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16岁的小姑娘--看后内流满面

wuyishan 2012-9-7 13:43

我的16岁的小姑娘--看后内流满面

一部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爱的解读

比起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女儿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爱漂亮、爱玩、爱旅游、崇拜明星)。她要离开我们,前往大洋彼岸的国度开始她的留学生涯。。

女儿没有让我失望,女儿在异国他乡由陌生到熟悉,由最初的胆怯变得自信张扬, 女儿用一年的时间完全融入了美国的生活。

语言不通,教育体制不同,这不是留学生的主要障碍和困惑。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对孩子细节的培养:培养他们的适应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要让他们内心变得强大;培养他们独立自律的意识;还要让他们拥有一颗博爱的心。 这样他们才能够充满自信,从容面对国外陌生的环境和挑战,快乐的生活和成长。

—————————————————————————————————————————

我在黎明到来的时候,重读我一年前的那个8月的日记。

那是一个刻骨铭心的8月,女儿离我远行。

我不了解她在美国一年中的许多经历和感受。我所能体会到的,只是一个母亲把女儿送走前后的心情。那是种深邃的无法慰藉的痛苦,是没有身临其境的母亲所无法想象的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就是在这个黎明我重读那些难忘的8月的文字时,我还是禁不住地流泪了。这时候女儿已经回到了我身边,我们已经开始了朝夕相处的日子,可是我还是不敢回首那一段伤痛的往事。

女儿问我,为什么哭?

我说是因为那些日记。若若和妈妈、外婆,三代知识女性一脉相承,心心相印。

她又说,如果我真的又去美国上大学怎么办?

我说,为什么很多好事总要伴随着痛苦?

后来想,世间的事其实就是这样。爱本身就是痛苦,除非你不爱。你不爱你就平静了,而你又不能不爱。然后我们就掀过了这个话题。说不谈这些,反正你是要走的。反正所有的孩子都是要走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又说,只是美国太远了。

不知道有一天当女儿真的又去美国读书,我是不是还会像去年8月那样,把血和泪滴在心上,只留下可怕的记忆……

深夜我无法入睡。于是我只能从床上起来,坐在桌前,在想念和眼泪中,不停地写……

8月16日星期一

这一天离女儿起程的日子仿佛还很遥远。我照例起得很晚,到那边房子为女儿找衣服。若若在我的衣服中选了几件她喜欢的,带去美国。

晚上,若若和她最要好的几个女朋友聚会,都是高中的小女生。晚饭后去听哥伦比亚歌手的演唱会,深夜11点才回来。下楼去等她。见远处几个小女孩一路轻盈地骑着自行车从黑夜中过来。她们最后在路灯下拥抱告别,很恋恋不舍的样子。女儿的朋友们尽管说说笑笑,但其实她们的心里都挺难过。赵宁说,想你。唐月说,你也会想念我们的,对吗?刘颖说,若若再见。李萌说她很痛苦。而王丹说,李萌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怕若若从美国回来后就不和她玩儿了。你看那个小女孩真的很痛苦,而她痛苦的原因又是那么单纯和幼稚。她们就那样告别,在午夜的路灯下,从初中开始持续了整整4年的小女生的友情……

8月17日星期二

早上依然很晚起来,因为是暑假。下午,和若若到外公的房子里去取那两只大箱子。那箱子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女儿的家。然后我们开始装箱子。那所有我能想到的要为她带上的一切。我们一件一件地挑选。尽管我们很苛刻,但转眼之间那箱子还是被装得满满的,难以关上。虽然美国UA的航班已经十分宽厚地允许女儿携带70公斤的行李,她的箱子也还是严重超载。装箱子使我们很疲惫,只能是第二天再慢慢淘汰那些可带可不带的。面对两只大箱子就仿佛是面对两个庞然大物,而女儿又是那么单薄,她还只有16岁。

8月18日星期三

又是一整天同箱子做斗争。来来回回,下决心拿出那些女儿不愿拿出的。傍晚,全家人聚会为女儿送行。外公外婆,大姐一家和弟弟一家都来了。大家很欢乐,忘记了离别是一件很伤痛的事。

夜里,重又对箱子做最后的调整。什么也顾不上了,不看电视更不读报纸。

很晚才睡觉。刚上床就听见女儿在黑暗中哭泣。于是我便再也不能控制自己。多少天来我一直强迫着自己不哭。但此刻,突然地,非常非常难过。抱紧女儿,不知道今后想她的日子该怎么过。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从此就见不到你了。感觉着,她在我的臂弯中抽泣。想着就是这样我把她从小抱大。她又说,从此就没有人抱我了,也没有人从窗子里看着我上学了。

更紧地抱住她,和她一道哭。用不尽的纸巾。不知道时间在流走。

那是无以解脱的一种伤痛。就要离别了,我的女儿。

后来决心不再提她走的事,不去想。以为不提不想就不会难过了。女儿的感情如此脆弱。她说出来后才知道,其实她一直很在意我们待在一起的所有时刻。那晚她是流着眼泪睡着的,在我的怀中,就像她是那个刚刚出生的小宝贝。

8月20日星期五

凌晨5点。他来。送女儿去北京机场的汽车来。

就要离开家了。爸妈下楼送若若,送他们最最宝贝的外孙女。他们拥抱,拥抱着告别。那是从小将她带大的外公和外婆。他们爱她如生命。浅浅淡淡。但他们相互扶助着回到楼上后,却是拥抱着痛哭。那是他们漫长的生活中最最难熬的时刻。他们不习惯长达一年中没有外孙女的生活。从此他们只能彼此安慰和鼓励。

一路上很顺利。空气清新。在高速公路上,看太阳升起,是那种很美的晨曦,那种迷蒙的红色。女儿就是在这样的清晨这样的红色中来到人间的。16年前,我生下了她。她就降临在那个美丽冬日早晨的阳光里。多么好。那种早晨的阳光的明媚和温暖,那种红。我们在红色中从黑夜驶向天明。

机场里熙熙攘攘,很多人。那时候首都机场使用的还是显得破旧的候机大厅。偶尔若若会看见将和她乘坐同一个航班同去美国的AFS小孩。他们不像若若,和家人兴奋异常地拍着各种离别的照片。而若若却只是有点落寞地坐在那里,无语,眼睛还是肿的。

他去找机场的朋友,拿到了两个能一直把女儿送到国际航班登机口的出入境卡。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她托运好那两个显然超重的大箱子。一切在匆忙中。在办理登机前各种繁复的手续时,我们就顾不上那将要到来的分别的伤痛与悲哀了。我们已经很幸运,能和女儿一道通过那所有的关卡,直到最后坐在登机口前的椅子上。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等待着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852航班检票。

我抓着女儿的手。

在最后的时刻好像已经没有什么话要说了。

只要在一起。

只要能抓住她的手。

希望这一刻无限的长。

但终于,还是开始检票了。我们站起来和女儿一道排队。队伍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再有五六个人,我们就真的要离别了……

在最后的时刻,女儿给外公外婆打了电话,向他们告别。

在最后的时刻,若若和我们拥抱。

记得在那一刻,她在我的耳边轻轻说,妈妈别哭。

我这样做了。

我抱紧她,不放开。

我在再也不能拉住她的手的时刻才松开了她。

就那样送她走。

然后她就和一个同去美国的女孩一道检票走出了候机大厅。

然后她就出现在了那扇巨大的玻璃窗外的甬道上。

8月21日星期六

躺下的等待依然是痛苦的。因为只要躺下,就是想女儿。那挥之不去的想念。

清晨我醒来。醒了才知道我曾经睡着。于是开始坐在电话边等那个11点的电话。什么也不做。从11点到12点又到12点半,却始终没有若若的声音。在那种焦虑中的等待是难以承受的。那是生命中最最难熬的一个半小时,不知道那个最亲的亲人这会儿到底在哪儿。我不敢想别的,又难免不去想别的。几次把电话打给南希,家中却一直没有人接……

后来直到中午12点半,我们再度把电话打过去。在经过一个有点遥远的传送后,铃声响了,就听到了John的声音。

“Hello!”那是John!

远一点的地方是南希和女儿在说话。那是我在30多个小时后第一次听到女儿的声音。我顾不上再和John说什么了,只是不停地喊着若若!若若!

若若很快走过来。用她特有的那低沉的声音说,嘿,妈妈。那平静就犹如她并没有漂洋过海。她说他们才刚到家。她说飞机晚点了。她说纽约下着雨。她说一下飞机就看见了南希和John来接她。然后他们就穿过海底隧道回到了诺维尔的家。她说家里的房子漂亮极了。她还说南希和John特别好。她说他们给她定了一本《十七岁》的杂志。她又说,他们还为她买了一个电话卡,让她能随时和家中联系……

这样听着女儿说。

然后不得不放下了电话。

但无论如何听到了女儿的声音,这一点才是最最重要的,知道她安全落地心情就骤然好了一大半。

那是我第一次和遥远的女儿通电话。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差不多每天都给她打电话。后来这样的电话在一年中我不知打了多少次。我一直觉得,那是我和女儿联系的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方式。我见不到她,更无法触摸她,唯有电话会让我觉得她是真实的,她和我很近。

下午回家看爸爸妈妈。因为女儿一直是和他们住在一起的,所以女儿的走让他们格外伤心。他们爱若若。他们说若若是融在他们的生命中的。若若不在家,他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欢乐,甚至失去了意义。

回去看他们,回若若一直生活的那个家。但是又怕回那里,怕看见那里的物是人非,怕去触摸若若留下来的那些东西……

8月23日星期一

在家里,想若若。这会儿是她的深夜,她可能已经睡了。

若若一走,像走空了整个房间。到处空落落的,找不到她一天到晚跟着我的身影。心也是空的。从此没有人可以等待。这滋味真是太难受了。她才刚刚走了3天,还要等整整一年。不,一年365天实在是太长了。她穿过的裙子和T恤衫就在那里。好像还带着她的体温。看着她的衣服就想流泪。今后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度过。

收拾房间时发现女儿喜欢的那个朋友给她的云南的小包没带走,她一直说要带走的。还有她的手套。波士顿在美国的东海岸,冬天很冷,冷得很早。于是后悔,埋怨自己。唯一的补救方法是尽快把她喜欢的东西寄走。于是立刻跑到了邮局。这是我第一次给女儿寄东西,第一次寄走我的爱。买了那个小盒子,小心装进去女儿也许并不急需的物品。邮递员说航空的邮费是70元,12天左右就能到,但如果海运就将遥遥无期,他们问我准备选择怎样寄。我当然毫不犹豫就选择了航空。因为我寄的是心情,是对女儿的牵念,我怎么能让我的心情和牵念遥遥无期呢?当我把女儿的邮包寄出去时,心里就像是放下了什么。

下午洗衣服。又想若若。想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给她洗衣服了。抱着她穿过的那些衣服,想着去洗,又舍不得。把它们搂在胸前,在心上,闻她的味儿。后来那些衣服就真的没有洗,为的是让她的气息永在,永远环绕着我。我真是太想太想她了。想得让人难以忍受。这是人生最痛苦的事,特别是对于母亲,这简直就是生的苦难。我无以解脱,总是想哭。现在家中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放声哭。若若在撕扯着我的心。怎样才能好一些呢?怎样才能不想她不难过呢?

(选自《十七岁,骑向美国的单车》 作者: 赵玫 重庆出版社).

不二周助 2012-9-7 14:01

绝对绝对不舍得。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也没好到能让我和女儿那么早分开。.

彩虹的微笑 2012-9-7 14:02

文笔很好,不得不说这个妈妈太感性了,弄得象生离死别似的。呵呵.

annie215 2012-9-7 14:20

回复 1楼wuyishan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不二周助 2012-9-7 14:49

你们还没有体会到。不是这个妈妈多愁善感,是只要正在经历的,都会这样。.

sweetpurple 2012-9-7 15:04

我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所以不想她出去读大学,有时扪心自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呢?.

禹儿妈妈 2012-9-7 15:04

这个妈妈看上去像是单亲妈妈,那女儿肯定就是她唯一的生活重心,难怪弄得像生离死别。.

桃之夭夭也 2012-9-7 15:14

我那天和女儿聊起今后的打算,说9年级开始一定要去寄宿,高中读完就差不多算是离开家试飞了,大学毕业则完全开始自己的生活,然后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宝宝……我满怀期待地憧憬着,结果她居然哭了。[em07].

其妈妈 2012-9-7 15:22

真的是要自己经历了才有体会的.

twins2000413 2012-9-7 15:48

至于这样吗搞得像生离死别一样,如果这般受不了,建议还是别送出去算了.

joicexie 2012-9-7 16:12

16岁是小了点, 我也会很舍不得. 等孩子去上大学的时候, 我估计我虽然会想她,但不会这么难受的.毕竟孩子长大了,总要飞出去的..

百草园 2012-9-7 17:33

真正的经历了,真正的感受了,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不舍!去年的这个时候,孩子(15岁)飞走了(一年期间不能回国),带着他的梦想和激情,在机场头也不回的走了,心里那份不舍和心疼会油然而生,第一次飞这么久,转两次机,没有手机,剩下的就是担心,现在回头想想,他真的很棒,他做到了!我们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远行的,觉得孩子离开了父母,会有我们想想不到的能量和本领;选择放飞,希望孩子尽早的独立面对社会,会成长的很快,对在今后面临问题时能从容不迫,孩子的成长也会让我们成长,和所有爱孩子的爸爸妈妈共勉!.

Jennierunrun 2012-9-7 17:48

妈妈们学着独立吧.

rainbow123 2012-9-7 18:43

回复 1楼wuyishan 的帖子

这家人太天真和脆弱了。 这个妈妈不行, 这样养大的孩子没啥用的。 80年代那些出国闯荡的孩子和家里人才是真正地生离死别, 许多孩子基本上身无分文,前面的路一无所知, 年长的老人知道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孙辈了, 父母无论从经济上和知识上无法帮到孩子, 唯有改变命运的希望是那些孩子心中的明灯。 那代人中英雄辈出, 现在买张机票就回来了, 有孩子一年多次往返, 不用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Aron妈妈 2012-9-7 18:49

孩子迟早要单飞的,不管是去国外,还是不去。即便远在天边,他(她)也永远是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成长高兴吧。.

乐力 2012-9-7 19:46

回复 12楼百草园 的帖子

献花了!儿子明年就要远行,我从现在就开始想我该如何去接受那个现实,该如何去适应不再能每天看到这个生命中最最亲爱的宝贝了.......

新一妈妈 2012-9-7 21:21

回复 1楼wuyishan 的帖子

我家女儿明年16岁也要去美国了,看到你的帖子:'( ,不知你女儿去美国后情况怎样,适应吗?关注中…….

报喜妈 2012-9-7 21:48

和孩子分别1个星期了,感觉还可以,没那么多多愁善感, 总有空巢的时刻,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而且现在有网络视频那么方便,所以没有感觉孩子离我们很遥远。孩子懂事、自立,让我很刮目,也很欣慰。就是每天看见他那么辛苦有些心疼。.

sheepdanna 2012-9-7 22:51

回复 1楼wuyishan 的帖子

:handshake.

牵手 2012-9-7 23:32

有个女作家就叫赵玫,如果就是她,我不知道是否要以艺术的眼光来欣赏。.

发条兔 2012-9-7 23:52

这些正值青春期孩子,这些被称为1.5代移民的孩子,是否独自承受了太多,是否有这个必要呢:Q :Q.

rainbow123 2012-9-8 09:26

回复 21楼发条兔 的帖子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和离开父母, 所以父母“伤心” 他们可能正享受着独立的快乐。.

发条兔 2012-9-8 13:35

"我只把那些大家不爱听的忠告总结成一句话:正是因为我一直都在做海外小留学生的辅导工作,两年半来几乎每天都和他们滚在一起,我太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如果你相信我的真诚,那么请你不要在他们年少的时候,把他们一个人送到这里来。除非作为他们的父母,你们自己也和他们一起来。"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4c0480100zz4t.html[/url].

发条兔 2012-9-8 13:38

文章后面的评论:现在我参的一个妈妈群,几百个妈妈正在打算把孩子通过艰难的考试(对中国低龄孩子而言的SSAT和tofel)送往辛苦的寄宿私立高中呢!可怜的孩子啊。在中国吃了苦接着在美国吃苦,(心理上更摧残些),父母们还都说是锻炼.......也许是生活哲学的不同吧。.

丰禾妈 2012-9-8 15:02

留学生第一次出国最高行李限额是40公斤,70公斤还严重超载,而且还能通过安检和海关,一直送到登机口,好奇这后门开得有多大,还好意思写出来。[:sz15:].

xsxslzj 2012-9-8 15:15

把年幼的孩子独自送往异乡的父母,是不是应该自己也去体味一下那种生活呢?看到很多小留学生的生活,只能是一声叹息。虽然培养独立性是一方面,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预料不到的。不要总是和80年代相比,他们这一代人经历的很多苦是我们不能想像的,当然他们回国时肯定是报喜不报忧。现在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了,家长不要认为把孩子扔出去了就解决问题了。所以决定把孩子送出去前,一定要慎重。.

报喜妈 2012-9-8 16:00

回复 26楼xsxslzj 的帖子

太小了送出去是有些问题,何况每个孩子的个性是否合适,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等都有很大差别,是应该慎重考虑。留学是一项工程,而不是一拍脑袋的事。.

niuniush97 2012-9-8 16:05

孩子的未来还是要他们自己选择,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总有离开的那一天。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距离不是问题。走出去,一定要是孩子自愿,将来的苦与甜才能自己承受。.

BLLQ 2012-9-8 18:33

最后权衡利弊后又不得不下决心走。

[[i] 本帖最后由 BLLQ 于 2012-9-8 18:38 编辑 [/i]].

Melodies 2012-9-8 21:52

回复 14楼rainbow123 的帖子

严重同意。.

rainbow123 2012-9-8 23:46

回复 23楼发条兔 的帖子

是的, 中国人认为留学是赶时髦, 考名牌大学好比是买奢侈品。.

雪球妈 2012-9-9 10:13

回复 14楼rainbow123 的帖子

给你14楼的回复送花了!做妈妈的脆弱的多头了!这个还真不能当做感情丰富来看!.

zhanggogo 2012-9-9 14:32

afs的交流生,在美国有已经落实的接待家庭,还有当地afs的关照,其实没有这么担心的。相当于到了对方进入了新的家庭,有新爸爸新妈妈,其实挺不错的。我女儿去年15岁,也去afs交流了一年,我深有体会。
算了,这个不是重点,看下这个孩子的后来:
十年后,女儿成为PBS(美国公共电视网)国际部的项目经理,她让PBS成为CCTV在美国拍摄《岩松看美国》的协助单位,她在为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孜孜不倦的努力着…..
所以望子成龙类的书籍,总是能成为畅销书。但也越来越让年轻的家长们焦虑。.

不二周助 2012-9-9 18:02

首先吃就是个大问题。.

丰禾妈 2012-9-9 21:13

回复 34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胃是可以培养的,我发过一个三明治的贴,习惯西方饮食从三明治开始,每天的早餐都做三明治,既方便又有营养。.

悠优 2012-9-9 21:29

[quote]原帖由 [i]丰禾妈[/i] 于 2012-9-8 15:0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956309&ptid=4827576][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留学生第一次出国最高行李限额是40公斤,70公斤还严重超载,而且还能通过安检和海关,一直送到登机口,好奇这后门开得有多大,还好意思写出来。[:sz15:] [/quote]
你说得有道理。
有些做娘的,自己都不太懂道理呀
讲出来的话很叫人无语的,自己还不知道,的确蛮白痴的。她们自己也是需要成长的。

话又说回来,生儿子的,和生女儿的,总是想法不同些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侬的小美女最近好哇?.

不二周助 2012-9-10 00:08

回复 35楼丰禾妈 的帖子

我朋友女儿从英国回来一年胖20多斤,对这个年龄都是不正常的。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照顾自己,这句话说说容易做做难。毕竟才10几岁!早餐三明治,午餐和晚餐呢?我在澳洲陪女儿的时候,一开始早上和中午都是三明治,晚上我烧中餐。吃到后面看到三明治反胃。变成早三明治,中学校里吃,晚上中餐。学校里我闭着眼睛也知道,基本就是意大利通心粉之类。你晚上总要补充点蔬菜。有妈妈,可以在那里帮着调整(虽然她也是说难吃)。没有的话,小孩都是瞎吃的。
外国人吃饭,实在是太太简单,单一。中午准备好的人是每天三明治,不准备的人就是吃些饼干巧克力乱七八槽的东西。很多人不会不肯尝试一点点新的他们不认识的食品。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是人过的日子。吃的不可能向他们靠近,他们是每顿吃白饭拌点番茄酱也能解决的。
我个人不擅厨艺,我们在上海和一般人家比属于烧得较简单的。如果孩子在上海吃得很讲究的,妈妈很会烧,花头翻很多的,跑到外国更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吃了。

[[i] 本帖最后由 不二周助 于 2012-9-10 00:18 编辑 [/i]].

不二周助 2012-9-10 00:32

还有其他方面。生病了怎么办?我看到小留学生在校车上呕吐,同龄人马上远离。只能让他下校车回家,家就是homestay的家。自己想吧,homestay的家也就那样了,不可能来接你的,自己撑着回去。孩子小却得自己承受,看着孩子惨白的脸色,孤独背影,对这些孩子深深同情。居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锻炼? 我们大人生病如果一个人也会感到孤独难受的。.

家有考王 2012-9-10 00:43

回复 38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想当年,16岁插队落户去了。.

pp_dream 2012-9-10 02:26

我怎么赶脚作者很煽情很矫情,文章都看不下去了,太矫无法忍受:L

猜想作者小时也娇生惯养哒?所以对想独立的孩子要加以牵绊。

我想当父母的最不该的就是因为自己的私心而去牵绊孩子束缚孩子了,孩子的一生是他/她自己的,16岁的孩子可以开始锻炼独立了,父母要做后盾而不是羁绊。

我小时候爸妈很早放手的,他们向来尊重我的想法,支持我,至今我都很感激我爸妈。我希望对我女儿我也能做得好。.

pp_dream 2012-9-10 02:33

我看明白了,作者的矫情是渲染呢,为了书能畅销。
作者的女儿很不错啊,独立成人了。PBS是非商业的,做文化交流工作挺好。.

Ageji_Mom 2012-9-10 04:04

很快地扫了一眼,读不下去那位妈妈写的。感觉妈妈怎么好象比她的女儿还娇呢!

父母的角色、责任在于养、育孩子。小孩还幼小的时候,重点在"养",慢慢大了,"育"这一方面占的比重就大了起来。在高中以前,父母的人生观,其实已渐渐地传给孩子了。大家所感到的青少年的叛逆,是他们思考、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

高中时把小孩放出去(当然去的必须是家长信得过的地方),未尝不是一件于孩子有益的事。一方面父母依然在以各种方式关爱孩子(现在通讯、交通这么发达),另外又多了住宿学校的老师、或寄宿家庭的人作advisors、mentors.  当然从生活照顾来说,出门在外难比在家得到的,但从来,凡事都是有得有失。(细究起来,有的学校的伙食其实比自家的还品种丰富、口味好。自家人口少,不可能餐餐有那么多花样。)

我最近在一个招待会上遇到一位当父亲的。十四岁的女儿上一家在美国排得上号的住宿高中,是新生。聊天中,我问他女儿这学期选修了什么课。他使劲地想了一会儿,最后不好意思地说他不知道,不过加上一句,"Nothing can go wrong. Anything offered here is good!" 这位大条父亲,对比那位多愁善感的妈妈,实在让人喜感。

[[i]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12-9-10 04:14 编辑 [/i]].

丰禾妈 2012-9-10 08:22

回复 36楼悠优 的帖子

谢谢!很好,最近参加学校组织的野营,接受户外教育,说带了20多个蚊子块回来。
我们第一次出国门,15岁,两个行李箱托运,按规定40公斤,身上斜角背两只包,两个都很重,一个放手提电脑,一个放随身用品,包括ipad、手机、银行卡、现金、护照等。因为季节反的,包里还得放件厚外套和夹裤,家长送到门口,没有同伴,就一个人自己过安检、海关,上飞机,东西一样没掉,以后就是这样独自来去,包括自己在网上订机票,订出租,机场很多留学生,也都这样。妈妈生个孩子都要经过阵痛呢,孩子不经过磨炼怎么成长?

[[i]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2-9-10 08:26 编辑 [/i]].

麦兜兜 2012-9-10 08:33

回复 39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那个是摧残!不能说是为了孩子好!.

麦兜兜 2012-9-10 08:37

回复 40楼pp_dream 的帖子

恩,如果孩子自己愿意出去,家长就支持一把,如果孩子不愿意,那也没办法了.

家有考王 2012-9-10 08:37

回复 44楼麦兜兜 的帖子

这里是说孩子离开家长的艰难和家长离开孩子的心情。从这一点说,当年更无奈、无助。.

不二周助 2012-9-10 09:41

回复 39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这不一样吧。:L 当年一个孩子的话,也是可以留在上海的。
家长知道什么?小留学生看了十年,一句话,太小的孩子一定要陪过来。.

丁海洋 2012-9-10 12:16

当妈妈的内心的不舍,很是理解,参加过N场婚礼,婚礼上,新娘子的妈妈们也都是泪水答答滴的,舍不得女儿嫁出去的,这还是在一个城市里面的,这么小的女孩子,跑这么远。刚开始内心的不舍,完全理解的。:'( :'( :'(.

报喜妈 2012-9-10 12:24

回复 47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只有过来人才能有切身的体会到吧:L.

牧童 2012-9-10 15:15

我算不算神经大条?当年离开妈妈来上海上学没有丝毫不舍,到了学校也没想过家。儿子十二岁去美国夏令营,一个月不打电话,我觉得也还好,现在虽然没有出去念书,每年来来回回也习惯了。已经开始计划两年以后儿子走后的生活,有一种解放的快乐,想象可以更丰富多彩[em14]
这个妈妈的文章,我看得鸡皮疙瘩满身,不敢再看了[em16] [em17].

报喜妈 2012-9-10 16:33

回复 50楼牧童 的帖子

拿得起放得下[em18].

不二周助 2012-9-10 17:46

回复 50楼牧童 的帖子

应该归结于你工作比较忙。:lol.

宇泽妈 2012-9-11 03:34

呵呵,发现这个帖子里有很多留守妈妈,很庆幸自己不用当留守妈妈,不然一定受不了!发现自己越来越没出息了。。。。:funk:.

kavin_gu 2012-9-11 04:53

感觉是单亲的妈妈,跟女儿相依为命久了,不能承受分离的痛苦了。.

胡豆妈 2012-9-11 08:31

回复 37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我想起第一次去澳洲的时候,跟别人去海边玩,到了午餐时间就去买吃的,有三明治,有沙拉,包装盒蛮漂亮,雪白干净,一看里面的三明治吓一跳,又大又粗,好粗的面包夹着好粗的肉,几片菜叶子胡乱塞着,也没什么酱。沙拉呢,一堆五颜六色的菜叶子,里面红红白白一块一块的,原来红的是一种会很掉色的不甜的水果(也许应当归入蔬菜类?),白的是不知什么品种的cheese,口感比绵花糖要硬,但味道咸得要死。那餐每人都剩了一些,不是硬得嚼不动的面包,就是比咸菜还咸的cheese,那真是充饥啊,只要不饿绝对不想再多吃一口的。 就这个,每样卖十几块钱,合人民币100来块啊。.

胡豆妈 2012-9-11 08:42

回复 50楼牧童 的帖子

确实挺大条的。每个人的情感是不同的,有些人细腻,有些人奔放,好比宋词还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那个妈妈肯定是情感超级丰富的,要不然成不了作家。昨天刚看到微薄上郭敬明说“你们就当我是中国的脑残粉好了。我就是曾经在天安门看升国旗哭了的人,我就是每次看奥运听见国歌就眼红哽咽的人,我就是曾经半夜看网上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中国人保护火炬的图片,看得嚎啕大哭的人。你们不用怀疑,这种人是存在的。我的祖国确实有很多问题,但这并不影响我毫无保留地爱它,为它自豪。” 不谈爱国,有些人确实感情特别特别的丰富(如黛玉葬花),这就是天生的。

这个妈妈对孩子的感情好象热恋中的情人,分离焦虑严重,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最后她还是理智战胜感情,让孩子出去闯了,也不容易呀。

[[i]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2-9-11 08:45 编辑 [/i]].

不二周助 2012-9-11 08:50

回复 55楼胡豆妈 的帖子

是的,就这样子。可以自己做三明治。那里海鲜很好,但不可能天天吃。学校里也没有的,小孩子不太可能自己烧个海鲜吃,海鲜要到专门的市场买,开车去花时间的。
现在平均一顿外卖8块9块10几块。内容简单,就一个杂烩炒饭加点酱。不能算RMB,要算成RMB很贵了。自己烧比较好,大学生留学,最好学会烧简单的菜。我也想让孩子学点,不过生活上是逼得出的。我朋友儿子国外回来,书没读进多少,家务活都会做了。.

牧童 2012-9-11 12:04

回复 52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知我者,不二也!
其实我还算理科生里比较小资、比较敏感的女性,但是,我想孩子特别是男孩,就应该摔摔打打,他不坚强,难道我替他坚强?此其一,另外,我觉得女人有两种: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绽放自己,引领孩子。我想做后者[em08] 可惜主观愿望是不错,孩子不见得认可,我希望他主动一点,积极一点,他认为:何必?像你们那样辛苦(压力大),人生的意义何在?每天急吼吼,像打仗,一点也不优雅[em17] [em17] [em17]
儿子目前的人生理想是在一个安静的小山村,过宁静淡泊的日子,可以弹吉他阅动漫,足以![em16].

牧童 2012-9-11 12:09

回复 56楼胡豆妈 的帖子

看了郭敬明那个贴,我还在想:总瞧不上小四,只有这一点,还有共通:每每听到那首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还真鼻子发酸。怕被扁,没敢回。儿子说我被共产党洗了脑[em10].

牧童 2012-9-11 12:14

回复 51楼报喜妈 的帖子

我十八岁离家,二十二年以后总算把父母接到上海,保持一碗热汤的距离。儿子也会在十八岁离开我们,不知道最后有没有在一起的机会。人生很长,孩子能陪在身边的时间不过四到五分之一,感谢他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将来,没有他在身边,我们也一样应该生活得很好,他才能放心地飞得更高更远。现在,他应该还不能理解这点吧[em04].

牧童 2012-9-11 12:21

回复 53楼宇泽妈 的帖子

看了你的帖子,思路清晰,在身在山中而不迷惘,非常佩服[em18]
鸟儿大了,总要离巢。孩子也一样,即使不用做留守妈妈,他们毕业了,还是要离开,不会一辈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我一直不后悔当初选择留在国内,但是,没有再生一个女儿,那是终身的遗憾![em07].

报喜妈 2012-9-11 12:46

回复 60楼牧童 的帖子

性格决定命运。父母的个性会决定了对孩子离开自己的本能反应。比较佩服你的淡定。.

牧童 2012-9-11 13:22

回复 62楼报喜妈 的帖子

知道你们报喜是上外附中最出色的孩子,现在最应该淡定的人是你啊[em21].

小桂妈妈 2012-9-11 14:20

孩子是奔向她的美好生活去了,何必弄的这么伤感呢?楼主不够坚强么,呵呵.

wwchen2005 2012-9-11 14:41

回复 12楼百草园 的帖子

赞你家孩子。不容易的,也体现出父母的水准。男孩子更可贵!.

报喜妈 2012-9-11 14:58

回复 63楼牧童 的帖子

万里长征第一步,淡定不起来。:L 我们不是上外附中的:P.

meia 2012-9-11 17:08

[quote]原帖由 [i]牧童[/i] 于 2012-9-11 12:04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961680&ptid=4827576][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知我者,不二也!
其实我还算理科生里比较小资、比较敏感的女性,但是,我想孩子特别是男孩,就应该摔摔打打,他不坚强,难道我替他坚强?此其一,另外,我觉得女人有两种: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绽放自己,引领孩子 ... [/quote]

“绽放自己,引领孩子”

这是最高境界了。

学习 [em08].

麦兜兜 2012-9-11 18:36

回复 63楼牧童 的帖子

报喜是实验的牛蛙,但愿我没说错,否则报喜妈要昏过去了:lol.

牧童 2012-9-11 20:03

不好意思,在兔子姐姐的帖子里看到报喜同学的丰功伟绩,本能地想让我家淡定哥沾点仙气,搭错队了,呵呵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那种说法:人生是一个旅程。但愿孩子们有机会拈花微笑,也不忘仰望星空。尤其是报喜,已经站在蓝天下,可以长啸几声!.

报喜妈 2012-9-11 21:36

回复 69楼牧童 的帖子

谢谢牧童的赞美:handshake “绽放自己,引领孩子”非常欣赏,争取向这个目标迈进:victory:.

不二周助 2012-9-11 23:49

回复 61楼牧童 的帖子

我也同遗憾。:lol.

牧童 2012-9-12 10:09

回复 71楼不二周助 的帖子

看样子只能寄希望于找一个贴心的儿媳妇,当女儿一样对待,来弥补这个遗憾[em16].

julia_emma 2012-9-12 10:57

回复 1楼wuyishan 的帖子

没办法读完,才看到8月18日,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面对这一切。。。.

bearmum 2012-9-12 11:32

儿子想出去,我们支持,他如果不愿意,我们不强求!孩子日渐长大,感觉自己也日渐成熟,理智。.

YIMX 2012-9-12 21:43

回复 14楼rainbow123 的帖子

深有同感.

sweet_1818 2012-9-12 22:22

回复 23楼发条兔 的帖子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我的孩子可能会在大学期间或出国读研,能否给些忠告或短我有关信息。谢谢!.

pjx 2012-9-12 22:31

现在家长送小孩子去上个大学都紧张兮兮的
想不通.

宇泽妈 2012-9-13 03:16

再不舍,该放手时还是得放手!

我理解这里的妈妈,我们做妈妈的并不会因自己的不舍而牵绊住孩子,可是,有相同经历的妈妈互相交流一下心情,互相安慰一下还是可以的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对第一次离开自己就远走它乡的孩子,有一份牵挂,有一份不舍,那才是正常的人类感情!这里的妈妈大多都是性情中人,我喜欢。:).

vivian1996妈妈 2012-9-13 15:54

同意楼上宇泽妈说的,虽然孩子没有出远门读书,但也不在我身边,我读着读着还是有那么点感同身受的,何况她孩子是第一次出国,能理解她的心情,后面几天她会好很多。.

一年级新生 2012-9-13 16:46

我哭了,我哭了...
怎么能这样伤感.我是不会让我女儿在16岁就出国留学的,我的心脏承受不了,承受不了.

宸宝妈妈 2012-9-14 10:36

虽然我的孩子还小,但是也有这样的打算。我想到时候,我估计和这位妈妈一样会天天想,日日想夜夜想。所以,我只能说各人的感觉不同,我完全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感受,并不是矫情或者是为了其他。我还记得当时我姐姐中学就读住宿学校,每次我妈妈送她去学校,都要哭的。后来,我也开始了住宿学校,每次离开家,也都要哭的。.

宦红 2012-9-14 12:21

回复 1楼wuyishan 的帖子

没那么可怕的,我儿子14岁离开我们的,他前脚走我们后脚就去看电影了,实际上又不是生离死别的。我们一周好几次网上聊天,去了半年平均2个月见一次面,时代不同了,你就当他在外地住读不是一样的吗?伤感的心态会影响孩子的。实际上我2月份去的时候看了儿子的现状露出非常难过的情绪,结果直接影响了孩子,因为他毕竟才14岁,又是很幼稚的男孩,住在老外家,没吃没喝,睡觉冷的把所有的衣服盖上都无法抵御东部的气候。不过一切困难也就熬过来了。现在他明白世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能干。需要成长的不光是孩子还有我们做家长的!.

mingchenjing 2012-9-14 13:56

后备留守妈妈飘过

还是放松点,现在比原来好多了,可以视频,网络电话。。。

不是原来那样遥远了,感谢现代科技.

宦红 2012-9-14 19:36

我忍不住真的还想说一句,其实真的往往是家长的失落和被需要感在折磨着自己,自己再大的痛苦也是自己自找的,一定要化解,写出那些伤心的话没有意义的,和孩子分离并不代表失去孩子,我倒是觉得现在和孩子的沟通反而比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更好了。以后这样的家庭会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要自我调节好,现在是老年化社会了,孩子迟早要独立的,我们也要走出去,让以前被孩子占有的心也慢慢放进属于自己的世界。.

禹儿妈妈 2012-9-15 16:08

回复 84楼宦红 的帖子

说得好,撒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16岁的小姑娘--看后内流满面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