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_dream 2016-10-18 22:51
南方周末 -- 美国高中生如何识别媒体的政治偏见
美国高中生如何识别媒体的政治偏见
原创 2016-10-18 程映虹 南方周末
▲“学生每日新闻”经常选择各家媒体的重大报道,提供给各地的学生,让他们在读了这些报道后再去思考编辑就这些报道是否有“媒体的偏向”(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儿子上高中了,学校开学前照例设立“开门日”,邀请家长去参观。家长们根据自己孩子的选课被引导进不同的教室,听取不同的任课教师对课程的介绍。没想到,这个例行的家长和学校的互动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让我看到了这个被很多人认为是新闻自由、报道公正的社会是如何教育青少年警惕媒体的误导的。
在一个教室里,我看到桌上有一张没有收走的纸,无意中拿起来一看,上面印得满满的,标题是“媒体的偏向”(media bias)。我立刻产生了好奇,再往上一看,最上端是“学生每日新闻”(Students News Daily)。我将它折起揣进了口袋。回到家后,我打开那张纸,仔细阅读起来。
看来,这是某位任课教师从互联网上这个“学生每日新闻”网站上下载了印出来供学生阅读的。在“媒体的偏向”这个标题下是这样一段文字:“因为在有关公共政策的投票中,如果公民接受的信息是受到扭曲的,他们就不可能是了解情况的选民,他们的选择也就是盲目做出的,所以电视新闻和其他媒体的公正和无偏见对于美国民主很关键。”接下来又说:“最近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大众传媒在新闻报道中偏向自由派的立场”,但是这种偏向的形成“并非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左派阴谋,而是一种无意识的‘群体思维’使得新闻报道带上这种心态,只让辩论中的一方受到充分的对待。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真相就会受伤害”。
那么,在涉及自由派和保守派或者民主党和共和党之争的报道中,如何识别其中的党派偏向呢?文章告诉学生说,常见的有这么几种。
第一,故意忽略的偏向(bias by omission)。在单篇甚至系列新闻报道中故意不提某一方的观点,故意排斥对某一方不利的事实。要识别这个偏向,就要对自由派和保守派双方的立场和观点都有所了解,才能看出是否某一方在报道中被缺席了。
第二,消息来源的偏向(bias by selection of sources)。在报道中允许一方面的观点有更多的消息来源。这种偏向也会采用“专家们认为”“观察家们认为”和“多数人认为”这些说法。要识别这种偏向,主要看报道中涉及的双方是否都有同等的消息来源,对那些有名有姓的“专家”“观察家”等等,则平时要注意他们的政治立场。
第三,事件选择的偏向(bias by story selection)。只报道符合一方面政治立场和新闻议程的事件,回避另一方面的或对自己不利的新闻。要识别这种偏向,注意看有利于相反立场的事件是否得到相应的报道。
第四,报道安排的偏向(bias by placement)。在具体报道中,某一方面的观点或事实被安排在重要或者不起眼的地方。要识别这个偏向,就看报道中双方的事实和观点是否放在同一个位置上(虽然总有先有后)。
第五,标签化的偏向(bias by labeling)。这种偏向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给一方贴上有极端倾向的政治标签,而另一方或是没有标签或是用词中性。二是报道中不提某一方的党派标签,而是称其为“专家”或者“独立的消费者群体”之类。要识别这个偏向,看报道中是否只称一方为“极端保守派”“极右翼”或者反过来,只称另一方为“极端自由派”或者“极左翼”。此外,如果报道中对“专家”或“独立的消费者群体”之类的党派属性一字不提,就要当心,如果提了,可以再看他们的引述。
第六,内容阐释的偏向(bias by spin)。这就是对新闻的内容做只对某个党派有利的阐释,把另一个党派排斥在外,或者是两个党派受到的对待不一样。要识别这个偏向,就看报道的语气和评论是否和某个党派相近或相异。但文章说,一般而言很多新闻报道都不会做这样直截了当的政治阐释。
以上是“媒体的偏向”一文中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媒体立场偏见的表现形式。报纸编辑注明,这是摘自一家媒体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的一本出版物。因为是以高中生为对象,所以虽然分类有些繁琐,但我看内容并不太复杂,多半是一经提醒就会注意到的在常识范围之内的认识问题。此外,这里的媒体定义为向受众提供基本上是第一手材料的新闻机构(尤其是美联社和几家电视台),即所谓“喂料”的机构,并不包括以时事为对象的报刊。在美国的舆论环境下,这些报刊可以有公开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家“学生每日新闻”报产生了兴趣,上了它的网站。这是一家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非营利组织,网络媒体,建于2005年,自称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手段是经常对各家媒体的重大报道做一些选择,题目包罗万象,从斯诺登叛逃到欧洲难民危机和美国大选,提供给各地的学生,让他们在读了这些报道后再去思考编辑就这些报道是否有“媒体的偏向”提出的一些问题。用鼠标下滑,可以看到很多问题都附有参考答案,但更多问题的答案是“这是个人看法。答案因人而异”。这就是说,很多具体问题究竟是不是“媒体的偏向”,编辑是非常谨慎的,并不想给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把问题完全开放给读者去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清醒独立批判性地接受新闻报道的习惯。现实生活远比任何概念要复杂,思考美国媒体的党派立场偏向也不能简单化、格式化,主要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警醒,加深学生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
举一个中国读者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今年9月11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纽约举行的纪念“九一一”仪式上,健康出现严重状况,几乎不能行走,被搀扶着离开会场。事后,美国电视新闻重镇之一CBS采访她丈夫比尔·克林顿,记者特意问到希拉里这方面的问题。克林顿说,“呃,如果那算是一个问题的话,对我和她的医生都有点奇怪,因为在过去很多很多年里,当她严重脱水时,这个问题频繁地(frequently)——呃,不是频繁,而是偶尔——确实不止一次发生过。”
比尔·克林顿这里毫无疑问是要告诉公众,希拉里的健康正常,就像很多人身上一些说不清楚但又没有大碍的健康问题一样,那天发生在她身上的情况过去一直存在,从来没有影响她的政务。但他脱口而出又立刻收回的“频繁地”这个词,无疑给人留下了严重的担心。但是,CBS在后来重播的电视新闻和向其他媒体提供的采访画面中都删掉了包括这个词在内的那半截话。删节后的采访对话竟然还很流畅,克林顿语气和神态上一点未露痕迹,其技术手段令人称奇。
就CBS后来的这个“洁本”采访场面,“媒体的偏向”专门做了报道,把两段录像都放在网上做对比,然后说,删掉那句话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有关希拉里健康状况的印象。投票人应该对自己可能想选择的候选人的健康状况有知情权。不仅如此,“(CBS网站的)一个留言说:‘CBS(其他媒体也一样)一直在删减对希拉里不利的内容——但对共和党的候选人川普,他们从未这样做过。他们永远不会通过任何删节来改善共和党候选人的形象,但却从不放过任何对他的形象有损的机会。在总统竞选中,媒体没什么可信度。’”
在引用了指责CBS的这段话之后,报纸的编辑给学生留下的问题是:(1)你是否同意上面的说法?解释你的答案;(2)就这个问题,问一下你父母亲的看法。把鼠标拉到网页底端,编辑给出的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这是个人看法。答案因人而异。”(Opinion question. Answers vary.)
在我看来,CBS的删节起码符合这家报纸告诉学生的“媒体偏向”六大表现中的第一条,这一点恐怕自由派和民主党也只好默认。但为什么编辑却不肯下这个结论呢?笔者对这种谨慎很不解。但综观对整起删节事件的详细报道、引述和评论,编辑的判断不但很清楚,而且也完全达到了目的。既然如此,有可能的是,作为一家启发学生批评性思考的网站而不是一家正式的报刊,最后结论不妨就让学生自己去下吧。
pp_dream 2016-10-18 22:54
最近同学圈在争论这次大选中,媒体表现出的明显偏向,也在讨论孩子们是否受到媒体影响。
nightingale2013 2016-10-18 23:58
是的,美国媒体近年来被商业机构收买的倾向比较明显,这次大选看出很多问题的。但是总体上依然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这是天朝无法可比的。
kelly_y_chen 2016-10-28 13:12
回复 2楼pp_dream 的帖子
感觉美国媒体总体有些偏左,这次竞选一边倒比较严重。
[[i] 本帖最后由 kelly_y_chen 于 2016-10-28 13:15 编辑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