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只有爱能打败恨——曾获奥斯卡11项大奖电影《宾虚》新上映

yingyinc 2016-10-20 08:27

只有爱能打败恨——曾获奥斯卡11项大奖电影《宾虚》新上映

只有爱能打败恨——曾获奥斯卡11项大奖电影《宾虚》新上映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A2MTMzMA==&mid=2652593119&idx=1&sn=ed1560b62fed4e690eb16337a03d80c6&chksm=8413c4e2b3644df4bf38573e6e2a1964166eb4e5299c0fa40f1ed9756c691a85c7d744762141&mpshare=1&scene=1&srcid=1020nwvW3Unxn0DxQpp6goj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url]


只有爱能打败恨——曾获奥斯卡11项大奖电影《宾虚》新上映
原创 2016-10-20 橡溪 ijingjie

点击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圣经频道】《以斯帖记》第一集。视频时长约12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收看。播种国际事工出品,联系电邮:[email]info@sowim.org[/email]; 网址:[url]www.sowim.org[/url];微信:2SOW播种国际事工。)

《境界》独立出品 【热点影评】
文|橡溪

向兄弟复仇重获自由身的宾虚,遇见背十字架即将赴死的耶稣,宾虚不顾罗马兵丁为难给倒地耶稣递上一杯凉水,在十字架下他突然明白原来报复唯一能达到的目的,是彰显他对失去家人的“恨”,却无法表达对家人的“爱”。“要爱你的仇敌!”这是耶稣教导宾虚的话。

《宾虚》的故事被赞誉为史上最棒的信仰故事之一。最新福音电影《宾虚》(《Ben-Hur》)于9月19日在北美正式上映,上映以来,赞誉不断,而这部史诗巨作也在10月10日登陆国内各大影院。

《宾虚》改编自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卢•华莱士(Lew Wallace)创作的小说《宾虚:基督故事》,该书曾于1925年和1959年改编成电影;1959年版《宾虚》大受好评,曾获第32届奥斯卡11项奖项殊荣。

新版《宾虚》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与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联合出品,该片追溯到罗马时代,将磅礴的历史感和大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背景下讲述了犹太王子宾虚被义兄米撒拉(家中养子)诬陷后被捕,并且沦为奴隶,5年后终得机会返回耶路撒冷复仇,盼望夺回失去的家人及一切,但因着遇到耶稣,而得着救赎的故事。

对于新版《宾虚》,台湾福音协进会秘书长夏忠坚牧师说,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宾虚跟米撒拉彼此饶恕,重新建立友谊,那种饶恕的力量就是十字架的力量!十字架所流出来的不只是叫人身体得着医治,更重要是心灵真正得着自由,所以鼓励没看《宾虚》的人一定要来看一次。”

让各种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感同身受,享受观影过程以及它带来的触动是电影主创团队在创作中一直追求的,《宾虚》制片人肖恩•丹尼尔说:“不管你的个人信仰是什么,你都会被这部电影所探索的深刻普世主题所震撼。”

不过,与海外上映的版本相比,国内上映的《宾虚》被剪辑成一部精彩的动作片了。

事实上,原片中有两条主线,虽然影片的明线是写宾虚,但是暗线耶稣才是宾虚能够选择饶恕的关键。然而,国内的版本,耶稣是缺席的,整个影片下来,耶稣只被当做普通群众露了一面。

最困扰观众的是,在电影结尾的部分,删掉了十字架带来饶恕的部分,宾虚和米撒拉之间莫名其妙地和好了,难免让观众一头雾水。

就如网上有评论说:电影的灵魂被剪辑后,只剩下空壳。而本影评是根据未删节版而作,让我们还原这部影片的立意从信仰而来的源头活水。

仇恨只能繁衍仇恨

身为犹太贵族之子,宾虚与家中非犹太裔的外族养子米撒拉从小一起长大,二人感情深厚,然而一次意外让米撒拉觉得自己始终被当作“外人”看待,于是,他决定前往战场,以获取战功,方能受人尊重。数年后,宾虚与米撒拉重逢时,米撒拉已经成为罗马的军长,而宾虚则是犹太人的领袖。

此时,二人落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对犹太人来说,由于罗马帝国在耶路撒冷施行的高压政策,有人组成了奋锐党,以游击的方式,与罗马帝国抗衡。有一位袭击罗马总督彼拉多的奋锐党少年因伤被宾虚收留。宾虚不愿供出这位少年,不料,被诬陷以叛国的罪名,下放到奴隶船中,成了前线海战的奴隶,直到五年后海战时船舰被击沉才得以逃脱,并被非洲一位以“战马车”竞赛为业的非洲族长伊德勒姆救起。

这时的宾虚,心里充满苦毒仇恨,他恨不得要杀死他的兄弟米撒拉,因为他认为一切的苦难,都是米撒拉一手造成的,虽然他回到耶路撒冷,见到了久别的妻子以斯帖,已经悔改跟随耶稣的以斯帖,劝宾虚放下仇恨,这让他心里非常纠结,但他仍旧选择向代表着罗马帝国荣耀的战马车冠军米撒拉下战书。

一场激烈的战马车竞赛,在千钧一发之际取得胜利,他看似报了仇,却陷入更深的恨之中。电影中,宾虚虽与妻子重逢,但复仇之心却没有因为妻子的爱而改变,反而在见到母亲与妹妹因罹患大麻疯病,被隔离在不见天日的房间之后,更找到刺杀米撒拉的理由。

后来,两人在竞技场上互相残杀,因为宾虚认为,唯有“胜利”才能换回失去的一切。最后,他在千钧一发之际赢得了胜利,米撒拉坠马重伤,失去了一条腿;但似乎什么都没改变,他虽赢得所有犹太人的爱戴,恢复了身分,但彼此相残的结果却没有让他卸下仇恨的重担,反而唤不回曾经珍贵的兄弟情。

电影中,罗马竞技场中的赛马是整部电影非常出彩的部分,然而,在这个部分中,宾虚看似报了血仇,但他的伤口并没有因此愈合,反而陷入更深的仇恨之中。仇恨能够繁衍仇恨,使人只注目仇恨上,从而陷入更深的仇恨中。侯士庭说得好:“作为爱的对立面,仇恨所表达出的是一种来自地下、接近地狱的气息。”这也让我们看到,用报复这种世界的法则去解决问题,最终只能让我们绝望。
   
如同宾虚妻子以斯帖所说:上帝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如果你把它用在仇恨之中,你依然还是个奴隶。

宾虚在竞技场找米撒拉比赛复仇

黑暗不能驱逐黑暗,只有光明可以

当宾虚还是贵族之子时,曾遇见过那时还是木匠之子的耶稣,当他再遇见耶稣时,耶稣也不再是木匠之子,而自己也不再是贵族之子。一个报了仇又重获“自由身”的人,遇见了一个背着十字架即将赴死的“弥赛亚”,宾虚不顾罗马兵丁的为难,为倒地的耶稣递上一杯凉水,并一路追随至十字架下。
     
他在听见耶稣为兵丁求赦免时突然明白,原来他的报复,唯一能达到的目的,是彰显他对失去家人的“恨”,却无法表达对家人的“爱”。“要爱你的仇敌!”这是兄弟相争复仇之前,耶稣教导宾虚的话。

当犹太人被罗马帝国压迫时,耶稣并没有鼓励人要起来,卸掉他们的锁链,耶稣的教训简直叫那些用暴力抵挡罗马帝国的奋锐党人吐血,他游走在百姓中间,并教导百姓说:“要爱你的仇敌,要爱人如己,要原谅包容他们,不要用恨来解决问题。”

耶稣在宣讲要用爱来征服别人,而不是暴力。他顿时醒悟,恨永远不会让伤害复原,只会带来更多伤害,爱却能真实地修复关系,甚至带来奇迹。
   
耶稣要我们完全放弃报复,要爱我们的仇敌。马丁路德•金牧师的见证,值得我们思考。他的房屋被炸毁,13年如一日不时受着死亡的威胁,被诬告为不忠诚,被他同族的人刺伤,关在狱中20次以上,不时因朋友出卖而常常痛心,然而他从不愤愤不平,不积怨、不怀恨,更不会想到报复。他走遍全球到处宣扬非暴力斗争,以及爱的补救能力。

马丁·路德·金最感人的一篇讲道是根据《马太福音》5章43节到45节为主题,题为“爱你的仇敌”的道。这是他在乔治亚州的监狱里所写的,他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基督徒为什么要爱和如何去爱。

他描述“仇恨如何繁衍仇恨……构成越来越严重的暴行”,但他说首要的是,“爱是唯一能化敌为友的力量。”马丁路德.金恩说:“黑暗不能驱逐黑暗,只有光明可以;仇恨不能赶走仇恨,只有爱可以。”而电影《宾虚》为我们展现的就是爱胜过了仇恨。

耶稣来,是要颠覆这个世界,耶稣说,最大的诫命是爱。耶稣对这个充满恨意世界的“战略计划”就是用爱打败恨,耶稣邀请跟随他的人来践行他爱的教导:爱人如己。

有一次特蕾莎修女要教一个出身富家的年轻女孩照顾加尔各答市穷困濒死的街民。她说,当你在街上看到这些人,全身疾病、变形扭曲、伤口溃烂而覆盖着蛆,要用无比的爱心与细致的照顾,轻轻地触碰他们,因为耶稣就在这样的人当中。

电影中,当耶稣走在十字架的道路上,终于明白何为爱的宾虚,选择走向耶稣,他端起了一碗水,给体力不支而倒地的耶稣喝水,就像当年耶稣送水给他喝一样,这是他活出爱的生命的开始。

“没有别的神有伤口,唯独你有”  

《宾虚》里的背景所描述的时代正是罗马共和国,当时的社会与政治氛围充满动荡与不安,而耶稣正在此时来到世上。虽在电影《宾虚》中,耶稣并非主角,却以“老师”的身份穿插在宾虚与米撒拉之间,更加表达了电影的主题:唯有耶稣十字架的救赎,才能施行真正的饶恕。  

如果没有基督的十字架,我们的饶恕是空洞无力的。一个牧师谈到这部电影说:“真正的能力是透过爱跟饶恕所带来的和好和真心。人靠自己的意志力是走不出来,其实神在十字架上已经为我们成就了。宾虚看到耶稣被钉十字架,他的一切伤痛,因着十字架上的爱,都可以得着释放。”

《宾虚》这部电影讲述了在耶稣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也身陷仇恨的漩涡。片中的犹太人宾虚和罗马人米撒拉之间虽是好友,却都必须面对民族差异、政治冲突以及信仰的不同。在这两个人故事交织的背后是两个截然对立的团体:一个是犹太人的奋锐党,以游击战的方式以牙还牙,争取民族尊严;另一个是代表罗马强权的本丢彼拉多,他用屠杀来树立政治威信。

拯救宾虚的伊尔德林同样选择用另类的方式复仇,鼓励宾虚进入竞技场,藉由获胜解除奴隶的身份,重获自由,打倒和他反目成仇的米撒拉。就如电影中饰演宾虚妻子以斯帖的纳札宁·波妮阿蒂(Nazanin Boniadi)所说:“这故事与今日息息相关,事实上整个历史虽总处在动乱光景,却不像今日这般负面,以恨还恨。”

该片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认为这部电影在今天仍非常具有价值,他说:“我们仍然生活在权力、贪婪或成功统治世界的价值观中,在残酷的竞争中设法取得成就,很少有人意识到,人类真正的价值观是合作和饶恕。”

《宾虚》为我们呈现的就是这样的悲惨世界:自从该隐与亚伯结仇以来,人类一直在彼此筑仇恨的墙,但耶稣的十字架却成为拆毁这堵仇恨之墙的唯一出路。电影中,耶稣在十架苦路上却对着取得胜利内心极其空虚的宾虚说:“我以我的自由意志献上我的生命。”

这意味着耶稣甘愿舍命,来拯救整个人类,让人类的仇恨倾倒在他身上,他成了一切仇恨的终结者,虽然他身为君王,却为我们成就了义,甘愿背负我们的罪而受死,好让我们得着赦免之恩。

这位王向我们所要的是承认自己的罪,一旦我们认罪,我们就从自己的捆绑中得以释放,得以自由为他而活。圣经说:“既然藉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西1:20)

宾虚原本听信人的智慧取得了胜利,但胜利并没带给他满足,最终他在耶稣那里找到了安息之源,而他的导师伊尔德林最后也来到十架下,凝视着耶稣流出的宝血。上帝使用十字架“愚拙”的智慧高过人“聪明”的智慧,强势的伊尔德林也在十字架下得到了救赎。

爱德华•瑟理托说过:“别的神明都很强壮,但是你软弱;他们高高在上,但是你摔倒在宝座面前;然而只有神的伤口能对我们的伤口说话,没有别的神有伤口,唯独你有。”

耶稣送水给宾虚喝

耶稣被钉十字架是最大的“逆袭”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发出了愿意饶恕的邀请函:“父啊,饶恕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一个没有犯过罪、完美无瑕的人,却接纳被人所厌恶痛恨的人。这个邀请涵盖所有的人类,大到高官贵族、小到妓女强盗。耶稣欢迎任何人加入他的国度,乃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族类。

神用十字架来修复这个世界,他把十字架上的咒诅,变成了对人类的祝福。故此,十字架上的残忍并不是在美化暴力,反而是承认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暴力,并表达出我们要依靠神的爱,这种更大的能力,去战胜一切导致暴力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希特勒为代表的纳粹政府施行了惨绝人寰的暴力屠杀,然而这样的暴力并没有为世界带来和平,反而成为一场灾难。在二战之前,自由主义神学盛行,人们高扬理性,以理性为信仰的试金石,否认基督的神性,只强调基督的道德典范,认为凭借基督的道德典范即可建立人间天国。

美国神学家理查德•尼布尔曾经评论这种信仰:“一个没有愤怒的上帝,通过一个没有钉十字架的基督,把没有罪的世人,带入一个没有审判的天堂”。然而,随着二战的爆发,战争的残暴摧垮了人们建立人间天国的美梦,自由主义神学日渐衰落。在二战中饱尝战争之苦的人们需要仰望十字架上耶稣宝血的救赎和医治。这也是1959年《宾虚》引起巨大轰动的原因之一。

耶稣被钉十字架,看似强权得了胜,黑暗掌了权,暴力胜过了正义。但十字架上软弱无力的耶稣,却在死后复活升上高天,并将再来审判这个世界。耶稣从受死到复活,这难道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成功的“逆袭”吗?人人苦苦寻觅世上的出路,事实证明世界的最终结局是死路一条,而十字架为绝望人类开辟了新的道路。

小说《宾虚》的作者华莱士,也因为在创作这个小说期间生命得以更新改变。他之前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事情一无所知,但当他认真研究《圣经》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历史背景以及犹太巴勒斯坦等细节时,他不得不改变之前的立场,接受耶稣基督成为他生命的救主,找到了医治他灵魂疾病的良方。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有爱能打败恨——曾获奥斯卡11项大奖电影《宾虚》新上映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