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鲍昆:现在的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未来

ccpaging 2012-7-8 18:10

鲍昆:现在的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未来

鲍昆:现在的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未来           (2011-01-17 21:41:36)转载▼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e6b600100o9fc.html[/url]

标签: 中国 教育主管部门 王久辛 民国课本 教育体制 鲍昆 杂谈        分类: 大家眼里的久辛
现在的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未来

2011年1月12日 鲍昆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微博上正在热议王久辛微博向教育部长建议,无数的网友以极大的关注在参与这场讨论。想起来前几天见到博友乔海燕先生,我们两个不约而同地谈到现在的教育问题,而且都是忧心忡忡,结论也高度一致,就是不能不再重视这个问题了。我们甚至还谈到是否找一种办法,让社会谈一谈这个问题。王久辛微博事件的爆发,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希望教育部和温总理应该引起重视并拿出解决方案。

     正像无数的网友所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正在扼杀我们的下一代,而我认为这种教育体制和意识,不仅是扼杀一两代学生的问题,而是正在疯狂地毁掉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我们的教育现在是什么状态呢?还是简单描述一下吧–

     由于 ZRJ 一拨儿将教育产业化和整个社会转型以来的道德沦丧化,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一种疯狂的以利益驱动为唯一化的状态。教育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导致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完全不顾教育的最终目的,将学生们纳入一个奇特的以教学单位利益为圭臬博弈的怪圈,于是学生成为老师和学校获取利益的筹码和人质。没有人关心学生们真正的成长,更不关心这些学生为我们未来的社会应该承担的是什么责任。学校和教师只知道为了自己攫取知名度和奖金,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和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本应健康生长的空间无情的榨取,每天安排无数的以后也根本用不着的繁琐习题,来强迫学生练习,导致大量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厌烦情绪。他们没有运动的时间,没有本应享有的青少年快乐的时光,甚至缺少睡眠时间,成为一个机械做题的机器。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教育机构已经完全置教育的本原目的于不顾,绝不考虑这些学生在未来安身立命的真正本领是什么,不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基本知识,用那些未来根本用不着的数学来挤占学生的大量时间,阻断他们其它学习的途径。学生们在这种教育体制内只是一个做题的机械机器,完全没有接受更为丰富知识的可能,那些近乎智力游戏的数学和物理习题对孩子们的未来毫无用处,还不及让学生多看看电视节目,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过去的教育方法是因为传播媒介不发达,而现在电视互联网、报纸印刷物到处都是,学生学习的便捷条件根本用不着完全在学校课堂上解决。这种教育方式实在是太过时了。所以强烈呼吁要大量减少课程中的数学内容,知道原理即可,没有必要把那么多的无谓时间浪费在这个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新考量教学大纲的实用性,杜绝把课程的设置当成考试手段的唯一目的。主管部门应该坚决取缔那些特权尖子学校,让他们就近招生。现在大学已经过滥,生源出现不足趋势,完全没有必要再人为推崇那些所谓的塔尖学校。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让受教育的人只学习一些技能,着眼的应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生活责任的良知与对社会和人生的综合感知力。2010年,作为中学教育尖子学校的北京人大附中的高考状元被美国十多所名校婉拒,就说明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教育界的距离。这些学校婉拒的理由是他们知道中国的教育是以考试为目的,那些高分的学生未是必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最近出版并畅销的《民国课本》影印本,让我们知道中国过去不是不懂教育,只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现在的教育不重视学生心灵的教育,这样生产出来的下一代将是没有社会集体意识,只知道自我发展竞争的自私自利一代。我曾见过一个学校学生写妈妈的作文范例光荣榜,惊叹学校怎么能把那么小的学生都整成满嘴套话的”成年人”,丝毫不见学生有发自他年龄的对妈妈的观察和感动。这种不教人话的教育真的开始毁掉我们的下一代,结果将在十年以后显现,那时我们后悔都会来不及的。

     中国在疯狂的发展之时所有的价值观已经都是物质唯上,主管部门的领导人不知道是否自己有孩子?或者,他们本身的价值观就是如此?若是,请温家宝总理考虑换人,不要让这种没文化尸位素餐的混混继续再把持这么重要的部门,毕竟,我们的未来是这些孩子们,毁了他们就是毁了我们的未来。


鲍昆
作者介绍:1983北京财贸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北京科技大学社科系任教。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现为自由撰稿人。.

川川妈妈 2012-7-8 19:07

没看到有任何变化啊.

小叶子妈 2012-7-8 19:21

“学校和教师只知道为了自己攫取知名度和奖金,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和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本应健康生长的空间无情的榨取,每天安排无数的以后也根本用不着的繁琐习题,来强迫学生练习,导致大量的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厌烦情绪。他们没有运动的时间,没有本应享有的青少年快乐的时光,甚至缺少睡眠时间,成为一个机械做题的机器。”多么可悲!学校,教师,还有学生!.

shxuco 2012-7-9 08:54

有啥办法? 明明知道,家长有时还不得不为虎作伥!.

蛇宝贝吉妈 2012-7-9 09:42

真话有人要听吗?.

ccpaging 2012-7-9 09:50

[quote]原帖由 [i]shxuco[/i] 于 2012-7-9 08:54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46564&ptid=482234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有啥办法? 明明知道,家长有时还不得不为虎作伥! [/quote]

可以出国上学嘛?那样,就逃出去了。.

shxuco 2012-7-9 10:17

回复 6楼ccpaging 的帖子

唉,逃不出去啊~~.

ccpaging 2012-7-9 10:25

回复 7楼shxuco 的帖子

是啊。问题在于绝大多数人逃不出去。为虎作伥的话,结果又如何呢?.

longmother 2012-7-9 11:50

未来?还没活到未来就有可能被毒死了。.

混凝土 2012-7-9 12:47

已經,不是正在.

ccpaging 2012-7-9 12:55

回复 10楼混凝土 的帖子

是的。问题还在于,多数家长没有认识到现状的严重性,还以二十年前、十年前的教育环境去思考问题。实际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而且正在加速。五年前的教育环境都难以作为参考。

@不同早教工作室: (教育微童话)应高考制度而生的应试教育对家长们说:"我扼杀了你们的孩子,是为了中国教育的公平,没有我高考制度,你们拼得过别人孩子的爹吗?"家长听了,顿悟,谢过,转而对孩子说:"还不快去写作业...."话外音:教辅的市场,原自中国家长们内心深深的自卑和奴性.

@王久辛:家长90%是蒙在教育理念之外的,他们没想到那是教师与教委、学校与教辅公司设的吸金骗局!这不是他们愚蠢,而恰恰是太善良,没敢把他们往披着人皮的狼~身上想! 悲惨!.

混凝土 2012-7-9 13:02

回复 11楼ccpaging 的帖子

家長們扛不住壓力,或者人云亦雲,孩子們就只能被瞎折騰了。.

ccpaging 2012-7-9 13:02

回复 4楼shxuco 的帖子

@上海沈善增:中国教育问题很大,只能一点点做起来,而且要重在建设,积少成多。当前以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为抓手,成立学习互助组,请退休教师做义工,可能收效
========================
既然学校用教育资源换取利益,可行的办法是打破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打破垄断,又要不至于造成新的垄断,唯在孩子自学与孩子之间的互助。家长和小学老师今天的“教”应以未来的“不教”为目标。尽量减少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尤其是对名师的依赖性。得名师,孩子能锦上添花,不得名师,亦可学到真正的本领,立足于社会,这才是避免孤注一掷、能够进退自如的教育策略。.

shxuco 2012-7-9 13:05

回复 13楼ccpaging 的帖子

自学能力,怎么样才算有自学能力呢?.

ccpaging 2012-7-9 13:11

回复 14楼shxuco 的帖子

嗯,作家长的是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自学能力,怎么样才算有自学能力呢?.

heart 2012-7-9 13:25

对教育指手画脚现在太多了,都是毛了(时髦),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如果说这篇文章是一个读书人所写,那真是悲剧!将一名考状元没有被美国大学录取的事情作为自己论点的依据实在太可笑!完全无视每年无数学子被美国大学录取的现实。(如果非要把美国大学录取来说事的话!)这位状元的后续故事不知这位现在可否知晓?希望今后写字的时候吸取教训多用点脑子,这样自己教育自己好过学校对自己的教育。
自从市场化产业化以来,教育确实有许多问题!但是作为受过教育的人来说不应该落井下石,要添砖加瓦才是,这样才不枉受过教育的人在教育偏差的时候拯救教育,让后人乘凉!.

ccpaging 2012-7-9 13:34

回复 16楼heart 的帖子

同意。作者是过去的教育体制内产生的白眼狼。.

heart 2012-7-9 13:36

回复 17楼ccpaging 的帖子

“白眼狼”,太贴切了!:lol.

ccpaging 2012-7-9 13:41

回复 18楼heart 的帖子

谢谢鼓励。:handshake 还有一句话原来不敢写:
现在的教育体制应该且能够杜绝产生这样的白眼狼。像鲍昆这样的孩子,小学就该上奥数。忒不听话了,也。.

奶牛豆豆 2012-7-9 16:46

回复 18楼heart 的帖子

呵呵,作为受过教育的人,我们来添砖加瓦,多给孩子报几个班哈,多给孩子做几张卷子哈,多给孩子找几个补课老师哈.......

rainbow123 2012-7-11 08:45

回复 1楼ccpaging 的帖子

中国人干的自毁长城的事多着呢。 这只是其中的一件。好在我们人多, 孩子中总有几个天才可以存活下来, 被美国人挑去培养。 有着几个就够了。 看到孩子班里的同学正一个一个地变得顺从,漠然, 缺乏灵气, 作为旁观者感到心痛, 可别人家长却不这样想的。.

凝凝1999 2012-7-11 09:29

现在的教育让人看不懂,初一期末语数英科学社会5门功课满分500分,孩子学校的最高分可以考到总分490分,470分就排到校250名了(年级共960名),这个考试怎么考??周围补课的风气是愈演愈烈,一直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补课的我们今年也hold不住了,准备给她补点额外的作业。培训班想想还是免了,大热天赶场子受不了。.

ccpaging 2012-7-11 13:58

@作业本N : 【幼升小面试逼高考:家长自豪小孩水平达3年级】今年5月,彭鹏刚刚参加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考试。其中的一个科目里,上千名考生被划分成不同的组别,走进不同的教室,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彭鹏的年龄是6岁,而他要考取的,是上海一所著名的重点小学。
======================
道理非常简单:名校可以有各种理由不要你的孩子,而你却无任何理由不要你的孩子。所以,对家长而言,名校是个P,不把它放了,就没法自在地进行教育。.

aochuanhui 2012-7-11 14:17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2-7-11 13:58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51349&ptid=482234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作业本N : 【幼升小面试逼高考:家长自豪小孩水平达3年级】今年5月,彭鹏刚刚参加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考试。其中的一个科目里,上千名考生被划分成不同的组别,走进不同的教室,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 ... [/quote]
有点小问题,实验的上机考试是30分钟,不是20分钟.

ccpaging 2012-7-11 14:54

疯狂“幼升小”考试屡禁不止 残酷性直逼高考

[url]http://edu.yunnan.cn/html/2012-07/11/content_2295935.htm[/url]

[url]http://www.yunnan.cn[/url]  发布时间 2012-07-11 08:32:00 星期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大 中 小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3元/月)
更多
原标题:残酷学前班 疯狂幼升小

在实际操作中,幼升小面试的阵势俨然逼近中考、高考又或各种各样的成人考试

小学实验班、重点班选拔时“常笔试语文、数学、思维、英语等,难度常超二年级综合认知水平”。

报考上海一所重点小学的孩子高达3000余人,而该校最终招收的,仅有60个学位。

今年5月,彭鹏刚刚参加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考试。其中的一个科目里,上千名考生被划分成不同的组别,走进不同的教室,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

彭鹏的年龄是6岁,而他要考取的,是上海一所著名的重点小学。

对许多学龄前儿童的家长来说,这样阵容庞大的考试并不陌生。在小学老师口中,这场考试有时不过是一次轻松的“面试”又或“校园体验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它的阵势俨然逼近中考、高考,以及各种各样的成人考试。

“这些考试大多并不对外公开,形式五花八门,学校各出奇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介绍说。事实上,尽管教育部一直禁止“任何形式的幼升小考试”,但变相的选拔依旧屡禁不止。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在许多知名小学的校园里,这种略带神秘感的面试造就了中国年龄最小的一批考生,以及无数焦虑的父母。在一些论坛的“幼升小2012”版块中,大人们不断钻研著名小学“幼升小”的“面经”,通过别人透露的蛛丝马迹猜测不同小学的试题与考试形式。一些父母刚带孩子参加完面试就上论坛“晒喜悦”,更多的人则悲伤地感叹“孩子又给人当了分母”。

对于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上小学啦”再也不是一句轻松美好的话语。一切都是因为有了这场被称作“幼升小”的战争。

这不都是小学的内容吗?如果我孩子都会了,还来上学干嘛?

还没亲身经历这次升学竞争前,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王雷从未料到,“幼升小”的选拔已经变得如此残酷。

6月9日,他带着6岁的女儿到附近的小学报名。出门前,年轻的父亲轻描淡写地对女儿说:“我们要上小学啦!”他还跟女儿猜测,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大概是“你知不知道爸爸的名字、工作单位或者手机号什么的”。

可很快,王雷就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这一场选拔。小学老师把他拦在教室门外,让孩子自己走进教室。20多分钟后,面试结束,原本兴奋得活蹦乱跳的女儿却变得闷闷不乐。无论怎么问,孩子都不说面试内容,只告诉爸妈“有说的,也有写的”。

“你家孩子拼音完全不会,汉字只认识简单的一些,算数做得太慢。” 紧跟着走来的中年女老师严肃地对家长解释。这个父亲一下子懵了。

“这不都是小学的内容吗?如果我孩子都会了,还来上学干嘛?”王雷在心里嘀咕。在他看来,学会拼音、认识大量汉字、训练算数速度都属于小学课程的标准,但眼下,它们却被套在了刚念完幼儿园的女儿身上。

王雷还不知道,自己孩子所经历的,不过是“幼升小”面试的“小儿科”。在北京崇文区,网名为“看紫贝壳的海”的母亲带着孩子参加了一场“非常正式”的面试。

面试现场人山人海,大批家长在教学楼门口翘首以待,孩子们则拿着报名表排起常常的U型队。前一个半小时,这些小考生们先要考“文化课”,内容有口算和汉语拼音。接下来则要测试拍球、跳绳和短跑能力。

“知道是小学入学考试,不知道以为高考呢!”这位母亲在博客上这样写道。

不过,这还不是最难的考试。在1000多公里之外,上海母亲夏悦带着儿子彭鹏参加的,才是一场真正的“牛考”。

在上海一所重点小学前,夏悦与上千名家长直接被拦在了校门口,孩子必须独自走进校园,等待他们的是200道逻辑题。这些题目隐藏着数列、奇偶数等知识点,考生还必须能综合分析图形大小变化和颜色变化的关系。每道题都有A、B、C、D、E等5个选项。每做完一题,计算机自动关闭对话框,考生没有机会再检查。

“比的不仅是速度,还要做得正确,选得不对还会倒扣分。”这个母亲听说,有些孩子最后竟然考出了负分。在去面试之前,夏悦已经用网上的模拟题帮孩子做了6次训练,但真刀实枪时,彭鹏却还是“被考晕了”。

直到最后两分钟,这个小男孩发现自己竟然还剩100多题没有完成,他一边念叨“完了,完了”,一边加快速度,胡乱做了20题。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升小”面试的许多内容早已超过教育部公布的幼儿教育大纲。为了遏制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详细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知道什么,做到什么。

根据《指南》,5-6岁的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指南》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对拼音知识和英语能力,更是只字未提。

但决定升学的面试显然并没有与此接轨。查看今年的“面经”可以发现,测试孩子“20以内加减运算”的学校比比皆是。根据论坛上家长总结的“幼升小题集”,一些重点名校的考试中甚至会出现幼儿奥数题——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画,现在小青、小新各有几本书?

有些小学还开始设立分班考试,挑战更高难度。一位带孩子参加了北京育才小学今年实验班分班试的母亲透露说,考试长达两小时。在新浪微博上,长期从事幼升小培训的清华教育集团闻风指出,实验班、重点班选拔时“常笔试语文、数学、思维、英语等,难度常超二年级综合认知水平”。

在网络上,幼升小试题有时甚至已经成为大人们互相挑战智力的题目——“这儿有一道变态的幼升小题目,你会做吗?”

小孩已经达到3年级的水平,开学就可以学4年级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迈过幼升小的门槛,许多还在学龄前的孩子,早早就被父母拉扯着跨入了小学时代。

夏悦已经数不清楚,过去几年彭鹏参加了多少种课外培训班。语文、数学、美术、钢琴、围棋、跆拳道……夏悦说,儿子最厉害的还是幼儿奥数。一只蜗牛在井里每天爬3米又往下掉1米,爬到第3天它终于到达井口,请问井有多深?类似这样的问题,这个6岁的小男孩很快就可以给出答案。

“他认字1500个左右,拼音全学完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没有问题,乘法口诀表也背好了。”这个母亲略带自豪地说:“我家小孩大概已经达到小学3年级的水平了,一开学就可以学4年级的内容。”

不过,在彭鹏曾经就读的幼儿园,他还远远不是“最厉害”的孩子。全园孩子一度都热衷于参加专门针对幼儿的英语考试“通用英语星级考”。彭鹏只考得“一星”,可儿子班上有些小朋友早已考上了“三星”,另一班上,“全班的孩子都通过了二星”。

因此,去年年底,上海市教委突然叫停“通用英语星级考”的时候,夏悦的心里忍不住一阵狂喜。在她看来,通过考试来择校就是一个“拼孩子”的过程,孩子要拼知识,也要拼证书。

相比之下,北京父亲王雷原本想走的,是另外一条教育的路。他坚持不给孩子报知识型的培训班,不给孩子教拼音,“汉字认识百来个也就足够了”。“让女儿在快乐的玩耍中成长”是他最大的愿望。

可现实的升学门槛还是让这个父亲的教育理想遭受了挫折。7月6日,王雷一大早起床,登上女儿参加面试的小学的网站,查看“放榜结果”。果然,女儿的名字不在榜上。

面试结束之后,这个父亲就知道希望渺茫。小学老师在现场就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小学进度很快的,你这个孩子以后可能跟不上,你们先去上一年学前班吧。”

王雷心里纠结起来。他想起许多朋友说,现在小学里,教拼音都只花一周时间。“一周怎么学会拼音啊?万一孩子以后真的跟不上,我们怎么办?”这个父亲动摇了。

在夏悦身边,绝大多数父母都曾经历这样的心态转变。“小孩刚上幼儿园时,许多家长旗帜鲜明地提倡‘快乐教育’,可没过多久,都一个个给孩子报班去了。”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局面下,焦虑感无可避免地在家长中发酵。实际上,这个母亲也曾为孩子设想另一条路径。她与丈夫特意到片区内的对口学校了解情况,可结果大失所望。由于办学质量较低,该小学生源不断流失,一年级5个班,二年级4个班,三年级就只剩3个班了。

“我不能拿孩子做实验,”夏悦叹了一口气说,“算了,我们还是择校吧!”

康健介绍说,根据《义务教育法》,小学入学应遵循“就近免试”的原则;但许多重点小学都希望抢到好生源,保持原有地位,依然用各种考试来选拔孩子。

某种意义上,这样的选拔也满足了许多家长的需求。在彭鹏的幼儿园班上,26个孩子中,几乎没有一个入读对口学校,择校成了家长们普遍的选择。为了方便人们带着孩子四处面试,一些“幼升小”论坛甚至细心地整理出北京、上海等地所有知名小学的报名、面试时间一览表。

“做家长的都知道资源有限,大家都想为孩子抢好的。”夏悦说。

我们一味用成人世界的东西去改造孩子,而不是去关注孩子最基本的生命需求

在上海,那所面向全市学龄儿童举办“牛考”的重点小学,就是家长们都想抢的“好资源”。据夏悦了解,报考该校的孩子高达3000多人,而该校最终招收的,仅有60个学位;网络报名先淘汰了1/3的人,进入二面的,大约只剩120个孩子。

一面过后,夏悦的儿子就被刷了下来。“没关系,升初中时咱们再努力。”夏悦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又带他面试了几所民办贵族学校,孩子最后顺利通过了其中一所民办学校的面试。

在儿子幼儿园的班上,考上该所上海重点小学的只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双胞胎。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双胞胎的妈妈忍不住对夏悦说自己“有点害怕”。这个妈妈发现,还未正式入学,许多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报读小学奥数班,竞争之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已经领先一步,还得继续领先。”夏悦说,“小学又是另一场战斗。”

这样的趋势让康健感到十分担忧。这个63岁的老人大半生时间都在研究高等教育,也曾担任北大附中校长,但在过去10年,他跑得最多的却是幼儿园。他顺藤摸瓜,发现许多教育的问题根源都在幼儿教育。

让三四岁的孩子推着小推车走路,是锻炼平衡能力的好方法。可在幼儿园里,老师一声令下:“开始,看谁跑得快!”一群小朋友就拉着小推车往前冲,有的干脆抱起小车,连滚带爬地跑起来,平衡能力根本无法得到训练。

“我们一味用成人世界的东西去改造孩子,而不是去关注孩子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康健留意到,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竞争与比拼,可一些基本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近年来,康健与一些幼儿园开展合作,定期去旁听课程,培训教师。他总是提醒老师们避免“让一组同学打败另一组同学”,不要让幼儿园的教学“知识化”,还要尽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康健希望,让幼儿教育“回归本真”。

“但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问题,到了大班,老师们还是应该适当讲些语文、数学的知识。”7月5日,在天津某所幼儿园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演讲到了末尾时,康健特意补充一句。

但在真实的升学压力面前,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调节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虽然一直希望自己“做个好爸爸”,但再三考虑之后,王雷还是为女儿报了一个拼音班。“我只能做我能做的,把这个门槛跨过去再说。”王雷的目标很明确——让孩子在9月份入学前全面掌握拼音知识。

他还开始每天打电话给朋友,“托关系找学校”。这个在银行当高级技术经理的父亲第一次感觉到,女儿的教育问题让他无比焦虑。“现在还只是幼升小,小升初怎么办呀?”王雷感慨地说。

不过仔细回想,这个父亲发现,对孩子的选拔其实早就已经开始了。3年前,他带着女儿报读幼儿园时,就经历了一场面试,尽管形式不太正式。

幼儿园的老师将小女孩带到一个活动区,观察她的行为。老师想测试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拿着一些积木问:“这儿有几块积木呀?”不料贪玩的女儿只是自顾自地拿起玩具,开心地玩起来,一句也没搭理蹲在一旁的老师。

不出意外,这个当时只有3岁的小女孩被这所幼儿园淘汰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彭鹏、王雷、夏悦均为化名).

aochuanhui 2012-7-11 23:19

回复 25楼ccpaging 的帖子

这大概是个北京的记者, 显然没有做足功课. 对实验面试的描述有不少失误.

cindylu1997 2012-8-1 17:09

这些家长自己活该,什么名校,都是被这些家长给哄出来的,小学呀,又不是大学,什么名校,其实真的差不多的,我女儿就没读什么所谓名校,中考也非常优秀,他们班级很多都考的很好啊。关键还是看孩子,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被那些所谓的名校折磨,打击了自信心可是一辈子的罪孽。名校就是比人家题目做的多,做的难,仅此而已。.

SHINE-ON 2012-8-1 19:43

回复 21楼rainbow123 的帖子

有啥办法,当年对我说奥数、考级、学校怎么摧残孩子的家长,现在哪个不是奥数英语证书拿一堆,对着老师点头哈腰,带着孩子东奔西跑上补习班。我也只好表示理解她们。.

jsayshxszx 2012-8-1 21:21

孩子们竞争的底线在哪里?

作业量无限、难度无限、分数无限、提前学无限、补课无限。
劳动者还有最低工资标准这个底线保护着[否则真要被那些打着竞争旗号的资本家给搞死],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东西保护他们?
难道真的要等他们被逼傻、被逼疯、被逼死,我们才收手?
不要说这是危言耸听,离这不太远了。.

eastbacht 2012-8-5 15:35

家是监狱,妈妈是狱卒-培优班走出的杀人犯

[话题讨论] 培优班走出的杀人犯
家已不是家,而是“监狱”;自己不再是学生,而是“囚犯”;眼前的这个人也不再是母亲,而是随时有可能动用鞭子的“狱警”。10年里度日如年,最终年少的他选择了用激烈的手段“越狱”。

  培优班走出的杀人犯,负累的青春他用妈妈生命买单

  2012年2月7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17岁的梁铨却用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妈妈涂静:他先用哑铃数次猛击妈妈头部,鲜血迸发时,他没有一丝害怕和懊悔,一心只想杀死妈妈,于是又解下妈妈的鞋带,在她的脖子上紧紧勒了两圈,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去上学……

  事发后,老师们非常惊讶:学业优异、性格文静的好学生,为何如此残暴?相信涂静更是死不瞑目:儿子啊,你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妈妈愿意为你付出一切,你为何对妈妈有如此大的仇恨?

  这场弑母悲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警示?

培优班的繁荣,

  平静父母的恐慌

  儿时的梁铨,过得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母亲涂静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父亲梁树坤在一所大学安全科工作。虽不富足,但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梁铨的人生出现了拐点。而这拐点,缘于妈妈的“觉醒”。

  2004年5月的一个周末,梁铨翻到幼儿园的毕业相册,突然很想好伙伴刘钢,一家三口便到刘钢家做客。

  不料,刘钢的妈妈告知刘钢上培优班去了。看着梁铨,刘钢妈妈显得很意外,问涂静:“梁铨没上培优班吗?”

  涂静随口说:“没有,梁铨成绩好,哪用得着去培优?”这无心之言,让刘钢妈很不高兴:“你以为我家刘钢成绩就差啊!现在是成绩越好、越有前途的孩子越应该重视培优。以后小学升初中,考题全是初中的内容了,你不上培优班能行吗?”

  刘钢妈妈的一番话,让涂静夫妇不禁感到汗颜。回家后,涂静又询问了几个邻居,才知他们也都给孩子报了培优班,有的孩子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培优了。

  这一比较,让涂静意识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失职,她跟丈夫商量:“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未来就是父母的全部,花再多心血再多钱,也值!咱们儿子已经起步晚了,就得加量补上。”梁树坤表示赞同。

这个暑假,涂静一下子给儿子报了语文、数学和英文三个培优班。她之前的承诺—带梁铨去西安旅游也化为泡影,惹得梁铨直骂妈妈是个“大骗子”。

  这以后,涂静从工作中抽出不少时间来督促儿子,还经常向儿子同学的父母取经,加了一些家长QQ群,每天晚上交流孩子们的成绩。让涂静沮丧的是,在班上成绩出类拔萃的梁铨,一到培优班就比不过其他孩子了。涂静不敢大意,在其他家长的推荐下买了不少辅导资料,每天晚上亲自监督儿子做作业。有天晚上,涂静因为临时接到朋友的电话出去了一下,梁铨赶紧去开电视机,想看看久违的动画片,却失望地发现所有的少儿频道都上了密码,委屈的眼泪一下子掉下来……他暗自想着,也许只有等考上好中学,妈妈才不会对自己如此“严苛”,于是变得更加勤奋。

  2007年7月,梁铨考上了郑州外国语中学。这是郑州最好的中学之一,涂静感到十分欣慰,几年来倾注在儿子身上的心血没有白费。

  考上了好学校,梁铨很高兴,拿到录取通知书当天,他要母亲兑现“一旦考上外校就带他去厦门看海”的诺言,可涂静却再次食言了。

  “儿子,那是妈善意的谎言,目的就是鼓励你努力学习。初一是新的起跑线,你不能输,所以妈又给你报了几个培优班,看海的事等到以后再说吧。”

  涂静说得苦口婆心,可梁铨却对妈妈完全失望了,他气愤地说:“妈,你都骗我多少回了?早知这样,我就不该好好考试,以后我再也不听你的了!”


儿子的话,让涂静很伤心。晚上,在群里说起此事,一个家长深有同感,推荐给她一个“牛爸牛妈说牛娃”的论坛,让她去取经。其中一个帖子,让涂静深有感触:“我家儿子绝对是个‘牛娃’(学习很好的孩子),马上念初二了,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可让我头疼的是,孩子进入青春期,性格越来越叛逆。为了管束儿子,我决定辞职,做专职陪读。儿子是我生命的全部,做出再大的牺牲,我都愿意……”这个帖子说到涂静的心坎上了。当即,她回了一个帖:完全支持,我也准备辞职,做全职“陪读妈妈”。

  全职陪读雪上加霜,

  可知少年心有多累

  当晚,涂静就说服了丈夫,夫妻俩对儿子的未来进行了分工,梁树坤负责挣钱,涂静负责把钱花到儿子身上,确切地说是花在儿子的各种培优班上。这个暑假,梁铨一天也没休息,涂静给他报了5个培优班。学习对于这个才12岁的孩子而言,已完全成了沉重的包袱。

  让涂静欣慰的是,“贴身督学”的效果不错,儿子在期末分班考试中成绩优异,如愿分到了最好的实验班。

  2008年寒假,梁铨原以为通过了分班关卡的自己能够好好地过个假期,哪想到母亲永远比他有远见:“儿子呀,还是不能松懈,你想,能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都不会差吧,要想在这个班级名列前茅是不是就更难了?”

这话听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梁铨一听就生气:“早知你会这么说,我就该考个普通班,名列前茅就容易多了!”涂静厉声训斥道:“你说的什么话?你咋这么不理解妈的苦心呢,妈连班都不上,全身心扑在你身上,为了什么?”

  这个寒假,涂静针对儿子稍弱的奥数、物理和化学,又给他报了3个培优班。这年春节,梁铨又是怀着对母亲的怨恨,在书海中度过的……

  2008年9月,梁铨念初二了。这时,培优科目又扩军了:很多培优机构已经把语文中的作文单独划分出来;数学则划分为代数、几何;物理划分为力学、电学、光学;化学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这下,连涂静自己都搞不清楚有没有必要报这些培优班了。

  可当看见每个培优班都人满为患时,她还是决定“顺应潮流”。通过检查儿子的作业,涂静发现梁铨的作文得分偏低、物理中的力学题错误偏多,便又给他选报了这两个培优班。

  涂静整颗心都放在儿子的学习上,却忽略了漫漫培优之重对他稚嫩心灵的摧残。2009年3月,涂静发现儿子的作文还是没有长进,禁不住批评道:“你都上了一个多学期的作文培优班了,怎么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梁铨反倒教训起她来:“写作文需要文学天分,再说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样样都好?”涂静气坏了,拧了一把儿子的耳朵:“考试的时候会因为你没有天分就不出作文题吗?你这种态度怎么对得起含辛茹苦挣钱给你培优的爸?你以后怎么考得上好大学?你要气死我啊!”

  母亲歇斯底里的声音,令梁铨感到无比的心烦,耳朵上的疼痛更是直抵心灵。据案发后,梁铨向警方回忆,母亲在厉声数落他之后拿了一张凳子到阳台,踩在上面取衣服,那一刻,他竟然冒出了想把母亲推下楼摔死,以让自己获得解脱的冲动。要不是母亲只取了一件衣服就迅速下来,也许,他早在3年前就犯下弑母之罪了。

可惜的是,涂静根本没有意识到儿子行为和心态的异常,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成绩之上。心存一丝侥幸的梁铨,以为考上好高中,离家远就能摆脱妈妈的魔掌。2010年7月,他顺利考入郑州一中。

  惊天命案,

  谁为负累的青春买单

  儿子又一次升学奏凯,涂静把这一切归功于培优,看来这条路还得悲壮而坚定地走下去。只是,儿子念高中后离家太远了,回家吃住已经不现实,只能住校。涂静不愿意儿子因失去她的督战而影响学习。

  3年前,儿子升初中,她毅然作出了辞职的决定,现在她又毫不迟疑地作出了更疯狂的举动:搬家。

  搬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儿子的思想教育:“儿子,考上好高中是好事,但你必须意识到,残酷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不过你也别怕,妈妈搬家就是要陪你一起战斗!”

  梁铨不寒而栗:“妈,你能不能让我放松一段时间?这么多年,我没有一天过得舒心,大人上班还指望着周末、节假日休息,我是一天都没指望,读书真是天底下最累的活儿!”

  涂静很不满意儿子这样讨价还价:“进入高一的第一关就是分班考试,别的学生都在拼了命往上爬,你一个人放松,到头来就彻底被放倒了!”

  这个暑假,梁铨又是在培优班度过的,没有半点自由空间。

12月底的周五下午放学后,梁铨刚走出教室,就有一个同学来邀请他,称外校有一支篮球队前来挑战,希望他参战。梁铨多想参加呀,可他下意识地往校门口一望,就看到了母亲凌厉的眼睛。见梁铨和一个男生在那里交头接耳,涂静进去质问。一旁的同学连忙解释了缘由,并帮着梁铨求情。

  梁铨央求:“妈,明天不是周末吗,就让我放松一下吧。”涂静喝道:“明天不是还要上培优班吗!”说完不容分说拽走了儿子。梁铨觉得在同学面前颜面尽失,恨透了母亲。涂静哪里想到,儿子已经彻底厌倦了学习,尤其是培优,因为培优占据的都是课外时间。梁铨开始暗地里跟母亲较劲,他跟同学借了一部掌上电脑,在上课时间偷偷看玄幻小说……

  2011年7月,高一念完,梁铨的成绩下滑到了班上21名。虽然这是中上水平,但涂静慌了,暑假又给他报了所有学科的培优班。与此同时,她进一步加强了对儿子的监管:在儿子的房间里添了一张小床,睡在儿子的房间里,日夜守在儿子身边!

  案发后,梁铨向警方这样讲述:“妈妈搬进我的房间后,我感到自己快要窒息了,连睡觉的自由都没有。只要我在5分钟之内翻两次身,准能听到她的声音‘又胡思乱想什么呢,赶紧睡’。我睡不着,却只能像僵尸一样躺着。”

  因为长期坐着,梁铨常常感到腰酸。涂静打听到举哑铃有利于锻炼腰身,便给他买回来一个哑铃,这的确比打篮球放松省时得多。涂静做梦也不会想到,后来正是这个哑铃,夺走了她的性命……

  高二上学期期末,梁铨的成绩进一步下滑到了全校200名之外。案发后,记者采访了梁铨的班主任,他说全校排名前600名的学生都能考上重点大学。

但是涂静觉得自己太失败了。通过观察儿子睡觉老是辗转反侧,她认定儿子的思想开岔了。所以这个寒假,她不光给儿子报了5个培优班,还全程跟踪。

  培优课程一直上到农历腊月廿八,正月初五就又开始接着上。中间这几天,也是在涂静的监督下没完没了地写作业。正月初七的晚上,正在做作业的梁铨被窗外绚烂的烟花吸引住了,不禁看入了神……突然,后脑勺被猛地敲了一下,接着母亲刺耳的声音响起:“我已经在你后面站了10分钟,你没看过烟花?你有这个闲心干吗不用在书本上?你知不知道眼前这些培优资料花了妈多少钱?”说着,涂静哗啦一声拉上了窗帘。

  窗帘隔绝了绚丽的烟花,也彻底隔绝了母子亲情。家已经变成监狱,培优就是“赔忧”。从小学到现在,近10年的培优“刑期”实在太漫长了,每一天都在煎熬,梁铨受不了了。

  霎时,3年前那个可怕的念头死灰复燃:除掉母亲,寻求解脱。不同的是,这次,这个念头不再是一闪而过,梁铨要付诸行动了。

  2012年2月7日,梁树坤一大早就去单位上班。梁铨知道父亲要好几天才能归家,他准备伺机除掉母亲。这天也是新学期报到的日子,涂静发现儿子的培优作业还没做完,便要求他做完作业再去学校。

  上午10时许,梁铨做完作业了。可涂静又说:“你再给我写个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这个要求彻底点燃了梁铨心中的怒火,他努力挤出笑容,说:“妈,我给你看一样东西,看了,没准你就不会让我写计划了。”

  涂静以为有什么惊喜等着她,按照梁铨的要求低下头闭上眼。就在这时,梁铨操起书桌上的哑铃,对妈妈痛下毒手。之后,梁铨从容地去了学校,再也没有回这个家……

  2月11日,梁树坤照例回家过周末,发现悲惨的一幕,痛哭着赶紧报了警。

  警方认定梁铨有重大作案嫌疑,随即传唤了正在上课的梁铨。让讯问警官痛心的是,这个成绩优异的17岁少年在陈述作案经过时,十分平静,毫无悔意:“我妈对我的学习要求太严格了,我太累了,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寻求解脱……”

  5月28日,此案正式移交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检察院,目前尚在审理中。.

eastbacht 2012-8-5 15:43

一定会有人说,这妈妈心是好的。也一定会有人说这是应试制度造成,可我要说,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实际已构成虐待罪。孩子与母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位妈妈的想法和做法绝对是愚蠢和错误的。.

eastbacht 2012-8-6 19:40

儿子梁栓自己好像并没有被逼疯,但做出了疯狂的举动。母亲涂静好像也没疯,但所作所为又绝对不正常。如果这种案例还不能引起社会关注和反思,那么类似悲剧一定还会重演。 阿门!.

ccpaging 2012-8-6 20:25

回复 32楼eastbacht 的帖子

又疯又傻。不过,倒也不能全怪这位妈妈,毕竟是个普通老百姓而已,搞教育这帮人忽悠的就是普通老百姓。.

QQ6 2012-8-7 07:22

回复 30楼eastbacht 的帖子

当我们眼里的世界变得如此疯狂时,我们需要的是幡然醒悟,不再让自己卷入这个可怕的漩涡中。家长们,要懂真爱,要懂给予孩子生命自由才是真爱。.

eastbacht 2012-8-7 20:32

[quote]原帖由 [i]QQ6[/i] 于 2012-8-7 07:2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894349&ptid=482234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当我们眼里的世界变得如此疯狂时,我们需要的是幡然醒悟,不再让自己卷入这个可怕的漩涡中。家长们,要懂真爱,要懂给予孩子生命自由才是真爱。 [/quote]
说得真好。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

cocotim 2012-8-7 22:14

为什么总是把矛头指向教育部门?教育部门不是一直高喊减负减负么?三声五令不允许搞各种竞赛、要求增加孩子阳光体育时间么?没有一所学校要求家长把孩子送往培训机构,最终把孩子送去培训的不都是父母么?
中国教育主要就是靠家长搞上去的!!!.

ccpaging 2012-8-7 23:36

回复 36楼cocotim 的帖子

喊的,可以很好听。说的和做的可以悖而并行,好像是打小就在学的吧?.

cocotim 2012-8-8 07:23

学,学孩子喜欢的,学长大有用的。.

junhuayang2005 2012-8-8 07:37

昨天看到了骆新的一期节目:天才儿童的成长问题。
很赞同一些发言,要首先学习做人,很重要的。.

丰禾妈 2012-8-8 09:18

回复 39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其实教育教育,教和育包含了两个概念,教,教的是知识,育,育的是做人。

欧美为何没有“高考状元”情结
教育中国-中国网 edu.china.com.cn  时间: 2012-07-19 17:40  责任编辑: 散雨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过去,各地又开始了“高考状元”的热炒。一位从海外归来的朋友说,相比中国,在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
    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
    正因为这样,美国的高考录取除了参照SAT考试成绩,面试、自荐信也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面试官往往很“毒辣”,能将你潜意识中隐藏的人性化优劣等因素,统统都挖掘出来,看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品格和意志力都很优秀的人才。如果他们认为你在某方面非常优秀,就是SAT考试成绩不够高,也会认定你是优秀人才。而自荐信,主要是展示你的“人无我有”的优点,当然,展示不是说谎、编造,而是实话实说。
    比如,一个孩子说他非常坚强,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亲人去世后,家庭收入降低了,他就挑起了生活重担,打了几份工,还坚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发展轨迹。这样的“实话实说”就能获得成功。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
    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
    此外,“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也使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掏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比如芬兰教育从来不将高分学生看成优秀学生,他们的看法是,[color=Red]只要能将个人特长发挥到极致,就是好学生。[/color]所以,芬兰人认为,国会议员不会比厨娘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
    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在这种氛围下,要破除“高考状元”的情结,显然还只是一种奢望。.

丰禾妈 2012-8-8 09:31

回复 40楼丰禾妈 的帖子

人家教育出来两只脚走路,天朝教育出来跷脚走路,啥人走得快?不言而喻。.

一帘幽梦 2012-8-8 10:27

回复 1楼ccpaging 的帖子

2010年,作为中学教育尖子学校的北京人大附中的高考状元被美国十多所名校婉拒,就说明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教育界的距离。这些学校婉拒的理由是他们知道中国的教育是以考试为目的,那些高分的学生未是必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件事情背后有故事,是个特例。真实的情况是,每年数万应试教育下出来的学生,被当做优质生源进入美国名校。.

ccpaging 2012-8-8 19:28

回复 42楼一帘幽梦 的帖子

对于真正的好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个场所,老师只是个协助者,不管你应试也罢面试也罢,这些孩子自己学自己的,应试那一套于他们毫无帮助甚至有些小烦心,于他们完全无碍。

应试伤害的是绝大多数平庸的学生和差生。而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这部分绝大多数学生。

所以,说应试培养出了优秀学生是无稽之谈。普及教育好不好,要看它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影响来说。.

一帘幽梦 2012-8-10 15:37

回复 43楼ccpaging 的帖子

明白了,那几万去国外名校读书的都是孩子自己学的。.

ccpaging 2012-8-10 19:59

就算是2万人出国留学,每个人每年留学的费用算25万,对国外大学来说,这就是50亿的收入。
作为家长,追求名校名师,打破本该自然进行的选择和淘汰过程,定要孩子苦逼地学,花上百万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苦逼的“民工”,最后干一份再普通不过的工作,这当然是家长自己的选择。
强行拔高,可以。但必然要付出一份巨大的违背自然的代价。.

eastbacht 2012-8-10 20:38

回复 40楼丰禾妈 的帖子

40楼讲得特别好。.

丰禾妈 2012-8-11 12:52

回复 43楼ccpaging 的帖子

[quote]对于真正的好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个场所,老师只是个协助者,不管你应试也罢面试也罢,这些孩子自己学自己的,应试那一套于他们毫无帮助甚至有些小烦心,于他们完全无碍。
应试伤害的是绝大多数平庸的学生和差生。而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这部分绝大多数学生。
所以,说应试培养出了优秀学生是无稽之谈。普及教育好不好,要看它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影响来说。[/quote]
同意!这源于优秀学生的心理强大,学习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优秀的教育,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挖掘学生的长处,把每个人的能力开发到极致,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角度。每个学生都是材,一个人不可能一无是处,关键是如何去扬长避短,西方教育,除了基础课程,就是让学生在喜欢的课目中选,老师始终在观察学生的长处在哪里,在哪门课有发展空间,然后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建议,今后就是个发展方向,即便做个厨师,也能是个优秀的厨师。.

adenoruru 2012-8-16 15:57

中国这么多人口,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划分,这样还算相对公平.不然都是关系户了..

ccpaging 2012-8-16 18:51

回复 48楼adenoruru 的帖子

代价太大了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应试的料,就花了大量金钱下去。
一旦不适应应试,连正常的学习机会也木有,直接被放弃。这令人焦虑了。.

胡豆妈 2013-3-26 10:54

回复 43楼ccpaging 的帖子

CC老师好,今天因为偶然搜到了这个贴,很有感触。

只是对这一句“应试伤害的是绝大多数平庸的学生和差生。而普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这部分绝大多数学生。”有不同看法。

我怎么越来越觉得,应试教育也伤害优秀学生啊?可能后果还更严重,只是效应出来得比较晚。平庸学生和差生可能是逃过了一劫的。

[[i]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3-3-26 10:58 编辑 [/i]].

DOZEN的妈妈 2013-3-26 11:57

回复 50楼胡豆妈 的帖子

我和你一样,觉得应试教育伤害的是优秀学生,平庸学生和差生可能是逃过了一劫的。

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一般家长(我就这样)可能就直接放弃了,不会逼迫孩子的。强扭的瓜不甜么!

但是优秀孩子不同,他们能很好地学会应试技巧,很快地适应这个体系,所以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最大。.

liuy818 2013-3-26 12:00

回复 16楼heart 的帖子

帮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鲍昆:现在的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未来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