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5-10-13 07:18
要快乐,就要赶走悲伤—电影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要“快乐”,就要赶走“悲伤”? ——电影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A2MTMzMA==&mid=212741488&idx=1&sn=656ffc7b0d3b7990730fecc3ded1c009&scene=0#rd[/url]
《境界》推荐阅读【灵光掠影】
文/Ethan McCarthy 翻译:许婉蓉
《头脑特工队》的核心主题,是承认悲伤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悲伤不是一种必然罪恶,一定要一把推开,直到不再发生。相反莱利需要悲伤。对她感到的不安与困惑,这是合适的反应。真正的快乐并非自我渴望的满足,而来源于渴望被超越,它不再掌控你的情绪。
作者简介:Ethan McCarthy现与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居住在芝加哥。他从美国三一神学院取得神学硕士学位,目前是美国InterVarsity Press的助理编辑。作者所观的影片《头脑特工队》在北美饱受好评后,10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悲伤是一种精神失败?
“在西方新教界,”神学家Ben Myers写道,“微笑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命令,它被看作幸福生活的外化表现。而悲伤,则是一种精神失败。”
这个现状在福音派基督徒群体中尤其常见。我们将最好的一面留给礼拜天的早上;我们与教堂里的其他人坚定地握手,告诉他们“最近我挺好的”,却将最可怕的秘密和难以言说的痛苦隐藏在快乐的表象下。我们勇敢的微笑显示着我们对于来自于基督喜乐持有狂热的信念。“这样的教会行为,”Myers写道,“体现了仪式化最赤裸的粗鲁。”
这并不是耶稣的方法。圣经从未描绘耶稣“笑”的样子,却的确记载着,耶稣曾经哭过!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赛亚书 53:3)。要知道,耶稣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了解永恒之乐的应许,但他的角色却不是一个欢乐的福音报信者,而是一个受苦的仆人。教堂传统的圣像从来没有刻画一个微笑的耶稣。他只是深沉地看着我们,仿佛超越了世间一切的欢愉和浮躁。这个眼神,来自于最纯粹的喜乐,却被痛苦着上一层迷人的淡色。这个眼神,和石膏雕刻一般的“主日微笑”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好比情侣约会时传出的笑声与超模T台上毫无生机的眼神,有着天壤之别。
莱莉需要悲伤
快乐与悲伤的关系,正是皮克斯工作室新作《头脑特工队》的主旨。这部电影从一个11岁女孩莱莉的视角,将她的各种情绪描绘成不同角色。其中的主角是“快乐”,一直主导着莱莉的童年。“快乐”与莱利其他的情绪从未真的弄清楚,应该怎么对待“悲伤”——那是一滴迷人蓝色的液体,却郁郁寡欢(菲丽丝·史密斯配音)。后来,故事有了转折。因为父亲接受了一份新工作,莱莉随父母,从明尼苏达的小镇搬到了旧金山。面对这次横跨全国的搬家带来的动荡,莱莉的情绪挣扎着适应。刚开始,莱利对自己的“悲伤”感到困惑,想一把推开;但是渐渐地,她学会接受悲伤,把它看作是自身的一部分。
《头脑特工队》的核心主题,在于承认悲伤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悲伤没有被描绘为消极情感。它不是一种必然的罪恶,一定要一把推开,直到它不再发生。相反,莱利需要悲伤。对于她感到的不安与困惑,这才是合适的反应。
无论是在电影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悲伤都可以成为积极的情感。这并非快乐的缺失,也不是顽固地拒绝乐观,像《小熊维尼》中的驴子屹耳那样,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悲伤无可指责。在这些时候,没有其他的感情可以替代。
美国早期的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教导我们,真正的宗教包含“神圣的情愫”。爱德华兹将“情愫”定义为我们最深的情绪,我们最强力的渴望与动力。他说,我们的行为受到情绪的驱使,基督教徒的生命可以被理解为对情绪不断的排列与再排列,以反映上帝的真实,以及我们在祂世界中的位置。爱德华兹还说,在“井然有序的情绪”中,真正的宗教显而易见。
情绪井然有序的信徒会发现,悲伤是他们寻常的伴侣。基督徒的生命始于悲伤,对我们自身原罪的悲伤;随着我们的灵魂一层层剥开,一层层显现,这悲伤也随我们的生命持续下去。诗篇作者大卫的忧伤之情,有不少皆属此类。“我被压伤,身体疲倦”,他唱道,“因心里不安,我就唉哼。”(诗38:8)认罪带来的绝望与忧伤,是得赎之乐的必要条件。正如没有周三圣灰日的悲伤,就不会有周日庆祝主复活的快乐。
当我们的双眼定睛在世界的需要,我们所关注的东西会从自身的担忧和渴望,转向他人的需要。我们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痛苦中的人们,有许多可怕的境遇,会让我们为之悲伤。耶稣在他传道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的悲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为人们所遭遇的痛苦感到难过,他为人们坚硬的心感到难过。当我们效仿耶稣的样式,我们会和他一同哭泣。相反,我们认为这世界的痛苦没什么好深究的,或我们以盲目乐观的陈词滥调回应它,这不仅是对耶稣的悲伤置若罔闻,甚至是一种轻蔑。因为我们看到,在耶稣的一生中,他常常与那悲伤的人一同哭泣,他的悲伤甚至不亚于他们。
真正的快乐并非自我渴望的满足
带领我们通往基督喜乐的道路常常需要经历悲伤。在《头脑特工队》的第一部分,“快乐”常常急躁地在莱莉的大脑中飞舞乱窜,每一刻都试图确保她的渴望得到满足,她平静的状态得以保持。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快乐”慢慢地经历着改变。渐渐地,它允许“悲伤”在莱莉的生命经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的是,她对自己的认识也渐渐变得更加特别与完整,这是她从未有过的体验。这点在影片的高潮有深刻地呈现。
在影片的开始,“快乐”仅仅出现在莱莉的渴望被满足的时候。但是真正的快乐并非自我渴望的满足。Ben Myers的作品《口袋中的救赎》中,他定义快乐为渴望的净化。“快乐并非来源于渴望被满足,而来源于渴望被超越,它不再掌控着你的情绪,神奇般地被冲刷干净。好比一场洗礼,我们的渴望被浸在水中,又重新站起。那时的它,已经不同以往了。”
正是因为快乐来源于对渴望的否定,它常常与痛苦与缺乏紧密联系。传道者这样说:“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传道书 7:3)只有当我们的渴望与随之而来的快感被否定,我们才可能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真正快乐的源头,那是耶稣忧伤的双眼。当然,基督教并非教导人们禁欲。我们的渴望需要被正确地安放与对待,我们的渴望只有在耶稣基督里面才能被满足。
我们对神的信心是建立在悲伤的基础上。当我们在服事基督中成长,我们开始更多地认识自己,那个被耶稣悲伤的双眼凝视着的自己。我们开始效法耶稣,基督徒的脚踪遍布世界各地,因此整个世界得以在基督的悲伤中重新站立。因为,基督的悲伤并不是一个终极的状态。圣经承诺我们一个悲伤终结的美好景象,那时所有的眼泪都将被擦去: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马太福音5:4)
(本文转载翻译自美国《Christianity Today》今日基督教杂志网站7月20日,大小标题为《境界》编者所加,原文标题为《Inside Out and Christian Sadness》)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