闻名的军队交手,骑兵对骑兵的战力数不胜数,英法骑兵对传统骑兵都显示明显优势。
法国在殖民战争中遇到的强硬对手主要是在环地中海地区,而北非和近东地区传统上都以骑兵著名。
▍影视作品中的骠骑兵冲锋
1799 年阿布基尔湾战役,拿破仑的法国步兵同数量庞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大军陷入胶着缠斗,此时缪拉将军率法国骑兵预备队全线冲锋,土军崩溃,法国骑兵挥舞着马刀把土耳其的步骑大军赶入大海。
1830 年至 1847 年,法国在北非的殖民过程中,为了对付柏柏尔人的轻骑兵骚扰,组建了“非洲猎兵团”,在 10 多年的战斗中,该团依靠快速的阿拉伯马匹和优良的训练素质战功卓著,也可以说双手沾满鲜血。
▍“北非猎兵团”现代复原图
由于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国骑兵击败的传统骑兵就更多,主要战场是印度半岛和阿富汗。在印度,英军先后与马拉塔军和锡克军交手,这两支军队都以骑兵闻名。
英国骑兵与马拉塔骑兵有多次交手,1803 年 9 月 23 日的阿瑟耶之战和 11 月 1 日的拉斯瓦里之战,英军都是以少胜多,而且都因冒进初战不利,但最终获胜。尤其是拉斯瓦里之战,英国骑兵以绝对数量劣势把敌军拖住了 48 小时,等到了援军。
征服马拉塔人后,英军遇到了素以骁勇闻名的锡克人。当时锡克军队请来欧洲教官训练步兵炮兵,他们算得上英军在东方遇到的最强对手。只是锡克人认为自己善于马上作战,并未让欧洲人染指锡克骑兵。
1845 年 12 月 18 日的穆德吉之战和 1846 年 1 月 28 日的阿利瓦尔之战,英国骑兵同样碰到初战不利,但两次战役中,英国骑兵都以少胜多击败了锡克骑兵,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英国第 16 女王枪骑兵团冲击锡克步兵方阵。此战爆发于 1848 年 1 月。当时的锡克军队中,步兵炮兵都已经欧化,表现不俗,唯独骑兵保持传统较多,延缓了近代化的步伐,也成为战场上的短板。
1849 年 1 月 13 日的吉利瓦拉扬之战,是一场由骑兵主导的战斗,英印右翼骑兵愚蠢地强行穿越灌木丛受阻后,遭锡克骑兵突击被逐出战场,英印步兵阵线右翼暴露在锡克骑兵面前,但英印左翼骑兵击穿了锡克人的左翼,又从锡克人背后转向冲回来,粉碎了锡克左翼步骑兵(英军右翼虽受对方威胁,并未崩溃)。
英国骑兵也在北非战场有过亮眼表现。1898 年 9 月 2 日,英军在苏丹恩图曼与苏丹大军遭遇,英军机枪阻止了规模庞大的苏丹骑兵,但英勇的苏丹骑兵迂回袭击英军右翼,英军第二十一枪骑兵旅立即反击,以伤亡 20%的代价粉碎了苏丹骑兵,并横扫整个战场。
砍出来的胜利
欧洲列强在殖民扩张史中靠着先进武器击败了所有古老民族,但它们的骑兵与被击败的对手一样,都用的是冷兵器而非枪炮,为何欧洲近代骑兵舍火器而取刀剑?
马克思曾说:火药将骑士阶级炸得粉碎。但是,但骑兵并未因为火药武器而消失,反而日益成为战场突击力量的中坚。近代早期的骑兵也曾流行过被称为“半回旋”的火枪战术。但很快火器就沦为辅助武器。
▍莫里斯操典中的骑兵战术动作。即使在所谓“半回旋战术”(Caracole)流行的时代,骑兵若需发起冲锋,也是毫不含糊的。
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军骑兵曾多次掏枪射击以试图阻止对方正规骑兵的冲锋,大多仍被冲得人仰马翻。实战证明,相比不太靠谱的火枪,刀剑才是骑兵的决胜利器。
▍美军骑兵装备的左轮手枪因解决了射速问题,成为少数能在冲锋中用火器击败对手的骑兵。不过美军的战术并未对欧式近代骑兵产生多少实质影响,一战时,欧洲列强骑兵还是习惯拔刀冲锋。
那些被欧洲列强击败的骑兵,马上动作通常远比欧洲骑兵更熟练,但马上杀敌技术,靠的是世代相袭和自我摸索,而欧洲近代骑兵的战斗动作,是靠实战经验与计算相结合,不断合理化和规范,杜绝一切多余动作。
英法骑兵因为作战思想和实战经验的差异,骑兵的制式武器和杀敌动作完全不同。英国骑兵的武器是适于劈砍的弯刀,而法国骑兵的标准武器却是适合刺杀的直剑。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国胸甲骑兵长剑,刃长 95.25 厘米
弯刀的优势是劈砍时会留下巨大伤口,很容易动摇敌方军心,冲锋时,砍杀动作容易连续完成,便于反复冲杀;缺点是劈砍容易致伤不易致死。直剑的优势是虽然造成的伤口不大,但刺中躯干或头面几乎必死,缺点是快速冲锋时刺中对方后不易拔出,不利反复冲杀。
到底该用弯刀还是直剑,英法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有着坚实的实践和数学计算说服力。英法流派不同,或许是因为英军的敌人遍布全球,很多敌人是纪律较差的东方骑兵,而法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作战对象多为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欧洲军队。
美国著名将领巴顿,也曾为骑兵到底该用弯刀还是直剑费过一片苦心,他在 1912 年向欧洲职业剑术冠军克莱里深入学习一周后,最终臣服于法国人的技艺,美国骑兵的战斗动作由劈砍改刺杀,而美军根据巴顿研究装备的 1913 型骑兵剑因此又被称为巴顿剑。
不过,八里桥之战时清军更热衷于远程武器。开战当天早晨,蒙古马队悄悄逼近法军先遣队,到 50 米处才被发现,给敌以极大震撼。但蒙古人却未发起致命冲锋,而是玩起了弓箭火枪,终于被大炮、步枪击退,痛失歼敌良机。
▍八里桥之战中的清军,右为蒙古马队,装备有火器、弓箭和马刀,此战清军损失 1200 余人
另外,骑兵的另一项关键装备是马匹。欧洲虽然不是良种马的原产地,但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科学的人工育种技术,欧洲骑兵的马匹更适合近代骑兵的战场需求。
▍清军主要骑乘的蒙古马,平均体高仅约 130 厘米左右,尚达不到欧洲近代轻骑兵用马的标准
然而,欧洲骑兵即便有科学训练,但在单兵上,最多只能与那些自小刀马娴熟的东方骑兵打个平手,甚至更多时候会落下风。他们只有在集团作战时才会显示出压倒优势。
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
1812 年 9 月,拿破仑远征俄国的一场战斗中,因为进攻计划推迟,导致法军骑兵暴露在俄军炮火下长达 3 个多小时。炮弹在骑兵阵线中撕开一条条口子,有些部队还没进攻就已损失过半。但法军却纹丝不动,有愤怒的士官长要求冲锋或者撤退,遭到军官的严厉呵斥。
而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一开始只损失了约 1200 多人,相对 3 万多的总兵力并不算高,但蒙古骑兵遭此打击后不是恢复、整队以重新形成战斗力,而是立即做鸟兽散,并抛弃了大部分伤员。
纪律和士气上的天壤之别才是欧洲骑兵相对传统骑兵战斗力的真正所在。
▍法军胸甲骑兵冲锋前向皇帝致敬,中队长一马当先
一支百战百胜的传统骑兵,也可能有高昂的士气和较为严明的纪律,但建立在近代科学计算基础上的系统战术训练,形成适时强大的控制力,则是传统骑兵与近代骑兵之间难以逾越的“代沟”。
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近代欧洲骑兵是靠密集的“墙式冲锋”战术击败了相对松散的传统骑兵。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骑兵在加速冲锋到临近接战时,会形成局部簇团,很难保持整齐密集队形。
欧洲的拿破仑战争期间的诸多战例表明,大部分情况下,相向冲锋的两支骑兵必然会有一方因士气崩溃而撤退;或者干脆停下发生小规模交火后脱离接触;亦或双方打开队形,容对方通过,以错马厮杀。
真正体现近代骑兵战术素养的,主要是临战队形的迅速转换;溃散之后的短时间恢复、整队,以及高超的步骑炮协同能力等。拿破仑战争中,溃退的骑兵,往往能快速找到自己的长官和军旗,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重组并重新投入战斗。
▍奥利地 1808 年的骑兵梯形攻势阵型图(图片来源:Imperial Bayonets)
欧洲近代骑兵控制力的根源何在?
英法这两个在殖民战争中表现最抢眼的骑兵之间的对比,或许是解开骑兵控制力和战斗力的最好钥匙。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国名将惠灵顿曾说:“我们的一个(骑兵)中队可以抵得过法国的两个,但四个中队便不及他们的四个,数量越多越比不上”。英国骑兵向来以马匹精良和个人技艺高超闻名欧洲,但上升到一定规模层级反而不如法军,源于双方骑兵控制力的差距。
当时的法军骑兵中队,整个队列被大量的军官和士官牢牢控制,分为前排指挥、中队主体和队列官行列三个部分。中队主体的四个部分又各有军官控制前排,两翼还有各自的士官保证侧翼的控制。以阵型为笼,以军官、士官为锁,有效防止了作战中士兵的涣散和逃逸。
▍法军胸甲骑兵中队纵列队形
▍法军骑兵中队的横列队形军官士官分布图(敌人在图上方)C 为中队长,L、SL 为中尉,M 为军士,B 为下士,Mc 为军士长,F 为军需官(图片来源:Imperial Bayonets)
英军骑兵在中队两翼同样配置了大量军官、士官,后卫队列官也数量密集,但中队的前排指挥却只有中队长一人,这会不会造成前排指挥的薄弱?拿破仑战争中的大量战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英军骑兵一旦冲锋就停不下来。
▍英军骑兵中队的横列队形军官士官分布图(敌人在图上方),Co 为中队长,O 为中尉军官,S 为军士,C 为下士,Q 为军需中士(图片来源:Imperial Bayonets)
英国骑兵在多次战斗中能依靠冲锋击败多个中队的法军骑兵,但随后几乎毫无例外陷入失控,士兵们不顾一切的冲锋追杀,秩序涣散,从而遭到法军骑兵预备队和溃散后重组骑兵的联合屠杀。
▍英法骑兵遭遇战中的殊死搏杀
由此可以推论,军官和士官的配置数量和位置,直接决定近代骑兵控制力的强弱,并维系队伍的纪律和士气。从大样本上考察拿战时期欧洲各参战国的骑兵军官、士官情况,结合历史战场表现,依然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
▍拿破仑战争各参战国骑兵士兵与军官、士官的平均(不分骑兵种类)比例,该表得出的骑兵理论控制力排名,与历史中各国骑兵的实际战场表现大致吻合(数据来源:Imperial Bayonets)
稳定、高效的军官和士官培养,得益于欧洲近代军事教育和军事操典,使其与传统军队的兵头、伍长在军事素质上拉开了距离。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士官层级需要懂得一定数学知识,才能掌握计算尺,根据战场形势,相机变换阵型。
▍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骑兵操典中,关于一个骑兵团的四个中队改变方向大约 45 度的队列变换操作规定,整个操作需要大约 30 个单独的语言指令
▍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军骑兵操典中,关于一个骑兵团三个中队从横队变为纵队撤退队形的变换操作规定(敌人在图下方)
除了骑术、剑术操练,军官要在士官协助下,定期演练队形变换,或规模更大的协同训练。近代骑兵能保证中队、团级协同训练的充分开展,以培养组织协同和组织控制能力。对于战争而言,这比所谓的“自幼骑马”和个人武艺要重要得多。
如果有人认为蒙古骑兵败于英法骑兵只是偶然,而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必不至如此,那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语录:“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s1100 2016-12-30 01:14
在没有自动武器之前,仅仅倚靠炮火和单发步枪齐射不完全能够抵抗住骑兵的冲击,关键还在于地形的选择以及骑兵战术的应用。清代的骑兵,哪怕是蒙古骑兵,其战术素养以及对骑兵战术的应用,较成吉思汗时候已经大大的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