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6-12-27 22:34
粉丝们的钱会被掏空吗?
粉丝们的钱会被掏空吗?
[url]http://mp.weixin.qq.com/s/33UF_223tZOcNK4fQPYCfg[/url]
粉丝们的钱会被掏空吗?
原创 2016-12-27 李凹凸 三联生活周刊
最近王菲的粉丝大概是最郁闷的一个群体了。演唱会门票1800元至7800元,堪称天价。要知道当红一线明星的最高票价不过是天后的底价。买还是不买?上一场王菲演唱会还要追溯到6年前,下一场谁知道呢?横下心来,钱不是问题,但会不会被认为收了智商税?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F4一夜爆红,女生们总在讨论是道明寺帅还是花泽类帅,男生们总是不屑的扔一句“都没我帅”然后飘走,留下一团醋味散不去。
街头巷尾小卖部里卖的全是F4的周边产品,义乌的工厂是最会洞察流行潮流的地方,他们惊人的生产力和速度是“追星族”坚实的后盾,只有你想不到的产品,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
F4
当时听闻身边的一个阿姨追言承旭,加入了歌迷会,由于年龄偏大,在歌迷会里也算是前辈,深受后辈尊敬。F4的演出每场必到,而且总是买前排最贵的座位。她有一个儿子,自从F4出现,她倾注了本该为儿子付出的精力用来追星,偶像的一个眼神胜过儿子考十次第一名,那段时间,我们都说她迎来了“第二春”。
跟“粉丝”相比,“追星族”这个词显得太老土了。百度上说,“追星族”这个称谓从小虎队开始,“四大天王”时期达到巅峰,而“粉丝”这个词从“超女”开始,也就是“玉米”(李宇春粉丝团)、“凉粉”(张靓颖粉丝团)引领了现在每个明星的粉丝都有一个自己的名称,每一个粉丝都有很明确的身份标识和归属感。
当60后、70后、80后逐渐成为90后、00后的长辈后,“粉丝”这个词也就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该念旧念旧,该吐槽吐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下一代陷入又一个粉丝大作战的轮回中。
他追星,你买单。你的钱累积成了“粉丝经济”,他刷屏的存在感为“流量变现”的无名山再增加一米,我们都是蓬勃的娱乐业背后默默耕耘的人。即使是吐槽,也是在帮助明星上热搜,不是吗?
王家卫
号称与商业绝缘的王家卫在圣诞节发了一条微博为《摆渡人》背书,炸出了半个娱乐圈。年轻的明星们纷纷在第一时间站队,希望自己成为王导眼中的下一个梁朝伟或张曼玉。这半个娱乐圈包括新晋百花奖男女头牌李易峰、Angelababy(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她的英文名变成了约定俗成,大家都不叫她杨颖)、今年上升势头最快的有且仅有颜值的杨洋、把参加真人秀当做毕生事业、忘记自己曾经是简宁的李晨……当然还有其他各大主演。
“流量担当”杨洋一人就贡献了13万转发,22万个点赞,紧随其后的“10万+”阵营里还有李易峰和唐嫣。在转发杨洋转发的那条微博中最大的力量,是他的各个粉丝团和后援会,作为偶像与个体粉丝之间的桥梁,这些个团结一致的力量太惊人了。
我太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群人?
随手翻了一下转发纪录,6837页,再一次被这种数据震惊。不少人真的是死忠粉,头像或微博背景就是杨洋,微博里有自己的生活也有幻想与偶像在一起的梦;营销粉和马甲粉也不少,冰冷的账号是不会做春梦的。
有人把粉丝按忠诚度分为几类:
路人粉:喜欢程度较弱,对偶像有一定的好感度。
屏幕粉:只在电脑前看偶像的粉丝,带有浓浓的贬低意味,宣称自己为XX粉丝,但从不为偶像花钱的一类人,为死忠粉所不齿。
浮动粉:介于路人粉和死忠粉之间。
死忠粉:忠心耿耿地追随自家爱豆,喜欢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是号称可以两肋插刀的程度。
当然,还有反面阵营:
黑粉:专注于挖掘明星缺点和黑历史的反对者,他们的存在没有理由——“他看起来就讨厌”,“讨厌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吧”。
ANTI饭:黑粉的plus版,厌恶程度更浓烈,行为更偏激,对艺人的伤害指数最高。
在一份《2015中国音乐粉丝白皮书》中,对这些粉丝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
音乐粉丝中,女性占比近九成。
学生党是粉丝军团的主力,超过八成。
在年龄分布上,90后超过70%,00后近20%,几乎没有80后的席位。
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粉丝最为活跃,占11%。
单身比例超过90%。
已婚粉丝中,有一个孩子的妈妈超过半数。(我可以理解当年那位“第二春”的阿姨了)
当年轻的单身女粉丝陷入对偶像的迷恋时,投入和付出的程度甚至超过恋爱,而恋爱中的女人又是盲目的,让这些死心塌地、大脑暂时性缺氧的迷妹贡献钞票,简直易如反掌。虽然学生党的腰包不厚,可架不住人多啊。
2010年金唱片super junior痛失金唱片大赏,SJ的粉丝团为了表示对欧巴们5年来每一张专辑的肯定和支持,近百家各地各级粉丝会联合,集资62万,为super junior打造了两张纯金唱片。
鹿晗凭借微博平台上1316万条评论的微博,创造了微博上最多评论博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2015年6月19日,粉丝再次助力TFBOYS队长王俊凯获得转发微博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至于给偶像包机、买下地铁站的广告牌庆生,这些十年前认为不可思议的行为慢慢地也都见怪不怪了。你如果觉得糟践了钱或是仇富心理的小火苗升了起来,再或是站在理性又正义的一方对社会的变化感到无奈,也只能对着地铁站的大海报一笑而过,呵呵。
“粉丝经济”的运作过程说来简单,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将其变为忠诚的顾客,并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推广过程中。小鲜肉粉的商业价值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大数据,二是变现能力,微博粉丝量、百度指数、各类排行榜等等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代表着他们的影响力覆盖范围,从死忠粉、路人粉到国民熟知度、好感度等,这个范围究竟有多大都在各类数据中体现。好像又回到了曾经买榜打歌的时代,只是现在已无歌可打,只能每天换几身行头,打机场街拍榜了。
这类偶像的世界,是一个粉丝群体闭合的世界,除了粉丝,没人能理解的了。为了让这个群体越来越大,偶像们必须团结,不要让别人粉丝成了自己的黑粉,而是要圈住别家的粉丝,让他们入自己的会。粉丝抱团,明星也抱团,最终才能利益抱团。
号称打破了“粉丝经济”泡沫的王菲并不是个正面案例,甚至因为高额的演唱会门票,王菲搭进了自己多年的形象。这件事从“炒票价”到“炒新闻”,已经分不清王菲是名声的受害者还是利益的受益者了。
一边是5800、7800的门票卖不动,一边是争抢着给小鲜肉送豪礼,未必是王菲的剩余价值已耗尽,而是为王菲买单的人需要为更重要的事情去买单,比如学区房。当演出和娱乐、追星成为生活的佐料时,粉丝回归理性,“粉丝经济”的大蛋糕变成了小面包,从浮华光鲜美味变成质朴单调充饥,明星的被关注的话题从“价格”转向“价值”,他才可以真正被娱乐圈或更多大众认可。
在王家卫微博惊动的半个娱乐圈之外,还有另半个娱乐圈。小鲜肉若想红的更长久,大概需要分清自己的“价格”与“价值”,否则终将被遗忘,无法进入“另半个娱乐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