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玖妈妈 2013-2-21 19:22
人物访谈-------如何参观奥赛博物馆
晴晴MM2月24日组织了场参观奥赛博物馆的活动[url]http://ww123.net/thread-4838985-1-1.html[/url],有家长自己也带孩子去过,但参观这样的艺术展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参观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很多家长有热情,但都不太清楚。论坛为此专门做这一主题,邀请了张琳老师为大家讲解这问题。
嘉宾介绍:张琳老师。张老师从事儿童美术教育约12年之久,最近4年一直从事儿童艺术品鉴赏与创作表现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注重培养儿童审美意能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其潜在创造力,提倡以美育促进儿童情感和个性表达。
请大家参加多参加互动[:sz11:] [:sz11:]
[[i]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3-2-21 20:50 编辑 [/i]].
邻家童话 2013-2-21 19:42
参观前的准备~
大家好!非常感动大家对于艺术品的这份热情和热爱,同时感谢论坛给予我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机会。从个人经验来看,通常参观之前,不妨请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好准备。
一、 思想准备
消除心理障碍。大师艺术品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神秘莫测。我们只要带着平静、平常心去感受,是可以看懂的,只是看懂的程度,因每个人的前期经验不同而相异。因为,美术馆或博物馆它不只是艺术品的容器,而是一个艺术市场,观众就是消费者,而儿童是最重要的消费者。
二、 参观目的
在参观前,不妨问自己带孩子去的目的是什么。是记住多少幅作品名称?认识多少位艺术家?学习和掌握多少艺术风格、流派?还是身心去感悟和体验艺术品的美,从而享受该次的艺术之旅?不少家长会斩钉截铁地说“感受”,那么在孩子参观的过程中,你是否不停的问孩子问题,从而打断孩子的思考或品味?甚至孩子根本没有空间单独思考?如果孩子对您认为的顶级作品没有兴趣,您是否拉住孩子看?您是否在不停的把您所知道的相关知识讲述给孩子?孩子是否在去之前充满期待和热切盼望,而到了之后很快就像泄气的皮球?显然,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带孩子去艺术馆参观的效果不理想,往往是因为我们的“行动目的”和“行动实施过程”相矛盾。
而且, 孩子对于艺术品的兴趣很多时候,不是持久性的,而是稍纵即逝的。简单说,就是“它容易产生、也易于消失”。所以,作为家长,要小心保护它。不然,弄巧成拙。因此,我的建议是,带孩子参观艺术馆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美的心灵和美的眼睛、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促进孩子的探索欲望”。
三、 参观内容(本条对于8岁以上孩子较合适)
在参观之前,请和孩子一起浏览奥赛博物馆相关资讯。对于孩子特别关注的作品或艺术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或书籍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绘图或做成小册子等。同时10岁以上的孩子,不妨请孩子列出3到5个问题,带着问题去参观。
最后,请大家不要过分夸耀某些您认为最重要的艺术品。否则,孩子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和您有偏差,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和不愉快。总之,请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提醒自己适时保持沉默。
[[i] 本帖最后由 邻家童话 于 2013-2-22 18:41 编辑 [/i]].
sjdfo 2013-2-21 20:51
张老师,我曾经带过不少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有我自己家的孩子,有同事朋友家的孩子,但总体感觉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难保证,总是开始的时候还能认真看展品,或者看介绍听讲解,到后来就走马观花了。效果总是不是很好。我在想,是不是孩子每次接受的能力有限,我们应该在去参观前做点功课,把着重要看的三五幅画列出来,先给孩子看网上图片,了解背景资料,然后到实地去看的时候效果会好些呢?.
sjdfo 2013-2-22 16:16
《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是为庆祝“中华艺术宫”开馆,而由中华艺术宫和奥赛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的大型油画艺术珍品展。展览汇集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集中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通过柯罗、米勒、库尔贝、博纳尔、勒帕热、罗尔、雷诺阿、巴比松艺术家群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来展现风起云涌、人文荟萃,充满变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绘画艺术。
.
展览分为8个章节:“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米勒”、“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画家‘梦蝶’”、“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孩童”和“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其中,既有艺术家个体和单个艺术题材的专题,也有注重对比的综合章节——通过展中展的灵活方式,多角度反映“法国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等在19世纪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形成、发展与衍化,进而探讨艺术与自然人文、社会更迭、时代变革之间的微妙交融。
展出时间:2012年11月16日-2013年2月28日。
展出地点:中华艺术宫第17展厅。
章节介绍:
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法国自然主义的萌芽和开端(巴比松、柯罗)-关键转折(库尔贝)-典型代表(米勒)-发展(写实主义)-变化及影响(题材内容的变化)。
第一章节
“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以柯罗和巴比松画派入手,对比库尔贝的风景、静物,体现“自然主义”注重刻划真实对象这一显著特点。
第二章节
“米勒”。米勒的作品相对风格突出,刻划对象和画面内容相对较为纯粹(田园风景和农忙),故而单列一章节;特别是首次对农民这个群体进行深刻的刻划,既尊重客观符合现实,又饱含了诗意。
库尔贝《泉水》
第三章节
“写实主义”。从库尔贝开始,从艺术理论和绘画实践两方面,对现实场景和普通对象进行刻划描绘。和前两个章节不同的是,这个部分的艺术家开始注重联系和表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避免场景化的同时,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作品用色方面延续米勒的风格,在相似色的使用中突出丰富的层次。
第四章节
“自然主义”。这一章可以被看作是诗歌化的“写实主义”。作品多数刻划了野外劳作场景。面对真实的场景,艺术家赋予了诗歌般的面貌风格,又兼具了近乎摄影的高超绘画技巧;色调较为明快透亮,用色丰富跳跃,着力表现轻松自然的画面关系。
第五章节
“画家‘梦蝶’”。这个部分的作品兼具了传统和创新。一方面,肖像画创作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手法在新时期无法被完全抛弃;另一方面,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对肖像画创作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所做肖像的对象都是艺术家的友人,甚至是艺术家自身。
第六章节
“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章节展现了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中,诸多艺术流派创作的世俗人物肖像,展示它们与“自然主义”的相互交融、借鉴,以及写实手法对时代人物(特别是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刻画。
第七章节
“孩童”。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孩童这一群体的关注得到前所未有地提高,甚至通过立法禁止童工。同时,考虑到“自然主义”的风格特点,特别策划和挑选了以“孩童”为主题对象的作品,画面富于情感、活泼有趣。
第八章节
“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这是突破的,并且富有当代精神的收尾章。按照人们的惯常理解和认知,“自然主义”往往被认为主要表现农村生活、乡郊野外,自然轻松的风格是脱离于沉重现实的。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社会矛盾积聚,艺术家无可避免地投身并参与到一系列变革中,例如:一、对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写实记录;二、对艺术范畴中“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升华;三、对人类自身的人本认识(对不同阶层的认知)。.
邻家童话 2013-2-22 18:25
回复 3楼花前月下 的帖子
感谢您的分享!看来是位非常认真的妈妈,为了活动做了不少功课、花了不少功夫。挺好的。
关于您说到的孩子“集中注意时间短”和“效果不太好”的问题,通常有两方面原因可以解释。
首先,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是客观因素,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通常6岁孩子在适当的环境下约持续25分钟左右,而如果把奥赛博物馆参观下来,从排队到结束通常起码1个小时,而欣赏艺术品本身又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情;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孩子观看的过程中,在边走边看,还消耗大量体能。因此,通常建议不要一次在博物馆或艺术馆呆太久,尽量尝试“少量多次”,就像饮食一样,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参观时间应该越短。
其次,关于效果的问题。除了直接受第一个问题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参观前准备的策略问题。就是在参观之前,尽量不要把要参观的艺术品夸耀,不然孩子带着美好的期盼而来,结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会有失落感,因为孩子眼中的美和家长眼中的美不是一个标准、不是一回事。因此,建议让孩子(6岁以上)自己在家主动收集资料,现场主动探索,同时到达博物馆之后不要走马观花的一一俱看,最好选择孩子有兴趣、或有争议、或印象特别深刻的3-5幅作品专注的欣赏(一幅作品尝试用5分钟左右仔细品味和讨论)。
以上仅代表个人愚见,敬请您根据孩子个体情况灵活调整。对于您的参与再次表示感谢!
[[i] 本帖最后由 邻家童话 于 2013-2-22 18:35 编辑 [/i]].
邻家童话 2013-2-22 18:28
参观策略分享~
大家对于参观的效果不是很满意。下面针对这个问题,和大家浅谈一二。
A.共性(所有年龄段)
(1) 避免先入为主,请孩子自由观赏
看到作品的时候,家长首先不要“告诉”孩子该作品的知识背景,而是请孩子去感受。问孩子是否喜欢,并请孩子尝试说出着迷或讨厌的理由,而不管孩子如何描述,请尽量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对于您的孩子来说,在那一种氛围之中,在那一刻,您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孩子来说比艺术品还昂贵,因为有时候的美感是瞬间即逝去的。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说“你看,这幅画多美”、“这幅画很漂亮”等等,这些话对于孩子来说激不起兴趣,还有可能把孩子的美好想象给挥霍。
(2) 解释并提示参观礼仪
无论哪种类型的博物馆或艺术馆,都有参观礼仪,并且这些礼仪大同小异。家长在孩子参观之前也已经多次解释。但孩子在看到喜欢的作品或到新的场合容易兴奋和激动,会忘记礼仪,会放声和好朋友交谈、会不由自主靠近和“触摸”作品、甚至会奔跑等。所以,需要家长现场实施教育,向孩子解释这些参观规则为什么这么严格的原因。因为即使是干净的手触摸绘画也可以产生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而微生物会寄生在上面破坏作品。
(3) 反复观看喜欢的作品
其实艺术品欣赏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阅读”一样。孩子们对于喜欢的故事,听上许多遍也乐意,欣赏艺术品亦如此。因此,建议家长带孩子整体参观之后,不妨回过头来,再次去寻找和回顾喜欢的作品。年龄小的孩子为了节约“体能”,可以在同一展厅反复观看最喜欢的作品。
B.按照年龄段
第一,4-6岁
(1) 感兴趣作品的特质
★颜色鲜亮的作品。研究表明儿童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所以,不妨在色彩鲜亮的作品前多驻足停留,同时也可以观察作品中局部有红色的细节,比如,柯罗的作品《清晨的看牛人》。
★立体感强的。看起来像“真”的。比如,库尔贝的作品《鱼》。
★与自己相关联的。比如,儿童、妇女、小动物、游戏场等。
★构图简单,造型夸张的。比如,朱尔•布勒东的作品《拾穗的女人》。
(2)引导策略
★和日常生活相关联。孩子从作品中找到和自己日常生活相似的场景,孩子会特别亲近、有兴趣。不妨和孩子简单讨论。
★幼儿园段的孩子不会满足用眼睛乖乖看画,他们会用整个身体参与其中。不妨,请孩子模仿画面中的动作。
★请孩子代入想象、编故事。如观看亨利•若弗鲁瓦的作品《医院探病日》时候,请孩子想象发生什么事情了,该怎么办等。
第二,7-10岁
(1) 感兴趣作品的特质
★ 对比强烈、色彩鲜艳的作品。
★ 有故事的作品。米勒的作品《拾穗者》等。
★ 人物形象鲜明。如阿尔弗雷德•罗尔的作品《农妇曼达•拉美特利》
★ 奇特或怪异的造型。如朱尔•巴斯蒂安-勒帕热的作品《干草》。
(2)引导策略
★ 引导孩子阅读艺术品旁边的介绍,了解作品基本信息牌。
★ 讨论和想象作者如何创作该作品或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创作的该作品。
★ 临摹孩子最有兴趣的部分。
★ 讨论:你认为这幅作品是否完整?什么情况下算是一幅作品画完了呢?
第三,11-13岁
(1)感兴趣作品的特质
★ 艺术家的人格特点,名人轶事。如,库尔贝的作品《受伤的男人》。
★ 画作的创作背景。如莱昂•莱尔米特的作品《收割者的酬劳》。
★ 作品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方式。如何画出来的?如亨利•方丹-拉图尔的作品《维多利亚•迪堡肖像画》。
★ 作品的寓意。如阿尔贝•埃德费尔特的作品《路易•巴斯德》。
★ 不同艺术家对同一题材作品的处理。如本次展览中很多关于“牛”的作品。康斯坦•特鲁瓦永,《清晨去劳作的牛》、罗萨•博纳尔,《纳韦尔的犁耕》等。
(2)家庭创作指导策略
★ 选择一位艺术家进行深入收集其资料。并尝试把收集资料做个小册子。
★ 选择最不喜欢的或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一幅作品,进行分析。也许会在慢慢了解中喜欢上该作品。但不管怎样,随着对作品的深入了解,会影响孩子最初对作品的看法。
★ 为一幅作品做广告宣传页。请孩子尝试做设计师。为自己(或妈妈或爸爸)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做宣传广告。
[[i] 本帖最后由 邻家童话 于 2013-2-22 18:29 编辑 [/i]].
sjdfo 2013-2-22 18:47
回复 6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非常感谢回复。
说心里话,我自己对艺术也不懂。这几年在陪孩子看博物馆的过程中,为了给他讲解,自己看书,找资料,一点一点地喜欢上了。但还是一个门外汉。
欧洲的油画,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才能达到自已欣赏的水平。我个人的感受是,欧洲的画大致有风景,人物,场景,历史和宗教几个主题,我自己每看一副画之前,也是需要查很多背景知识和介绍才能看懂。国内十来岁的孩子,对欧洲文化的接触不多,尤其是宗教和历史,如果让他们自己自由去欣赏,会不会看不懂呢?.
子玖妈妈 2013-2-22 18:51
回复 5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最好选择孩子有兴趣、或有争议、或印象特别深刻的3-5幅作品专注的欣赏
张老师,假如象这次参观奥赛博物馆,是有讲解的,你觉得讲解跟你这个原则有什么矛盾吗?该如何处理呢?.
邻家童话 2013-2-22 19:16
回复 7楼花前月下 的帖子
嗯,挺好的。其实作为父母和教师都是一样的,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如何作父母也是一门学问,现在我们一些热心的父母已经自发组织父母成长沙龙了。而这个奥赛博物馆的活动也是在众多热爱艺术的家长组织而成。
其实,现在不是家长朋友热情和动力有的,但策略和方式还有待改善。首先,是目的和想法。因为,我们带孩子去博物馆总是有种要学到点什么的感觉,所以无形中关注知识背景多,对孩子的情感感受少。小朋友阶段其实重要的是带孩子去“感受、感悟”,和孩子一起讨论,在孩子有兴趣的情况下,回家之后一起收集资料。抛开艺术史,抛开艺术理论和原则。因为,把这些专业知识顺利的用孩子理解的语言去解释和传达,对于专业艺术教师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何况对于非专业的家长。所以,儿童时期,关键是培养孩子的艺术之眼和艺术心灵。而艺术之眼是潜移默化地润出来的。如果能够遇到合适的课程则交给专业人士更好,如果没有,自己带去,重点落在儿童的感受上即可,孩子去艺术馆就像品尝美味食物或喜得期盼已久的玩具,是一种精神愉悦。再说,那些专业知识和理论以后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学习。
举例说,现在与奥赛博物馆同时展出的还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现代艺术。之前,听一位非常热爱艺术的家长朋友说,她带8岁女儿去看了,结果看了半天愣是没有看懂,说现代艺术太难理解了。这位家长朋友回来后和我交流,当时听完她的描述后,给我的感觉就是“现代艺术估计很难理解,不适合小朋友”。今天下午我抽空和先生一起去看了,结果到达现场之后,给我的感觉是“展示的这些艺术品并没有多少怪异呀?不是特别抽象和难以理解呀?”于是,我一边看一边思考如何解读给小朋友们。所以,我顿时明白了,其实这位家长朋友虽然已经是很资深的艺术爱好者,但和专业人士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像我和您们专业的差别一样,在您们的行业,在您们看来是微小的问题,而对于我们却是大问题。这也就证明了“跨行如隔山”的老话。所以,我们家长朋友带孩子去参观的时候,不要用专业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做妈妈的事情。.
sjdfo 2013-2-22 19:49
回复 9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有道理。
这个现代艺术,我们去看Guggenheim 的时候,不要说孩子,我自己真的也是看不懂。倒不是看不懂它是什么,而是不明白,美在哪里,呵呵。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这样幸运,没有这样的接受熏陶,培养感觉的机会,现在跟随孩子一起补课吧。.
sjdfo 2013-2-22 20:00
回复 9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说个趣事。
带孩子去看毕加索的画的时候。在他那副《科学与慈善》的画前,居然看成:一个年轻人男子病得很重,他的父亲在身边陪他,另外一个护士手上抱着东西在照顾他。
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时候,他的判断依据是,床上那个人头发很短,是个男的,身边坐的人年纪看上去有点大,脸上很忧愁,应该是他爸爸,边上那个女人头上包着白布,是护士,手上抱着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想不明白这个画和《science and charity》有啥关系。
我的理解是,床上躺着病人应该是个女的,但画面不是很明显,边上坐的男人是个医生,他手里拿着个古老的听诊器,孩子对那个东西不认识,所以不能从那个细小的细节上判断出是医生。边上站的那个女的是修女,他很少看到修女,不知道其装束,修女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因为当时馆内光线原因,孩子头部有反光,没看出来那是个孩子。科学应该是指医学,慈善是指宗教。
因为画边没有介绍,我在现场用手机上网给他查资料,然后他才恍然大悟,再看一遍,才理解这画的主题。
[img]http://t3.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lR7NbagQTUfW7kHhi8MtG1K_xp6yVSe6pcXLwMv7cMYYdVy3n[/img]
请教张老师,如果孩子的理解有偏差,是应该给他指导呢,还是让他发挥自由想象有空间?对于这一点,我以前是选择前者,现在看你的指点,是不是我不应该去约束他呢?谢谢。
[[i] 本帖最后由 花前月下 于 2013-2-22 20:06 编辑 [/i]].
邻家童话 2013-2-22 20:29
回复 11楼花前月下 的帖子
其实您自己已经回答了您的问题。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自己去看,在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和“真实”有偏差属于正常。然后孩子在兴趣的驱动下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机、网络等)去探索,去寻找答案,最后发现“原来是这样的”,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会印象更加深刻。其实这个过程,孩子收获的不光是“答案”,更重要的是探索欲望和兴趣。通过艺术品欣赏活动,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发展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一定是为了做艺术家,而是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比如,在刚刚您上面环节中,发展的探索能力。
[[i] 本帖最后由 邻家童话 于 2013-2-22 21:04 编辑 [/i]].
邻家童话 2013-2-22 20:34
回复 8楼子玖妈妈 的帖子
不矛盾。因为有的孩子已经去参观过几次了,这次有专业志愿者教师讲解,正好在专业上面给予支持。当然,对于第一次参加的孩子,不妨早点去,提前先看看,然后休息下,再跟队伍。另外,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自己根据孩子情况酌情掂量。关于志愿者教师,之前王老师已经和我沟通过了,她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现场持续时间,而灵活性的、选择讲解。.
sjdfo 2013-2-22 20:48
回复 13楼邻家童话 的帖子
能有这样一个和老师交流的平台,真好。
我家孩子没有画画天赋,绘画水平很差。但我觉得这并不影响教他学会艺术欣赏,欣赏靠的是培养兴趣,然后慢慢积累,熏陶,潜移默化吧,最后形成一种气质或自身的修养。
希望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指点。
再次感谢。.
邻家童话 2013-2-22 21:02
艺术大师的点滴故事分享--库尔贝
关于本次奥赛博物馆展出的作品中,其中库尔贝和米勒最受瞩目。关于米勒的相关资料,我之前已经和大家分享过了。所以,本次,和大家简单分享下,库尔贝的基本信息。
(1) 家庭简介
古斯塔夫•库尔贝,1819年6月10日出生于法国奥尔南的一个农场主家庭。其父亲是葡萄园主,后做过地方行政长官,母亲是位务实的妇人。库尔贝是家中的独子,有4个妹妹。
(2) 学习背景
库尔贝小时候在教会读书,曾跟一名神父学习美术,后来到贝桑松皇家高中学习。1841库尔贝被父亲送到巴黎读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但库尔贝本人不喜欢当律师,想当一名画家,于是他常常去卢浮宫临摹历代大师作品,同时也去画室学习人物写生。
(3) 个性特征
据说库尔贝个性鲜明,倔强而叛逆,具有非凡领导才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
(4) 专业发展
1844年,库尔贝的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第一次被沙龙展览所接受,对于年轻的库尔贝来说可谓是良好的开端。1847年,创作《受伤的男人》。据说是因为他的模特也是他的爱人维吉尼带着儿子离开他,在伤心悲痛之下创作了该幅作品。 1855年的万国博览会,库尔贝送去11件作品,其中《画室》和《奥尔南的葬礼》被拒绝,于是库尔贝一气之下在博览会附近建造了一个小棚子,举办了名为“现实主义”的个人画展,这次画展把库尔贝的艺术推到高峰。
所以说,库尔贝被认为是19世纪写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其开启了写实主义的大门,发现了生活中平凡的美。因为,在那个标榜美的时代,他将“卑微、丑陋”入画,反对虚伪和夸张,其笔下既有社会底层的劳动工人,也有各种争议题材,例如动物、乡村风景等,创造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全新风格。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我希望永远用我的艺术维持我的生计,一丝一毫也不偏不离我的原则,一时一刻也不违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画仅仅取悦于人、易于出售的东西。”所以,库尔贝的这种执着精神、和真诚的态度影响和鼓舞了很多人。.
邻家童话 2013-2-22 21:12
西方艺术流派分类
西方艺术流派时间分类
14-18世纪
1. 国际哥德风格(International Gothic)
2. 文艺复兴 (Early) (14th)
3. 风格主义 (16th)
4. 巴洛克艺术 (17th)
5. 洛可可(18th)
19世纪
1. 新古典主义
2. 浪漫主义
3. 批判现实主义
4. 巴比松派
5. 前拉斐尔派
6. 学院艺术
7. 印象派
8. 后印象派
9. 新印象派
10. Chromoluminarism
11. 点描派风格(Pointillism)
12. Cloisonnism
13. 那比派风格(Les Nabis)
14. 综合主义(Synthetism)
15. 象征主义
16. 哈德逊河派(Hudson River School)
20世纪
1. 现代艺术
2. 立体主义
3. 表现主义
4. 抽象表现派
5. 抽象艺术
6. Neue Künstlervereinigung München
7. 蓝骑士(Der Blaue Reiter)
8. Die Brücke
9. 达达主义
10. 野兽派
11. 新野兽派
12. 新艺术运动
13. 包豪斯
14. 荷兰风格派运动
15. 装饰艺术运动
16. 普普艺术
17. 未来主义
18. 至上主义
19. 超现实主义
20. 色面派(Color Field)
21. 极简主义
22. 装置艺术
23. Lyrical Abstraction
24. 后现代主义
25. 概念艺术
26. 地景艺术(Land art)
27. 行为艺术
28. 录影艺术(Video art)
29. 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
30. Outsider Art
31. 低眉艺术(Lowbrow)
32. New media art
33. 年轻英国艺术家派(Young British Artists)
34. 反概念主义
35. Systems art
21世纪
1. Relational art
2. Videogame art
3. 哲学星座原型批判美学.
邻家童话 2013-2-22 21:17
西方美术流派简介
时期 时间 特点 人物 代表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 15世纪末--
16世纪中叶 颂美人性,
崇尚科学 达﹒芬奇 肖像画、油画《蒙娜丽莎》、壁画《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 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
米开朗基罗 雕塑《大卫》、绘画《创世纪》、壁画《最后的审判》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重视素描和轮廓,
注重雕塑版人物形象 安格尔(法) 《泉》
浪漫主义 崇尚个人情感 德拉克洛瓦(法) 《自由引导人民》
现实主义 19世纪中期 直面生活,批判现实 库尔贝 《画室》
米勒 《拾穗者》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 19世纪后半期 强调瞬间光和色, 莫奈(法) 《日出﹒印象》
新印象主义 19世纪末 用细小纯色点排列笔触 修拉(法)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后印象主义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色彩对比强烈 凡高(荷兰) 《向日葵》、《星夜》、《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塞尚(法) 《静物》
高更(法)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0世纪
西方现代派 野兽派 大胆使用纯色,
强调线条的作用 马蒂斯(法) 《马蒂斯夫人》
表现主义 手法夸张,发泄内心苦闷 蒙克(挪威) 《呐喊》
立体主义 追求几何形体的排列组合 毕加索(西班牙) 《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
抽象主义 点、线、面、色彩组成 热抽象:(曲线)
康定斯基(俄) 《即兴之作》
冷抽象:(直线)
蒙德里安(荷兰) 《红黄蓝构图》
超现实主义 荒诞离奇、丑陋虚幻、
超越现实 达利(西班牙) 《记忆的永恒》、《内战预感》.
邻家童话 2013-2-22 21:19
祝大家参观愉快~
希望大家参观愉快~,预祝活动顺利开展~.
晴晴MM 2013-2-23 10:22
非常感谢张老师的指导!很抱歉由于这周出差在外一周,一直在会议中,没有及时上来跟帖!.
晴晴MM 2013-2-23 10:30
您提到的欣赏博物馆艺术品的方法,我也深有感触。
在活动开始前提前半小时赶到,对整个场馆的主要作品浏览一遍,先自己去探索一下。无论是热身也好,还是通过自主探索获得独特的体验也好,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次去奥赛博物馆展馆欣赏时,虽然没有专业讲解员的讲解,但是一点都不影响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自个欣赏了半个小时。直到要集合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儿童欣赏画作,和我们成人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作家的背景,搞清楚这幅画说什么,然后才说是看懂了。小朋友看不懂也没有关系,就和他们听故事一样,搞清楚作家是谁,这个故事要说什么含义,有这个必要吗,他只要去看,去听就好了。
但是如果碰到感兴趣的作品,孩子自己会去探索的,他们用眼睛去探索,用心灵去探索。会认字的小朋友会自己去看背景介绍。这就很好。
家长真的不专业,有次在上海博物馆看国画,孩子们问了个小问题,我就在那里不着边际地瞎回答一气,导致旁边一个年龄大的观众很不满,当即质问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呢?.
晴晴MM 2013-2-23 10:34
巴黎奥赛博物馆展品的讲解词,是为成人,特别是艺术爱好者撰写的。严格来说,也不完全适合孩子,特别是年龄有效的孩子。
好在作品讲解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集中在几个作家的主要代表作上,而且穿插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王老师已经和讲解员沟通过,希望考虑到孩子们的特点,以讲故事为主,大幅删减掉艺术史,美术技法等的讲述内容。.
sjdfo 2013-2-23 15:36
回复 21楼晴晴MM 的帖子
晴妈,这个解说词有文字版的吗?是否有售可供学习的?谢谢。.
晴晴MM 2013-2-23 18:33
回复 22楼花前月下 的帖子
如果你申请加入上海博物馆的志愿者项目,你就有机会获得很多博物馆解说项目的解说词。
这次我只是牵头,我女儿现在的美术王老师就是一位志愿者,她手上有上海全部博物馆的解说词。
但由于精力的原因,志愿者们只是会专注于一些固定的展览。王老师平时会定期去上海博物馆担任志愿者,对于奥赛博物馆也不熟悉。
这次由于计划安排的2个志愿者只能来一个,为了完成这次两场讲解的任务,王老师自己也需要做好准备讲一场。她12月初去过一次,听过讲解,这次又熟悉了解说词,这周专程去奥赛展厅了一次,连续试讲了两场!
刚开始是几个人,到后面观众们自动加入,聚集了约30人。讲完一场需要快一个小时!讲到第二场时的一半时中气就有点不足了。
我不清楚解说词是否可以对外发布,回头问问。.
sjdfo 2013-2-23 18:45
回复 23楼晴晴MM 的帖子
谢谢晴晴妈妈。给你发短消息了。也想知道怎么加入志愿者,我有兴趣呢。.
晴晴MM 2013-2-23 18:48
回复 24楼花前月下 的帖子
呵呵,我帮你问问!
说实话,自己去看过一些展览,所以能体会到志愿者太重要了,也非常辛苦!
因为自己带着孩子,没有时间,如果过两年孩子大了,也想去做个志愿者,给孩子做个榜样!不仅要索取,也要付出!.
猫猫妈妈 2013-2-23 22:36
这个帖子太有用了,谢谢楼上各位:)[em01].
青青小白杨 2013-2-25 15:46
我家小朋友12岁,带她去看了,说不喜欢。
我自己在听蒋勋的关于西洋美术史的讲座 ,一共24讲,听了以后对我们去接受这些作品还是很有帮助的。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搜一下。但是里面内容太多,一时讲不完,小朋友也没耐心去听。曾经也带我家小姑娘去看过毕加索的展览,简直不知所云,但是听了讲座以后,我可以接受了,当然,恕我愚钝,离理解的境界还相去甚远。
留个大概的印象吧,真正要理解,需要生活的磨砺。蒋勋说,写实派,不是画得像就叫写实派,呵呵,里面大有含义的,大家听了才明白。
另外,推荐蒋勋讲的红楼梦和文学之美。美术史,只有音频没有图像,听起来还是很不过瘾的。.
may5li 2013-2-26 13:18
回复 22楼花前月下 的帖子
第一章节 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
康斯坦·特鲁瓦永《清晨去劳作的牛》(编号:RF 127)
康斯坦·特鲁瓦永是画家朱尔·迪普雷的朋友,于1848年的沙龙荣获一等奖章;一年之后,他受封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第二帝国向他订购了《清晨去劳作的牛》(编号:RF 127),从此特鲁瓦永名声大振。这幅巨作是为1855年巴黎世博会所作的。画中的动物和放牛人正朝着我们走来,被画家特意强调的光影效果定格为不朽的形象。特鲁瓦永将动物呼出的温热气息和秋日上午的氤氲空气结合在一起。帝国的意志非但没有与这曲对乡野田园中辛勤劳作的颂歌相悖,反而促使艺术家更自如地阐释农民和大地母亲之间健康积极的紧密联系。
卡米耶·柯罗《清晨的看牛人》(编号:RF 1792)
在1830-1840年期间,法国新一代风景画家使风景画这一类型获得了新生,他们突出画作中的写实主义,赋予它们突出的地域特色,去除了画中任何与自然本身无关的主题。在这些画家中的有些人身上,古典主义的影响仍然清晰可辨,柯罗就是一例。和另一幅散发出忧郁气息的作品《傍晚》一样,《清晨的看牛人》勾起了我们对克洛德·洛兰的田园画杰作的回忆。光线将枝叶渲染得朦朦胧胧,景色的过渡十分柔和,从土地的皱褶里浮现出两头母牛,后面跟着一个女人。这类画作都是为一个女性朋友所作,所以和沙龙展览的作品不同,无需完成最终的几步处理。
居斯塔夫·库尔贝,《鳟鱼》
对于库尔贝来说,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是通过自画像来完成的。他的自画像强调的是他亚述人般的俊美脸庞、运动员般光芒四射的力量和新颖的绘画语言。在他创作生涯的初期,他不无自得地偏好将自己表现为受到生活或爱情重创的年轻人形象;在他艺术创作的后期,他将自己等同于一个记恨巴黎公社的社会中受害者的角色,他这样做具备充分的理由。《鳟鱼》表现一条鱼被抓获后濒临断气的情景,可以诠释为作者在1873年的一幅政治自画像。四年之后,画家也在流放地瑞士溘然长逝。他身后名声大振,在自然主义画家中受到热烈追捧。
第二章节:米勒
米勒《牧羊女和她的羊群》
米勒的这幅著名作品在1864年的官方沙龙上广受好评,被选中在1867年的巴黎世博会上展出。米勒回归小牧羊女的主题,画中人物兼具童年的纯真和少年的懵懂,焕发出诗意和近似于神秘的静谧气息,让人联想起米勒《晚祷》的氛围。少女衣着简朴,专心于编织,凸显于一片单调的平原背景之上,在金色光线衬托下的牲畜毛发栩栩如生。米勒再次成功地把田园之梦和他所处时代盛行的写实主义风格结合在了一起。
让-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
继展出《簸谷人》让米勒一举成名之后10年,他的《拾穗者》又一次大获成功,堪称表现无产阶级农民题材的巅峰之作。这幅画的构图将近景中的三个农妇和远景中的农民形成微妙的对比,这三个农妇不得不在收割后留下来的碎屑中寻找麦穗,而在背景中的农民身旁却堆起高高的谷垛,象征着后者获得丰收。三个农妇弯腰驼背的姿势强调了她们的辛劳,而暮色渐近,她们只能趁着最后一丝光线捡拾麦穗,也说明了她们面临的困苦处境。这三个被农活压弯了腰的形象既解构了捡拾这一动作,又让人联想起三位一体,赋予她们历史画作中圣家族般的威严和庄重。
让-弗朗索瓦·米勒《簸谷人》
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诺曼底人,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农户。他和最早为他作传的作家笔下洋洋自得描述的不同,并非有点“野路子”的自学成才之士。他跟随瑟堡的一个画家接受了初步艺术训练之后,去闯荡巴黎。1840年代中期,他创作了一些以对18世纪的回忆为背景的裸体人像和田园画,并籍此打入了市场。在1847年左右,他的风格完成了从有趣随兴到田园牧歌的转变。《簸谷人》在1848年的沙龙大获成功,打消了他的疑虑,那次画展中初生的共和国取消了所有的评委。后来在奥赛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更稳固了他受欢迎的地位。米勒的作品观察细致入微,富有张力,颇有米开朗基罗的遗风——这也是让他一举成名的原因。
节:写实主义
罗萨·博纳尔《纳韦尔的犁耕》
这幅画中的光线明亮、卓越非凡,农民们在这初秋的阳光下用犁翻开土地,让它在冬天来临前透气。沙罗勒-纳韦尔出产的牛膘肥体壮、精力旺盛,这一特点通过一个大胆的视角跃然纸上,预示着电影时代的开端。《纳韦尔的犁耕》是受刚刚诞生的第二共和国所托订制的,这幅画是动物题材的巅峰之作,它颂扬法国土地的慷慨和丰饶。所以,这幅画的成功也呼应了一条重要的政治信息,即向普通农民的辛勤劳作致敬。这幅高质量的杰作充分说明了罗萨·博纳尔在法国和美国都广受好评的原因。
朱尔·布勒东《拾穗的女人》
布勒东用一幅无名农妇的站立肖像向二十年前米勒描绘类似乡野情景的伟大画作致敬。虽然如此,他却赋予乡野中的社会关系以截然相反的阐释。布勒东画中的强壮农妇精力旺盛,气魄非凡,与米勒《拾穗者》中疲惫不堪的身躯所显露出的脆弱和痛苦形成了对比。米勒作品中的拾穗农妇只能满足于捡拾收割结束后遗留下来的残余麦穗,而布勒东画里的农妇却扛起了粗壮的麦穗,显然喻示着她得到了好收成。从农妇脸上坚毅的表情和她强有力的举止看来,这幅画预示着十月革命之后在苏联逐渐兴起的社会主义写实主义风潮。
节:自然主义
阿尔弗雷德·罗尔《农妇曼达·拉美特利》
自然主义画派向来以改革所有绘画类型为己任,这幅不朽巨作就代表了成果之一。画中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妇正在从事每天惯常的劳作,罗尔明确注明了她的姓名,采用了原本他的前辈们专用于贵族肖像的画幅和绘画类型,不仅仅为了颂扬她——他将曼达·拉美特利、一头母牛与那些争相向他订制肖像画的上流社会客人一视同仁。他的笔触精准,可以与摄影技术相匹敌。艺术家是在诺曼底海边度假时偶遇画中农妇的。这幅画在1888年法国艺术家协会沙龙展出后大获成功,给农妇带来了反常的盛名。她的形象虽然家喻户晓,却没有改变她的生活。
朱尔·巴斯蒂安-勒帕热《干草》
巴斯蒂安-勒帕热从前辈米勒和库尔贝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于1878年的沙龙中凭借《干草》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终于一举成名。他的绘画风格被公认为更为现代,取印象派和摄影技术之所长。艺术家开创了自然主义运动的先河,该运动是写实主义画派展现社会现实的新阶段。所以,画中农妇的脸上流露出在田间劳作数小时后筋疲力尽的疲倦神态,尤为扣人心弦。画家大胆的视角更让人感到人物仿佛被关在田野中,这片土地既是他们的生活之源,也是他们的痛苦之源。
莱昂·莱尔米特《收割者的酬劳》
莱尔米特来自巴黎北方的农村,他堪称那些出身寒微,凭借天赋一步一步攀上成名阶梯的艺术家的典范。他直到20岁才离开家乡来到巴黎,所以对故土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他的画作中多见农村场景。《收割者的酬劳》在画家的家乡完成,大获成功,画家也因此得到一个外号“收割者的画家”:画中真实再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农民辛劳工作的同情。与此同时,新诞生的共和国大加褒奖它的人民诚实勤劳、土地丰饶公正,而农民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画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表达政治诉求上,而是充分发挥了绘画才干,创造出了扣人心弦的逼真效果,比如近景中的长柄镰刀几乎可以与摄影作品媲美。
第五章节:画家梦蝶
居斯塔夫·库尔贝《受伤的男人》
库尔贝把自己画入作品中,反映了这个年轻的艺术家对从北欧到威尼斯的前辈艺术的折衷主义思考,以及对后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兼收并蓄。库尔贝在画中彰显了已经定型的气质和他对自己赖以成名的才华的自信。这张双目紧闭、浑然忘我的脸庞还流露出了内省的情绪。他把自己比做失败的决斗者或是刚和恋人分手的受挫男子,仿佛在吐露内心的感受。这幅作品的笔法虽然是写实主义的,却也被赋予了沿袭浪漫主义肖像画中所特有的充沛情感。库尔贝后来因巴黎公社起义被捕入狱,直到在他生命最后几年创作的《圣佩拉吉的艺术家肖像》,艺术家本人的形象在画中都是无所不在的。他主要采用寓意等方法来表现。
居斯塔夫·库尔贝《带小狗的裸女》
在欧洲艺术传统中,裸体堪称表现“理想之美”的典范——纯粹的线条,完美的曲线,洁白的皮肤,秾纤合度,光滑细腻。在古典主义中,人体参照的是古希腊的著名范例,是一种超越人类的和谐的象征。居斯塔夫·库尔贝在浪漫主义的环境中接受绘画训练,他所属的那个世代抛弃了大卫式的武士和俊美男子,回归更有肉感的裸体女人形象。提香、鲁本斯、伦勃朗、华托和布歇,更不用提还有安格尔和德拉克洛瓦,他们都是阐释人体和挑起欲望的另类中间人。这幅《带小狗的裸女》刻意表现出玩乐逗趣的样子,是画家向弗拉戈纳尔和他笔下寻欢作乐的场景致敬。这是写实主义给我们上的另外一课。
埃内斯特·迪埃《于立斯·比坦肖像画》
埃内斯特·迪埃在1874年沙龙中脱颖而出。他的作品起先借鉴了西班牙画家卡罗勒斯-杜兰的风格,后来又吸取马奈的长处,更趋清澈明亮。在这幅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转变的痕迹。自然主义画派的那代人与印象派画家一起,都热衷于描绘画家专心推敲的主题、在一些热门的地方寻找灵感的画面。埃内斯特·迪埃就锁定了面对画布和大海正在工作的画家于立斯·比坦。自从1870年代末以来,于立斯·比坦就一直致力于观察诺曼底水手和他们妻子的苦难生活,并以戏剧化的手法表现创作。迪埃在1880年的沙龙中展出的画作(编号:RF 1037)中,抓住了比坦调皮活泼的气质,并表现了他们对明亮色彩的共同喜好。
节: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和第七章节:孩童
奥古斯特·雷诺阿《维莱的贝尔南先生和夫人》(编号:RF 1951 28)
雷诺阿、德加和马奈无疑是印象派最重要的三位肖像画家。雷诺阿手头拮据,很早就不得不凭借完成订制肖像画来继续艺术追求。然而,他成名之后也仍然对肖像画情有独钟,在20世纪初期成为巴黎上流社会最受追捧的艺术家之一。画中是加斯东·贝尔南和他的妻子的肖像,前者和他的兄弟若斯都是1914年前巴黎非常重要的画商。印象派以其精细的风格被视作写实主义的化身之一。在这件作品中雷诺阿为作品定下了标志性的粉色色调。当时已经年迈的大师在这幅画中既秉承了古典主义,又展现了他在创作生涯晚期开创的前卫风格
亨利·方丹-拉图尔《维多利亚·迪堡肖像画》
方丹-拉图尔(1836-1904)画作的题材围绕着朋友圈子和家庭圈子。和他敬仰的荷兰艺术家一样,也是一个善于描绘亲密场景的画家。他是第二代写实主义画家,在1863年左右成名。他的画风坚实、富有诗意、细腻精致,因此和朋友惠斯勒和马奈一样享有盛誉。他的笔触毫不矫饰,有时候甚至可以用朴实无华来形容,他善于描绘女人,却在画作中执意回避在沙龙中流行的过分可爱的女性形象。常常在他的作品里出现的女性阅读的画面也不落俗套,不一味追求甜美温柔。维多利亚·迪堡是画家的未婚妻,她在这幅画中与其说是谦逊,不如说显得神秘而专注。这幅作品于1873年展出,早于印象派第一次画展整整一年,方丹-拉图尔始终都与印象派画家保持距离。
亨利·若弗鲁瓦《医院探病日》
这是19世纪末最受欢迎和被复制最频繁的画作之一。它的荣耀之旅开始于1889年的沙龙,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正如若弗鲁瓦的墓志铭上写的,他当时已经是“为儿童和地位低微者创作的画家”,他画中病痛的场景让人感同身受,而公立医疗机构善行义举的形象又有抚慰人心的作用。1880年代,第三共和国建立了救助弱势人群的机构,这些弱势人群被画家称为“不幸的人”。若弗鲁瓦还对共和国教育体系提出的“人人都应接受教育”政策大加赞颂。画中有一个工人前往医院探望生病卧床的儿子,却不敢叫醒他,这场面让我们不禁要为这位忧心忡忡的父亲掬一把泪,同时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第八章节: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
阿尔贝·埃德费尔特《路易·巴斯德》
阿尔贝·埃德费尔特出生于芬兰,父亲是瑞典人。他的求学生涯见证了19世纪下半叶巴黎在艺术和美学领域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有一大群欧洲画家深受盛极一时的法国学院派吸引,赴法求学,磨练自己的画艺,其中就有埃德费尔特和他的老师热罗姆。然而,是巴斯蒂安-勒帕热的作品让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画风的走向。这幅画是他为在实验室里的疫苗之父所作的一幅官方肖像,虽然画中明亮的光线带有北欧国家特有的印记,但是整幅画毋庸置疑表现出纯粹的自然主义风格。生物学家巴斯德以实证主义为基础,做出了造福于民的重大发现,成为科学的象征。实证主义思潮受到共和国政府的鼓励,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遭遇到深重的危机。
欧仁·布兰《宣传》
为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而在巴黎举办的1889年世博会上,布兰凭借一幅描绘共和国在法国诞生初期一个关键片刻的作品,并因此获得了一枚银质奖章。画中的一位官员正在向农民们宣传布朗热将军,后者在几个月之前差点推翻了深陷危机的共和国政体。画家着意细致入微地描绘人物的脸,并缩小空间的深度,造成一种被压扁的错觉,赋予整体一种超现实的意味,这也是画家独有的自然主义特点。布兰不仅在构图中影射了现实,还在观众和场景之间造成了一种距离,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忧郁玄奥。
保罗·德朗斯《圣旺的罢工》
保罗·德朗斯创作这幅画的初衷是为了回应20世纪初席卷工人聚居的巴黎北部郊区的浴血罢工大潮。这幅画表现了画家义愤填膺的揭发控诉和称颂赞美的满腔激情,充满了强烈的抗议和深切的同情。画面背景里可见两台灵柩车,画家将生命和死亡、母亲和她甜美的婴孩做了鲜明对比。人们不禁怀疑这个无辜的婴儿是否刚刚成为孤儿?构图的其余部分主要被象征反抗和希望的旗帜占据,也突出了其他强烈的对比。工厂烟囱和穿透阴霾天空的光线之间的对比尤其值得一提。这道彩虹不仅仅是一个过时的象征,它还赋予这幅画一种无政府-社会主义画派肖像画的意味。
在“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展中,作品的创作时间前后跨度约为半个世纪,这相对于漫长的美术史来说实在是转瞬即逝的五十年。然而,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在几乎同一时期内看到,由于继承的流派、社会趣味以及艺术家的自我追求,而形成面貌、风格完全迥异的画作。甚至是同一个艺术家,比如库尔贝,通过他的不同题材(风景、静物、群像、肖像、裸体)的六件作品展现出他内心的变化和艺术的巅峰。相对于跌宕多变的库尔贝来说,米勒更具备一种天赋,他能使用娴熟的技巧把思想主题和美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米勒用一生的
时间和热情来描绘农民、原野、田间地头,他笔下的农民和田园生活真实自然,又同时被艺术赋予了娴静庄重的格调,透露出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终年耕作的人们,才是真正的土地的主人。展览中单独的“米勒”一章,将通过9件杰作来展现艺术家眼中的法国乡村和内心纯粹的美。
在社会充满变革的十九世纪法国,艺术内部也是风起云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交织、融合、影响。油画已不再局限于贵族订制,用于装饰和锦上添花的物品,而真切地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法国文学也进行了和绘画相同的革新。尽管时隔三年,但是乔治·桑的《魔鬼的水滩》和罗萨·博纳尔的《尼维尔内的犁耕》不啻为文学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呼应。这种学院式的艺术兼具了高超的写实手法和自然主义的风格,是现实主义的杰作。此外,罗尔笔下《挤牛奶的农妇》、勒帕热的《干草》和莱尔米特《收割者的酬劳》等将再次来到上海,勾起一代人的回忆。.
may5li 2013-2-26 13:18
从网上搜到的。去看画展时,也租了讲解器,好像是一样的。.
sjdfo 2013-2-26 17:28
回复 30楼may5li 的帖子
非常感谢啊。送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