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还记得两年前去了MIT的交附大神么?大家觉得这样的个例有参考价值么?感觉离我们非常遥远。。。

seshiro 2016-7-18 11:32

还记得两年前去了MIT的交附大神么?大家觉得这样的个例有参考价值么?感觉离我们非常遥远。。。

因为有朋友在交大附中工作,所以当时对这个女孩子了解得比较多。
关注了她的一系列新闻。
当时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直没有其他人能够取代。
感觉跟那些“哈佛女孩”还是很不一样的。
不知道她这两年怎么样了。
以及,大家觉得这种特别特别牛的学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到底有哪些参考意义呢?
还是太特殊了,完全没有研究她成长历程的必要?

今天看到的这篇文章:那个拒了耶鲁、斯坦福与哥大的MIT姑娘
[url]http://www.wenzhangba.com/lizhigushi/201409/reai-yuanshengguo-guanghuan.html[/url]

引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可以激发我们很大的潜力,然后我们会竭尽全力的去做好,那时候考虑的不是完成之后所带来的影响。

最近被MIT、耶鲁、斯坦福和哥大同时录取的凯斯学员汪雨星,或许可以代表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正能量”的发展方向。如果能将优秀变成一种品格,一种习惯,那么,进入名校真的只是一个不必被过分渲染的结果。

短发女孩汪雨星像我们一贯印象中的工科女一样,反应迅速,言语利落,对于赞誉,她选择带着调侃地微微闪避,但是已经没有了旧式国人那种言不由衷的假谦虚。而她最近接二连三收获的offer,大概像所有申请结果一样带着随机性,却又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在某个时刻已经命定。

热爱,远胜过光环

“家长、老师都喜欢用排名来激励学生,在他们并不了解清华北大、哈耶普斯到底是怎样的学校时,就立下志向,所以很多人埋头苦读其实是为了获得进入某所大学带来的终生光环。”汪雨星在收到MIT录取通知后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高一参加同济建造节的集体项目;高二的时候,在2013年的I-SWEEEP,即“国际可持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以《智能张弦梁结构——一种轻型高刚度结构及其控制框架》课题项目获得了银奖;高二暑假入选 RSI,在MIT 建筑系又做了一个 Building Technology的课题。

“我是为数不多对 MIT了解比较深入的学生。”能这样说一句“狂话”,是因为汪雨星在高二的暑假参加了RSI。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这个建造在云端上的项目,每年招收80个全世界顶尖的学生,整个中国,只在上海招收两名学生。汪雨星是2013年的两人之一。

因为参加了RSI,我是为数不多对MIT了解比较深入的学生。我觉得非常适合我,而且获得了我的RSI课题导师、该项目的教授的推荐信。

而对于名校的光环,她最终选择了另一种态度。“MIT依然是我的梦想学校,不是因为什么光环,而是因为在那里,我可以继续做我想做的事情。”(文章阅读 [url]www.wenzhangba.com[/url])

手写我心的essay

申请季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新发现自己的过程。真正优秀的升学指导,是一种life coaching,那关乎抽象却完整的生命,远胜于成绩、排名、就业前景这些具体却破碎的标签。对于已经具备了优越申请条件的汪雨星来说,亦是如此:“在这之前我做了很多,却很少去想我为什么做这个。在凯斯顾问指导下写essay的过程,每一次修改都是更了解自己的过程,写着写着才慢慢发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这个“越写越容易”的过程,离不开一个升学顾问经过专业的教育学深造,又潜心于第一线升学指导业务多年之后、厚积薄发的力量。

无言2012 2016-7-18 15:38

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从事的是哪方面的工作?

去远方 2016-7-19 10:00

看见她参加同济大学建造节了,估计父母应该是建筑行业的,而且还比较有成绩的: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还记得两年前去了MIT的交附大神么?大家觉得这样的个例有参考价值么?感觉离我们非常遥远。。。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