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考拉 2006-6-13 14:25
家长与孩子相处中的十条准则
转帖:家长与孩子相处中的十条准则
渐渐地,女儿长大了,家长都期望让女儿做的事,她总会讲出一大堆“苛刻条件”来加以“抵抗”。有一次,一位家长要求女儿做完功课再与同学一起玩,女儿竟然回敬她多管闲事,瞎操心。家长听后简直气疯了。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承诺”的出发点是否有问题,难道孩子就得接受“严厉”教育吗?
许多父母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知道应该坚持说不,但总是不由自主地妥协。其实,与孩子做朋友,并不是一味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不然,很难建立起一个正确的限制标准,而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不因说大话或破坏规矩而感到羞愧。要想成为一个有影响、有威信的父母,就必须对孩子不适宜的行为进行批评,对他们不合理的要求说不。如果你将朋友的概念用过了头,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不清,无形中还会助长孩子的霸气。儿童问题专家们给父母们提供了一些对策:
准则1:制定必要的规则 孩子2岁起,父母就该要求他不要乱跑,不要将食物乱扔在桌子上等等,并且在什么时候都该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的制定,对他以后的成长是十分有利。
准则2:让孩子学做家务 孩子3岁起,父母应让他明白:家里父母是起主导作用的。可以把一些适当的“工作”分给孩子做,如吃饭前将自己的玩具收起来;用后的蜡笔要放回原处;上学的孩子可以让他收拾饭桌等。适当参与家务,能让孩子渐渐地学会独立。
准则3:满足合理的要求 如果孩子提出要求并不过分,应该接受,这样可以逐步让孩子懂得被重视和被尊重。譬如,妈妈正在洗衣服,孩子希望妈妈能带他去户外玩一会儿球。你可以告诉他,等衣服洗完后马上就带他去。
准则4:有时需要“铁心肠” 如果孩子已经买了不少玩具,还不断让你买新的玩具,不然,就大声哭闹。这时父母应清楚地明白,孩子的哭是因为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此时不需要过分地安慰他,否则会使孩子将此理解为你的同情和你认输,并且以此作为“要挟”的方法。有时让孩子在生活中有些“不满足”,对他成长是有益处的。
准则5:开拓孩子朋友圈 如果父母与孩子过分亲密,每分每秒都与他在一起,会使孩子离不开你,就很难和其他孩子交流和玩耍,成为朋友。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孩子走出家的环境,去接触更多的人。
准则6:不要做空洞的恐吓 如果孩子不听话,你又没有制住他的法子,久而久之,你就在孩子面前丧失了权威和信用。有时你实在没耐心再唠唠叨叨下去了,给他下了最后通牒,你就必须说到做到,不为孩子的可怜相所动。但你在给他下最后通牒之前要想清楚。假使你老是吓唬孩子又总是说了之后不执行,他就会觉得你没用,渐渐地蔑视你的权威。最糟糕的是,孩子将无视你良性的诱导,使得你滥用更多对孩子身心健康不利的事情作恐吓。
准则7:不要一发脾气就骂孩子 即使再气愤,也不该当众骂孩子,这是很伤孩子自尊心的。要知道,父母一项很重要的责任就是保护孩子的尊严。用粗鲁的言辞骂孩子仿佛给孩子贴上标签,这个标签会给孩子一个印象,时间久了,孩子就认为自己就是那样子的人。
准则8:不要在孩子面前反驳自己的配偶 你告诉孩子该睡觉了,你丈夫打断说:“让他把这套节目看完吧,还早呢。”由于配偶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在为家长之道上也各不相同,一方可能是威严型的,另一方可能是温婉型的。如果当着孩子表现 你们的分歧,孩子以后遇事就会利用父母间的不一致钻空子。这类小小的分歧往往会在日后酿成大问题。
准则9: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怨恨情绪 如果孩子对你说“我恨你,妈妈。某某某比你好”之类的话,你立即作出十分激烈的反应,是大可不必的。最好的做法是暂且环顾左右而言他。
准则10:停止说教 有时候你觉得是在教育孩子,但是你说到脸红脖子粗孩子仍无动于衷。要知道演说是不能代替行动的。假如你一边告诉6岁的孩子不能撒谎,一边又万分得意地告诉家人你找了个什么样的借口推辞了一个你不想参加的会议,这等于在变相地同意孩子以后可以不说实话。
[[i] 本帖最后由 上海的考拉 于 2006-11-25 19:04 编辑 [/i]].
小猫宝宝 2006-11-25 17:08
同意的
还得加一条:拓展视野,形成“终生学习”的概念。.
Keane 2006-11-26 14:00
准则一应该从孩子出世就开始了。两岁的时候如果一些习惯已经养成还要沸点周折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