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yinc 2014-7-14 08:45
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url]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7211?page=1[/url]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何帆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夏天到了,更容易着急上火。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就进入了上学期间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他们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碰巧我都去过,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嘿嘿,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壮。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谁让你们不重视教育,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呢。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这种观点还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你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你想让你的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义因此被无限夸大。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板”,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著名心理学家平克(Steven Pinker)在《白板》(The Blank Slate)一书中谈到,因为生物学,尤其是进化论曾经被像希特勒这样的一帮狂人们滥用,如今,谈论基因的作用成了一个禁忌,似乎这样就是要鼓吹“命定论”或“种族主义”。认为后天的环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这明明是一种极端的观点,但却被当做中庸的主流,认为先天的遗传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明明是一种中庸的观点,却被当做极端的异见。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难道你没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惊叹:他或她多么地像我啊,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仿佛都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阵怜惜,因为你知道,如果换成是年少的你,你会和他或她一模一样。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写了那么多的书,甚至专门写过一本跟上帝较劲的书,但到头来还是这一本影响最大—但误解也最多。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他要鼓吹“性恶论”,不,他不是说人生来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已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一对双胞胎,刚出生就被分开,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性格还会非常一样。即使是同在一个屋檐下,亲生孩子和养子之间的差异,几乎和大街上随便抓到的两个人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流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是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我们怎么能够证明这背后的确有因果关系呢?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第二,这些研究其实仅仅证明了,家长的行为和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之间的相关性,家长真的知道孩子在外边究竟怎么样吗?难道这样的例子还少:家里的小霸王,到了学校里反而是个受气包,家里的闷葫芦,到了同学那里却神采飞扬?
环境确实很重要,可惜最重要的不是家庭环境。一位特立独行的心理学家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The Nurture Assumption)。她在这本书中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的多。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的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帮不了孩子。你所能够做到的,无非是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或她能够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会感到紧张,不会受到歧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什么是适宜的环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个人人都是“牛孩儿”的环境里,你的孩子如果不够聪明上进,他会处处遭白眼。在一个全部都是乡下孩子的环境里,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里来的,他同样会被人嘲笑。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贾杰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于是,我们就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美国记者塞妮尔(Jennifer Senior)在一本新书中感叹,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乐无趣”(All joy and no fun)的差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注】本文提到的书籍包括:Steven Pinker, The Blank Slate; 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 Judith Rich Harris, The Nurture Assumption; Jared Diamond,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Jennifer Senior, All Joy and No Fun。《自私的基因》、《自由的进化》、《昨日的世界》已经有中译本。.
sunny2005 2014-7-14 09:32
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焦虑时想起这话,心态也许会好一些。.
小林的妈妈 2014-7-14 09:54
唉,现在什么都要快,竞争又是如此激烈,父母不焦虑,行吗?能做到的家长不多啊。
生活中鲜活的例子还少么?亲戚、同事的孩子,说起来平时成绩都很不错的,中考、高考却不尽理想,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平时学习一般般,中考时怎么办啊?这还只是眼前的,唉,真的是焦虑啊[tt49]
家长们也需要成长。.
YY1256 2014-7-14 11:35
做妈妈的做过饭吗?做个小排,只有盐,那么是汤;有酱油,糖,那么红烧;若有醋,可做糖醋。可调料不对,硬做,能做出好菜吗?
做爸爸的踢过球吗?自以为技术高超,带球非自己跑老远去射门,球进了吗?哼,下次看人家还传球给你?
研究过军事吗?拿个炸药包舍身炸碉堡,首先有多少机率上得去,然后舍身?
去高校做做宿舍管理员,辅导员,或公司HR后就明白要不要舍身了。
做事讲技术,“我的团长我的团”看过吗?去学习一下,经典电视剧。军长就一个二代,只知道舍身,有冲劲,可他指挥,全军覆没。团长,人材啊!他有勇有谋,他知道过河是必须的,他知道有牺牲有代价,他心情我理解。就军长的做法全军做炮灰。
他杀过去了,虽然动作不漂亮,但我们不讲究,他成功了。再看看跟他冲锋陷阵的人:军长手下的以各种方式灭了,可深的团长精髓的几个跟班虽缺胳膊少腿,但走出来了。
所以战术很重要。打仗不是看胜一场的,是要看全局,布局的。
某度是一片军长,不知道这个论坛有多少团长,能明白我的意思。.
yingjie1018 2014-7-14 11:51
你若不焦虑
我么得饭吃:lol.
天天向上 2014-7-14 14:41
回复 4楼YY1256 的帖子
哈哈,团长.
2012新新 2014-7-14 16:01
无比焦虑中的妈妈。。。。。。.
mingchenjing 2014-7-15 10:41
[quote]原帖由 [i]yingjie1018[/i] 于 2014-7-14 11:5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54571&ptid=4870399][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若不焦虑
我么得饭吃:lol [/quote]
这话深刻.
一年级新生 2014-7-15 12:49
回复 4楼YY1256 的帖子
侬老深刻的.
Amphitrite 2014-7-15 15:53
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
我要努力地做到。.
洋囡囡妈妈 2014-7-15 17:02
:flower: :flower: :flower: :flower:.
双鱼阳 2014-7-15 20:28
我妄自菲薄的总结下,文中的观点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做父母的不要妄想去改变孩子的本性,这点我举双手赞同。可焦虑的父母们如今焦虑的不是这个,是怕孩子在竞争中被过早淘汰出局。社会变革令几亿农民走进城市谋生活,城市的阶层等级远比乡村复杂得多,尚未立稳脚跟的这一代,怎能不焦虑下一代?!.
dyc0626 2014-7-16 09:03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就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一直很想放下焦虑紧张的心,陪着儿子痛快的看一场世界杯,或者看着他在篮球场肆意的奔跑。可是,当我看到桌上一堆的作业,看到暑假班各种卷子,看到今年中考的种种讨论,初三生的妈没法淡定。也知道这种心情真的不好,老公说儿子还没参加中考,我先要得考试神经终合症了。怎么办?:Q.
ghon_1 2014-7-16 10:01
好吧,我现在就开始放下焦虑的心,好好爱。
我现在焦虑孩子、焦虑老男人,哎,基本神经病了.
俊逸 2014-7-16 15:25
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喜欢这句话!.
ANGBA 2014-7-21 13:49
对,好好的爱!要不父(母)子(女)一场有什么意思呢?.
liqiong8934 2014-8-3 11:31
回复 3楼小林的妈妈 的帖子
真的,没等到小孩毕业,自己焦虑的神经衰弱了.
liqiong8934 2014-8-3 11:34
回复 13楼dyc0626 的帖子
我们马上要初二了,已经开始担心以后的二年怎么办,孩子没倒下,自己先倒下了,要鼓励自己内心强大起来.
YY1256 2014-8-3 21:33
其实许多事真的讲战术。
例如:我真不明白为什么眼保健操一定要:为革命保护视力.......然后八拍八拍数。如果小学把它改成读乘法口诀,还有小朋友背不出?初中广播操改读“出师表”,中考时,哪个默不出,连体育分一起扣;P 我家女儿很小就会背乘法口诀和一些古文,全是我在家改革的结果。不知道学校啥时改革?
有些孩子竞争厉害,同学问问,一概说不䃼课,这个题目我也不知道。我女儿很认真教同学(虽然自己也只是混混)说:我必须自己全明白才能教别人,所以有时候我会变得非常清楚,并串起来了。有个同学在她帮助下,提高许多,(女儿常常中午要挤时间教她,小朋友怕老师)把女儿开心得很。而我提醒她,千万别妒忌别人,要拍手祝贺比你优秀的同学,这世上,比过了同学,有上海,有全国,放眼全球,真心比你优秀的人太多,比不过来,做好自己就好。
作业真心多,反正从一年级起我就不明白这么多无用的作业是为了让孩子聪明还是笨?因此我砍掉她许多作业,(从描红开始)我告诉她,因为没早教,所以跟学校进度,我们永远是小蝌蚪。 到今天她的一些作业还是我的事。(当然,孩子大了,现在她决定我帮她做什么)比如英语,她暑假找了一套原版书看,数学:她自己发现几何弱,所以决定多做几何。有时候我泡了咖啡埋头苦做,她在一边研究五x五魔方,下楼去玩....其实孩子也要休息和思考时间。而且乐高等许多玩具是培养孩子立体几何概念。因为从小培养她自学能力(因为实在赶不上一学期四十篇课文的节奏,只好慢慢研究)所以她四五年级就看明白魔方说明书,并很开心的教了许多学生。
焦虑可以,但教孩子真要用点心思。其实考试如战场。得先把自己稳住。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快乐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david_bb 2014-12-9 12:12
*** 该贴被屏蔽 ***
老虎mama 2014-12-25 12:07
我现在就是个无比焦虑的母亲,12月底未满13岁的儿子将去美国读7年级下,随着时间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焦虑:担心儿子学习是否能跟上、会不会被人欺负、生病怎么办、会不会整天打游戏、东西掉了怎么办.......总之脑袋里充满了会不会、怎么办、要不要......
Ageji_Mom 2014-12-26 03:51
回复 21楼老虎mama 的帖子
希望孩子一切都顺利!初中阶段过来,除去年龄小的劣势,有其它好的方面 - 如适应能力强,语言学习能力强,成绩对申请大学没影响(高中的课要计入GPA),等等。初中阶段对美国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过渡适应期。这边小学太放,高中很紧(对于好学、想上好大学的孩子而言;混日子混毕业的另当别论,可以一直不忙、一直happy),初中是老师训练学生规矩的时候(比如作业晚交是零分处理...). 初中有名义上的班或team,但也许没有一个孩子的课程表与你儿子的完全一样。建议他每门课都与几个孩子相熟一点,这样忘了什么可以相互提点。
如果学校是好学校,欺凌现象不多见。如果孩子在中国就是好学上进的孩子,在美国也不会差。初中孩子,生病一般就是感冒、stomach virus之类,不必太担心。就是这些也很少;发生的话,吃点OTC的药就行了,不严重的也可很快自愈(没人因此去挂水)。
孩子,还有家长,与住家、老师多沟通。多了解对方的期望值。中国家庭里的孩子,大多读好圣贤书就好了,但在美国是不够的。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避免要面对的。
孩子的可塑性、适应能力其实非常強,但常被大人低估。我家儿子也是少小离家,之前是被我们spoiled过度,一独立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你们不要过虑。
[[i]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14-12-26 04:01 编辑 [/i]]
老虎mama 2014-12-26 10:48
回复 22楼Ageji_Mom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也给我了信心。其实周围的朋友亲戚没有一个支持我们这么做,当然他们也是为我们好。我家的孩子适应能力很强,性格外向,但是不属于好学上进的那一种,只是有人提点的话还算讲的听,自控能力差了点(毕竟年纪小13岁都不到)。作为父母送他去美国也没有想过他将来一定要如何如何,但希望他一定不要荒废时间,努力做一只眼界开阔的青蛙。加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