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王 2011-10-11 23:03
高招2012——清华招生新政
一年一度,2012
起个楼,有则填砖,无则加瓦.
家有考王 2011-10-11 23:06
非常有意思的动作——清华招生新政
10月8日,在央视中听到了这则新闻,但网上查不到,而通常,电视新闻是滞后于网络的
今天,10月11日,相关报道一下子出来了有意思
[url]http://ww123.net/viewthread.php?tid=4791944&page=1#pid8240365[/url].
家有考王 2011-10-11 23:06
清华大学将推招生新政策 更多农家子弟受益
清华大学将推招生新政策 更多农家子弟受益
据央视报道,2012年清华大学(微博)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招生政策,为偏远农村学生进入清华“开绿灯”。今年已有8名来自云南、陕西、四川的学生通过优惠政策考入了清华大学,这8名学生全部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家庭。
贫困地区投放更多招生计划 农村学生受益
据介绍,2012年清华大学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投放更多的招生计划。同时,还将通过自主选拔的方式面向这些地区的县级中学和乡镇中学选拔学生。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表示,偏远地区的孩子在基础教育阶段,相比较而言,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支持;所以希望在进入大学的时候,能够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享受到最好的高等教育资源。
选拔方式内容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针对偏远地区的招生,具体如何操作?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微博)介绍,考虑到偏远地区学生受教育的实际环境,清华大学在这些地区和学校招生所采用的自主选拔方式和内容都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安排。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考察学生的时候,将更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关注他们在成长中克服困难、自强自立的精神。
据悉,新招生政策将覆盖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实际上在2011年招生中,清华大学就已经在部分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试点。对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清华今年还特别推出了自主选拔“B计划”,对于部分长期生活、学习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区的B计划候选考生,清华专家组专门增加了实地走访等环节对考生进行特殊考察,认定了一批特殊困难教育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品学兼优的考生。今年共有4名考生通过B计划获得最高优惠加分60分进入清华大学。
相关报道
启动生源结构调查 回应农村生源减少情况
有媒体报道说,北大清华的农村生源所占比重不大,且连续多年下滑,2010年清华新生中来自农村的仅占17%,而当年高考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
清华招办数据显示,今年清华所录取的新生来自全国近1200所中学,其中县级中学300余所;县级以下中学学生近500人,只占清华新生的七分之一左右。
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表示,清华早就关注到农村生源减少的情况,清华已启动近十年录取的清华学生的生源结构状况调查,包括学生的生源地。他也表示,现在高校没有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只能按分数从高往低录取,不可能区分考生是农村生源,还是城市生源。清华只能在重点扩招时增加贫困学生录取的机会。.
家有考王 2011-10-11 23:06
清华贫困县招生新政有助于改善“寒门难出贵子”
清华贫困县招生新政有助于改善“寒门难出贵子”
这可能是被忽视的一条新闻:中央电视台报道,2012年,清华大学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招生政策,包括投放更多招生计划,将自主招生范围扩大至县级中学和乡镇中学,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设置自主招生方式和内容。在去年的试点中,已有8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优惠政策考入清华,今年,该招生新政将覆盖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
这是让人备感欣喜的招生新政,它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鸿沟,同时体现了清华作为名牌学府的社会责任担当。
清华招生新政看上去是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照顾,但我认为,这更是一种理性纠偏。近年来,高校招生越来越青睐于、有利于城里学生,自主招生范围锁定城市的名牌中学,高考加分项目也多以城里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三模三电之类,这些城市学生的强项、农村学生的弱项往往可以获得加分。其结果是,无论自主招生还是高考加分,都基本上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无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越来越困难,名牌高校中农村学生占比越来越小,城乡教育鸿沟越拉越大,连温家宝总理都曾对此表示关切,而“寒门难出贵子”则成为舆论热门话题和人们的普遍感慨。
高考录取讲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表面上看是公平的,但应该看到,对于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小时候可能没机会上幼儿园,他们的小学、中学教育条件很差,没有好的师资,没有像样的教学设施,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连吃上一顿午餐都是奢望。显然,这不是农村学生的错,而是教育投入出现了偏差,与城里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了较少的、较差的教育资源。农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的教育起点不公平、过程不公平,却要他们在高考中同场竞技,以分数论英雄,其结果怎么可能公平!
所以,从公平角度看,高校招生倾向于城里学生是不合理的,而是应该向农村学生倾斜,让享受了较少基础教育资源的他们,能够更多地(至少是公平地)享受高等教育资源。如果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低层次的公平、表面的公平,那么高校招生向农村学生倾斜,则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真正的公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华招生新政是一种理性纠偏,甚至是对时下高校不公平招生倾向的“拨乱反正”。作为高等院校,也许无力改变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但至少不能在招生过程中再次歧视农村学生,继续拉大城乡教育鸿沟,而应该通过招生政策的调整,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上大学、上好大学,以缩小城乡教育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这是高等院校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有言:“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的孩子更知道尊重别人,更能吃苦,更知道感恩,这是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更高的素质。”清华招生新政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更多高校效仿之,为缩小城乡教育鸿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贡献高校的一份力量。.
家有考王 2011-10-11 23:07
清华招生新政理性纠偏 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鸿沟
清华招生新政理性纠偏 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鸿沟
据央视报道,2012年,清华大学将在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实行新的招生政策,包括投放更多招生计划,将自主招生范围扩大至县级中学和乡镇中学,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设置自主招生方式和内容。
这是让人倍感欣喜的招生新政,它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公平,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鸿沟,同时体现了清华的社会责任担当。看上去是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照顾,但我认为,这更是一种理性纠偏。近年来,高校招生自主招生、加分项目多以城市学生为本位,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三模三电之类,这些是城市学生的强项、农村学生的弱项。其结果是,无论自主招生还是高考加分,都基本上与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无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越来越困难,而“寒门难出贵子”则成为舆论热门话题和人们的普遍感慨。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享受了较少的、较差的教育资源,作为高等院校,也许无力改变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但至少不能在招生过程中再次歧视农村学生,而应该通过招生政策的调整,让更多农村学生有机会上大学、上好大学,以缩小城乡教育鸿沟,拓宽穷人孩子向上流动的通道,这是高等院校应当肩负起的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清华招生新政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