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Connie妈妈原创文章

pp_dream 2016-5-15 20:05

Connie妈妈原创文章

妈妈在伯克利毕业典礼上却说:这四年我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没有记住他
原创 2016-05-15 Connie



今年5月14日,是伯克利的毕业典礼。Connie妈妈在飞往伯克利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之前,在妈妈群里做了下面的真诚分享。她说:“我今天讲的基本都是我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一些失误。”

“我觉得我孩子没有体会到伯克利的好处;我孩子原来吹萨克斯,大学时候也带去了,但四年一次也没有吹过,我觉得这四年我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没有记住他。”

妈妈的话振聋发聩。“美国的教育的确是最先进的,而且也是现在美国是世界老大的原因。然而在接受这种教育的时候,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我今天讲的基本都是我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一些失误。

其实到美国去留学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儿,我觉得留学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的准备,第二部分是在美国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发展。

我孩子现在伯克利读大四,5.14毕业典礼。他学的大专业是生物,具体专业是免疫和神经科学,他准备申请医学院,准备考MCAT。

大家知道,在美国申请医学院是非常难的,申上以后据我所知接下来大概还有四个考试;MCAT整整考7.5小时,孩子早上7:50进去,吃的也没有准备,哪知道中间不能出来,一直考到下午才结束。

那么在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准备我觉得我是做得相当不错的,申请做得应该是相当优秀的,但出去以后的学习我觉得就完全处于一种失控状态。

我记得4年前,2012年十月份,我去开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像入学时那样兴奋了,似乎也不像原来那么阳光(平时很阳光的孩子),他主要给我抱怨两件事:

第一是他不该去读伯克利,因为孩子出国前就想好要学生物专业,未来想考医学院,当临床外科医生,但我当时非常武断,让他选择了伯克利,他给我抱怨的主要原因:第1点他在伯克利GPA不高,他说如果我要去文理学院,GPA可能会比较高。他的GPA只有3.5,按说生物非常难,有75%的孩子都读不下来,按说3.5也不算低了,但如果申请医学院,就远远不够了,一般都要3.8-3.9,但因为在伯克利竞争比较激烈,所以他的成绩不高。(当时还有一个文理学院录取了他,半奖)。

当然了,这也是他为自己成绩不高找的一个借口,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第一个失误呢,我觉得大家在选校的时候,要认真考虑孩子的想法,听孩子的意见,选择一个比较适合他未来发展的学校,而且最好能早定专业,对孩子未来发展会好一些。

第二个失误呢,就是我去开家长会的时候,孩子给我讲“伯克利的老师不会讲课”,没有教材,整天都是需要自己上网查资料;老师上课什么都不讲,比如一节课叫“人体感知”课,老师就拿铅笔挨个扎孩子手心,然后要求回去写一篇文章。还有一个教授挺有名的,就每个周四在学校主通道上示威游行,孩子觉得不理解,说“这个教授是怎么回事儿啊,他有什么想法啊”,但他也没有说去了解一下,问一问。

这说明什么呢,其实伯克利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学校,本科公立排名第一,那么,如果孩子认为不适合他,一定有他自身的一些原因,其实,我当时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在留学之前,觉得学业和申请非常重要,但对于之后的毕业打算在去念书的时候考虑并不是那么多。

伯克利,我可以给大家大概说一下,言论自由的发起就是在伯克利,他实际上是孕育了一种嬉皮文化,《毕业生》的背景就是在伯克利,它实际上一种多元化,学术为主,甚至专门有一栋楼,就是大三大四孩子给低年级孩子讲课。伯克利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有72位诺奖得主,它也没有清规戒律,教授就是大学,教授决定授课内容,甚至有诺奖得主给大家上课。

那么,这样一所学校,我孩子就说人家教授不会讲课,其实我孩子学的这个专业,在世界排第八,但我觉得我孩子没有体会到伯克利的好处;我孩子原来吹萨克斯,大学时候也带去了,但四年一次也没有吹过,我觉得这四年我孩子没有适应伯克利,伯克利也没有记住他。

我孩子大一的时候住学校宿舍,当时舍友是两个美国孩子,其实他当时走的时候的想法是要融入美国社会,但到大二的时候,搬出宿舍以后,他还是和中国人合租了。他原来的美国室友,两个学生都参加兄弟会,每周五到周日都在外面玩。他就说这两个外国孩子比较“二”,但就这两个比较“二”的孩子,一个入学的时候AP英美文学考到5分,另一个还经常和我孩子讨论哲学,问老子、孔子等一些事情。



通过这件事,我的感觉就是其实他没有接受美国的价值观,他根本不了解美国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然后他在大三大四回国的时候又面临国内的一些情况。

他在国内,有次开车遇到有人碰瓷,讹他500元,他也看不惯,一方面,他了解一些美国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的思维又不完整,他又不能非常理性地看待这些差异,所以,就像他自己说的,在伯克利四年非常孤独,不快乐。我说,蓝天白云海岸多美啊,早上跑跑步,但孩子说天天学习到凌晨2-3点,这些都享受不到。

孩子在美国养了两只猫,因为孤独。而且我了解国外大多数留学生最终也是和中国人在一起,而且大三大四就纷纷开始处对象,陷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其实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代移民很辛苦,我觉得这辛苦的关键的就在于他们对美国的价值观不理解,而且很多也看不惯,所以我孩子现在不想留在美国,研究生准备考悉尼医学院。

我觉得美国的教育的确是最先进的,而且也是现在美国是世界老大的原因。然而在接受这种教育的时候,我们做好准备了吗?我现在反思,我在这方面的准备得非常不好。

我觉得这种准备不是说考托福、SAT,送到美国名校就完事儿了,也不是大家所担心的语言适应问题,我觉得这种准备除了价值观以外,最主要的是思维。这种思维是什么呢?

孩子4年前出国前,我们请了纽大的教授来给他们上课。当时想的是因为写作在国外挺困难的,文科课程难度大,于是请教授来讲,教授开出30多本文学书单,很多都没有看过,我也有些没有看过,孩子更多没有看过,于是赶紧补,就发现他的思维很幼稚,很多都看不懂,比如《红字》这本书,他根本就不能理解。他的理解仅限于好人和坏人,非常幼稚。

我那时候就发现孩子的思维跟不上,因为国内高中的孩子普遍阅读量跟不上。当时还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反正是学理工科嘛,我们就靠技术吃饭,有没有思维无所谓,但这4年下来,我对孩子的了解或者他的表现我觉得孩子的思维不行,他这方面太欠缺了,孩子从小我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其实这种准备就是阅读。

上面讲了这两点,那么第一个就是我们临走之前要做的准备,就是要了解美国价值观,今年的新SAT要考文献了,非常好。因为文献就是美国的政治,你可以了解美国的政体和其总体思路,甚至会考到联邦文集中的一些节选,你就会了解他的宪法是如何产生的,为何会产生这么先进的宪法,200多年后还有指导意义,为什么美国如此强大,都是有原因的。

这些孩子都得从头开始学一遍,包括建国文献,包括美国宪法,一些总统的讲话,在这次新SAT考试中都会涉及到。

那么还有就是阅读,阅读当中其实就是培养一种批判性思维,新SAT的阅读文章就是考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简而言之就是“开明接受,理性质疑,逻辑推理”,不是说知道这几个字就有了批判思维,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其实我们也能有个感觉,在国外读高中的孩子,当然有些孩子非常不错,大量阅读之后思维建立起来了。但另一些孩子也在和美国孩子一样大量读小说,但为什么他的阅读能力还是不行,有些孩子假期回国补习SAT,,你会发现他的思维当中是有漏洞的。

为什么在国外也跟着大家读小说,思维还是跟不上呢,就是这部分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没有经过精读这一部分,小说是泛读。泛读应该建立在精读之上。精读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读,不是逐字逐句翻译,要考虑段落的主旨句,也就是“main idea”是什么,是以什么样的写作方式来支持他的主旨句,然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实英语和汉语很大的最大的差异就是逻辑性。然后我们很多孩子,不论高中还是大小,其实是不了解这个差异性。

有了精读,再加上泛读,我们才能够逐步建立批判性思维,未来孩子考GMAT、MCAT、GRE等等,都需要考到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国外的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这也是创新的基础,这也是美国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多诺奖得主的原因。

那么在国外教育中,其实我们大家都不满足于国内的应试教育,觉得太死板,那么我们到国外究竟应该去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一个已定居美国的朋友前几天回来讲座,就谈到美国的本科教育是建立思维,研究生是掌握技能,博士是改变世界。

我觉得假如我们真想出去学习,真应抱着学习思维,改变世界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技能,我原来也是抱着掌握技能的想法,但其实这样就是一个大技工,其实我们应该尽量和国外的思维接轨,学习他们的思维。

这样的话,未来在自己的国家里,我们的孩子才可能有创新意识,如果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的话,国内和国外没有大的差别,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思维。要培养这种思维的前提就是大量阅读。国外的高中生都要读100、200本书,但我们国内孩子,阅读太缺乏,你就会发现孩子比较幼稚,没有自己的思维,辨别不出一些东西,不能站在比较高的角度看问题。

那么我们大量的阅读、受教育,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的目的就是能宽容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这样我们就能活得不那么“拧巴”,把一切都看得比较透彻,这样活得不累,能快乐一些。新SAT阅读有一篇节选自卡夫卡的文章《变形记》,讲一个人变成甲虫之后,最终被家人抛弃了,我们很多孩子看了很有感悟,正是因为看到了人性的恶,所以能更加珍惜人性的善良。



我记得有一个孩子是圣地亚哥的博士,他说他博导说过一句话,什么是博士?就是让人类在你的努力下能前进一小步。我觉得这个就是所说的一个创新,改变世界。

在近现代的一百多个发明中,连一个曲别针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其实在享受着别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成果,享受着别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想,我们能给世界前进一小步做出什么贡献。当然我现在是后知后觉了。

但我这次去参加孩子毕业典礼,我也会和他好好谈一谈,现在应该也不算太晚,我们也抓紧时间,好好看一看书,其实未来他什么样子现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往往想的是孩子18岁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但我现在认为我们更应该关心孩子35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和他的孩子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孩子很小时候写过一首小诗:妈妈说我是天才,我想说我不是;妈妈说我是笨蛋,我说我不是……我想说,妈妈,我就是你的儿子。

其实我也想对我家孩子说,不管他能改变世界(当然这样更好),或者仅能养家糊口,还是到最后一无是处,我都想说,我永远是你的妈妈。

sask 2016-5-16 14:08

这位妈妈的深沉反思和无私分享,真要赞一个!:flower:

Malcolm Gladwell在<David and Goliath:Underdogs, Misfits, and the Art of Battling Giants >一书中就有比较过,在常春藤学校,中后段学生辍学的比率,比普通学校来的高;虽然这些辍学生高中时成绩比普通学校的学生高。选择学校,除了排名,还要考虑适合不适合。有时候,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大学四年,只是人生的一小段,未来还很长,我觉得35岁也还不能盖棺定论呢。

sask 2016-5-16 14:34

至于阅读,我觉得应该跟生活挂钩,跟社会课题结合来思考,才可能真正深入的思考。不由想起儿子最近对英文课的思考。

儿子最近跟我抱怨,说自上十年级以后,英文课就不再考他的语文,而是考他的创意思维。比如老师会给他们一首诗歌和一张图画,要他们针对主题作一番剖析。他说,写的论点也不必多么严谨,只要你能够抛出一些论据来支持即可;他举的一个例子是:那张图片一角有一点小小空白处,有人可以大作文章,说这片空白让思维有了突破的空间,似乎一掀页就可以重见曙光。

我有点同情他,也可以理解他的疑惑。十五岁的年龄,哪来那么多的人生体验,能够写出足够多的感想来赚得满分呢?我担心少年人为赋新诗强说愁,养成随手写空泛文字的习惯就不好了。

pp_dream 2016-5-16 21:12

回复 2楼sask 的帖子

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人生是长跑,想想要工作到60多岁呢,那么为了找准自己的passion和强项,为此在年轻时多花了些时间多费了些周折多经历失败也是值得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意义的。

pp_dream 2016-5-16 21:15

我女儿对自己将来做什么能做什么有担忧,我跟她说了我的看法,我认为她现在这个年龄,即使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是很正常的,根本不必着急。是有牛娃们在很小时就显山露水了,但我们是蜗牛,蜗牛慢慢来,只要努力,并且不放弃,早晚都会找到自己所长,这只是时间问题。

pp_dream 2016-5-16 21:16

文中刚提到阅读红字一书,这本书是我们这里高中9年级的精读作品。

pp_dream 2016-5-16 21:30

这位妈妈反思了很多,有些观点我有不同看法,有些我是赞同的。

说到留学生对米国文化的理解,我认为短短4年的学校时间要做到融入和理解是很难的,我甚至认为,对于语言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四年能很好地解决语言问题都不一定。

文化的融入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对于第一代移民,无论如何都是要有一个过程,等你居住下来,工作纳税,有了孩子,渐渐地就融入了,当然还不一定能完全融入,呵呵。

我觉得留学生要清楚自己努力方向和定位,这是最重要的。

pp_dream 2016-5-17 10:20

热闹

致那位毕业了却还没融入的伯克利学生的妈妈 —让我来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
原创 2016-05-17 周立伟

这些天,一篇伯克利妈妈的文章刷爆微信圈。文章的标题震耳发聩,妈妈的自我反省也言辞恳切,很接地气。但读完全文,我认为这位妈妈并没有找到她自己问题的真正所在。考虑到此文流传之广,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写点文字来剖析一下这个典型案例。

教训一:聪明的妈妈应该学会在孩子面前收纳自己的锋芒。
在自然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茂盛的大树底下,小树难以成长。在家庭教育领域有一个类似的定律:强势的母亲往往会有一个不强势的儿子。原文主题虽然是反思,但妈妈的霸气依然可以从片言只语中窥见一斑。例如,在对比孩子的申请过程和大学求学过程时,这位妈妈说:

“那么在留学前的学业和申请准备我觉得我是做得相当不错的,申请做得应该是相当优秀的,但出去以后的学习我觉得就完全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这句话有几个问题。

首先,大学申请的主角应该是孩子,而非父母。而这位妈妈却说“我做得不错,申请做得相当优秀”。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越俎代庖。要知道,申请大学不光是为了获得大学的入学资格,也是孩子极好的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父母的过度参与只会剥夺孩子宝贵的锻炼成长的机会。一个连自己的申请都不能主导的伯克利学生,在学校里挣扎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在工作中,我经常看到很多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四处加群,多方打听求教。为了孩子一门选修课的选择,他们可以找到业内多个顾问进行咨询并进行交叉检验。为了比较学校的好坏,一些妈妈甚至学会了翻墙。这些过度的努力让人感觉这学仿佛是妈妈在上。应该说,这些做法给孩子带来了短期收益:他们给孩子找到了最好的老师,指导孩子选择了应该选择的选修课,给暑假的时间作出了合理的安排,但到头来他们失去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孩子的自主学习决策能力。处于妈妈卵翼之下,长期被告知应该做什么的孩子,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我决策能力,那么行而不远也是自然的了。

其次,“但出去以后的学习我觉得就完全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这句话的信息量也很大。不经意之间,这位妈妈透露两层含义:1)他孩子在国内时一切都在她控制之内;2)这位妈妈认为孩子去伯克利留学后,还应该在她控制之内。我想请问这位妈妈,你对孩子的控制究竟要延续到什么时候呢?一个加州伯克利的学生,应该已经身处一个很高的平台,接受着全世界最先进和前卫的思想,我们又如何控制呢?最近听闻了几起90后离婚的案例,无一不是因为强势妈妈在其中搅局,不是婆婆嫌弃媳妇就是岳母嫌弃女婿。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已经长大成家的现实,对孩子自己的事情还处处强势干涉。这样的家庭是难有幸福的。

另外,这句话可能有第三层含义:这个儿子在上了学以后,脱离了强势妈妈的势力范围,可能的确“失控”了。而这失控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平日里对妈妈的强势心生怨气但却无从发泄。而物理上的距离,正好给孩子提供了这么一个失控的空间。从孩子养了两只猫来排遣寂寞,我觉得情况就大抵如此。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在工作中曾经遇到过多位温婉贤慧的妈妈,睿智却又平和,他们的儿子即使读到了博士,还保持着和妈妈经常通信(没错,传统的书信)的习惯!这种母子心灵上的交流,控制欲强的妈妈又如何能做到?

聪明的妈妈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事情,小到为老师准备一个小礼物,其意义不仅仅是这件小事本身。更重要的是,一件件这些小事就构成了你孩子成长学习的环境。如果聪明的您事事都帮孩子做出了最佳的决定,那么孩子的能力如何锻炼成长?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妈妈,要懂得收纳自己的锋芒,要懂得呵护培养孩子的自我决断能力和自信心。

教训二: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找准自我定位。
这位妈妈在文章中说,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宽容地对待自己”,但文章中的她去鼓励孩子选择“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学”,并且支持孩子参加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医学院考试)考试报考医学院。坦率地说,在美国学临床医学,对于一个国际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英语非母语,且没有绿卡的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医学,几乎是一条不归路。关于这个技术问题,我们在此不做展开。

我想说的是,即使站在父母的角度,我们也需要接受这么一个事实:每个孩子的天赋有高低。很大的可能性是,我们的孩子不是最优秀的那一群,哪怕他们进了伯克利。从内心深处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而不是强求孩子达到我们期望的位置。执念之下,自然就没有机会欣赏生活。那些美丽的海岸线和北加州的蓝天白云草地自然就与他无关了。

从文章中有限的信息中,我大约可以看出,孩子的职业目标设定地过早了。首先我并没有看到孩子对医学的强烈兴趣,其次从学习能力上看,这孩子选择医学可能有些勉为其难。

美国大学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孩子都可以不预设明确的专业,而是用一种探索性的态度去度过大学的四年。在伯克利的校园里,呼吸着硅谷的气息,和一群聪明的头脑脑力激荡,说不定会有其妙的发现。所以说,这位妈妈如果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设置太高的目标,那么这孩子在伯克利的几年也许可以过得完全不一样。至于她说的“最好能早定专业,对孩子未来发展会好一些”,我觉得更属于误导。根据我对中国学生的了解,绝大部分孩子在上大学之前对社会知之甚少,他们在大学之前,即便有了初步的兴趣,那也是建立在偶然的肤浅的接触之上,所以不必太早决定专业。至于部分有特长的学生,早在高中阶段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特长和兴趣,那早定专业方向是正确的。

教训三:对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作夸大的期望,要认识到大学教育几乎无法培养思维模式和重塑价值观。
这位妈妈感慨孩子在美国和中国都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感慨孩子对美国的价值观没有整体性的认知,并暗示孩子的思维模式简单是因为阅读不够。应该说,这个反思的水平最高。我的确看到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来美国接受大学教育后思维模式并未经历重塑。这并非美国大学教育效力弱,而是以前的教育的刻痕实在是深。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来美国读书能融入美国的文化,能接纳美国的价值观,那么就不能指望大学教育能完成这个使命,甚至也不能指望孩子通过自我阅读能达成这个目标。在这个事情上,家长倒是需要更多的参与和引导。饭桌上,书房里,旅途中,处处都可以交流观点。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都是在这些点滴无形中逐渐确立的。

这位妈妈的其中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来美国留学,必须要了解美国的社会和价值观。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在美国呆很长的时间,也触及不到这个国家的灵魂,这样的留学体验,自然也如同猪八戒吃人参果,嚼之无味。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这么一段话,和各位妈妈共勉:
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我爱丹丹 2016-5-17 11:44

谢谢分享!很有启发。
[em01]

YY1256 2016-6-28 20:13

无意中得知这位妈妈工作和出国培训有关(是否是老板娘有待考证)那孩子真是个读书人:victory: ,妈妈的确非同一般的强势。另听说当年文书有老外教授手把手弄的(这个有待考证)
如果再回头,那妈真会让孩子阅读?!我表示怀疑。(人家做妈的十分
能干,目标很明确)
写这文章的确引人思考,但后面又有什么?
可以找她建立的公众号。答案妥妥的:lol

pp_dream 2016-6-29 02:57

回复 10楼YY1256 的帖子

是留学中介?:o

现在真真假假的太多,搞不懂了:Q

YY1256 2016-7-3 13:22

开了个用培训中心孩子为领导者的阅读公众号;名为公益的阅读小组,主讲老师介绍,反正都是托福SAT行业精英。最后亮点是:主营业务为托福SAT培训班,估计带做文书的。
不是有说她儿子的文书是外国教授手把手教的吗?!我朋友转给我看她儿子的照片。一句话:就是哈佛的,咱们也不能要这个女婿: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onnie妈妈原创文章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