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如风往事——使用外汇兑换券的记忆

龙宝virginia 2012-2-2 09:51

那些如风往事——使用外汇兑换券的记忆

少年时期最爱嘉顿手指饼干,80年代初期那阵子只有茂名路老锦江饭店里那间小小超市有售,那时每当家里来了国外亲戚,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望他们时大人们顺便能带我去那间进口超市用外汇兑换券买些进口糖果。那些东西是舍不得吃的,看着精美包装就仿似满足了,里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嘉顿的朱古力手指饼干了。
昨晚,无意间在超市又看到吉百利的铁罐手指朱古力,拿着端详许久未能放下,当年记忆竟然被全部唤醒。
放佛看到一个小女孩,站在精美的进口糖果橱窗前深呼吸,贪婪地看着那些可望不可及的罐子,手里紧握着不多的几张兑换券。

昨晚回家在围脖感慨了一下,竟引出许多共鸣。被提及的有友谊商店,华侨商店,海员俱乐部,最早期的黄牛等等,还给80后的童靴普及了兑换券的概念。
有的好友还有未用完的兑换券,有的那时用兑换券去海员俱乐部买了金项链,有的去喝了咖啡,有的省下买了自己当年的嫁妆。。。。。。。
那些物资匮乏的年代,却留给我们很多珍贵的记忆。.

龙宝virginia 2012-2-2 09:55

普及知识点: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来中国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日渐增多,专门为他们服务的宾馆、商店及其他服务部门也相应增加。由于中国实行统一的人民币市场,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为便于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及驻华外交、民间机构常驻人员在这些场所购买物品和支付费用,中国银行从1980年4月起发行外汇兑换券。其面额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种,票面与人民币等值,不准挂失。外汇兑换券的兑换手续是:凡国外旅客、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入境时,所携入的外币、外汇可一次向中国银行兑换成外汇券。出境时,如有剩余外汇券来不及兑回外币时,允许自由携出境外,以后来华时可再携入使用。1995年7月1日起,外汇券停止流通。.

齐齐妈妈(律师) 2012-2-2 09:56

呵呵,我们家80年代初期买的原装松下电视机现在还能用,质量很好!.

小甲虫妈妈V1.0 2012-2-2 10:03

龙宝娘这个往事 我一点都没有, 上海跟东北某地的小县城差距实在太大了,80年代初期的记忆中有个就是粮食本,还曾经拿着个小盆去粮店买香油渣子(现在想想应该算芝麻酱),回到家拿个小勺偷偷地吃,很香很香.......

龙宝virginia 2012-2-2 10:07

[quote]原帖由 [i]齐齐妈妈(律师)[/i] 于 2012-2-2 09:5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91760&ptid=480333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呵呵,我们家80年代初期买的原装松下电视机现在还能用,质量很好! [/quote]
嗯,那时买的双缸洗衣机也很给力,也用了好多年。.

龙宝virginia 2012-2-2 10:08

[quote]原帖由 [i]小甲虫妈妈V1.0[/i] 于 2012-2-2 10:03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91782&ptid=480333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龙宝娘这个往事 我一点都没有, 上海跟东北某地的小县城差距实在太大了,80年代初期的记忆中有个就是粮食本,还曾经拿着个小盆去粮店买香油渣子(现在想想应该算芝麻酱),回到家拿个小勺偷偷地吃,很香很香...... [/quote]
一样的记忆,物资虽然匮乏,现在想起来竟然丝毫不觉得苦涩。.

齐齐妈妈(律师) 2012-2-2 10:11

现在虽然物质富有了,但精神、环境、人际关系。。。。。匮乏了, 贫富差距大了。.

龙宝virginia 2012-2-2 10:14

回复 7楼齐齐妈妈(律师) 的帖子

是阿,头颈里的钥匙,蹦蹦跳跳的放学路,邻居家的饭菜,快乐的暑期向阳院。。。。。。
现在的孩子是享受不到了。.

荦荦妈妈 2012-2-2 10:16

看来你家比我家有钱,呵呵,记得我家的外汇券都是用来买家电的,不舍得给我买饼干的
说起当时的国外亲戚,我只记得他们带给我的漂亮裙子,那时家里第一次来一个国外亲戚,所有上海亲戚聚在一起,在锦江饭店门口有一张合影,我倒现在还记得,我们女的每人一件花棉袄罩衫,很有时代特征的.

龙宝virginia 2012-2-2 10:19

回复 9楼荦荦妈妈 的帖子

[:sz12:] 我也就几包饼干的盼头好伐,记得我的第一双耐克鞋也是用兑换券买的。.

ming0317 2012-2-2 10:33

我还记得出国人员服务部。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家直到我小学四年级才买了电视机,那是外公当年出国援助伊拉克搞水利工程,回国时用指标换回了所谓的几大件。本来外公还要再去,但不久就爆发了两伊战争,巴格达那座文明古城,从此成了外公带回的照片上的记忆。一年之后,外婆突然离世,全家伤痛不已,妈妈和几个姨妈总是念叨,说全家人日子刚好过一些,操劳了一生的她就这么走了。。.

龙宝virginia 2012-2-2 10:35

抱抱!我能干的外婆也是走得早了,我老妈至今常唠叨。.

海底的鱼 2012-2-2 12:37

我怎么记得和LZ的有点不一样,地区差异?反正也趁机跟着怀旧一把。

当时在北京,有一种侨汇券,就是国外亲戚寄点钱,因为是外汇,国家也不会给老百姓,就给成侨汇券。能在友谊商店买点电器,衣服,甚至家具,当然当年的黄油,猪肝酱什么的也通过这个渠道能买到。记得当年吃到个人造黄油都觉得人间美味,买过微波炉,买过随身听的小录放机。

我记得当时到上海来玩,还跟上海的亲戚去过南丹路上的一个什么商店,帮着买过吸尘器。

外汇券是从90年代第一批进外企工作的人,能挣到的工资,因为是境外的公司通过外服公司支付的,比人民币值钱。 最好的时候能用1比1.6的比例去找黄牛换人民币。我也就短暂地从92年到94年初挣到过外汇券,后来就和人民币并轨了。当时还留了张100元的,作纪念。

时过境迁,.

雨璁妈妈 2012-2-2 13:49

嘻嘻,特地留了一些当记忆了.

洁妈 2012-2-2 15:27

[quote]原帖由 [i]海底的鱼[/i] 于 2012-2-2 12:3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92307&ptid=480333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外汇券是从90年代第一批进外企工作的人,能挣到的工资,因为是境外的公司通过外服公司支付的,比人民币值钱。... [/quote]
呵呵,我也是那时挣兑换券的。[em16].

caijunwei 2012-2-2 16:16

太有共鸣了,那时出租车司机手里兑换券最多,而且那时流行嫁人要嫁司机。我刚参加工作, 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在锦江车队给外宾开车的司机。带我去锦江饭店吃饭,都用兑换券。但我还是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回绝了。我爸爸83年去苏联,香港,回国后有指标,买了东芝冰箱,日立彩电。后来用了20年都没坏。质量很好。.

sifanwsh 2012-2-2 20:21

[quote]原帖由 [i]龙宝virginia[/i] 于 2012-2-2 09:51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91751&ptid=480333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少年时期最爱嘉顿手指饼干,80年代初期那阵子只有茂名路老锦江饭店里那间小小超市有售,那时每当家里来了国外亲戚,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望他们时大人们顺便能带我去那间进口超市用外汇兑换券买些进口糖果。那些东西是 ... [/quote]


                              [attach]679202[/attach]


                 兑换券来了!鲜咯咯,活生伐改宝。[em16]

               现在都给儿子收藏了。.

龙宝virginia 2012-2-3 02:04

回复 17楼sifanwsh 的帖子

嗲!.

小甲虫妈妈V1.0 2012-2-3 08:41

回复 17楼sifanwsh 的帖子

人生第一次见到哦,[:sz11:].

yoshiyuki妈妈 2012-2-3 09:16

一晃30年过去了,那时有兑换券真的很开心啊。第一次买的进口化妆品是用兑换券的。好像很珍惜的用到没有。:loveliness:.

wsyhxd 2012-2-3 10:37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家用兑换券买了台松下冰箱,那时长长的弄堂里晚上有好多人在乘凉,家里人借了两三轮车,把冰箱车进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现在想想,就像电影里放过的片断一样。.

clarin 2012-2-3 21:14

[quote]原帖由 [i]海底的鱼[/i] 于 2012-2-2 12:37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92307&ptid=4803330][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怎么记得和LZ的有点不一样,地区差异?反正也趁机跟着怀旧一把。

当时在北京,有一种侨汇券,就是国外亲戚寄点钱,因为是外汇,国家也不会给老百姓,就给成侨汇券。能在友谊商店买点电器,衣服,甚至家具,当然 ... [/quote]
呵呵。92年起从对外服务公司拿到兑换券工资。
陕西北路口上海商城东峰,西峰写字楼,
新锦江,,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些如风往事——使用外汇兑换券的记忆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