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让我们开始干吧!——谈中国普通家庭的教育

水之形 2010-11-5 15:39

让我们开始干吧!——谈中国普通家庭的教育

在和身边朋友们的交流中,听到最多的感叹就是:“要是你来教我的孩子就好了!”如果是目不识丁的家长这样说,我可以理解。但是跟我说这种话的人都是高学历的,包括我那个学富五车的师妹。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我认为他们没有沉下心来好好想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教育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我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有那些得失?在孩子的教育中,长、中、短期的目标各是什么?以我目前的资源,我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或者至少是不妨碍孩子的成长?

        这些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是不需要有多高的专业水平。那么有的朋友会说:“我没有专业水平,思考有什么用?”在松下幸之助的书里,他多次提到面对问题要行动。有的企业家去找他求教怎么管理企业,怎么挽救企业于亏损。松下先生以佛家棒喝的形式进行提问:“你干得辛苦嘛?”他们回答;“辛苦!辛苦极了!但是没有办法!”松下接着问:“你辛苦得尿血了嘛?”他们回答;“这个——没有。”松下说:“没有尿血,那么回去接着干!干到尿血还不能挽救你的企业再来问我。”松下的说法很有些不讲理,但是他说的都是至理。先干起来,才会有水平的长进。松下的这番教训,稻盛和夫在他的书中有记载。他说有一次松下先生给年轻的企业家开讲座,松下讲到一个企业要居安思危,持盈保泰。坐在底下的企业家一阵哗然,认为这是废话。有人跳起来发问:“松下先生,你说要修建企业的‘水库’,保证企业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也有‘水’喝。这个道理我懂,那么请问,怎么修建‘水库’呢?”松下先生沉思道:“关于怎么拥有‘水库’,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不去想办法兴建‘水库’,那可不行!”大家哑然失笑,认为自己来这里听了一堆废话,松下先生同样以棒喝的形式回应:“你们的确是在浪费钱和时间来听我的讲座,你们回到工作现场去!那里有你们需要的答案!”稻盛和夫听懂了松下的道理,感觉心意相通,他认为工作现场有神明坐镇。在没有找到路的时候就挽袖子自己开路,成就了松下和稻盛。

        这个故事,给于我们中国普通家庭的家长什么启示呢?启示就是中国的那句老话:路在脚下。目前中国的教育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又是每一个家长的追求。如果不能遇到到好的老师,不能出国找到好的学校,孩子的成长如春笋拔节,容不得片刻的彷徨和等待,怎么办呢?自认无能嘛?伸长脖子羡慕别国的教育嘛?如果这样,那么未战而言败,真的是低人一等了!中国的文明得以传承几千年,在于生生不息的教育。以前因为文化传播的限制,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盲的限制,那些好的教育模式都是局限在士大夫精英阶层中传承。现在有了互联网,有图书馆,有发达的出版业,大部分人不是文盲,买书的钱都大多能够承担,局面和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观。纵然在目前比较死板的教育环境下,一个普通人家的父母在家里就可以在教育孩子这件工作上有所作为。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怎么作为?我没有指导孩子的专业能力,怎么作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分析作为一个普通文化程度的妈妈,在现有的环境中怎么作为。.

水之形 2010-11-5 15:43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设身处地地为普通文化的父母想一下利用现有的条件去为孩子创造一片蓝天。

想法很宏大,但是力量很微薄。饶是微薄,还是督促自己写一点,就算帮助一个孩子的父母,也算不白费功夫。

开头写在这里,周末过后开始分论题写。.

追忆 2010-11-5 15:51

关注.................

rrjmm 2010-11-5 15:57

普通文化程度的妈妈来报道,想在现有的环境中有所作为。.

maryjy妈妈 2010-11-5 17:12

很期待。。。.

迪赛老妈 2010-11-5 17:26

喜欢水老师的帖子,期待中!.

angel020406 2010-11-6 09:38

献花,等待拜读!.

你好一妈 2010-11-6 09:46

收藏了,搬个凳子好好等。谢谢水老师。.

sallymeng 2010-11-6 16:06

好帖子

家庭教育意义重大,大家添砖加瓦.

和宝贝一起成长 2010-11-6 18:13

喜欢水老师的帖子,期待中,献花.

家有考王 2010-11-6 18:17

水老师想得深,文采又好,赞一个。.

小臭蛋的妈 2010-11-6 20:19

我可能是个不求上进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些“无为而治”的感觉。

学英语,我家小臭蛋不是很感兴趣,也就不强迫她学这学那,现在的水平只能是完成学校的课本任务,比起那些同龄而考出三星四星的小朋友差远了,我问自己着急吗?自己的回答是:她想学的时候会要的,我只要推她一把就行了;

数学,她喜欢看动脑筋的题目。学不学奥数是由她自己决定的,那时我家举行了第一次民主会议,赫赫,学了几节课后我仍然想劝她退出,怕题目太难会让她没有自信心,她却说:“这些题目很有意思啊,虽然有些题目我不会做。”:L ,我只好作罢,反过来再鼓励她;

小臭蛋喜欢阅读,除了战争,几乎什么都喜欢看。半年前买了一些古文的儿童读本,看看上面说从3岁就开始诵读了,我们可是迟了整整6年呢,书就放在书架上,上两个星期突然说让我每天给她读一点儿《论语》,还要说:“孔子满有空的嘛,能写出那么多文字。”我手上有还有一本成人看的《论语》,有的内容两本书上会不一样,我们约好一起探讨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晚上睡前的一句话是:“妈妈,论语。”我自己的古文底子就很薄,现在刚好和她一起学习。

我不想抱怨中国的教育制度如何如何,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做到有自信有思想,首先要做到是不抱怨。我们也时常争论,争吵,不过她说,吵得厉害爱得深,呵呵。

[[i] 本帖最后由 小臭蛋的妈 于 2010-11-6 20:21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1-6 22:05

外出回来一看,很感动。[em01] 谢谢诸位父母的鼓励。

我会尽力把问题想周全,好好地写一下,能够有一点建设性意见。

至于制度,有不满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满之后采取什么行动才是最关键的。

明天还要出去一天,构思好了,争取周一开写。.

mygirl 2010-11-6 22:38

期待!.

壮儿妈妈 2010-11-6 22:49

献花,非常期待,喜欢水老师的帖子!.

钊元妈妈 2010-11-6 23:40

我也是蛮苦恼的, 我觉得我读书的时候父辈们并没有辅导过我什么, 即便老爸也是大学学历, 当时工作忙, 英文也不懂, 哪有空管我们啊。
现在换成儿子要我辅导他, 真是不情愿啊。
我也分析过我的强项和弱项, 觉得辅导是问题不大, 就是觉得读书本来是他自己的事情, 现在要转点给我, 闹心啊。.

游走江湖 2010-11-7 00:37

畸形的教育模式,硬生生要把普通家长逼成教育专家。我周围有一直坚持抵制现有教育体制,甚至不惜和老师对着干的,也有盲目顺从,把孩子弄的疲惫不堪的。想想现在的家长确实很悲惨,夹缝中求生存不容易啊!
期待水老师的下文!.

混凝土 2010-11-7 01:50

此帖必成精华帖,期待ING.

Alex' 2010-11-7 07:40

[quote]原帖由 [i]钊元妈妈[/i] 于 2010-11-6 23:4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104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也是蛮苦恼的, 我觉得我读书的时候父辈们并没有辅导过我什么, 即便老爸也是大学学历, 当时工作忙, 英文也不懂, 哪有空管我们啊。
现在换成儿子要我辅导他, 真是不情愿啊。
我也分析过我的强项和弱项, 觉得 ... [/quote]


完全感同身受,各人有各人的位置与职责,为啥老师的职责要转嫁给父母呢?  现在是没辙,只好硬着头皮上,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sjw7810 2010-11-7 11:55

*** 该贴被屏蔽 ***

振宇宝宝 2010-11-7 14:45

学习!.

心海明月 2010-11-7 14:54

关注并期待中!.

金牛猴宝 2010-11-7 17:46

关注中, 水老师的贴一定要看的。.

牛妈妈 2010-11-7 17:48

期待下文,要好好学习.

双鱼阳 2010-11-7 19:51

女儿大班,上周我去接她的时候,被老师叫住,要我回家带她写数字和拼音的描红,于是战斗就在每天晚饭后开始了。我自己学历不低,但我对怎样教会学前班的小朋友描红真的没有任何经验和技巧,结果弄的小盆友不开心,我也极其郁闷!我也想问,为什么老师要把这些该学校教的东西都推给家长?前面学电子琴也是,上课时基本是老师教家长,家长再回家教小朋友,老师教的太快,我这个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人,不到一个学期就跟不上了,只有放弃。
我们小时候,老师的教学节奏是根据学的比较慢的小朋友来的,现在老师的教学节奏都是根据智商120以上的小朋友来的,普通智商的小朋友学起来吃力,只有让家长在课后补课,结果搞的家长和学生压力都很大。
我觉得家庭教育应侧重小朋友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但在承担了不得不承担的部分教学任务后,多少家长还有时间和心情去培养小朋友的其他方面?.

卡米的宝贝 2010-11-7 21:53

非常期待.好好学习..

胡豆妈 2010-11-7 23:01

回复 12#小臭蛋的妈 的帖子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做到有自信有思想,首先要做到是不抱怨。”

精华啊。.

不二周助 2010-11-7 23:33

我觉得父母帮助孩子是很必要的。
就是要掌握“度”。.

小猫宝宝 2010-11-8 09:51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6 22:0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082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外出回来一看,很感动。[em01] 谢谢诸位父母的鼓励。

我会尽力把问题想周全,好好地写一下,能够有一点建设性意见。

至于制度,有不满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满之后采取什么行动才是最关键的。

明天还要出去一天,构思好了,争取周一开写。[/quote]
丁冬!!!
礼拜一到了.

annieliu95 2010-11-8 10:47

[:sz17:]  我来打铃,期待.....

lk020910 2010-11-8 11:12

普通文化程度的妈妈[:sz21:].

水之形 2010-11-8 11:22

成功的条件

我们先来看看做成一件事情需要那些条件:信心、恒心、善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这几个条件对于任何事情都是适用的。那么具体到孩子的教育,还需要:了解你的孩子、确定教育目标、利用身边的资源(包括如何选书、如何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老师)、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等等。我们分主题讨论。.

怕老鼠的猫 2010-11-8 11:25

我也很苦恼,对应试教育及其不满,但有逃脱不了,怎么办?.

水之形 2010-11-8 11:33

信心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次长跑,是造物给每一个父母安排的漫长的修行。孩子从呀呀学语到大学毕业,时间的跨度超过二十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坚持做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当孩子的成长出现一些突发性问题的时候,没有坚强的信心,是完不成的。假设孩子的父母只有高中文化,怎么找到坚强的信心,带领自己穿越这漫长的旅程呢?

        幸运的是信心不是来自于父母本人的学历和周围的环境,信心来自于造物。父母们静下心来想想,造物有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得一无是处?这个孩子是不是与生俱来地没有生长的能力?是不是不能轻松地学会任何一样东西?请回忆一下这个孩子在三岁之前的表现,有没有透露过点点灵气?仔细回忆一下,就发现造物对于大多数父母都是公平的,送来的绝大部分孩子有自我成长能力,在他们人生的最初都是充满了灵气和锐气。这种力量是任何老师和学校所不能代替的,父母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保持这些东西,并将这股力量引导到适合的地方。

        在孩子开始竞争升学的那时,家长们就开始接受错误的信息,认为必须进一个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才能成材。这种信息反复被强化,已被奉为圭皋。这种观点其实是犯了两个错误:其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外界条件;其二,把学习的过程完全线性化。但是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的热望和决心。此外,学习者的特性是在不断变化的。刚上路的时候,需要引导一下。引导到某个节点,他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够主动地整合外界的资源为我所用。这个境界,理论上而言,每一个正常人都可以达到。在这一点上,造物并没有特别地优待那些家境好的、父母学识高的孩子。他一视同仁。因此,我们每一个普通家庭的父母,都应时时相信,造物虽没有格外优待你的孩子,也没有歧视你的孩子。

在我完成了我的所有学院派的教育之后,跟我父母谈过我不该在学院里待这样久。我父母用一种无奈的口吻问我:“你的这些年,总是有收获的吧!总不是白读吧!”我说:“的确,没有白读。”我父母一阵惊喜,问道:“说说你的收获!没有白读我们就心安了。”我说了一番话,当时让我父母不能接受,但是现在我母亲已经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我说;“我一路的收获就是‘破除迷信’。在我小的时候,你们给了我很多迷信。你们说一个人要进好的大学才能有出息,你们说名校里的老师怎么怎么神通广大,经那些名师点拨的人是如何如何厉害。你们说没有在名校里遇到名师,学习就会没有头绪。你们给了我一堆迷信,然后让我用二十年的时光来破除它。”

我细细地反省自己成长的历程,只有一个力量是决定性力量,那就是求知欲。这个欲望在我学龄前就很强,但是在我父母认可的某些“名师”的教导下,却逐渐弱化。每次当我处于比较悠闲的时光,没有人再来安排我做这、做那的时候,我的求知欲就像干木耳放在了水里,立即膨胀起来。这个感觉也不是我独有的,我的一些比较有想法的同学和学生都有过类似的感觉。那么求知欲最初是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造物。

因此,每一个父母,如果是有宗教信仰的,请相信神,他会眷顾每一个孩子。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不信仰某一个人格神的家长,要相信自然的力量,相信我们传给孩子的基因,里面已经包含了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家长在自己有信心之后,要把这种信心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遇到阻碍的时候,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方面,而不是抱怨老天没有给你一个好孩子。在孩子不自信的时候,把自己坚定的信心展示给孩子看,以自己的信心带动孩子的信心。

举一个例子,我们家里的人经常拿我的孩子跟我小时候比较。从早慧这一点而言,她是比不过我的。从经常被考量的语言和计算这两点天赋来看,我强的地方,她没有我强;我弱的地方,她比我更弱。我的孩子听多了家里人以前对她的评论,某一次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不如你。”我就蹲下来问她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她说:“爸爸说的。”我告诉她:“你没有必要跟妈妈比。要比的话,妈妈也有很多地方不如你,比如妈妈小时候很挑食,妈妈小时候走路都喘气,别提跟你比赛跑步了。妈妈有你真高兴。妈妈那个时候跟老天爷说想要一个小孩,老天爷问我要什么样子的。我就告诉了他。老天爷说:‘好的,满足你。’然后你来到妈妈身边,妈妈一看呀,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她好奇地问:“你跟老天爷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孩子?”我说;“我想要一个吃饭特别香的、特别有力气的、喜欢运动的、喜欢听故事的、喜欢帮助别人的、喜欢把数学当做玩的,调皮但是讲道理的孩子。”我说的这些特点跟我女儿不完全相同,但都有点沾边的,因此对她有好的心理暗示。随后我再问她:“你觉得爸爸本领大不大?”我女儿说:“大!”我就故做神秘状告诉她:“告诉你一个秘密哦。你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话说得没你清楚,还不会数数!”她很惊讶,又觉得好笑。然后我继续说:“胖子,你看你爸爸小时候那个样子,仍然找到了他擅长的本领,仍然把工作做得出色,让妈妈都佩服。那么你也一定能够找到你特别厉害的本领,让妈妈大吃一惊。”我女儿被我几次糊弄之后,对自己有着无限的信心,快乐地接受自己,坚信她会长出一种比我们都强的本领。虽然现在还没有,但是一定会实现。

这种展现信心的功课,不需要父母有多高的文化就可以做。只要机会来了就做,尤其是孩子不自信的时候,挑出他身上的闪光点来进行良性的心理暗示。把他身上的优点认认真真地说出来,给自己信心,给孩子信心。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功就是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告诉孩子他有他自己的特色,他有属于他的那一份天赋。这样,当孩子日后受到不恰当的评价的时候,他的心理不会受到重创。如果父母一开始就自认自己水平低,遇到一些教育过程中的磕磕绊绊,就开始抱怨孩子不够聪明。时间长了,这种坏的心理暗示会导致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进行外部归因,不会反省自己,自然也就放弃了成长的努力。.

rrjmm 2010-11-8 11:41

第一课,到堂。认真体会。.

rrjmm 2010-11-8 11:44

给小水倒杯茶。.

水之形 2010-11-8 11:52

回复 36#jrmm 的帖子

呵呵,谢谢!.

水之形 2010-11-8 12:04

“信心”二字,看起来很虚,不是什么切实的学习方法。但是它至关重要。一切具体的方法,一切好的环境,能够发生作用的先决条件就是“信心”。迷惘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不是怀疑上苍不公平,给了你一个不够好的孩子,或者说抱怨生在今日之中国(其实生在今日之中国是幸运还是不幸还需时间检验呢!)。唯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准。

那么有了信心之后,我们自己怎么把相信的东西一点点地实现呢?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论题:决心。 如果说信心是对造物而言,那么决心就是对自己而言。信心是破除迷信,决心是发下宏愿。

这个下午再谈。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8 12:08 编辑 [/i]].

宝石蓝 2010-11-8 12:11

第一堂课,报道,认真学习!.

ccpaging 2010-11-8 12:12

托还是拖 并 回复 34#水之形 的帖子

是我们做底,用双手托起孩子,还是我们做牛马,在前面生拉活拽地拖孩子,这是个问题。
可是,无论我们有和用多么大的牛力马力,孩子如果没有自主地行动起来,他们就永远也无法超越我们。
要选择托起孩子,那么,我们就要先学会仰视。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8 12:21 编辑 [/i]].

金牛猴宝 2010-11-8 12:18

献花了。:handshake.

小小玥玥 2010-11-8 12:24

我性子急,孩子成绩下滑往往会加以指责,看来一定要先克制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只要有点滴进步都要鼓励,信心很重要.

amie 2010-11-8 12:59

信心,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是教育第一位,说得极是啊~~~
学习了.......

babydangdang 2010-11-8 13:02

信心真的很重要的,许多时候,我觉得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因此,影响了对孩子的信心。看了水老师的话,细细想想,我发现孩子真的像水老师说的那样,有着一股自我成长的力量,甚至,她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而我作为家长,由于自己信心不足,因此在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时,常常是只看见孩子的短处,并且运用着自己的家长式权威,一点点的在破坏着孩子的信心。因此,要树立孩子的信心,先要树立自己的信心,谢谢水老师,为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家长指路点灯~.

风飞扬 2010-11-8 13:30

看了水老师的一些帖子,尤其是看了关于二宝的故事后,发觉水老师是真正把书读通了,充满智慧,而且极有方法,非常让人叹服!
认真学习,现在越来越感觉当家长是一门学问,家长自身的人格发展和文化积淀,极大地制约了其对孩子教育的效果,所以要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子玖妈妈 2010-11-8 13:30

我们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不能再用自己去局限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超越我们。.

子玖妈妈 2010-11-8 13:31

期待水老师的帖子。[em08] [em08].

小猫宝宝 2010-11-8 14:01

我支持实干的家长

一,有思想,想得现实,脚踏实际立足现实,真正去解决问题的人
二,有行动力,有信念的人,思路清晰分步骤前进的人
三,目标明确不八挂的,胡乱跟在别人后面乱起哄焦虑的人.

葱妈妈 2010-11-8 14:12

34楼水老师说的情况我家也遇到了

举一个例子,我们家里的人经常拿我的孩子跟我小时候比较。从早慧这一点而言,她是比不过我的。从经常被考量的语言和计算这两点天赋来看,我强的地方,她没有我强;我弱的地方,她比我更弱。我的孩子听多了家里人以前对她的评论,某一次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不如你。”

嘿嘿,偶家情况是琴棋书画、体育锻炼,基本上我都可以拿得出手啊,结果女儿小的时候一直对我崇拜得不得了,小脑袋瓜里天天琢磨着怎么样才能超过我这个当妈的。汗!
后来送她去学这学那,她都相当努力+勤奋,终于在某次乒乓桌上,她发觉自己可以轻松战胜她老娘了,于是大喜,还得出结论,只要努力了,花了工夫,总有一天可以全面超过妈妈的。.

perfeiti 2010-11-8 14:54

*** 该贴被屏蔽 ***

viviantong 2010-11-8 16:11

好贴,这个贴每天要来逛逛..

hr1975 2010-11-8 16:53

这个贴真好。

我常常想,老天爷给我一个孩子恐怕就是给我一个机会使自己变得更完善。我走到现在,也算顺利,但其实也是侥幸达到的。我最缺的就是“执行力”,从没有坚韧不拔的气质,从小到大都是无志之人常立志类型的。现在孩子已经进入学前教育阶段,我也看了很多人的经验,如何入手、如何推进、目标是什么其实是比较容易清楚的,但漫长的、稳定的执行是我最大的难点。有的时候,很怕,怕自己根本无法改变以往的毛病,在教育上也会不了了之。.

水之形 2010-11-8 19:46

决心

关于决心,我想先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一段古文,不知现在的语文课本有没有收录。我先把它贴出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这个故事,我小时候是熟背的,当时当做一个寓言故事来背,并不觉的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种类似的事情还真有,居然发生在我的祖父身上。祖父去世很早,对于他的一生,我知之甚少。在父亲去世之前,在病床边,我跟父亲开玩笑说:“我象你,犟得很。你又象哪一个?”父亲说:“这个大概是祖传的。”于是他跟我讲了一下祖父的一件事情,让我惊讶得合不拢嘴。我的祖父在五岁的时候在家门口玩,被人拐走了。拐走之后,卖到离家大约二百多里路的地方。那个人家想要男孩,对他不错。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不是这家人家亲养的。他开始打听他从哪里来的,但是人们不告诉他。花了一段时间,他大概知道自己来的地方和方位,于是他伺机准备出走。几次出走不成功,养父母家里人对他看得很紧。终于在他十一岁的时候,他出走成功了。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到底在哪个村落,只是知道大概的方位。从出走,到最终找到家,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多的时间,他乞讨,帮人家干活,风餐露宿。因为不知道自己家具体的地方,他走了很多冤枉路,有的时候围着一座山转圈,甚至在离家不远的村落盘亘了半年之久。但是他最终找到了家,连妈妈都不再认识他,靠胎记才相认。

        我听了这个故事,惊叹不已。一个少年,没有考虑是否有路费、是否最终能找到父母,只是凭借着要回家的决心,自己居然没饿死,竟然还把这件事情做成了。相比起我祖父做成的这件事,我所做成的事情太不值得一提了。

        那么回到我们做父母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来,我们做一个好父母的决心来自于哪里?也就是那个念想来自于哪里?我的孩子曾经问过我:“妈妈,你为什么总是想到我?”我的回答就是:“因为我是你妈妈。”如果有人问我要把孩子教育好的决心来自于哪里,我的回答就是:“因为你是妈妈(爸爸),因为你对孩子的爱,还有就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

        我们自己生养了孩子,如果我们没有决心教育好他,还能指望谁?对于老师而言,教育是一份工作。对于父母而言,教育则是天命。工作总会有结束,天命将追随一生。我们在对老师不满的时候,自问一下我做得怎么样?我是不是有着坚强的决心要做好这件事?这个孩子,教育不好,对于一个家庭是终身的拖累;对于整个社会,又多了一个没长好的孩子。无论是从小家来看,还是从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来看,我们要有决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此外,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目前的社会,大部分家庭不必为温饱操心、不必为活命操心,在想做教育的时候可以专心去做。我们这个时代,还遇到了互联网的普及、出版业的大发展,在想做的时候,有条件去做。那么还有什么借口让我们下不了做成这样一件事的决心?

        当我们有了做好父母的决心,我们应当把这个决心贯穿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展现给孩子看。我的孩子晕车,我一直想减轻她的心理负担。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看到别人吐就会觉得不舒服,其次让我给孩子洗脏东西对于我的心理也是一次绝大的考验。但是孩子先天已经这样了,妈妈再没有决心怎么行?一次我带她和朋友们出去玩,在回程的路上她吐的时候我没来得及用塑料袋接住。孩子哭得厉害,一方面觉得不舒服,另一方面她也怕脏。我把她的外衣都脱下来用一个袋子装起来,用我的外套裹住她。把她抱回家,给她洗完澡之后,我问她还愿意出去玩嘛。我的女儿说了:“不想去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了句让我很感动的话:“给你添麻烦。”我抱住她,告诉她:“妈妈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弄脏衣服有什么了不起,妈妈能把它变干净!”那天阿姨放假,我自己动手,洗完了拿给我女儿看,问她干不干净。我女儿说干净。第二天晒过之后,拿给女儿闻闻晒过的衣服香味。她的心情好了很多,我告诉她:“妈妈不怕麻烦,有妈妈在,什么都不用担心。我们一起努力,你一定会很快地变得不再晕车!”这种事情做了几次,有的时候虽然我妈妈或者阿姨想帮我洗孩子的脏衣服,我不肯。我要做给我女儿看,妈妈有决心帮助她,这点小事没问题!后来,我女儿虽然晕车,但是不怕坐车,吐归吐,玩归玩,没有害怕坐车这一说。她的活动区域也在不断地拓展,终于可以坐车离开上海市区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肯定能搞定,还有什么比晕车还难搞定的东西嘛?”当然,这个世界上比晕车还难搞定的东西肯定不少。只是在她这个年龄段,克服害怕晕车的心理已经是一个大的挑战。这样一个挑战一个挑战地去做,她最终会自己去克服比晕车更可怕的事情。

        有一个我比较欣赏的妈妈,她儿子上学之前一直放养,学前教育除了读点故事,其他基本是空白。上小学时,她儿子写字也写不过人家,但最要命的是对数学胆怯。我问她是怎么扭转局面的。她笑呵呵地说:“你觉得我这个人一般怎么解决问题?”我跟她是老朋友,当然了解:“你总是对着问题说:‘没问题!’,最后就真的没问题。”“对啊,我就跟我儿子说:‘没问题!妈妈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我们肯定能学好数学!’”她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她决定了就开始做。儿子的每张试卷她都看一看,每一道错题,她都和儿子一起探讨一番。有的时候,她忙完工作已经下半夜了,她仍然把儿子的试卷拿出来看一下。儿子每一点进展,她就跟儿子强化克服畏惧心理的决心:“看!我们下决心做,就是能做得好!”二年级的时候,她儿子爱上了数学,学校里的考试已经能自己全部搞定了,还多了一个口头禅:没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自己先不能怯场,要镇静,要有必胜的决心,才对得起孩子对我们的信赖。这个决心,也不需要多有文化,只要有对孩子足够的爱和责任,我们就会有决心。我们的决心会逐步地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在童年期就逐渐体验到决心的威力。当他们遇到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长出了自己的决心。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8 20:11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1-8 20:01

回复 50#perfeiti 的帖子

天赋么,我是这么理解的

一些基本的跟生存有关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比如:学习母语的能力、基本的逻辑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

这些能力运用得当,如果不是一定要孩子参加某科竞赛的话,对付中小学课本知识的学习应当是够用的。

至于用造物这个词,是因为我相信自然的力量,但是我又不相信有一个人格神的存在,我就用了这么个词。.

小小老虎 2010-11-8 20:55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8 11:3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386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幸运的是信心不是来自于父母本人的学历和周围的环境,信心来自于造物。...这种力量是任何老师和学校所不能代替的,父母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保持这些东西,并将这股力量引导到适合的地方。
[/quote]
能否请教水老师: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因循造物间究竟是对立还是统一?如何去定义识别孩子的潜能呢?.

ccpaging 2010-11-8 20:57

回复 53#水之形 的帖子

Let it be. No problem..

水之形 2010-11-8 21:21

回复 55#小小老虎 的帖子

定义孩子的潜能,我不知道。如何识别孩子的潜能,我倒是知道,跟他玩,他就会展现给你看。我对孩子的了解,包括对我学生的了解,都是通过跟他们玩、聊天来完成的。

至于激发潜能和因循造物,这个不矛盾吧。能把造物给于的各种潜质合理组合一番,已经很厉害了,你还打算激发出孩子基因里没带来的潜能嘛?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8 21:26 编辑 [/i]].

SybilMom 2010-11-8 21:58

不好意思,我又要招[tt33] 了。LZ确实有决心和信心。但我感觉,面临传统教育有一种是,太有决心和信心教育孩子了,让孩子生活的很压抑。其实孩子更该懂的是,“学术”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和学习一样重要的还有运动,交友等。.

水之形 2010-11-8 22:07

回复 58#SybilMom 的帖子

不好意思,你恰好说反了,呵呵。

正是缺乏信心和决心,把教育复杂化了。把孩子驱赶在各类补习班上,为了名校的份额争得头破血流,而忘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品行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才是后续要展开的东西,我在32楼已经给出了大致的提纲,为什么不等我写完呢。[em04]

运动和交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说的学习已经泛化,而不是局限在书本知识上。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8 22:10 编辑 [/i]].

SybilMom 2010-11-8 22:17

哦,部分有理。如果真如LZ说,您对学习的范围定义这么广的话,没有几个家长能招架的,您没见很多家长下班已经精疲力竭,耐心都没有了,哪来的那么多信心和决心啊。所以,我是认为,家长们还是应该放松心态,量力而行啊。家长先平衡自己的生活,再去囤积信心和决心教育孩子。(我明天要带孩子出游,所以先写下)。.

水之形 2010-11-8 22:26

回复 60#SybilMom 的帖子

我看到的是家长们花在陪孩子上各种学习班以及抱怨当今教育环境上的时间,已经足够用来做家庭教育。

至于各类学习家长是否能招架,你这里犯了一个线性思维的错误。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一件件地去做,而是抓住根本,就可以纲举目张。因为孩子是活的,只要根本性的东西弄好,孩子可以自己一件一件地做成。这些根本性的东西,就包括了我们传递给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水之形 2010-11-8 22:28

明天来谈培养孩子的善心.

ccpaging 2010-11-8 22:28

回复 60#SybilMom 的帖子

同学,你扯到了学习方法了,或者说教育方法了。如果没有信心和决心,或者不幸下错了决心,那么教育方法几乎肯定错误的。因为这支箭还没发出去,已经失去了准心。
所以,何不等等,也许等水老师讲到方法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如此简单。不过,如你所说,如果工作下来,您连跟孩子玩玩或者跟孩子拉个话话的耐心都没有的话,那就真是啥也别说了,先调整工作吧。
仔细想想,这么努力的工作,能多赚几个钱,如果孩子没教育好,又会被拖累成什么样。孰轻孰重,应该也是不难判别的。.

青青小苹果 2010-11-8 22:36

回复 62#水之形 的帖子

写的好!支持,送花!明天再来看。.

perfeiti 2010-11-9 08:33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9 08:46

*** 该贴被屏蔽 ***

小猫宝宝 2010-11-9 10:30

回复 53#水之形 的帖子

在我看来,这篇讲的,不仅仅是决心,更是责任

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推卸责任的
无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考不好了,工作出错了,都本能地推卸责任

惟独一件事情,我看是无法推卸掉的,错了,不好了,就只能自己承担,那就是为人父母必须要教育好子女.但就这样的一件事情,许多人还在不断地推卸责任,考不好了,就说:我地儿,身体不好,他从小这个病那个病,浑身上下里里外外的病啊,说得那个可怜仿佛她的儿是残疾脑瘫的N次方.....
其实,我看她的儿浑身是劲力大如牛,而且门坎精得要命,智商虽不达250吧,起码也该有130.嘿嘿,完全是个正常儿.

怪完自己,又去怪别人.啊,别人那个都有时间啊,有学问啊....啊了半天,意思是别人干得好都因为别人具备她没有的力量,其实呢,才不呢,把她那些个算计别人的小才能用来教训自己地儿子,我看,迟早会成"海,吨"的,何必现在就"悲,多,愤"呢

嘿嘿,是吧.

rrjmm 2010-11-9 10:31

第二节课入座。给小水倒茶。.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9 10:55

回复 57#水之形 的帖子

>激发出孩子基因里没带来的潜能

这个做法……有专门的名字的,叫做小宇宙爆发[em03] [em03] [em03].

水之形 2010-11-9 11:01

善心(责任心)

这个内容比较多,要分步写。先帖出来这么多。


那么培养孩子的善心和学习有关系嘛?不仅仅是有关系,而且是太有关系了。一个孩子,最终是要离开父母的,拥有自己的世界。他要从外界吸取养料,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那么外界环境是否友好就非常关键。作为父母,不可能预见到孩子日后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同学,更不可能把握会遇到什么样的领导、同事或是下级。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培养善行,不要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性。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最终将会为自己日后的成长埋下不可预计的困难。

        有的朋友会说我的孩子很好,心地很善良,还需要怎么培养呢?孩子心地善良,我绝对相信,但是家长应当引导孩子以善行的方式把自己的善心传递出来,感染他周围的人。孩子表现出来的善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有人为的造作,让旁人看到了其中的虚伪,那是弄巧成拙。孩子什么时候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善行,不是家长可以精确设计的,家长只能把握好一些原则。

        关于这个问题我花了点时间去想,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责任心、礼貌待人、分享和换位思考。具体的手段就是差遣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父母的以身作则。

        责任心的确立我是在孩子两周岁不到的时候就开始做。我没有看到哪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可以自然而然地、持久地流露出善行,可以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此外,我一向主张孩子要自学,要主动地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养料,如果她从小认为她是没有责任的,她怎么能够在后续的成长中意识到学习是她自己的责任?缺乏责任心这块基石,后续的教育是无法展开的,自我教育将成为空谈。

        当时我还在上班,让我父母去执行我的想法。这些想法包括:去绿地里玩,让小朋友自己背包,包里面哪怕放一块尿布,一根汗巾,都要让她自己背;孩子在外面用纸巾擦手,擦完了让孩子自己扔到垃圾筒里去;吃饭掉在桌面的米粒,鼓励孩子自己捡起来放在空碗里;我们下班回家,鼓励女儿为我们拿拖鞋等等。我父母当时很不能理解我的做法,觉得我在作弄小家伙。但是我仍然坚持让他们这样做。其实小家伙没觉得这是“受差遣”,她干得乐此不疲,连家里阿姨来她都会冲到门口去拿拖鞋。来我们家做事的阿姨没有一个不喜欢她。她能完成这些工作,对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因为她会得到人们真诚的而非客套的夸奖。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父母夸奖孩子,孩子无动于衷;旁人的一句夸奖,孩子却非常看重。因此,我们要做一些工作,培养孩子的善行,让其他人来给孩子鼓励,这就是环境的教育。

        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孩子能走的话,又不是生病,就少抱、少坐小推车;孩子能握勺子了,就要逐步培养她自己吃饭。这样一步一步地培养,孩子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她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将会激发她进一步去成长。现在已经品尝到责任心培养的好处。现在跟孩子说:“胖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她就会自己去做。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她都是自己去完成,而且还记得挺牢。放学后在外面玩完回来就做,不需要我们去说。此外,她认的几个字,自己每天拿出来复习,也是主动的。因为她知道这是她的事,不是我的事。我们现在经常有这样的对话:“胖子,需要帮助嘛?”胖子说:“不用,谢谢, all by myself!”我再叮咛一句:“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叫我。”“好的,妈妈,你做你自己的事情去。”

        除了让孩子自理,还让孩子体验各种劳动。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看着阿姨拖地板,很好奇。她有一次摆弄拖把,阿姨告诉她:“这是简单的事情,你不要做,你学你妈妈,做难的事情。”我跟阿姨说:“不要,我就是从小劳动教育太少,上中学了仍旧不懂事。”我就给她一个拖把,让她去摆弄。家里还划出一块地方,让她拖。当时我只是顺水推舟地让她有个劳动的体验,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这件事在孩子四岁的时候结出了让我欣喜的果实。一次她发高烧,我又有急事不能回家。我爱人从单位里冲回来带着她去医院,家里阿姨跟着。从医院回来之后,孩子晕车,在小区门口就下车了。我爱人接着去上班,阿姨看她走不动,就背她。她伏在阿姨的背上说:“对不起,本来应该我自己走的。我今天实在是走不动,给你添麻烦了。”阿姨好感动,就说:“不麻烦,不麻烦,阿姨喜欢背你。”我女儿说:“是麻烦你了,你每天都很辛苦。”阿姨连忙说:“不辛苦、不辛苦。”我女儿继续说:“辛苦的,我拖过地,还拖不干净。你每天拖地烧饭,很辛苦的。我病好了,不会让你背的。”我回到家,阿姨激动得眼泪都在眼眶里,一连声地跟我夸孩子懂事,体贴人,还夸我真会教。其实哪里有什么奥秘,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加一点劳动体验,孩子就会生发出来善行和善语。我听到阿姨陈述的孩子的体贴,也感到很欣慰。我知道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她离开我懂得体谅他人,就会交到真心的朋友,就会从她所处的环境中得到好的帮助或者指点。我不用担心她出言不逊,刺激他人,给自己埋下祸根。

        不要小看体谅他人这件事,一个善行能激起更多的善行。孩子纯真的体贴,很容易感动成人。今年夏天,胖子练轮滑。她看到老师教得尽心尽力,衣服湿透,就提醒我去多买一瓶水。当她把那瓶水拿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很感动,说:“我带水了,谢谢你!”这个小小的关心,激发了老师的热情。老师喜欢她,就拉着她的手一起滑,给她表演花式,激发了她学习欲望。她学习欲望加强了,练得勤。过了一个多月,老师来跟我说:“你孩子悟性高,她来练习不算课时。”其实哪里悟性高?不过是师生情感交流顺畅,互相激励,良性循环,外加一点点坚持,就进步快了。.

水之形 2010-11-9 11:11

惟独一件事情,我看是无法推卸掉的,错了,不好了,就只能自己承担,那就是为人父母必须要教育好子女.
————————————————————————————————————————————


非常赞同。生下来就要下决心教育好,否则不如不生。这个教育好不是指一定要拿个什么奖才叫教育好,学会做人,学会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身心没有大毛病,就算是教育好了。.

假居士的跟班 2010-11-9 11:14

支持下[em06]

法无定法,重要的是判断或者行动背面的起心动念。因地不真,果地招迂。
在貌似“爱”“责任”的背后有多少“控制”、“愤恨”...? 在控制、愤恨基础上,任何技术手段都是徒劳无益。.

行知合一 2010-11-9 11:22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9 11:1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7959&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学会做人,学会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身心没有大毛病,就算是教育好了[/quote]
严重同意!

我觉得孩子包括大人都还要学会热爱生活,感激生命..

perfeiti 2010-11-9 11:43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9 11:49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9 12:54

善心(责任心)(续)

言语是人的第二张脸,对于孩子礼貌的培养,我和她爸爸是高度一致。孩子很内向,让她干点活也许没问题,让她开口问候他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和她爸爸约好了,不论自己原来性格如何,为了这个孩子,我们必须先教育自己。在遇到面熟的人,不论关系远近,一律先打招呼,笑脸相迎。不论人家什么反应,我们都坚持这样做。坚持做了之后,即使是一开始不愿搭理我们的人,都跟我们热络起来。我们俩这样一直做榜样,到了胖子三周岁可以说一个“好”字的时候,带她出门跟她有言在先,碰到他人,一定要问“好”。胖子答应了,但是有时她不肯做,她不做,我就不走。那个等着她问“好”的人都走了,我还不走,一定要她开口说:“好。”慢慢地,小朋友就养成了开口问好的习惯。此外,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会在外面的环境中吸收一些不好的言语。对于这个我们都很敏感,一听到她口气不够礼貌,我们就要跟她探讨一下她说这个话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正当,那么怎么说才好听。孩子很犟的,学到一些挑衅的话语,又觉得自己很酷,听不进。我们就找时机,把她的话用在她身上。这种时候,孩子就会楞住,我们就开始问她:“喜欢我们这么说嘛?听得舒服嘛?”孩子体验过不好听的话对人的刺激,就自己愿意去改正。

        也是在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我开始了分享的教育。分享这件事是我到大学才学会的。在家里,最好的东西总是我吃。到了大学,妈妈叮嘱过我不要吃独食,有水果零食要分享。但是我一开始做得不好。饼干糖果好分,水果就没那么好分,酸奶也不那么好分。苹果和酸奶是我钟爱的食物,经常去买。但是买回来的,如果分的话,隔壁寝室的女孩一起来吃,一个人一个苹果是不够的,一人一瓶酸奶我也是拎不动的。因为从小到大我永远是吃整个一个苹果,以我的智商居然想不到苹果可以切开来吃。直到寝室里其他女孩分水果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苹果是可以分的。寝室里有个女孩,平时花钱比较省。她买一些水果回来,还没我买得多,但是她有办法分。她拿洗净的饭盆,把苹果、橘子和香蕉切开,然后招呼大家来吃“水果拼盘”。水果不多,但是每个人可以吃到一小片苹果、几瓣橘子和一小段香蕉,大家都很开心。我当时看到她这样做,真是赞叹她的智慧,相形之下我做的就太差了。还有一次,我和同学去远足,回到校门口又累又渴。同学摸摸口袋,只有五毛钱,只够买一瓶酸奶。她说要我喝,我说要她喝,这么推来推去。售货员看了好笑,说你们两个小姑娘不要推了,我给你们两根吸管,分着喝。我又晕了,原来酸奶也可以分的。在这种事情上,我一直做得很笨拙,因为从小没有好好培养,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给我。

        这种待人接物的初级问题不能让我传给女儿,好习惯要传承,坏习惯可不能代代相传。胖子爱吃巧克力,有时我会给她一两个。那个时候我喜欢逗胖子玩,我把糖藏在沙发垫子的缝里、或者某个墙角,让胖子去找。胖子经常找得满头大汗还锲而不舍,好不容易找到了,兴高采烈。找到之后,我厚着脸皮问胖子,可不可以分一半给妈妈吃。胖子一开始是迟疑的,首先,糖不多;其次,好不容易得到的。我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她,她最终分给我一半。我父母看了说:“你搞得跟小家伙一样!一块糖还要让她分。”我说:“我爱吃那个糖嘛?爱吃我就自己去拿,何必问她要?我只是希望她不要象我,她要从小学会分享。”等她学会分给我糖之后,我再引导她分给她爸、外公外婆和阿姨。习惯成自然,她在玩耍和享用食物的时候,会关照到其他小朋友。分享的习惯能让她交到很多好朋友,让她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兼顾其他人的情绪。看到有些家长对孩子领导才能的培养比较看重,在我看来,除了口才、能力,分享也是培养领导才能的基本功。一个成功的领导一定不是吃独食的,而应当是精通分享之道。分享也是化敌为友的一个途径。

        那么分享和学习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一个孩子会分享,他就能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会丰富他的眼界。光靠父母去一点一点地拓展孩子的眼界,那效率太低了。父母只能给孩子一个根基,其他的,要孩子自己从他人身上学习。

        有了前面这些工作的铺垫,换位思考的培养就很简单了。因为在前期的工作中,可以问一下别人出言不逊的时候的感受,别的孩子独霸玩具不肯分享时的感受。孩子体验过这种感受之后,不但能够改正自己的行为,还养成了换位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说,做父母的在孩子受伤害的时候,提醒他“勿施于人”,就可以慢慢地培养出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

        当把孩子这些底子打好了,他会为自己营造一个比较友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会感受到爱和被爱。即使有一些不友好的人,也不容易造成实质性伤害。就像古话所说: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此外,孩子的情绪也比较平稳,这对于学习也很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波动大,怎么能靠自我克制去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呢?就算能做,也是要花大力气的吧。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9 13:29 编辑 [/i]].

rrjmm 2010-11-9 13:24

回复 76#水之形 的帖子

76楼末尾这段,把我这个大人也教育了。
之前总为自己做出的一些奉献分享忍让没有回报而觉得不平,“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句话剖析了付出的价值。.

你好一妈 2010-11-9 13:31

这个贴需要好好品,细细品。.

水之形 2010-11-9 13:36

回复 77#jrmm 的帖子

我孩子的玩伴中,有个孩子喜欢打人。一群玩的小伙伴,都被打过。

稀奇的是,我女儿从来没有挨过打。有一次我远远地看见我女儿跟那个孩子发生争执,她不肯听从没有道理的话。我看到那个孩子非常生气,拳头已经举起来了,可是又很神奇地放了下去。我一直不能清楚地表达到底是什么让那个孩子自动地收敛。也许是我女儿朋友多,周围一群她的好友;也许是我女儿在别人都不理那个孩子的时候仍旧分东西给他。总之,善行是金钟罩,是气场,可以在父母不在场的时候保护孩子。.

雨雨 2010-11-9 13:36

收藏了,一直喜欢水老师的写的贴子,等待下文!.

ccpaging 2010-11-9 13:42

回复 76#水之形 的帖子

见面要微笑,并清晰地说“你好”。接电话时,也要说“你好,我是XXX”。

养成这个习惯是从看了卡耐基之“人性的弱点”开始的,那时刚刚从大学里边毕业进到工厂里边。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边,这个习惯无数次使我摆脱困难的处境,因为总是能得到周围人的帮助。当然,我也在帮助别人。

在几个大的国际管理集团如Hilton,Intercon,见面说你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企业文化。服务员对客人要说这句话,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上级对下级都要说这句话,这使整个酒店都有一种平等交流的氛围。.

ccpaging 2010-11-9 13:50

回复 76#水之形 的帖子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肉很少。我们几个小朋友把最后一块瘦肉含在嘴里,睡午觉时,一丝丝地撕下来吃,好像还共享来着。
我们家四口人,每个水果都是分成四份,直到现在也是这个习惯。.

水之形 2010-11-9 14:00

回复 81#ccpaging 的帖子

这本书的英文名应该是: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这本书我很喜欢看。也打算日推荐我孩子看。原文写得简洁流畅,我完全感受到作者的谦逊和包容,堪称一代大师,教育家。有的书,读完之后不想再读。有的书读完之后,喜欢书的内容,对于作者却没有太强的感受。有的书,读完之后,有一种想穿越时空一睹作者风采的冲动。卡耐基就是让我产生这种冲动的作者。

你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就可以尝试看一下原文。.

水之形 2010-11-9 14:07

回复 82#ccpaging 的帖子

你这个共享得有点不卫生哦[em16].

唐丫妈妈 2010-11-9 14:15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8 11:3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386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一次长跑,是造物给每一个父母安排的漫长的修行。孩子从呀呀学语到大学毕业,时间的跨度超过二十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坚持做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坚强的信心。当孩子的成长出现一些突发 ... [/quote]
妈妈鼓励女儿,给女儿自信那段真是很感人!

水老师其实也是一直在鼓励各位爸爸妈妈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地担当起教育自己孩子的责任. 个人觉得教育孩子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教育,只是要求孩子在方方面面的成长很快就会发现这不可行. 一个愿意进行不断自我教育的人,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深刻的心理体会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才是一种长效的办法.

还有很多人将教育孩子看成仅是学业上教育. 那就太窄了. 水老师之前的贴子我也都看过. 知道水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广义的,也是实用的很有效的. 很喜欢看.谢谢分享!.

小小老虎 2010-11-9 14:19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8 21:2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6460&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定义孩子的潜能,我不知道。如何识别孩子的潜能,我倒是知道,跟他玩,他就会展现给你看。我对孩子的了解,包括对我学生的了解,都是通过跟他们玩、聊天来完成的。

至于激发潜能和因循造物,这个不矛盾吧。能把造物给于的各种潜质合理组合一番,已经很厉害了,你还打算激发出孩子基因里没带来的潜能嘛? ... [/quote]

呵呵,水老师问得犀利的。
自认为主观上没有,但客观效果上不排除有此可能。就其原因,可能还是“用进废退”的观念在影响吧。.

水之形 2010-11-9 14:24

回复 86#小小老虎 的帖子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说的那个种潜能,假设这种潜能是A,孩子一开始是没有的。但是因为他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发掘了B和C潜能。那么在特定环境下,在具备B和C的基础上,迸发除了A潜能。

这个应该是可以的,也是教育努力的方向。.

水之形 2010-11-9 14:29

回复 74#perfeiti 的帖子

平时说的“恶”,是指恶行。

这么大的孩子,不大会有实质性的恶行。

我观察过那些长大后有令人厌恶行为的人,其实心底也不是多么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小要么受过过多的关爱,心里只有自己;要么没有足够的关爱,变得刺头刺脑的。

那些心里只有自己的人当中,有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只是对于他人情感的感受力不够,并非不知道为善。一旦感受到了,仍旧是有善行的。

要说这个文章中的“善”的对立面,就是过度自私。.

和宝贝一起成长 2010-11-9 14:35

回复 40#ccpaging 的帖子

说得太好了,双手托着仰视.献花.

小小老虎 2010-11-9 14:35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9 14:24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9117&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说的那个种潜能,假设这种潜能是A,孩子一开始是没有的。但是因为他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发掘了B和C潜能。那么在特定环境下,在具备B和C的基础上,迸发除了A潜能。

这个应该是可以的,也是 ... [/quote]
其实感觉这也是一种模糊的,未可期的尝试,所以这个过程中的决心是执着还是束缚就完全交给结果了。.

唐丫妈妈 2010-11-9 14:36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9 12:54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8544&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言语是人的第二张脸,对于孩子礼貌的培养,我和她爸爸是高度一致。孩子很内向,让她干点活也许没问题,让她开口问候他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和她爸爸约好了,不论自己原来性格如何,为了这个孩子,我们必须先教 ... [/quote]
关于主动打招呼,我的体会是凡人都打招呼还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情. 跟认识的人问早,问好还没有问题.可如果在电梯里遇到不认识的,想微笑一下,基本对方都是没有表情的.就坚持不下去了..

水之形 2010-11-9 14:37

回复 90#小小老虎 的帖子

对的,不能够设计的。只是把一些基本条件准备好。当环境来了的时候,由命运来安排。

所以我也经常说:把握好能把握的,把不能把握的交给造物。.

水之形 2010-11-9 14:40

回复 91#唐丫妈妈 的帖子

是需要勇气。但是去做过就发现,其实那些一开始没表情的人,内心也有交往的渴望,多打几次招呼,就熟悉了。

我也是那种很敏感的人,一开始打招呼要在心里盘算对方会是什么反应,如果没反应,下次就当看不见。因为要教育孩子,我就得做给她看,所以只要有点关系的,见过几次面的,我都打招呼。打着打着,我自己的交往能力也提高了。.

小小老虎 2010-11-9 14:50

回复 92#水之形 的帖子

呵呵,谢谢了,还有你那8个字,也一并领受了。.

唐丫妈妈 2010-11-9 14:51

回复 93#水之形 的帖子

所以我就很喜欢在酒店的电梯里, 碰到什么人(基本上是老外, 唉!), 都会很温暖地打个招呼. 心情就很好.
不过你说得对. 平静的外表下都有一颗渴望交往的心. 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是会拉近彼此的关系. 相互都受益. [tt8].

perfeiti 2010-11-9 14:55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9 14:57

回复 88#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你好一妈 2010-11-9 15:01

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水之形 2010-11-9 15:13

善与环境

一个孩子,他的善心一旦传递出来,他就在影响周围的环境,他就在营造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一个父母再能干,老是处心积虑地给孩子设计环境,这个活太苦了。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做一做,但是要根据她的成长设计一二十年不同的环境,这是很难的。但是一个孩子要想迸发出自己的潜能,要有环境的激发。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就是设置好恰当的环境,让孩子自己成长。我既然信她这一套,就得想办法给孩子制造环境。但是我还是发现自己不能胜任,直到我看到善行的威力。

举一个例子,偶有一次我女儿问我她外婆的生日。我也记不住,就含糊地说在深秋。前一阵子降温,我对胖子说要多穿衣服,因为到深秋了。胖子马上说外婆的生日要到了。她去数了数她的钱,要给外婆买样的东西。我吃惊又感动,长这么大,我都很含糊我妈妈的生日。于是问她有多少钱,她说有70元。我说:“这样,妈妈觉得你能想到外婆,真的让人感动。妈妈不要说象你这么大,就是现在也没有你做得好。妈妈向你学习,你出70,妈妈再赞助70,这样你去给外婆买一样东西。”一天,在谭木匠店里,胖子看中了一柄木梳,要买给外婆。那柄梳子需要168元钱。我说:“胖子,你爱外婆,这很好。妈妈已经赞助了和你一样多的钱,仍旧不够。换样东西买吧。”胖子不肯走,就是要那柄梳子,随后,她很有气概地说:“妈妈,我可不可以问你借30元钱?我卖你画还钱。”我答应了。我们这番对话,让营业员很感动,她特地拿了丝带在盒子上打了一个漂亮的结。我能感觉到那个营业员很喜欢我的孩子。她转悠一圈,再说:“小朋友,你送你外婆礼物,是不是需要一张贺卡呀?阿姨给你找张卡。”我女儿喜出望外。临出门之前,售货员还追出来说;“小朋友,你好棒!阿姨再送你一个小玩具。”那一个很小很小的布娃娃,但我女儿爱不释手。营业员这些举动,对我女儿是莫大的肯定和教育,是对她善行的最佳奖赏。

这还没有完,我妈妈拿到那柄梳子,感动得要命。老太太自然要去念叨,结果被胖子舅妈听去了。她舅妈对自己的孩子看得很重,放在手上抱着不肯松的。她大概也觉得我们胖子虽然调皮捣蛋,但是是有爱心的。一次她舅妈跟她说:“胖子,你喜欢妹妹嘛?”胖子说:“喜欢。”她舅妈说:“那你带妹妹玩好不好?”胖子欣然同意,开始有模有样当起小保姆来了。她舅妈又跟她提条件,说:“胖子,妹妹有点喜欢听故事了,你给她读个故事怎么样?”胖子自己扫盲工作才开了个头,给妹妹读书岂不是有些为难?胖子有办法,让我给她把她妹妹那些极其简单的书给她指读一遍,她把生字记住了就去读给表妹听。我在一边真是笑歪了嘴,我一直恨她不肯指读,这下她求着我指读了。有了这项保姆工作,胖子认字劲头大增,也了却我的顾虑。我相信她照顾妹妹这件事能更好地培育她的责任心,这种工作给予的教育是父母说教不能代替的。

善行也许不能立即带来可以预期的东西,但是善行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带来惊喜。这种善行创造出的环境,胜过父母处心积虑的教育。当孩子自己可以营造(其实用营造这个词不合适,因为在做的时候并没有其他的期望)环境的时候,他们的提升是飞速的。培养孩子的善吧,培养他们爱他人、体谅他人、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人,最终,他们的付出的爱心也会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不是特别依靠专职老师的环境。那时,他周围喜爱他的人、鼓励他的人、指点他的人、指出他错误的人、以及对他委以责任的人,都是他的老师,都在不自觉地做同样一个工作:完善这个孩子。当人们厌恶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连他的错误都不愿指出,别提激励和指点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不仅仅是讲君主,对于普通人也是适用的。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9 15:33 编辑 [/i]].

ccpaging 2010-11-9 15:15

回复 95#唐丫妈妈 的帖子

一些国内的酒店管理集团,例如,如家也在推行这种理念。
记得有一次,去天津的滨海新区做工程。要跟总包打交道,要跟甲方打交道,要跟管理方打交道,还要跟工人打交道,同事和我在天津足足泡了快一个月。晚上回到酒店,从大厅走到二楼房间,碰到服务员,他们就停下手里的活,跟我们打招呼,“你好”,“回来了”,诸如此类。
听见第一声的时候,不太在意,听见第二声的时候,随口回了一声,听见第三声的时候,就不好意思不认真回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地从白天的烦恼中游离出来,心情逐渐地好起来。晚上,洗个澡,慢慢地吃个晚饭,再睡个好觉。

走出纠结,最好的办法是去关注他人。而帮助他人,则使我们能获得愉悦和满足。.

主的小羊 2010-11-9 15:29

回复 99#水之形 的帖子

来学习一下![em08] [em08] [em08].

唐丫妈妈 2010-11-9 15:32

回复 99#水之形 的帖子

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的善应该天生就有的. 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维护支持她的善. 不过人天生也具有自私性. 孩子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 孩子得慢慢需要知道什么是度. 否则我们的有些理念会在实践中遇到挑战..

水之形 2010-11-9 15:36

回复 102#唐丫妈妈 的帖子

度的教育,仍旧放到生活中去做。孩子总有一天会发现他的能力不够完成他的善行,那么他会寻求各种帮助,动用各种资源,或者说更合理地配置资源。这个功课,在小学和中学可以去做。

在孩子的幼儿期,重要的是让他的善长出来,长得足够结实,哪怕外界的打击也不能摧毁他的善根。.

唐丫妈妈 2010-11-9 15:38

回复 100#ccpaging 的帖子

是啊,我们常说人情冷漠. 其实当我们能主动接近别人, 坚持做下来, 肯定可以收获真情的. 另加一个好心情.

唐丫妈妈 2010-11-9 15:44

回复 103#水之形 的帖子

对的, 善的根基要打牢! 让善根支撑起孩子的将来..

ccpaging 2010-11-9 15:50

回复 103#水之形 的帖子

不才延展一下。当一个人进入大学或工作中,其能力可能远远超出了别人,那么,他是用这个能力去竞争,想方设法把同事踩在脚下呢,还是做一个领导者,带着同事一起向前走。
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依赖的就是从小所具备的善根。.

水之形 2010-11-9 15:59

回复 106#ccpaging 的帖子

完全正确。

今天就写这么多了,明天要外出,有空再写了。.

蓝色妈妈 2010-11-9 16:02

学习,关注,水老师的帖子真是好。.

waiwaimeimei 2010-11-9 16:21

从来都认真地告诉孩子 他们确实比我小时候强 虽然事实有时并非如此

现在  我只能说  我不信任幼儿园里的教学  不单单是指学业上的
我在做一个小实验  具体是否能够有啥成绩  还得看以后
我家老大的路 我觉得我是有些跟风的
现在家里的老二 我就觉得不应该再犯如此低级错误  
何为因材施教  到今天我才认真细品了这个词.

waiwaimeimei 2010-11-9 16:24

回复 53#水之形 的帖子

献花  写得真好.

唐丫妈妈 2010-11-9 16:30

回复 106#ccpaging 的帖子

所以这种培养, 其实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培养. 一直有人说中国是个缺失宗教信仰的国家. 个人觉得宗教缺失还好, 信仰缺失就是个大问题了. 巩固孩子的善根就是在帮他建立他的价值观体系,或者说是信仰. 一旦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孩子们自然就可以变得正直而且坚强. 国家也会因为人们的正直和坚强而变得更有希望..

唐丫妈妈 2010-11-9 16:54

回复 109#waiwaimeimei 的帖子

记得看过一本书, 写到夸奖孩子应要真诚而且具体. 觉得很有道理..

perfeiti 2010-11-9 16:55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0-11-9 17:00

回复 111#唐丫妈妈 的帖子

对价值观的培养,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性向恶,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地去引导、规范、说教,若放任自流,必然堕落。一种认为性向善,所谓善有善报,在善行与善果的循环中,让孩子可以领悟到善以及有向善之心。

采用第一种方案的人,经常会这么说,我积累的很多人生的经验,现在我全部教给你,你便不需要再走弯路了。不过,事实上,善与恶很多时候并无清晰的界限,又受当时当地的环境影响,基本不可说教。通常情况下,听得人会很反感,实际中又总是无法清楚把握界限,而且,比较重要的是BBMM、老师的价值观在未来一定是过时的老化的,所以,第一种方案行不通。

采用第二种方案的话,那么就让孩子投身到学校中去,在这个模拟的、相对简单的社会中实践、试错,通过老师、同学的互动影响,通过每一个行动过程的恶果与善果,引导同学思考,寻找善的界限并向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父母可以施加影响,但总的来说,孩子们会产生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而未来的社会是由现在的孩子组成的,所以,这种价值观是适应未来社会的。

举个例子,老师在课堂上突然转身问同学们,谁在下面说话,同学A指向同学B,意思是告诉老师,同学B说话了。老师批评同学B,这个判断很容易做出来。可是,老师是否应该嘉奖同学A呢?我同意一种说法,告密的同学没糖吃。如果老师对同学A不褒不贬,那么,同学A可能以后就会领悟到,告密是不对的。

不幸的是,学校的教学主要是按照第一种方案来做的。例如,老师替孩子选择兴趣班,老师指定班干部,学校重视成绩,轻视活动,轻视体育等。算了,不多说了,否则又成抱怨了、、、我想说的是,在校外,BBMM要考虑补上这些缺失,而不是与学校一样,狂学知识和技能。.

rrjmm 2010-11-9 17:19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9 13:3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8823&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孩子的玩伴中,有个孩子喜欢打人。一群玩的小伙伴,都被打过。

稀奇的是,我女儿从来没有挨过打。有一次我远远地看见我女儿跟那个孩子发生争执,她不肯听从没有道理的话。我看到那个孩子非常生气,拳头已经举起 ... [/quote]
这一项恰恰是我的缺点,“以德报怨”很难做到。
上大学时,7个人一宿舍。宿舍里有一位Z同学有小偷小摸的毛病,饭票邮票纸张文具她都拿过别人的,Z的经济条件在宿舍里算中等,在80年代三五元钱都能决定当月的生活水平。我们6个被害者决定声讨一下,但是6个人中的B姐,态度一直不坚决。声讨的场景是这样的,7个人都在宿舍里,我们5个指桑骂槐地把自己丢的东西念叨了一遍,说一旦再发现丢东西就告到系里去,其实还准备了更狠的话,背地里准备好了当着Z的面还真是说不出来了,没有点Z的名。B姐一直没吭声。我心里埋怨B姐太没有正义感。
第二天我床头受到了Z道歉的纸条。其他人也收到了道歉纸条。
我们的心情是不想再搭理Z,但是第二天B姐就主动找Z说话了虽然话语很少。我心里更是埋怨B姐不分是非黑白。

之后的几个学期,有人对Z一直冷淡,有人对Z只交面不交心,只有B姐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还真正帮助过Z。B姐是年级里帮助别人最多的人,我举Z的事例是为了突出它的特殊性。

在毕业后的20多年间,B姐仍然帮助过大家,给我邮寄过职称考试资料,B姐是我们年级多年的主心骨人物,同学聚会只要她发起到场一定是最多的。20年后大家对待Z的态度也宽容得象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B姐一定是很有善根的,但是她当初对待Z的态度,我至今都很疑惑。(我认为B姐有点明哲保身的意味,偷东西已经是明显的是非黑白问题了,还不表态?如果大家都这样那么正义曲直就丧失了呀?当然我们可以说只有法律可以裁决一个人,任何人都没资格裁判别人。但是在没有到达法律底线的情况下,就不应该有裁决吗?要无为而治吗?

关于B姐的处事态度是否恰当,我猜小水会在“小学”“中学”章节才会涉及到,就不必在近日打乱顺序解答分析了。我是有感而发属于扰乱课堂乱插嘴哈!

[[i]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10-11-10 09:07 编辑 [/i]].

唐丫妈妈 2010-11-9 17:27

性善说和性恶说自古就有. 各有论据.不说也罢.

关于极度自私, 都极度了,还不好确认? 问题是善到自私如何认定. 说真的, 这种事用人的语言和脑子都是不够力的. 如果你将善到自私的区间用语言来表达可以分成什么?最多几个词,肯定不够用. 那么如果你将它们之间划一条线, 试图用数字表示. 那么面对比如说是6.5和6.6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这时脑子又不够用了. 所以面对这样问题时,也许左左右右争论不休倒不如用心去感受可能更容易些. 我们的心灵大致能判断出你做某件事是出于善源还是其它.

自私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但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另外也要理解别人的自私性.这样碰到问题时就比较豁达一些..

hxy007 2010-11-9 19:1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8 22:2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670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看到的是家长们花在陪孩子上各种学习班以及抱怨当今教育环境上的时间,已经足够用来做家庭教育。
[/quote]
老师好!我学到这里,忽不住在插嘴说一句:真是这样!那些陪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的人,确实比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我们陪不起那么多时间,更赔不起那么多钱,只好自己跟孩子一起玩了。嗯,陪孩子玩确实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waiwaimeimei 2010-11-9 21:33

[quote]原帖由 [i]唐丫妈妈[/i] 于 2010-11-9 16:54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995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记得看过一本书, 写到夸奖孩子应要真诚而且具体. 觉得很有道理. [/quote]
当然不是随口乱表扬啦
此类书相信很多家长都看过的.

混凝土 2010-11-10 01:13

水老师提到了善根,引起许多家长的共鸣,重新提倡与人为善,使这个社会走向安定,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艾米丽娃娃 2010-11-10 09:01

这是我近期在w网上看到的最鼓舞人心的帖子,不仅因为水老师的真知灼见,也惊喜地发现有那么多的家长把眼光从学习转向了人性。“让我们开始干吧”更是一句朴素却豪迈万分的激励。

让我们提名水老师为每周一星/月度之星吧。.

hr1975 2010-11-10 13:00

回复 113#perfeiti 的帖子

同感!

时常感到这些问题非常复杂,并非黑白般明显,也时常顾虑是否我把不同阶段的特征的外露变为对人的一个定性,从而由于过度的干预导致孩子的非正常发育。.

温吞水妈妈 2010-11-10 15:54

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虽然有许多家长疲于陪读应试,但人生的路远远不止读书这一、二十年。谢谢水老师跟大家探讨如何培养性格,让我们的孩子走得更远。.

春风桃李花开日 2010-11-10 16:21

非常好的一个帖子,很喜欢。教育孩子,其实也是我们完善自身的一个过程。

[[i] 本帖最后由 春风桃李花开日 于 2010-11-10 16:22 编辑 [/i]].

胡豆妈 2010-11-10 16:25

回复 34#水之形 的帖子

“我一路的收获就是‘破除迷信’”

和我读完硕士的收获一样。但是读完本科还没有这种认识,所以破除迷信也不容易呢。

虽然一度恼火浪费了人生,但现在我感到很幸运的是,可以让孩子不要从小迷信了,呵呵。孩子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这不是我们身为父母,为孩子做的很好的铺垫吗?.

胡豆妈 2010-11-10 16:31

回复 52#hr1975 的帖子

没有执行力是天生的,有执行力也是天生的。你身上一定有“执行力强”的人所没有的优点,比如更灵活,更有创意,更感性。

发挥你的天赋,不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

——同样没有执行力的人与你共勉。.

hr1975 2010-11-10 17:04

回复 125#胡豆妈 的帖子

[tt9]

谢谢!

从有了儿子我有两件事情总是感觉很对不住儿子,一是没有奶水,二是没有执行力。唉!

不过想想,我确实还是个及格的妈妈啊,呵呵。.

家有考王 2010-11-10 17:07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9 15:3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955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在孩子的幼儿期,重要的是让他的善长出来,长得足够结实,哪怕外界的打击也不能摧毁他的善根。[/quote]
水老师说得很好!.

水之形 2010-11-10 22:20

回复 113#perfeiti 的帖子

打架并非就不是“善”。善也不是软弱。

这个很难用语言来概括,只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

我知道大智大勇的背后应是有“大善”作为支撑。唯有深沉的爱,能激发出最大的勇气。.

水之形 2010-11-10 22:27

回复 115#jrmm 的帖子

以德报怨,我也做不到。那时,我特欣赏孔子的那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当以直报怨。

在大学里,我不但是非分明,还有些快意恩仇的想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事情多了,慢慢地就改变了。


不过一些小事情,不必当做大怨去计较。我的孩子和我不太象的,我看她不计较那些事情,她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难受的,挺开心的。时间长了,还有“化敌为友”的转机,看着想跟她交朋友的越来越多。我想,她做的大概是对的,我不去用我的观点去套她。.

水之形 2010-11-10 22:51

回复 117#hxy007 的帖子

老7,你搞笑的,我不过拉拉家常,算你哪门子老师?细究起来,我在你那两个帖子学到了很多。

据说米高梅破产了,007也就没钱,所以你就赔不起读学习班的钱了?[em04]

玩笑。我倒是觉得主要赔不起时间,家长有家长的生活,不能全搭进去。搭进去越多,对孩子立竿见影的要求就越多,心态容易坏掉。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时间,赔不起。孩子的课余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可以运动、交友、社会活动、旅游,哪怕是睡觉或者发呆(在我看来,有一种思考叫做发呆),也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不能把大块头时间配给上学习班。.

水之形 2010-11-10 22:52

累了,明天再来看。.

merry77 2010-11-11 01:05

回复 114#ccpaging 的帖子

关于本性的善恶,我在一路追随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个链接 [url]http://www.ww123.net/baby/thread-4749566-1-1.html[/url] 中的观点,倒是很能表达我目前的想法。
~~~~~~
奥古斯丁有句名言,与当代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看来是过时了。他说,襁褓中的婴孩,和我们的差异,不在于他缺乏行恶的愿望,在于他缺乏行恶的能力。.

sask 2010-11-11 06:49

水老师讲得很有道理。

我生长在一个大家庭,是7个孩子里的老幺 ,跟大哥二哥的6个孩子一起玩着长大。我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记不起父母有什么特别的管教方法,他们不善于和小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学业完全不过问,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家里和乐的气氛,每逢周日姐姐们回娘家吃饭聊天,家里就充满笑声。

Lg的家庭环境刚好相反,他到我们家作客几次后,有一天竟然对我说:我姐姐倒水给我的举动,让他大感惊讶。我姐姐只是想到我可能渴了,主动倒杯水来给我,这样简单的举动却震撼了他,让他看到什么是体贴。反过来,LG的反应也震撼了我,原来不是每个家庭都像我们家一样的。

孩子的身上肯定有父母的影子;我的父母无为而治,我在育儿方面当然也比较随性,LG有时候气起来会说我宠坏孩子。我为了辩护,不得不想清楚到底父母当年的秘诀是什么?

不是鞭策,会不会是诱导呢?不是有意识的诱导,而是无意识的,让我们常常感受到美好,把美好感觉变成我们的心理需求,还让我们把一些事情跟这些美好感觉挂钩。就仅是这样。

这样好像也就够了。关怀和体贴别人,变成很自然的行为。

不过,我比我的爸爸妈妈狡猾一点,我会装作不刻意的提醒孩子美好的感觉:别人体贴他时他的美好感觉,关怀别人时,双方的亲密感觉;冬天躺在床上快要入睡时,被窝内是多么温暖,想象如果要露宿街头,有房子住是多么叫人感恩呀;原先做不好的事情,时常主动练习,有一天发现可以做得很好了,对自己的满意感觉;天黑后,把灯熄了,一家人很亲密的围坐在一起闲聊,没特定主题,有时会安静下来,感受那种难得的宁静(儿子说:这种安静,忽然间让我觉得很接近神)。:loveliness:.

水之形 2010-11-11 08:26

回复 117#hxy007 的帖子

陪孩子玩,还有一个很好的副产品,那就是亲子关系密切。在孩子的叛逆期,沟通的基础好一些。.

dakang 2010-11-11 08:41

受教了,期待下文.
前几天旺网上钱文忠的那个文章水老师看了吗?您是怎么看他的观点的?.

水之形 2010-11-11 08:58

回复 119#混凝土 的帖子

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不过管好自己的孩子,也算是尽了一份力!.

水之形 2010-11-11 09:06

回复 123#春风桃李花开日 的帖子

下次我注册一个马甲,就叫“秋雨梧桐叶落时”,跟你配对[:sz20:].

perfeiti 2010-11-11 09:10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11 09:11

回复 124#胡豆妈 的帖子

是这么回事!.

水之形 2010-11-11 09:13

回复 120#艾米丽娃娃 并回复 家有考王 温吞水妈妈以及其他鼓励我的家长 的帖子

谢谢鼓励!.

rrjmm 2010-11-11 09:15

[quote]原帖由 [i]胡豆妈[/i] 于 2010-11-10 16:2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74044&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一路的收获就是‘破除迷信’”

和我读完硕士的收获一样。但是读完本科还没有这种认识,所以破除迷信也不容易呢。

虽然一度恼火浪费了人生,但现在我感到很幸运的是,可以让孩子不要从小迷信了,呵呵。孩子 ... [/quote]
是不是说,我们没有必要鼓励孩子读硕士,博士?或者干脆暗示孩子读完本科尽快走进社会实践?.

水之形 2010-11-11 09:21

回复 141#jrmm 的帖子

不是。而是指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要在读本科之前对自己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所学的专业要有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如果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必要继续花时间在学校里读,也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就不要为了学位去花费过多的时间。.

老马过河 2010-11-11 09:36

回复 129#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昨天我儿子又被一个比他小1岁的5岁孩子给打了,一拳打到他的眼睛上,本来两个人玩得挺好的。
以前也打过,而且每次都是孩子的妈妈简单教训几句完事,而且那个孩子说是觉得我儿子比较好欺负,不仅不计较而且过后还和他玩。我还能接受,我老公完全接受不了,觉得儿子怎么这么没出息。
以前这个孩子打我儿子,我老公说你不要和他玩了,或者他再打你你就痛打他一顿,他就不敢了。可儿子说他年龄小,算了。好像比他爸还大气。我也搞不懂是大气还是胆小了。但昨天那一拳很重,儿子非常委屈的哭了。然后跑到我身边告状,也没还手。
我只是安慰他,听着那个孩子的妈妈数落她儿子,然后我们就走了。
路上,儿子说妈妈,HH总是打人,天使怎么处罚他,我说天使让他成为一个爱打人的孩子本身就是对他的处罚。天使让你成为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而且我和儿子说了,既然他反复打你,下次不要和他一起玩了,避免这种事情再发生。
说是这么说了,但做妈妈的还是心里很不舒服。

[[i] 本帖最后由 老马过河 于 2010-11-11 09:38 编辑 [/i]].

rrjmm 2010-11-11 09:39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11 09:2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7578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不是。而是指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要在读本科之前对自己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所学的专业要有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如果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必要继续花时间在学校里读,也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就不要为了 ... [/quote]
谢谢!
一直有个想法,想在孩子考取本科后,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让孩子旅游打工多些体育运动,让他思考一下人生,对社会有接触了解,强身健体(高中生每天题海,一点肌肉都没有了)。但愿大学能宽容准许。.

perfeiti 2010-11-11 09:47

回复 144#jrmm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rrjmm 2010-11-11 09:54

第三节课入座,给小水倒茶。今天在一对一答疑呢。.

rrjmm 2010-11-11 09:55

回复 145#perfeiti 的帖子

不错的想法!.

ivymok05 2010-11-11 10:23

回复 34#水之形 的帖子

非常认同!不过能否做好,实际上是父母自己本身对孩子的认识问题。.

ccpaging 2010-11-11 10:24

[quote]原帖由 [i]merry77[/i] 于 2010-11-11 01:0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75407&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关于本性的善恶,我在一路追随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个链接 [url]http://www.ww123.net/baby/thread-4749566-1-1.html[/url] 中的观点,倒是很能表达我目前的想法。
~~~~~~
奥古斯丁有句名言,与当代的教育理 ... [/quote]

今日再看,发现俺原来说的话没有准确表达俺的意思,想改改:
对价值观的培养,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性向恶,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地去引导、规范、说教,若放任自流,必然堕落。一种认为性向善,所谓善有善报,在善行与善果的循环中,让孩子可以领悟到善以及有向善之心。一种认为性向恶,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地去引导、规范、说教,若放任自流,必然堕落。一种认为性向善,所谓善有善报,在善行与善果的循环中,让孩子可以领悟到善以及有向善之心。

改为:
对价值观的培养,有两种认识。[color=DarkGreen]有些人认为[/color],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地去引导、规范、说教,若放任自流,必然堕落。[color=DarkGreen]另有一些人认为[/color],所谓善有善报,在善行与善果的循环中,让孩子可以领悟到善以及有向善之心。.

ccpaging 2010-11-11 10:29

回复 76#水之形 的帖子

Alex 昨天学习了苏格拉底甩手的故事。
=========================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甩手的启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与“每天甩手三百下”一样,学习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对人的意志品质的修炼。一如既往地做好简单的事情,是坚持,是积累,时间长了,便会内化成为人的一种韧性。
        柏拉图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决不是每天坚持用手三百下的结果,而是在于他在无人监督与无人苛责之下,没有随波放弃,而是承诺有信,坚持到底。
        坚持是最容易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坚持又是最困难的,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下来。
=========================
昨天散步时,我们讨论了这个故事,决定从每天洗袜子开始养成 Alex 的责任心。.

perfeiti 2010-11-11 10:46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11 10:59

回复 151#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小猫宝宝 2010-11-11 11:03

我觉得吧,跟人问好,打招呼,这不叫善,这叫有礼貌,有教养

至于给那个调皮鬼糖果,对于孩子来说,她可能觉得应该公平,一视同仁,这个可以称为善,做到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么小的娃娃..

水之形 2010-11-11 11:07

回复 132#merry77 的帖子

我相信孩子与生俱来会有一些特性,这些特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正常的,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环境给这些特性强化了,那么孩子会展现出一些糟糕的行为。

我的孩子也是这样,有段时间我没有办法在家里带她,她奶奶带她。两个月后我回来,老师跟我说我孩子无端指责老师,出言不逊。当然,老师还是比较宽容的,当做笑话跟我讲。我回家之后问小胖子,胖子“供认不讳”。我找了机会,把她的话同样用在她身上,让她体验一下如果老师跟她认真起来的话,那将是个什么局面。

即使是在我自己的童年,因为外公宠溺,也干过比较自私和无礼的事情。我外公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把我的“光荣事迹”讲给朋友们听,很以为能事。后来也是我妈妈教训了我。她跟我不一样,直接把我关黑屋子,放出来再一顿敲打。我换了个方式教育小孩,小孩容易接受一点。

但总地来说,不能给孩子制造那些纵容他们自私过度的环境。这最后受损的也是自己的孩子。我见过一些很有才华的人,因为恃才傲物,出言不逊,自我中心,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在那种工作压力大的地方,做人尤其重要。因为在那种环境中,人们都压力大,如果一个人无端地刺激他人,会导致他人过激的反应,给自己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11 11:10 编辑 [/i]].

perfeiti 2010-11-11 11:17

回复 152#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麻辣湖 2010-11-11 11:35

很好,拜读,受教[tt7].

混凝土 2010-11-11 13:22

回复 133#sask 的帖子

给孩子一个融洽亲密的家庭氛围,比任何物质奖励的效果都要好。.

梓瞳zt 2010-11-11 13:31

我也是从二宝的故事认识水老师的,留个记号,继续追.

水之形 2010-11-11 14:03

回复 135#dakang 的帖子

对于钱教授,我不予置评。

对于打孩子这件事,我原则上是反对的,而且是极力反对的。因为我小时候痛恨挨打,并且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都不是用打来逼出来的。但是我也并不完全废弃打这个手段。打孩子,不可以用什么“为你好”这个借口。为他好,真的能打得好嘛?如果越打越好,不打就不行,这个孩子的心理状态也是堪虞。为什么不完全废弃打呢?是因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还是要用打来惩戒一下。

因此我的原则是:在孩子不做威胁到自己生命或者威胁到他人生命的事情的时候,我不会打。但是如果孩子做了上述的事情,我会动用打这个手段。我的孩子因为乱穿马路被我打过两回,其他的,再大的错误,都是有时间想办法纠正的,都是有本钱去试错的,所以就不用打。我不能承受失去她的这个后果,这种后果也是没有本钱去尝试的,因此在一时道理讲不通的情况下,我要用打来惩戒。

打这个手段不能经常用,它是一种非常规手段。经常用,就没有效果了。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主动性被剥夺,心灵受损。偶一用之,孩子见识了霹雳手段,会收到比较好的惩戒效果。


另外,我还想知道钱教授的儿子挨打吧?挨得多吧?是不是已经被打结巴了?是不是仍旧感谢他爸打他是为他好?

居我所知,我以前接触的一些老先生,的确家规很严,从小挨打的。他们事业是出色的,但是亲情是淡漠的。他们有的人跟我说起来,在这把年纪仍旧不能释怀。看到我女儿,还叮嘱我不要打孩子,太严厉的学校,名声再好也不要去。


此外,我也不赞许“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论调。如果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这也只说明教育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孩子的成长中,奖惩都要有。鼓励比夸奖重要,一些批评和指正也是很必要的。所以对于一些片面的理论需要自己组装一下,给孩子一个立体的、得体的奖惩环境。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11 14:25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1-11 14:44

回复 143#老马过河 的帖子

你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

仅仅是不计较,并不能解决争端,有的时候,人们会把忍让误作软弱,不会停止挑衅的。要想减少这种挑衅,还要在小朋友中树立威信。

怎么树立威信,这是个学问,需要写一大堆。这里我简要提个建议,你考虑一下:要培养你孩子广交朋友的能力。朋友一大堆,人家想欺侮你孩子,也要掂量掂量。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当一个孩子拥有众多的朋友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势”,或者“气场”的存在,原来看不惯他的人也许会反过来想结交这个孩子。

怎么广交朋友呢,大方、有礼貌、讲道理、遇到强势心里不怯场、见多识广、共享等等,就可以做到广交朋友。广交朋友的好处很多,有一个潜在的好处是孩子因为朋友很多,当一两个朋友对他有意见、或者说离开他,对他不造成太大的心理影响。如果只有一两个朋友,那么这一两个朋友对于孩子的情绪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这一两个朋友粗鲁地对待他,对他造成的伤害会很大很大,大到他无法轻易原谅这一时做错的朋友。如果有很多朋友,他的情感就不会寄托在一两个人身上。当一两个人伤害了他,程度不会很深。他一方面可以有其他玩伴,另一方面容易宽恕伤害他的人,从而赢得化解矛盾的转机。

如果我的孩子遇到你孩子的遭遇,我会采取行动的。打眼睛,不是打其他地方。我的一个原则是孩子打打闹闹,有点皮肉伤,无所谓,但是眼睛和后脑不能打。我要去找对方家长好好谈谈,以防更严重的后果出现。此外,我要让我儿子多交朋友,尽量不要单独跟这个孩子相处。如果不是单独相处,那孩子动手打人,我儿子还有个帮手。但是等这个孩子有所悔改,还是原谅他,不要轻易记仇。

这是我观察我弟弟交友之道总结出来的。.

老马过河 2010-11-11 15:13

回复 160#水之形 的帖子

学习了,树立威信,说得非常好,我儿子平时朋友还是蛮多的,人缘不错。
我要给我儿子讲下,不能单独和他玩了,这个孩子不仅打我儿子,也打过其他孩子。从他父母的态度看,估计这个坏习惯不是一时可以改掉的,还是尽量避免和他单独在一起。.

furuima 2010-11-11 16:18

听课了.

perfeiti 2010-11-11 16:52

回复 159#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11 20:23

回复 133#sask 的帖子

我写了一半回帖,又被乌龙指关掉了窗口。

《盗梦空间》分享梦境,感谢你和我分享你温暖的记忆。大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不可多得的成长环境。我也经常怀念在小时候在外婆家过年的时光,大家一起做过年的食物,包括各种零食,我们做小孩的跑来跑去。

的确如你所说,生活中,不乏温情的片段,值得我们品味、珍惜。.

水之形 2010-11-12 08:24

回复 163#perfeiti 的帖子

推荐看一本书: How to win friends & influence people

建议看原版。老先生讲得很好,我很推崇。.

rrjmm 2010-11-12 08:34

第四节课入座,给小水倒茶。.

你好一妈 2010-11-12 08:46

昨天和宝宝聊天,正好聊到她和一个同学不是很熟,我就鼓励她好好对那个同学(这个同学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她爸爸就在旁边起哄,“如果他对你不好,你也不要对他好”  宝宝很认真的说:“不可以的,他对我不好,我也要对他好,那么以后他就会对我好了”   哎呦,这不是水老师的理论吗,我在旁边偷笑。
她爸爸继续捣蛋:“那他如果打你,你怎么办?”  “他打我,我就躲开呗”   “他打你,你也打他”  她爸爸坏笑。  “不可以的,如果我朋友多的话,他就不敢打我了,因为我的好朋友会帮我的,所以只要我朋友多,他就不敢欺负我。”
她爸爸最担心的是小朋友打她,他一贯主张要打回去,但是昨天那场对话他不再反驳,可能他认为女儿的处理方式已经比他这个做爸爸的要理性文明得多吧。:).

和宝贝一起成长 2010-11-12 11:08

每天来水老师这里学习,很受启发.献花.

JANET22 2010-11-12 13:20

好贴!献花![tt23] 好好学习.

jjjnet 2010-11-12 13:47

来晚了,先回复,再仔细看。.

jjjnet 2010-11-12 14:02

回复 70#水之形 的帖子

这个善心一课,是我儿现在非常缺失的。
看了我感动的落泪。
我现在就反省,为啥缺失?.

水之形 2010-11-12 14:14

恒心(意志力)

这次讲讲恒心。我们都知道做成一件事,或者说学会一样技能,需要恒心。强大的恒
心能弥补智力上的不足。关于恒心的培养,我们国家传统教育中,恒心培养的良好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我们听到的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做法,是“读书读得口生疮,写字写得手长老茧。”父母们鼓励我们用自我克制的方法去培养恒心。在恒心的培养中,自我克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仅仅有自我克制,或者说片面放大自我克制的作用,那是太苦太累了,支撑孩子走不了多久。在《论语》中,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恒心的培养,兴趣爱好和自我克制如同两条腿,同时培养,才能走得远,长出恒心。

        在孩子学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下手,培养她的恒心。

        首先,用这样东西学成之后的美妙结果来感染孩子、引诱孩子。譬如,在开始学习乐器之前,多给孩子听经典音乐。不断地听,给孩子磨耳朵。在开始学习绘画之前,多带他观察自然,多看画册。如果想学游泳,就让他多看游泳比赛。那么有的朋友会问:“数学怎么感染孩子呢?”回答是在生活中感染孩子。数学的美,很抽象,又很具体。当孩子体验到逆运算那种守恒的美、三角形的三只角之和永远等于180度这种美妙、发现圆周到圆心永远等距等等,孩子慢慢地会提出问题。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表明他在思考问题,当孩子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说明他开始喜欢这门学问。我的孩子自从在书橱里发现了我的制图大三角尺,对上面的量角器发生兴趣。

        其次,带孩子接触已经能运用某门知识的人,用真实的演示感染孩子。比如,带孩子去看哥哥姐姐的弹琴、去看父母的游泳、去看老师的作画、去观摩父母演示一个他能有点懂又不完全懂的数学游戏。这些实际的演示,会给孩子直观的感觉,让他产生出想学的欲望。

        第三,当孩子开始提出来想学某样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即满足。我一直在用这个方法,效果非常好。我的借口很多,比如:妈妈没空、妈妈没钱、妈妈不会教、妈妈先学学看、你太小学不了、书商不能立即到货等等。选择什么样的借口要看情况,如果孩子本身欲望不是很强烈,就不能用“你太小学不了”,而是用“妈妈努力挣点钱,要花点时间”。等孩子反复提及想学的欲望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学习。如果孩子没有继续提及要学习,那么他的欲望还不强烈,还要丰富前面两条做法,直到他反复提及。

        第四,当孩子又蹦又跳,没事就哼哼唧唧提要学某样东西的时候,跟他谈条件。把学习中的困难和所需要的恒心都要跟他讲明。他一提要学,就告诉他学好不容易,并问他有没有想法要去学好。如果孩子表态了,那么应当跟他约法三章,一旦开始,不可以轻易放弃。我看到有些家长带孩子多处体验,一开始报了一大堆兴趣班,但是很快就逐步放弃。我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因为一旦放弃,孩子就失去了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美好感觉是培养自我克制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有成功的体验,一方面对自己更加自信;另一方面明白险滩过后是坦途。

        第五,让孩子开始学东西了,那么家长心里要有数。学习有其自有的规律,孩子站在门外看热闹,喜欢上了,这个热情大部分孩子持续不了太久。能够持续下去的是那种对这门学问有比较强的敏感性的孩子,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聪明的、入门快的孩子。但是作为父母要心里有数,入门慢,不代表没有天赋,他只是在入门这个阶段需要借一点外力。在孩子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家长时刻准备着孩子会提出来太难了、不想学了。这个时候家长要有恒心去坚持,不能轻易放弃。放弃次数多了,孩子就学会了放弃,这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家长不放弃的情况下,可以和老师沟通寻求帮助或者共同和孩子一起学,也可以用孩子自己讲过的要坚持下去的话来激励孩子。这个阶段需要一点时间,要倾听孩子感受,但自己不能动摇。倾听之后要给孩子鼓劲,课后多练习,找出问题所在,一步步地解决。

        第六,经历了上述的阶段之后,会突然有一天孩子觉得轻松一点了。这个时候表明他上了一个台阶了,但还没有站稳。这个时候要注意,最好不要再陪孩子一起学了,而是让他回头看看来路,了解坚持之后会有一个进展。这个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在这个台阶上站稳,激发他发挥自己的力量,多练习,多总结。

        第七,等孩子在这个台阶上站稳之后,要同层面拓展,不要急于再上一个台阶。把这个层面的东西多方巩固之后,下一个台阶,多鼓励孩子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我们在中学的时候都学过巴甫洛夫的一篇文章,里面给年轻人的忠告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我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体会不到为什么这位老科学家对于“循序渐进”这么看重。通过对于自身的学习过程的反省,感到这句话真是金玉良言。因为只有在一个层面上站稳并进行足够的拓展之后,后续的再上台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而不需要专职老师的陪伴。也只有这样,孩子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量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在成就感的支持下进行主动地自我克制,也就是主动地有恒心。我在小学、中学版看到很多家长互相交流读物,我在这种交流中也获益匪浅。但是我看到一个不太好的现象是:有些家长看到同龄或者低龄的孩子看得读物比自己孩子的深,就感到着急,要去抓进度。这是很不好的。一个层面的读物,要进行广泛拓展之后,孩子自我上台阶的保障性增强。孩子能够自我上台阶,他的兴趣、信心和恒心就会被加强。所以,千万要记得根据孩子自身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控制进度,不要盲目攀比。有的孩子在初级读物上进展慢,但是只要这个层面功课做得足够深,到高级读物说不定进展会有个飞跃。

        最后,做个小结。恒心不是孤立的品质,它需要其他品质和客观条件同步跟上,才能够长结实。学一样东西,一开始需要感染,随后有一个艰难时期需要坚持(这是家长需要做的工作),入门之后需要拓展。这样上一两个台阶,孩子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恒心就能同步成长。后续的学习中,孩子的心理上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对于艰难期的估计、对于成就感的体会都会变得具体,这种具体的感觉能支撑他们逐步逐步不依赖父母的坚持和老师的督促,就可以完全主动地完成下一个上台阶的工作。

        这个培养工作最好是在小学完成。因为这个过程中牵涉到一点学问的粗浅知识。小学的功课,入门阶段,高中毕业的父母都可以协助一下。等到了中学,父母再想培养恒心、在孩子入门阶段坚持一下,很难了。一方面所需要的知识比较难了;另一方面,孩子的性格发育到了关口,让他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一下不那么容易了。青春期之后恒心的培养,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孩子的心理启发上。孩子顿悟了,那也是另外一番境界。.

水之形 2010-11-12 14:42

回复 167#你好一妈 的帖子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这段话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适用的。打回去,等同于攻城,不得已而用。为多一个智慧的宝宝感到高兴。.

你好一妈 2010-11-12 15:02

回复 173#水之形 的帖子

惭愧惭愧,水老师一下子总结到这个高度,我有点诚惶诚恐了:$ 。.

豌豆妈妈 2010-11-12 16:40

哎呀,这里高朋满座,各位都熠熠生辉,可惜我不会言语,只有心中窃喜,出来表达一下喜悦!.

土豆的妈妈 2010-11-12 16:43

回复 34#水之形 的帖子

真有道理,我平时也在注意这些方面的关注,但远不如楼主系统 。学习!!!.

Potato 2010-11-12 17:04

水老师说这么详尽,周末在家要仔细学习一番,并希望能结合自身研究几下,展望将来也能说上两句。.

不不园 2010-11-12 18:14

看到水老师祖父小时候那一段,想到《童区寄传》。.

ccpaging 2010-11-12 19:02

[quote]原帖由 [i]jrmm[/i] 于 2010-11-9 17:1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7003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B姐一定是很有善根的,但是她当初对待Z的态度,我至今都很疑惑。(我认为B姐有点明哲保身的意味,偷东西已经是明显的是非黑白问题了,还不表态?如果大家都这样那么正义曲直就丧失了呀?当然我们可以说只有法律可以裁决一个人,任何人都没资格裁判别人。但是在没有到达法律底线的情况下,就不应该有裁决吗?要无为而治吗? [/quote]

水老师没说,不才斗胆说点小看法。觉得俺说错了,请直言相告。

水老师说到了交朋友的重要性,可是怎么才能交到朋友呢。交朋友之前,先要做到互相理解。如何才能互相理解呢?先要互相了解。所以,要交朋友就要多了解。要多交朋友,就要了解身边的乃至社会上各个群体的人。
如 jrmm 所说Z同学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这个毛病大哇,我也觉得蛮大的。但是,我在农村小学待过几年,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是附近农民的孩子。那时,城乡差别是很大的。工厂子弟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不愁吃不愁穿,虽然不好,但不会挨饿受冻。在这种处境下,小偷小摸绝对是大事情。可是,对农村孩子来说,居住条件、吃的东西、穿的东西都差太多,买不起文具也不用说了。在这种情况下,好吃的糖、漂亮的文具,诱惑力是相当大的。那么,某人抵挡不住这种诱惑,其实也正常,小偷小摸也算不得大事情了。
所以,一定要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同学,接触到了,了解了,才会有理解和宽容,才有机会生发出悲天悯人的情怀。说回到培养孩子,俺以为,在适当的时候,例如6岁以上,要给他们机会去更多的地方,农村、小城镇、东部、西部、北方、南方等,要给他们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小商贩、修车修鞋的,农村人等。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2 19:03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1-12 19:40

回复 179#ccpaging 的帖子

CC,你说得真好。

不过小偷小摸,不是小问题。但是Z同学还是有良知的,可能当时的道德环境还比较严吧。我是认为,这种小偷小摸的人,也许心理上有过什么阴影。在认错之后,当然不要孤立他们,能帮忙的地方还是帮忙。但是被打碎的信任的重建,则需要新的机缘。

说来也巧,在大学里,我也遇到小偷小摸的人。偏巧居然这两个都是我的好朋友,学习成绩一流。有一个认错态度太恶劣,最终和我们寝室的姑娘们谈崩了,她也不再理我。另外一个认错态度较好,但是她偷的是别的系的东西,别的系还是桶到了教务处,取消了她的保送资格。不过她还是轻松考研成功。后来在路上相遇,我们俩就像没有发生什么一样打招呼,她有时还邀请我到她寝室坐坐,我也欣然前往。我能做到不孤立她,但是深层次的信任需要重新建立。.

水之形 2010-11-12 19:42

回复 179#ccpaging 的帖子

我特别赞同你写的最后一段。不了解,不会宽容。孩子接触各个阶层的人,是很必要的。这也是一种眼界的培养。.

牙医叔叔 2010-11-12 22:31

回复 159#水之形 的帖子

看来要好好的检讨一下了
现在我们就开始打孩子了!
不过孩子小,不用点武力好像……
是不是有点借口的味道呀.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13 09:52

回复 182#牙医叔叔 的帖子

我以前也打过阳阳。
他特别不讲理或者动手打大人的时候,我气急了会打他,最早是打屁股,后来打手心。
我家领导不打的。我现在也不打了。
一方面是他更加懂事了,另一方面是我的手段也更多了。

特别是我最近发现每天跟他谈话,可以挖出来好多内幕。
早上再见时候再唠叨两句,也管用的。

有时候小孩不讲理,是因为没有得到大人足够的关注。
我讲的关注不光是花时间陪小孩,而且要全身心地投入。
我认为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十分钟跟小孩交流,效果比在他/她边上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要好。.

rrjmm 2010-11-13 11:30

回复 179#ccpaging 的帖子

谢谢你的直言哈!这样的讨论很让人愉快!
说起来惭愧,我就是一直疏远Z同学的那一类人。现在回想起来,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应该在学校期间对Z态度好一些才是。
每个人的处事态度与他成长的环境很有关系。我的成长养料几乎都来自于学校,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好人就得像黄继光刘文学,坏人就是周扒皮刘文彩,中间人都是没有立场的胆小鬼。家庭没有给我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教育。
所以对待Z同学就是那么一副鲜明的态度。也是因为我那时太穷了?我比Z同学还穷一些。记得有一回伞丢了又是雨季,那时的伞也就2元一把,硬是坚持了十几天没去买,直到下个月家里寄来生活费。

仔细回味,我对Z一直冷淡,对她的伤害真是不轻啊!.

蔡欣宜妈妈 2010-11-13 13:27

喜欢水老师的帖子,学习收藏啦.

家有QQ 2010-11-14 14:27

家庭教育不仅教育孩子,也教育自己。儿子有时说的刺耳的话,做的不合适的举动,其实都在我们日常的言行中能发现影子。‘教育是造物给每一个父母安排的漫长的修行’说得真好。.

全职妈妈 2010-11-14 14:34

不想打扰水老师

不知道水老师的文章结构是如何? 一直在读。 还是挺敬佩的。 写这种文章挺伤神的。 虽然我有一些细节上有保留意见,但还是现在不想说, 希望等水老师写完才谈。

这里只请教一个小问题。 标题上的普通家长的定义是什么? 普通家长意味着什么? 这点重要吗? 不普通的家长, 这些道理都不适用, 还是适用时要小心什么? 我觉的文章的背景还是挺重要的。

不好意思,打搅了。.

水之形 2010-11-14 17:56

回复 187#全职妈妈 的帖子

因为;一些家长对于学历的高低有迷信的,觉得自己不是教育行业的,或者说学历不够高,专业知识不够多,很难坚持好的家庭教育.

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写一下普通文化程度的父母,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没有精力去上很多课外班的,没有门路挤进心仪的学校的家长.即使是外部条件所限,仍旧可以有所作为.所以我在写的时候,一再想如果我只有高中毕业,我该怎么办.前面所写的东西,需要家长耐心,观察细致,并不需要家长学过高代泛函,学过诸子百家,学过莎士比亚才能做的.希望不要故弄玄虚,把教育弄得太复杂.因为教育本身是以人为本,激发出孩子的热情,培养好习惯,并不需要十八般武艺俱全的父母去一样一样地教授.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让孩子本人发动起来,这个效果胜过一切良师.因为目前这么多的好书,唾手可得.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是大家,如果孩子能够自学,这等于孩子自己去找那些古今中外第一流的大师来给自己上课.这种书,在自发的热望之下去读,读通一两本,就可以上一个台阶.

对于那种文化较高的,经济条件好同时时间也比较多的父母来说,他们的选择就更多了.本文的东西也许有用,也许没用.

至于文章结构,在32楼大致写了一下.这两天有些事情,一时接不下去写.确切地说这段时间因为其他事情要忙,都不能静下心来写.不管怎样,先写了再完善吧.谢谢鼓励!.

小虎小妞妈 2010-11-14 21:50

非常非常好的文章,楼主一定要坚持哟,一直在看育儿方面的书籍,但是那些所谓的育儿专家的书,感觉好大一部分是教育系的人拿出挣稿费,举个例子吧三五年前从另一本书都看过了,都是一些符号性的人物。这个帖子我收藏了!.

你好一妈 2010-11-15 08:24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8 11:22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3794&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们先来看看做成一件事情需要那些条件:信心、恒心、善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这几个条件对于任何事情都是适用的。那么具体到孩子的教育,还需要:了解你的孩子、确定教育目标、利用身边的资源(包括如何 ... [/quote]
成功的条件
我们先来看看做成一件事情需要那些条件:信心、恒心、善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这几个条件对于任何事情都是适用的。那么具体到孩子的教育,还需要:了解你的孩子、确定教育目标、利用身边的资源(包括如何选书、如何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老师)、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等等
----------------------------------------------------------------
重新复习一下。

[[i] 本帖最后由 你好一妈 于 2010-11-15 10:15 编辑 [/i]].

小小老虎 2010-11-16 23:45

也重新复习一下,温故而知新!.

金牛猴宝 2010-11-17 09:44

每天爬一遍这个楼, 水老师继续。.

ccpaging 2010-11-17 22:11

抛块砖,叨叨自学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0-11-14 14:34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85848&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标题上的普通家长的定义是什么? 普通家长意味着什么? 这点重要吗? 不普通的家长, 这些道理都不适用, 还是适用时要小心什么? 我觉的文章的背景还是挺重要的。 ... [/quote]

所谓普通家长和相对的不普通,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既然水老师谈的是家庭教育,顺水推舟地下来,自然指的是家长的教育水平。
在看到的一些实例里边,有些BBMM双方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硕士博士,甚至是研究员、大学老师,学有专长,那是不用说的,却未必能教好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的学前和小学的阶段。所以,我不把父母的知识程度与教育水平等价起来。教育毕竟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所谓普通家庭是指家中没有从事教育专业的人。

碰巧了,我就生长在一个这样的普通家庭。爸爸是大学生,妈妈是中专生,都没有教育专业的背景。印象中老爸好像也没教过我什么数学知识。小学前有一年的时间没上幼儿园,白天被锁在家里,跟弟弟一起玩,晚上出去跟院子里的大孩子们玩。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广播里边还在讲张铁生和黄帅。那是个农村小学,学校的硬件和师资都很差,但有一个好处,能提前一年入学。老爸听说恢复高考了,他很高兴,把小学的数学教科书全部买了回来,似乎要开始培养了。说是培养,他又没当过老师,不敢教。从三年级的寒假开始,让我自己看下一年级的教科书,然后自己做题。老爸大多是亦步亦趋地跟着我走,我学到哪里,有什么问题,他参与进来讨论。那时候没啥玩的,作业也几乎没有,回到家,就开始做教科书上的习题。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在半年内学完三四五年级的数学课程。

到弟弟快上学了,老爸积累了些经验,自以为掌握了教学方法,给他一阵猛灌。小学入学的时候,弟弟已经学会三位数的加法、两位数的乘法。现在回过头去看,老爸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弟弟的所谓会了,不过是记住了一些程式上的东西,为什么可以这样?别的方法行不行?不能说都是懵懂,但是没有给弟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想象、发问。当时看不出问题,老爸自以为妥了,对弟弟也像对我一样,送进初中就不怎么管了。

我进子弟校的初中以后,仍然保留了自学下一期数学教科书的习惯,数学成绩始终比同班同学高一个档,以后一路顺利,进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直到工作以后,都还在不停的学新的东西。
而弟弟就不行,小学、初中的成绩也算不错,但始终不出挑,没进重点高中,连大学也没考,最终进了技校。本来老爸还想他学个高教自考,结果不行。他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没有耐心。

不过呢,尽管我们俩学历上差距很大,生活质量上到没什么太大差别。所谓牛有牛路,马有马路,各得其所,乐哉优哉。

二十多年过去了,到我的儿子要入学了,老爸常来跟我一起反思切磋。他告诉我,他小时候住在大山里,也没啥事,整天跟他表哥一起玩。他表哥是中学老师,晚上改作业啥的,我老爸也就着同一盏灯自己看教科书。我恍然大悟,原来老爸那时带我倒也不是胡搞,他也是这么学出来的。

根据我们这两正一反的例子,我们最终确立了教与不教的中间道路,既不像我那样自己拿本书啃,也不像弟弟那样靠人灌知识,而是采用创造环境、培养兴趣、在数学上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另针对现时代的要求,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追求全面的发展。

目前看来,儿子正常。将来能走到怎样,现在还不好说。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7 23:23 编辑 [/i]].

angel_chen 2010-11-18 15:11

回复 34#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儿子幼儿园、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非常有信心,但随着时间推移,信心变成了“信心”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上课都懂了,不认真听讲,做作业速度快,做完了去和小朋友讲话,在家里除了见到爸爸,其他人都不服气。在一年级结束的暑假里达到了极点,我们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因此花了一个月对他的“信心”进行了“摧残”,二年级开始好多了,但我最近发现可能由于摧残过度,他又有些信心不足了。
您说了信心的重要性,但如何保持正确、合理的“信心”,是否再深入讨论一番。[:ph25:].

你好一妈 2010-11-18 18:01

回复 193#ccpaging 的帖子

很感谢CC爸拿自己的例子出来,很生动,很真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angel_chen 2010-11-18 19:27

回复 85#唐丫妈妈 的帖子

教育孩子过程中,教育自己!!!!

有理!!!.

angel_chen 2010-11-18 20:13

回复 130#水之形 的帖子

去巴厘岛游玩,当地导游给我们介绍那里的居民每家每户都建了一个小亭子:发呆亭,每天用于发呆[:ph81:].

perfeiti 2010-11-19 09:56

回复 194#angel_chen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angel_chen 2010-11-19 11:49

回复 198#perfeiti 的帖子

打屁股!!!!再骄傲就天天打[:sz13:].

perfeiti 2010-11-19 12:09

回复 199#angel_chen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angel_chen 2010-11-19 13:20

回复 200#perfeiti 的帖子

回家念英语时有不对的地方,妈妈指出来,他说:你又不懂,我这个是对的
弹琴时,屁股不停地动,原本认真弹,半小时就好了,结果用了1个多小时
做事情的时候,明明自己做的不对,总是怪别人
。。。。。

其实打完后还是很后悔的,但当时火气腾的一下上来了,拿起拖鞋冲上去[:ph71:].

angel_chen 2010-11-19 13:24

经过1个月的折腾后,似乎收敛了很多,在9月份开学前觉得他做什么事都胆小谨慎,生怕我们批评他,这时候感觉我们对他“革命”太激进了,赶紧弥补,开始常常表扬他,已经快3个多月没敲小屁股了[:ph63:] 。

所以信心的重要性都明白,但真正操作起来不容易呀!.

perfeiti 2010-11-19 13:33

回复 202#angel_chen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angel_chen 2010-11-19 13:40

其实每个家长都明白道理,但如何实施,实施中如何调整,好难。“让我们开始干吧”标题档非常好,只能在实干中不断调整自己和孩子,让自己的灵魂和孩子一起成长。.

perfeiti 2010-11-19 13:47

*** 该贴被屏蔽 ***

angel_chen 2010-11-19 13:51

其实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自己也是“孩子”,所以犯错是正常的,但要时常反思,及时改正[:ph76:].

sallymeng 2010-11-19 14:56

黑幼龙的《慢养》,挺不错的,根据孩子的天性,加以适当的引导,要有耐心,爱心和信任。教会孩子方法,鼓励孩子尝试,增加孩子信心,让孩子快乐生活很重要!.

hy20080402 2010-11-19 15:07

好帖子。每天进来学习。.

kelly_y_chen 2010-11-19 22:13

确实,说和做是两回事。孩子的功课就是这样,他都懂,就是做的时候会错。那么大人的很多事情,也是知道并不等于作对。在不断地实践中,不断地进步。.

perfeiti 2010-11-20 21:20

回复 209#kelly_y_chen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你好一妈 2010-11-21 12:30

[quote]原帖由 [i]perfeiti[/i] 于 2010-11-20 21:2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1346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是啊. 而且还因人而异
功课这活累, 有些情况是未必真懂. 懂这个词有时候还挺有讲究
多半是累了, 好象水老师以前有段话讲思维惰性的. 我们小时候不都想偷个懒早点完成作业.每道题绕啊绕的, 思维就麻木了, 于是经常上 ... [/quote]
水老师以前有段话讲思维惰性的. 我们小时候不都想偷个懒早点完成作业.每道题绕啊绕的, 思维就麻木了, 于是经常上当. 以为是粗心. 大致上在脑袋里挑捷径走了.
-------------------------------------------------------------------------------
这段话说得好,我一直在想孩子的错题,可是真的不是一句粗心可以概括的,而且粗心也不是很恰当,现在我找到一个很好的词,那就是“上当”。.

perfeiti 2010-11-21 13:32

歪一下楼: 看到隔壁有幢楼说奥数的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1 13:49

回复 212#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1 14:05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22 11:34

回复 212#perfeiti 的帖子

关于奥数,我没有研究。

不过那个帖子说的东西我有一半赞成。中国大学里数学的教育是成问题的,尤其是工科大学,侧重点不是对知识来路的追根溯源,而是运用。

但是那个帖子也言过其实了。它文中提出的三个问题,说实话,我读书的时候,老师都是重点澄清的。即使是我这么多年没有用过,我都清楚“一致连续一定连续,而连续并不一定一致连续”,一致连续是闭区间上的概念。至于数学分析和高等数学的不同,老师更是用自己的激情强烈地感染过我们。即使是二十年过去,仍然记得“有限区间覆盖定律”是数分的精华。大学里,在数理强化班,我并不是尖子,只能是中上等水平。

所以说出国留学的尖子生不懂那几个问题,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匪夷所思。这个年代的教学情况就不加评论了。

对于数学教学,错误的只是评价体系。无论是小学的数学、中学的数学还是大学的数学,感觉学起来牵涉到的基本能力都差不多,逻辑、抽象、想象。每个阶段的数学都有其价值。从自身的学习感受来看,小学的侧重于概念、逻辑;中学是初等数学的一个入门;大学里的数学需要的更多的是想象力,因为讲到的定理往往是逻辑上的一个存在,图都画不出。只是不要过分地歪曲评价体系,不要在某个阶段过多地去强化某一种思路,都无大碍。家长不要跟着后面再去强化某些东西就可以了。

至于国外的数学教学,老实说,也没那么好,“积分的目的是求和”这一概念,居我的一些国外名牌学校工作的朋友说,有部分西方学生是不知道的。

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数学最好的教育就是读大家传记以及作品,也用不着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

perfeiti 2010-11-22 11:44

回复 215#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22 13:10

回复 216#perfeiti 的帖子

过分地强调算数的做法做高难度的题,并以此为能事,就跟语文写作文,过分地强调修辞而不及其他一样,是一个道理。

另一方面,算数是有其价值的,就像修辞有其价值一样。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两边走极端。.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2 13:26

回复 215#水之形 的帖子

>一致连续是闭区间上的概念

水老师,这里应该没有“闭区间”的限制.

全职妈妈 2010-11-22 13:30

回复 215#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 我喜欢你的文章题目, 喜欢你的出发点,也喜欢你的实干精神。 但是我比较不喜欢你文字中流露出对国外的否定情绪和对问题的推理方式。

比如你的老师重点澄清过的感念, 并不意味着标准, 中国教育没有标准, 误人子弟的老师比例没有统计, 什么都讲究背的教育方法中出现对“区间”概念误解的留学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人我真的亲眼见过。  他们不是不知道,是不懂得如何运用。

西方的知识体系是求证,检索系统。 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但他们知道如何检索。 当我演示同去的留学生如何用索引的时候, 她恍然大明白。 她从来没见过索引。 回国看朋友的赠书, 都是没有索引的。

一年级女儿借来的图书馆的书, Math for all seasons 让我认识了 Greg Tang ( [url]www.gregtang.com[/url]), 还有我很推崇的Ed Yong, 他的鼠配的故事, 叶申, 狼婆婆等。 这些华裔将中国人的擅长和西方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些东西传不会国内, 是中华民族的损失。

实干很好, 但不要闭门造车。 您的功名心还没写, 其实普通家长何尝不想让孩子上哈佛, 但想Greg Tang 这样的哈佛毕业生为孩子写的加减乘除书, 家长能静下心来读吗?.

水之形 2010-11-22 13:32

回复 218#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确切地说闭区间上连续,则应一致连续。.

水之形 2010-11-22 14:00

回复 219#全职妈妈 的帖子

因为那篇文章特别提出清华、交大的尖子生有这样的错误,我针对这一观点进行发言的。

我相信中国有那篇文章中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不可能在我们那个年代的尖子生中普遍存在。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嘛?那篇文章中有统计数据嘛?

我赞成反省和学习,但是凡事要有个度。我读研做课题的时候,用高斯曲线来拟合数据,去问伯克利那边的学生,他们最初参数是怎么设定的?伊拉答道:“设在30~40之间?”再问:“为什么这么设?适用范围是什么?怎么推导的?”答曰:“惯例。从某某文章上看到的。”同样的问题,再去问瑞典的学生,回答:“从某某文章上看到的。”再写信去问昆士兰、再转到耶鲁,最后转到洛克菲勒,最后没有得到解释。我改变参数到50,同样的原始数据额,发现拟合结果不支持最后结论。但是这种用“惯例”来拟合的曲线发表在science/nature/neuron上面。这又是什么教学?这些学校是什么学校?那么我可不可以说美国的数学教学也一塌糊涂呢?

可是我并没有运用那篇文章的逻辑,认为美国的教学一塌糊涂。我只是不想说中国一无是处,也不想说美国完美无缺。如果这样也会触动你的神经,我只好说声抱歉。必须解释的一点是,我已经很克制没有去那栋声讨中国教育的楼里去发表观点,但也请你多学学美国的民主和宽容,允许我拥有个人的意见。

是否闭门造车,这个问题在现今并不存在。世界是开放的,请不要无端怀疑别人的视力。

最后,多谢你关心我文章的进展。这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加之一些情绪的触动,所以没有写下去。什么时候写,不知道,但总会写完的。.

全职妈妈 2010-11-22 14:21

回复 221#水之形 的帖子

其他不争, 我觉得你对”美国的民主和宽容“理解和实际肯定有偏差。 刚结束了中期选举,有民主但没见宽容的。

不争, 只是希望普通家长了解真实的美国。 美国是头大象, 每人说得清他说什么样? 感觉在这里的和不在这里的都在盲人摸象。 世界是开放的, 但是心态未必开放。 外国真的和大家想的有差距。 如果韩寒的文章, 出了国,才知道外国才有多落后。 他写的是真的。 他们落后有他们的道理。 中国好先进, 先进的没道理。.

尧尧的妈妈 2010-11-22 14:32

一口气看完,受益匪浅,谢谢老师。.

perfeiti 2010-11-22 14:42

回复 219#全职妈妈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22 14:44

回复 222#全职妈妈 的帖子

既然大家都在盲人摸象,那么我绝对相信我理解的和你理解的肯定有偏差。

其实我和你的初衷,包括和那栋楼里其他家长没有那么大的分歧。我只是反对以极端的口吻来描述一个观点,就象我听到“泱泱大国”之类盲目赞颂中国的言辞,闭着眼睛谈中国崛起,也会鸡皮疙瘩掉一地。就那篇文章而言,观点的一部份,我是支持的。不仅支持,我在读书的时候,就很反感某些老师“只要会用定理”的论调(持这种观点的既有中国人,也有西方人)。最后我说的:“数学的学习,要读大家的传记以及作品。”这个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读的是哪些书?当然主要是西方人的书。

完全地否定中国的教育,是外部归因。永远把过错归咎给这个外部的环境,则生不出真正改良的动力。语言会影响思维,思维会影响心态,极端的语言阐述观点,对于周围人没有好的促进作用,最后的结果可能恰恰是最初反对的。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面对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既不要顶礼膜拜也不要全盘否定,多想想在目前的环境中,怎么行动,这是我的观点。

你看到的,你想到的,觉得可以拿来给大家借鉴的,就转过来,那也是一份功德。如果你全面地看过我的帖子,就知道我一直很欣赏西方的文化的一部分,也推崇其中的一些杰出著作。只是我只想学习,不想膜拜,如此而已。

近期由于身体状况不佳,情绪波动比较大,不周之处,望担待。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22 15:05 编辑 [/i]].

mingchenjing 2010-11-22 15:3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6 22:0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082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外出回来一看,很感动。[em01] 谢谢诸位父母的鼓励。

我会尽力把问题想周全,好好地写一下,能够有一点建设性意见。

至于制度,有不满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满之后采取什么行动才是最关键的。

明天还要出去 ... [/quote]
期待!.

ccpaging 2010-11-22 15:32

以一种现实的态度对待中美教育的差异

儿子在上海,我会去了解孩子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是什么样的,然后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试图解决其中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看看美国的小学生数学教材。我的同学在美国,他实际也做着同样的事情,也包括看看中国的小学生数学教材。

当我跟我的同学碰面时,都觉得对方的教材很好。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后来想通了。这就像是在我们中间放了一个四面体,每个人只能看见其中的一个面而已。教材的差别和偏向决定了其必有所长,亦必有所缺。拾遗补缺,正是我和我的同学都在干的事情。

欣赏水老师在这个帖子里边所倡导的“让我们开始干吧”的理念,毕竟脑科学的发展还不足以把教育变成一门精确的科学,有猜想、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干法都是正常的。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争论和猜想,不去干,最终BBMM们必将一事无成。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2 16:40 编辑 [/i]].

ccpaging 2010-11-22 15:49

让孩子自己看书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教学方法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22 11:34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17647&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数学最好的教育就是读大家传记以及作品,也用不着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 ... [/quote]

昨天,我出了几道基础的几何题给小四生做。限定只能用圆规和直尺:
1、任意画两个线段,画出他们的加、减、除,乘法我不知道这么画。
2、任意画一个角,再画出相等的另一个角。
3、任意画一个角,再画出它的2倍、3倍角。
4、任意画一个角,再画出它的1/2。
5、任意画三个线段,用这些线段画出一个三角形。

小四生都比较轻松地完成了。对第3、4、5题,我本来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因为没有教过。后来问他从哪里学来的,他说,在《可怕的科学》上看到过,具体是哪本却不知道了,另外,也看到我曾经用过类似的方法分角。

由此可见:
1、几何的基本概念是可以从小学习的,这跟历史上几何的发展状况是吻合的。
2、让孩子自己看书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教学方法。
3、BBMM平时的演示也很重要。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2 16:28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1-22 16:00

回复 228#ccpaging 的帖子

你的这个方法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家胖子最近喜欢挥舞量角器,到处量。我没给她讲过什么是直角,讲了她也不会明白。她在家里七量八量,自言自语地说:‘嗯,这个是90直角。”这个“90°”,估计是她爹告诉她的,她没记清,就说90直角。

几何的启蒙,应当从挥舞圆规、量角器、曲线板和三角尺开始。

看到你选的几何经典读本,我很欣赏的,也是我选下的经典读本。

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不受课本约束的,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摆弄,他们会有自我的成长。有一次胖子玩指南针,我又买了点磁铁,跟她说N和S是好朋友,N和N就不是好朋友。她直观感受到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之后,就问我为什么指南针老是指着南。我告诉她地球里也有一根大磁铁。她很容易得出结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所以说,启蒙都在生活中。.

perfeiti 2010-11-22 16:31

回复 227#ccpaging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0-11-22 16:40

回复 229#水之形 的帖子

听起来像是小欧几里德拿着圆规和直尺等在房间里边到处跑、、、

体验,具体到小学阶段,有很大一部分数学的体验源自测量。有了对测量的体验,小学中许多概念如长度、长度单位、面积等,就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水之形 2010-11-22 17:09

回复 231#ccpaging 的帖子

“小学阶段,有很大一部分数学的体验源自测量。”赞这句话!

不过你对我家胖子过奖了。她的天资很一般,决不是小欧几里德。我只是想说即使是这么天资一般的孩子,给她环境,她会自己去摸索、去感受、去提升。而这种环境,中国的普通的家庭是可以满足的。.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2 17:28

回复 222#全职妈妈 的帖子

求同存异吧。

我觉得国外教育比较好的地方首先在于人文方面。不过说起数学嘛,中国高中阶段的教学确实是有问题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不教微积分,即使对一小部分学有余力的也不教。花那么大工夫反复折腾初等的东西,思维当然高等不起来(仅指数学思维)。.

你好一妈 2010-11-22 17:28

水老师,辛苦了,多注意休息。:loveliness:.

混凝土 2010-11-23 00:06

有点儿跑题了。。。.

全职妈妈 2010-11-23 03:59

中西合璧的的书

传几张照片。 我还没有想好用什么角度去介绍。 就是觉得他们太好了。

[[i]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1-23 04:12 编辑 [/i]].

全职妈妈 2010-11-23 04:15

一本书, 一面是美国人看的英文图画书, 一面是工整的毛笔字。 中国文化之美, 非常感染人。 这是我给女儿找的中文课本。 她两面都爱看。我干的还行吧?.

全职妈妈 2010-11-23 04:26

math for all season 四季的数学

Greg Tang 的。没有数字, 没有符合,却全都是数学。 人文,艺术,数学,自然都结合在一起了。

他们都是华人华裔, 估计大家基因方面都差不多。 中国的父母界, 有这样“普通”的父母吗? 我们得干呀!

[[i]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1-23 04:34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1-23 08:32

回复 234#你好一妈 的帖子

多谢关心,已经逐步好转了。今日再去复诊,应无大碍。

再次感谢!.

水之形 2010-11-23 08:43

回复 238#全职妈妈 的帖子

看了有限的几页,不便评论。但是数学书的好坏,不是以有无数学符号为准则的。数学的语言有其特有的美,冰雕般的美,不被任何人的软弱所改变的美,是自然语言不能替代的。

建议你单独开个帖,好好系统地写一下这些书的出版社,作者,适用年龄,你用下来的心得体会。具体谈一下这些书的妙处在哪里,它们在数学学习中适用于哪些特点的孩子。那么有心的父母就会去找这些书,对他们会有帮助。帖子放在本版或者少儿读物版,都可以,就像热心的龙宝娘做的那样,大家都会去捧场。比在这个帖子里露个一鳞半爪,受益面会更广泛一点,会更受欢迎,谢谢!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23 08:48 编辑 [/i]].

rrjmm 2010-11-23 09:57

小水注意休息哈!等恢复了再上课[list]
[/list]

[[i]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10-11-23 10:00 编辑 [/i]].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3 10:14

回复 238#全职妈妈 的帖子

仔细看了一下,文字还是押韵的。
的确是本好书。
我觉得你真的应该专门开个帖子。.

perfeiti 2010-11-23 10:40

回复 240#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3 11:32

再歪一下楼:关于模型(条件)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3 12:05

唯心的看法

*** 该贴被屏蔽 ***

rrjmm 2010-11-23 13:14

回复 244#perfeiti 的帖子

你索引的这段文字,很启发人。
猛一看感觉是深奥的专业知识,想偷懒略过这一段。仔细一读,还能领会其中某些含义。
再一次感触自己的知识面狭窄。
或者是西方的教学理论都是从宏观着手?而我国的教学都着眼于微观?

通过20年的工作实践,多次朦朦胧胧觉着过去的知识架构是“反向”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包括我工作中常用的《国家标准手册》,大几十本。总感觉《手册》是把简单问题往复杂里写,而且章节之间没有规律可循,知识凌乱。

读过国外类似手册,它们的手册图文并茂,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入门,很像科普小知识,连老百姓都能读懂一二。相比之下我们的有点像故弄玄虚。

[[i]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10-11-23 13:20 编辑 [/i]].

rrjmm 2010-11-23 13:44

回复 244#perfeiti 的帖子

还有请求。
之前,对于霍金,爱因斯坦,对于他们研究的理论,都因畏惧其深奥从未“关心”过。
如果你有类似通俗易懂的解释文字,请不吝上传哈!.

ccpaging 2010-11-23 13:58

回复 246#jrmm 的帖子

对于教学,我们要表示出自己对世界的无知和敬畏。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任何现在自以为是的理论和框架在未来都可能是不合适不完备的。我一直反对“教”,就是反对在教学中用已有的理论和框架去束缚孩子的思想。衡量一个老师,当然要看他对理论研究得有多深,知识面有多广,传授知识的能力强不强,不过,别忽略了一点,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有多大。

大学四年级时,我的专业课老师根本不讲课,只是给我们这个小组一本600页的英文原版书,让我们自己翻译,由我们自己轮流上去讲,每堂课讲30页。那是前面所有的学习中对我影响最大、学到东西最多的课程。.

ccpaging 2010-11-23 14:03

回复 248#ccpaging 的帖子

要让同学们熟练地掌握、理解已有的知识,还是培养他们探索未来的能力,这是个问题。.

rrjmm 2010-11-23 14:15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1-23 13:58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311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对于教学,我们要表示出自己对世界的无知和敬畏。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任何现在自以为是的理论和框架在未来都可能是不合适不完备的。我一直反对“教”,就是反对在教学中用已有的理论和框架去束缚 ... [/quote]
请问,这个“大四”是在国内的院校吗?

[[i]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10-11-23 14:16 编辑 [/i]].

ccpaging 2010-11-23 14:19

[quote]原帖由 [i]jrmm[/i] 于 2010-11-23 14:1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3230&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请问,这个“大四”是在国内的院校吗? [/quote]
上海.

rrjmm 2010-11-23 14:22

回复 251#ccpaging 的帖子

噢!谢谢!
有希望啊!.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3 14:30

回复 248#ccpaging 的帖子

我有不同意见。

我认为框架性的东西还是需要教的。比如,科学是什么,怎么样去探究或者去研究一项事物,怎么样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规律,怎么样尝试着解决尚未了解的问题,怎么样批判性阅读,等等。

当然,这种教不是那种写出一二三四让人照做。而是要有实战的机会,并从中总结提高。

这方面,国内教育的大环境是很差的。只好靠BBMM们努力了。.

ccpaging 2010-11-23 14:39

回复 253#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你说得没错。不”教”的想法,肯定是基于在国内受多年教育的经验获得,相信是有偏颇的。就像我同学,基于美国的教育环境,他很可能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教”很重要。

个人以为,水老师讲的这些”心”更加基础,无论是搞学术还是打工,扩而广之,做个独立的人,都是需要的。而且是普通的BBMM都可以去做的。.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3 14:53

回复 244#perfeiti 的帖子

尽量简单地评论一下,长篇大论就要严重歪楼了。[em16]

这篇文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科学理论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其二,“大一统理论”可能是由一组理论组成。

把二丢给公众其实是不太负责任的,这个问题很明显物理学家们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嘛。这个一呢,用“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之争”其实就已经阐释得很清楚到位了;当然,也可以用金鱼缸的例子。.

perfeiti 2010-11-23 15:10

环境究竟差不差呢?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3 15:12

回复 255#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3 15:14

回复 255#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3 15:42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1-23 14:3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3388&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个人以为,水老师讲的这些”心”更加基础,无论是搞学术还是打工,扩而广之,做个独立的人,都是需要的。而且是普通的BBMM都可以去做的。[/quote]
我同意。我一直认为人文的滋养比具体的知识灌输更加重要。.

shensongyu 2010-11-23 15:44

今天看到了你的帖子,已经有这么多朋友上了跟帖了,我当然也不能落后。
写得很深刻!许多地方我们想的一样,有些地方我觉得自己有时会懒怠做的不好。我尤其想说得就是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自学,也许刚开始孩子不适应,但是一定要给孩子这样的机会,我家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自学数学,现在他已经可以自学SBS和思维训练,碰到不会的,我们给他讲解,然后给他过一遍,这样孩子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就是我也极其不赞成棍棒式的教育,因为我自己就深受其害,父母在我们小时候,不会做题一顿打,考得不好一顿打,其结果就是越来越笨,并没有传说的变得好起来了,而且给我造成的后遗症就是我不能看到听到孩子受苦被打被虐待的一切不幸消息,有一次在上海,我家楼上那个很调皮的小男孩考试考得估计不好,他爸爸把孩子打了好几个小时,快半夜了,在家里追着打,我在楼上客厅地板上陪着掉了一晚上眼泪,好几次都想打电话报警或者冲想去跟他们理论,理智让自己克制住了,自己一个人哭。我给自己很小就立了规矩,我绝对不打孩子,我认为打孩子的父母是无能的,在孩子心理因为打骂对父母尊敬也越发变得没有了,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跟父母沟通交流,尤其到了青春叛逆期,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会怎么跟孩子交朋友,而不是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孩子。.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3 16:17

[quote]原帖由 [i]perfeiti[/i] 于 2010-11-23 15:12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3608&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为什么没有结论的观点不能抛给大众?请问,你认为哪些结论是可以抛给大众的?谢谢! [/quote]
我不是说一概不能抛给公众,而是说,科学界自己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定论的东西,不应该普及给公众。这会造成公众对相关科学知识的混乱理解。.

perfeiti 2010-11-23 16:57

回复 261#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3 17:05

回复 262#perfeiti 的帖子

好吧,你继续,我潜水。.

ccpaging 2010-11-23 17:30

[quote]原帖由 [i]火车是运茶的[/i] 于 2010-11-23 15:42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382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一直认为人文的滋养比具体的知识灌输更加重要。 [/quote]

科学素质也应包含在内。例如,我们希望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有独立思考、检查、反思等习惯。要培养这些东西,研究微积分还是研究加减法,都没差别。在培养这些素养的过程中,知识只不过是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普遍智力发展情况所选取的合适的 Sample 而已。

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出教育上非常严重的问题,即教育没有真正培养出基本的科学素质。.

混凝土 2010-11-23 18:00

回复 264#ccpaging 的帖子

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有独立思考、检查、反思等习惯。

很重要, 也很难,一直在努力。.

ccpaging 2010-11-23 20:41

回复 265#混凝土 的帖子

水老师所提倡的信心、责任心、恒心等,是生活和学习的原动力。要搞自学、要搞探究、要搞创造,这些都比被动地背诵和死按程序操作数学解题,要难得多,它们所需要的动力还必须是发自同学内心的。所幸的是这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识,是我们可为。当然,要掌握一些原则,所以,搬个小板凳在这认真听课,认真思考、、、.

子玖妈妈 2010-11-23 21:04

回复 264#ccpaging 的帖子

我报到一下,我属于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不过,问题很严重吗?.

龙宝virginia 2010-11-23 21:09

回复 267#子玖妈妈 的帖子

我也没有
科学素质的培养要极大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

数学家做的不错的
他家的Alex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究
很让我羡慕的.

ccpaging 2010-11-23 21:25

回复 267#子玖妈妈 的帖子

没什么问题。除了科学之外,还需要宗教、音乐、绘画、文学等等。.

子玖妈妈 2010-11-23 21:28

回复 22#ccpaging 的帖子

呵呵,谢谢你鼓励。觉得你越来越像教育家了。WW促进家长成长,还是蛮明显的。.

子玖妈妈 2010-11-23 21:31

回复 268#龙宝娘 的帖子

基因遗传,加上用心学习的老爸。[em21].

龙宝virginia 2010-11-23 21:33

[quote]原帖由 [i]子玖妈妈[/i] 于 2010-11-23 21:3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5140&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基因遗传,加上用心学习的老爸。[em21] [/quote]
总结了老好额。.

ccpaging 2010-11-23 23:23

回复 270#子玖妈妈 的帖子

[quote]原帖由 [i]hxy007[/i] 于 2010-9-21 09:3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582062&ptid=4568302][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007忍不住就要说你是“教育专家”了。可是,这年头,“专家”是个贬义词。说某某是专家,等于是在骂他。算了吧,我就不赞美你是专家了。:lol [/quote]

俺不是教育家,好哇?!要评职称,怎么也是007和水老师排前面。俺属于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混凝土 2010-11-23 23:32

回复 266#ccpaging 的帖子

这是同学们最想听的内容,希望水老师有空慢慢道来,希望不要老是被打断思路。.

小老虎的妈妈 2010-11-24 10:44

你的文章很好,我已经复制到word文档,准备等你写完打印出来仔细领会并反思。
能推荐一些写的精彩的数学大家的传记吗?谢谢!.

全职妈妈 2010-11-24 11:00

回复 242#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论坛发贴我有教训。 我觉的比较难深入, 而且自己定力不够, 容易被带跑。 想尝试其他方式。 在论坛里只是泡泡。记录几个sparkle。 我的计划藏在 [url]http://www.starbugs.cn/mod/forum/view.php?id=1[/url]
开始三周, 中外形式对比的东西比较多, 好写; 现在孩子的东西是内容上的, 比较不好写。 东西很多, 但是如何能让没见过的读者明白, 需要很多思考。

你看出了押韵, 很棒。 几句话,不难, 但包含的内容很多, 书页右下角的鸟代表火鸡,后天就是Thanksgiving。 Thanksgiving 一过, 秋天就结束了。 下一页就是冬天了。

Greg Tang 的网站了写了他的写作历程, 我也给网址, 感兴趣自己翻翻。 其实他用了图形识别的很多原理在书里。比如叶子的颜色用来三种,但都是秋天的颜色,  其实是形成图形特征。 图形识别的运用很广, 理论也很深, 他用高深的理论来解决浅显的问题, 有点杀鸡用牛刀。 但是美国小学了经常能见到牛刀的痕迹。从小就和牛人嬉戏,大家最有对学问有亲切之感, 驾驭起来的胸有成竹。

我们的奥数是用杀鸡刀宰牛, 老师选好了病牛让你满头大汗的杀。 让你知道学问的厉害。 最后大家对学问都很敬畏, 就别提驾驭了。

[[i] 本帖最后由 全职妈妈 于 2010-11-24 11:18 编辑 [/i]].

家有亲亲 2010-11-24 11:09

回复 53#水之形 的帖子

那个尤未能也,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了。

贵在坚持啊[:sz15:].

全职妈妈 2010-11-24 11:14

回复 243#perfeiti 的帖子

其实你可以不管旁白, 让孩子发挥, 没准孩子发挥的和尚摸的文字差不多。 这里的一年级也是先picture walk, 先走图。 图里有很多内容。 就是大人,每看一边都有新感觉。.

家有亲亲 2010-11-24 11:35

获益匪浅,谢谢水老师

道理都懂,要做到还是很难的,最可贵的就是恒心

我还是坚持认为   品格>体育>成绩>玩    走一步学一步

WW真是万能的[:sz15:].

perfeiti 2010-11-24 12:18

回复 278#全职妈妈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4 14:09

[quote]原帖由 [i]全职妈妈[/i] 于 2010-11-24 11:0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2661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看出了押韵, 很棒。 [/quote]
能不能给我一朵小红花呀[em16].

水之形 2010-11-24 14:19

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

关于功名心,人人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没有功名心,你不要相信。他这么上杆子表白就体现了功名心,他只是想要的到“淡泊名利”的好名声。对于功名心,我们没有必要回避。好胜、争强,是人的天性,嫉妒也是人的天性。这些东西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都无大碍。社会中的竞争,运用得好的话,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只是我们看到目前的环境中,孩子体验竞争压力的年龄越来越小,小到他们还来不及了解什么是竞争,更不了解什么是好的竞争,就已经被灌输了什么都要争第一的概念。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如果在这样的思路的指导下,孩子无论是从心态还是从学习本身,都会受损。如果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争第一的方面,那么当有一天不再考试了,他是不是会变得很茫然?这个现象在大学里体现的非常明显。有一部分孩子一路考上来,到了毕业设计,每个同学干得都不一样,那么怎么比呢?一脸茫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到了工作岗位,更没有硬性的东西来统一衡量,怎么比呢?分数没得比,比钱嘛?那不是找不痛快嘛?陈光标捐50亿被拿到电视上公开讨论,仍旧被别人称作“区区50个亿而已”,那么要老百姓去比的话,大家活得都没意思了。

        正是因为在大学里,看到了每一届都有一些智力优秀的孩子,被过度的竞争伤害了心灵,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从而妨碍了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才使我下决心把放下功名心作为教育的重点,从小抓起,也使我有想法把这一点提出来跟大家交流。

        那么完全放下竞争嘛?不可能的,做不到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提出来“一定程度上放下功名心”。那么放到哪个程度,这是需要讨论的。

        我们做父母的把功名心放到不影响孩子了解什么有益的竞争的程度就可以了。当一个孩子在言语上容不下别的孩子好的时候,就体现了他已经被过度竞争困扰了。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要放下自己的功名心,不能再鼓励孩子一定要超过他容不下的那个孩子。而是跟孩子探讨怎样才是正确的处事方式,启发他们了解什么是良性的竞争。

        有一次,我的孩子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起哄,说:“某某某,你有什么了不起,谁谁谁跳得比你还远”。对于这类言语,我一直是很敏感的。在我自己读书的时候,在某个年龄段,经常被其他同学这么说,我的心灵曾经受过困扰。这是不好的苗头。回到家,我问她为什么跟着起哄?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当然知道在她这个年龄,是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我去直接跟她分析这么说话有什么坏处是没有用的。她说不知道之后我没有深究。

某一天,她画一幅画给我,看了之后我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某某比你画得好多了!”她当然觉得不舒服,但是她有性格的,她再画一幅,问我有没有某某画得好?我看了之后说:“还是没有。”她越发委屈,坚持画,一定要我承认她画的是最好的。但是她的情绪不稳了,开始摔笔,开始用力过猛,老是戳破纸、打翻卷笔刀。最后,她哭了,说:“妈妈,没意思,我不想画了!”她受到了情绪的困扰,这时我开始引导她,问她的心理感受。

我说;“宝宝,你喜欢画画嘛?”
她生气地说:“不喜欢!”
“可是你每天吃完晚饭,宁肯画画也不要看电视,你能说你不爱画画嘛?”
“我现在就是不喜欢!”
我没有说话,她过了一会儿说:“妈妈,你喜欢某某,对吗?”
“你觉得呢?”
“我觉得你更喜欢她,比喜欢我还喜欢!”
“你喜欢妈妈这么说嘛?”
“不喜欢!”
“对了,想知道妈妈心里的看法嘛?”
“想。”
“你是爱画画的,但是当妈妈说你不如某某的时候,你就不开心了。你不开心不是因为画画,而是因为妈妈说你不如某某。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即使你想画好,你能画得有进步嘛?”
“不能。”
“对了,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当你特别想做得比别人强的时候,你反而不能专心做这件事了。”
“那我怎么办呢?”
“没有什么怎么办,忘掉某某,就像妈妈从来没有提起过她。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胖子很疑惑地说;“你不是说某某比我画得好嘛?怎么让我去忘掉她?”
“是呀,你不是那天说过谁谁谁比某某某跳得更远嘛?我只是想让你感受一下这样说话不好听。你现在忘不掉,就随它去,没关系。”
“那么说话是不好听,我以后不说了。”
“那你还画嘛?”
“不想了。”
“没关系,什么时候想画的时候就去做。”

        又过了两日,胖子又开始趴在桌子上画鲸鱼。她一天画好之后跟我说:“妈妈,你看我画的鲸鱼!”
“哦,好看哦,紫色的鲸鱼,灰色的大海!你今天怎么画得这么好?”
“嘿嘿,不知道。”
“你开心嘛?”
“开心。”
“你画这幅鲸鱼的时候想到某某了嘛?”
“没有。”
“明白妈妈说的话了嘛?忘掉某某,忘掉妈妈说的不好听的话,开心地去做一件事,就能做好,还不会生气。”
可是胖子还是有点顾虑:“妈妈,是不是我开心画的还没有某某好?”
“你是不是觉得妈妈那样说你,你有一点点讨厌某某?”
“嗯,我怕你更喜欢她。”
“那么妈妈说这话的时候,某某对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了嘛?”
“没有。”
“对的,她没有让你不开心,可是你就是不开心了。所以,不好听的话,不但会伤一个小朋友的心,还会引起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不喜欢。但其实他们之间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嗯,可是我画的没有某某好。”
“想知道妈妈的真实感受嘛?”
“想。”
“妈妈觉得你和某某都画得很好,因为你们都是用心去画。你们画得风格不同,因为你们是两个不同的孩子。某某是她妈妈独特的宝贝,而你,是我独特的宝贝,谁都不能代替谁。就像茶花和腊梅,茶花鲜艳、腊梅香,都很独特。妈妈看到你刚开始喜欢乱涂乱画的时候,心里很开心。妈妈在想:‘我的宝宝这么喜欢画画,就算妈妈不在身边,她也会快乐!她这么快乐,一定会经常画。经常画,就会画得好。’果然,你就经常画,我们来看两幅图。这一幅是你春天画的,这一幅是你现在画的,你觉得哪个好?”
“现在画的好!”
“看,妈妈没说错吧,经常画,就能画好。在画的过程中,不但长本领还很快乐,这就足够了。至于某某是不是比你画得好,你自己怎么认为呢?”
“她画大象比我好。我还不会画大象。”
“没关系,如果你特别想画大象,你就去看某某画,跟她学。”
“那某某会跟我学画什么呢?”
“不知道。不过肯定有她想跟你学的地方,我猜没准她会喜欢上你画的鸟窝。妈妈第一次看到你画的鸟窝,以为是一块巧克力饼干,鸟窝里两只蓝色的鸟,妈妈还以为是饼干上的蓝莓。你画得可真有意思!想来一块巧克力嘛?不过没有蓝莓酱了。”

         就这样,我们用巧克力结束了谈话,胖子继续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她的涂鸦事业,并学会了跟某某交流涂鸦作品。类似的谈话还有一些,但宗旨都是引导孩子把情绪和精力集中在事情本身上面,并学会用眼睛去发现美。我和她爸爸为了鼓励孩子自己去做事情,经常在她做得不好的时候说:“宝宝做得很棒了!因为宝宝是自己完成的,不是爸爸妈妈教的。”这种话对于孩子的自信的培养是很好的,但是要防止它的负面效应。一天胖子回家说在学校里比赛个什么东西,她很棒。我就说;“其他小朋友也有做得棒的吧!”她说还有一个小男孩也很棒,但是这个小家伙加了一句:“我都是自己弄的,他可不一定哦。”我听出了这话里面的自负,我不希望自信心的培养会遮住她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好。我就问她:“不管是不是他自己弄的,就算他是跟他爸爸妈妈学的,能学到很好的本领也不错啊。你觉得他是不是做得真棒?”“是的。”“哪些地方棒?”胖子想了一下,说了几点。我说;“觉得他棒,你可以跟他学啊。”我再问:“你喜欢你周围都是没本领的小朋友,还是都有本领的小朋友?”“喜欢有本领的小朋友。”“是啊,小朋友的本领大,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稀奇的本领,这多有意思!跟有本领的小朋友在一起,你能学到爸爸妈妈教不出,你自己想不到的本领。最后,你们都会越来越有本领。”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提醒自己放下功名心,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的过程。在我的内心,以我自身的成长环境,条件反射式就会想知道我的孩子在学校里是不是够好,有个什么比赛能到第几名。但是我知道功名心能够保证孩子在短期内取得成功,不能保证孩子具有自发的、长远的动力。因此,我经常提醒自己放下、再放下,经常提醒自己回忆那些本该有更广阔的人生但被功名心阻碍了的孩子。只要孩子回来说她们进行了什么比赛,我会按捺住自己的功名心,问:“你觉得还有谁做得棒?哪个小朋友让你想跟他学习的?你想学习他们的哪些方面?学会了你开心嘛?”我决不会说:“你要做得更棒,你要努力,一定要超过某某某。”这种向谁学习的话说多了,慢慢地心态也会更加平和。自己不容易有紧张、焦虑情绪,传导给孩子。孩子在这种言语的启发下,不会被功名心蒙住眼睛。当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他的周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他随时随地都是在学,自己发现,自己学。我相信功夫的力量,相信主动学习的力量。这种力量即使让孩子一时不能璀璨夺目,但是一定会推送他达到他能达到的高度,并收获一路的风景,美化他的人生。

        这是极其重要的的功课,也是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知识就可以去做的。这就是在为孩子推开门,给他们一个广阔的眼界。后面,将谈一点指点孩子的技巧。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24 14:33 编辑 [/i]].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4 14:42

回复 282#水之形 的帖子

不错,总结得真好!.

水之形 2010-11-24 15:01

回复 275#小老虎的妈妈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大学里看的几本传记和数学史,已经忘记了名字和作者。

目前,我开始在选,但还没有定论。

上次CC跟我推荐他的箱底货,我去弄了一本,看了一下,觉得不错,但是整体不适合孩子看。CC的意思是让我看了,我来给孩子编故事,我当林汉达。但是我不甘心,打算继续找。先把cc的箱底货拿出来借花献佛:《世界数学史简编》 梁宗巨著。

我打算把这本书看了之后,以此为出发点,去找书。后面我会谈到如何找书。.

子玖妈妈 2010-11-24 15:03

回复 282#水之形 的帖子

说得很对,有些高智商人群心胸不怎么开阔,家长是要引起重视。水老师真是眼光独到。.

小老虎的妈妈 2010-11-24 15:04

回复 284#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我等着[em06].

唐丫妈妈 2010-11-24 15:10

果然是个有"心机"的妈妈! 把孩子的问题等到一个恰当的时机指出来.

个人的体会是如此, 想想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想想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自己就不会那么条件反射式的"急吼吼"了. 献花.

水之形 2010-11-24 15:12

回复 286#小老虎的妈妈 的帖子

今天就到这里了。我到处欠债,还欠朋友一份投资分析的报告。我得去写那份东西了。

写东西能够引导自己深入思考,so,这是我的工作加消遣。.

小老虎的妈妈 2010-11-24 15:17

我比较懒啦,是不太善于思考的人,so,我要好好看看你的文章。
你的投资分析的报告,我也想看看![em18].

perfeiti 2010-11-24 15:23

回复 282#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1-24 15:29

回复 290#perfeiti 的帖子

嗯,立即要求孩子去忘掉,那么等于强化他去想。

所以不必追求一时一地的效果。好在孩子自己会遗忘的,过两天她自己忘了,我再提醒她忘掉后的进展。

先下了。.

perfeiti 2010-11-24 15:38

回复 291#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rrjmm 2010-11-24 16:47

回复 282#水之形 的帖子

“放下功名心”这个章节比“善心”那章更有难度。
一是难在自己放下功名心,二是难在周围的人都放下功名心。
这其中有三个角色:1,优秀的A,可能被嫉妒。2,不那么优秀的B,会嫉妒A伤害了自己。3,不会说话的C,在错误的场合用错误的方式在B面前夸奖A。

这三种角色我都扮演过,都深有教训。
之前是懵懵懂懂觉察到许多事情不对劲,身处窘境却不知问题的根源。结果又被小水提纲挈领地分析了。
真是惭愧啊,活这把岁数,没有小水活的明白。
旺网这个学习平台真好。

想来,不去嫉妒别人,不用攀比的话语赞扬人,都是属于主观的,可以控制自己去做到。
是否被别人嫉妒,这就由不得自己了。
“不做出头鸟”“故意有点可爱的小缺陷”“经常吃亏”是避免被嫉妒的有效方法吗?好像有做作之嫌哈!.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4 17:11

回复 284#水之形 的帖子

>《世界数学史简编》 梁宗巨著

网上看了第一节的内容。本书第一节试图给数学下一个简短的定义,提到了三个“唯心主义学派”。但是没有展开来讲,只是对罗素批判了一番。后面套用恩格斯的话给数学下了定义。

我小心地评论一句:著者受辩证唯物主义影响太深,此书数学价值存疑。.

水之形 2010-11-24 20:02

回复 294#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火车,你说的这句话“此书数学价值存疑”,真让我喜欢。对每一样东西,先存疑,不是就是昨天CC在那里说的科学素养之一嘛?只要允许我怀疑,你跟我谈佛、谈基督、谈安拉,我都愿意听。因此,允许存疑,是交流的基础。

CC塞给我这本书的时候,他说:“你自己看了,发挥发挥。”他没有把这本书直接塞给我女儿。

火车,相信在你的工作中,有过读reveiw的经历。在我刚去研究生报道的时候,我的导师迫不及待地塞给我一百多页的review,并用调侃的语气告诉我:“This is your Bible."然后我在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时候,自己啃"Bible"。啃过之后,开始照猫画虎去建立实验室,从布线和画零件图开始。你知道,一般而言,review是不会超过20页的,一百多页的review,是怎样的信息量!这篇文献彻底把当时刚转到这个领域的我给砸晕了,它光reference就有20多页。这是一篇开山之作,写这篇东西的人,是我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人,一个以色列人。二年级的时候,导师给我配了一博士后,跟我合作。我俩花老大力气去查那些reference,很多不眠之夜都是一起查东西,一起先做物理实验度过的。后来,我们发现很多有用的关键细节,都不是这篇review当中写的。而且写这篇文字的先生,也是有错误的。他的一些做法和结论,被我们后续的实验以及通过这篇review摸出来的其他人的文章证明是有缺陷的。照猫画虎,是画不出来虎的。但是我仍然觉得导师说得没错,this is my Bible,这篇review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它的惊人的二十多页reference. 这也是那位以色列先生通过文字给我的眼界。

那么CC塞给我这本书的时候,我先看了一下出版社和出版年代。你说的那些问题,当然是存在的。这是一本时代烙印很深的书。作者不是受辩证唯物主义影响太深,而是受当时的历史潮流影响太深。比如这本书里面把《墨经》和《几何原本》相提并论。偏巧,这两本书我手头都有。我感觉这两本书是不能想提并论的。无论我怎么热爱古典文化,我必须承认这其中的巨大差距。

那么我为什么拿这本书作为搜索原点呢?是因为这本书信息量大,后面有很好的索引,书的下面也有很好的脚注。这是一本有着时代偏见的,但写作态度认真的书。虽然作者无限拔高中国的数学成就,但是从另一面来看,也提供了去研习中国数学史的线索。这是其他读本不能代替的。

至于这本书批判罗素,我就会受到诱导嘛?不会,罗素的书,我还是读过几本,我对他相当认可,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他值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读书,吸取有用的信息,慎重地下结论,或者说慎重地接受作者的结论,这是正确的方式,也是我最想传给孩子的东西之一。我想CC当初把这本古董书给我的时候,他也是希望我在“发挥”中扬弃的。.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4 21:59

回复 295#水之形 的帖子

开始我只敢写了一点点,怕歪楼。不过水老师这么欢迎,我就敞开了讲。

你的帖子我一直都追的,所以对你的观点也有一定的了解。我当然不担心作者对罗素的批判会影响你了。但是我为什么把这个提出来呢?主要是觉得这本书的数学价值不高。一样是读,当然首选领域中的经典。在我看来,M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才是数学史的经典。这套书(四卷本)为部分中国学者不喜的是完全无视中国对数学的贡献,理由是对主流数学思想的发展没有重大影响(见该书作者序言)。

作为补充,吴文俊曾经总结过古代中国数学对数学思想的贡献。吴是搞数学机械化的大家,他有一个论断,即古代中国的数学是算法性的数学,不局限于公理化方法(如《几何原本》所建立的那样)。当然,这些算法是否和他研究的机械化方法可以同日而语,以及机械化方法是否可以和公理化方法并列,这里就不去讲了。

再回头来讨论这些数学史读物的对象读者。一般是不会以中小学生为读者而写的。顶多也是家长读了,渗透给孩子;又或者索引开去,找相应的数学家传记来读。这对家长有相当的要求。我相信你可以胜任,但是其他普通家长则未必。

数学普及方面,还有另外一个F克莱因也很有名。他的《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主要是写给中学数学老师的。我当时在WW上推荐的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有出版译作,只有台湾九章出版社的繁体版。而今简体版已由复旦大学出版。这些书我不知道是否在梁的著作中能够索引到。

我并不赞成中小学生通过读大家传记或者数学史来学习数学,充其量作为一种课余的补充。有时间研究点专题,或者适当学点高数,也是不错的。适合中小学生的数学读物,以前的帖子陆续介绍过一些,但是这些帖子一下子找不出来了。

[[i] 本帖最后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11-24 22:02 编辑 [/i]].

全职妈妈 2010-11-24 22:11

回复 296#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小时候读过史丰收速算法,现在还记得。挺好玩的。家里还有本数学手册,出国的时候想带,爸爸舍不得给。还有父母用的计算尺也很好玩。这些都是老古董了。。.

ccpaging 2010-11-25 00:58

回复 296#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如果这本书有问题,要怪我。仔细地看过《世界数学简史》的前面一部分,也就是萌芽期,公元600年前。前言部分没怎么看,想不起来还有三个主义,你一说,俺心里一跳,仔细翻翻书,果然有,令我汗颜。
恰好今天有空,下载了鲍尔加尔斯基《数学简史》和《古今数学思想》,又翻了翻,发现后面这本也看过,当时没有太感冒,故而忽略了。不感冒的原因在于《古今数学思想》讲的内容偏后、偏深,我猜,大概是因为它根据的主要是历史文献的缘故吧。似乎跟小学启蒙阶段的教育不太能吻合上。
《数学简史》的作者鲍尔加尔斯基是苏联人,看这本书,总有似曾相似的感觉,里边也有恩格斯啥的,似乎国内其它基本数学史的书籍都受到了他的影响。萌芽时期的部分讲得比较多,也比较有趣。他说,数学的萌芽很早,早到没有文字之前,所以,现代人研究数学的萌芽无法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到答案。于是不少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一些封闭的、尚处于野蛮时代的部落,历史文物,加之合理的猜想来还原萌芽期的数学史。
我这个人是比较典型的记性好、忘性大,高中的时候,背政治能过目不忘,考完试立刻全忘光。所以我看书的特点就是,看过、想过,只记得自己想过的东西,对看过的东西隔天就想不起来了。这就养成了一些个读书习惯,例如,通常只看当前要用的前前后后一段时期的内容,将来用的将来再看,又例如,说读过的书时不精确,有时只看了一部分,理解了书中的主要意思,就抛开书去理解和想象,并实践之。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习惯?

晕,楼歪到数学上了!仔细回溯了一下,发现是从要读数学史开始的。

为什么要读数学史呢?这算是个教育问题吧。个人觉得,这来源于教育的猜想。为什么要猜想呢?说起来很不好意思,人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上天入海,几乎无所不能,可是人对大脑的研究则进展很慢。而教育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大脑。对不知道的东西怎么工作啊?这时,就有人提出了若干猜想。例如,杜威提出每个人的大脑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智慧发展过程的缩影,研究“刻意训练”的专家则提出天才是可以通过一步步、分成若干部分、长达一万小时的训练造就的,有些数学家则把数学知识的学习看成是一个逆过程,即对现代所需要的数学结构进行分解,由高到低形成一个教学体系。在对大脑学习知识的过程有精确地、充分地了解之前,人们很难对评价这些猜想在事实上的对错。可是,教育还得搞啊,现成有个孩子嗷嗷待哺。我做了一个可行性分析,除杜威之外,其它两种猜想都需要有一个超智慧的专家,知晓古往今来,横贯中西,洞悉未来,方能制定出最合理的教学计划。光有计划还不行哦,还要有相当水平的孩子予以配合。而且其目标之高远,怕是100%的小朋友未来都不可企及,换句话说,他们都将被这个教学计划所否定。但这还不够,还要有老师持续一贯地充分理解教学计划和孩子、、、条件太多,几不可行。迫不得已,俺只好将就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是最可行的,且目标高低可调。既然选择了杜威所说,对数学史的研究自然也就是题中应有之意。初看了些数学史的皮毛,在带儿子的实践中,我发现,这确实有用,能解决许多的现实问题。如,掰手指算数是否正常,10以上的加减法是否是难点,20-100的加减法何时开始做,分数什么时候引入,几何什么时候开始学,何时学等,参照数学史,可以轻松找到答案。当然,答案对不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总之,有个参考总不是坏事。.

perfeiti 2010-11-25 09:04

歪楼:究竟是制度保证价值观,还是价值观保证制度

*** 该贴被屏蔽 ***

rrjmm 2010-11-25 09:20

高手云集啊!很多有关数学的讨论没有读懂,没读懂也相信是精彩的讨论。

普通妈妈在这里仰视哈!.

perfeiti 2010-11-25 10:06

回复 300#jrmm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5 10:23

回复 299#perfeiti 的帖子

引用文字、材料要注明.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5 10:24

回复 301#perfeiti 的帖子

希望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1-25 11:10

回复 298#ccpaging 的帖子

我不反对BBMM或者老师多读一些数学史。但是我不赞成小孩子把读数学史当成主要或者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我并不反对你的做法。等一下再回来讲这个。

我觉得中小学数学教育中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学,以及普遍存在的对数学的误解。比如,一说数学概念要清晰,就死抠着定义上的几个字眼不放,或者纠缠于细枝末节(如0到底是不是自然数,或者乘数和被乘数到底哪个该写在前面)。你以前不是开过“小奥毒药”的帖子吗?我不是考虑过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吗?后来没有往下走,一方面是最近比较忙,另一方面是还没有想透应该怎么继续下去。写批评文字相对是容易的,写点建构性的东西则往往需要更多的积累,要写得普通父母也能看懂,就更加不容易了。

前面提到的F克莱因,是个大数学家,哥廷根学派创始人。他本人也是个数学天才。16岁上大学,19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他在《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里面强调要向中学生强化函数的思想。记得张景中院士也说过要跟小学生渗透方程与函数的思想。这好像又跟从杜威主张出发的教法不同。而现行的数学教学,似乎与这两者都是脱节的。

杜威我不了解,但是从你的描述中,我理解你的做法是自己去读数学史,厘清一些概念在文字定义之外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再回来辅导小孩。也就是说,数学史有助于理解一些概念的动态历史。如能与F克莱因、张景中院士的提议结合起来实施,当有良效。.

perfeiti 2010-11-25 11:18

回复 303#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1-25 11:20

回复 302#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0-11-25 12:20

回复 304#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提到杜威是因为你如果相信他的猜想,就等于相信,小学的概念和定义都是生活中、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所谓的教学不是老师讲而是创设这些概念和定义产生所需要的环境和体念,给予同学们足够多的良性的刺激,同学们心中自然会产生这些定义和概念的萌芽。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这并不是说老师不重要,恰当的引导归纳和升华,还有组织同学进行有效的讨论,这些都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这一段看似讲的是老师,其实仔细想想,以现在的学习进度要求,一个班30-50个人,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没办法,提供环境和体验的工作又落在了BBMM身上。所以,在孩子处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二年级之间的时候,BBMM的任务不是挽起袖子,站在孩子面前大讲特讲知识,而是给他们创设环境,让他们在互动中产生体验。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5 21:45 编辑 [/i]].

ccpaging 2010-11-25 12:27

回复 307#ccpaging 的帖子

讲了教学方法,我们再讲讲教学内容。面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我们讲些什么好呢?我们知道数学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如果我是数学教授,也许可以干干层层分解的事情,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在这个阶段能接受些什么,这个问题好像更重要,毕竟孩子本身才是接受教育的主体。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想象原始人是如何产生数字的,例如,数数,这就是比加减乘除更加基本的数学学习。所以,我不在幼儿园阶段给儿子讲加减乘除,就是数数。数多了,他有挑战10以上加法的冲动,那么就试试,有问题我们再思考,再纠正。
所以,我没有太多诸如从哪里讲起,讲到何种程度的负担,甚至这时候也不需要去看教科书,读数学史,因为只要创造环境,该生发出来数学萌芽的总会生发出来,然后再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因势利导。这时,甚至错了都没有关系,因为数学内在的统一性和完备性,我们可以通过对等的讨论、质疑,使那些错误自然地呈现出来,从而被纠正。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5 23:56 编辑 [/i]].

elinshanghai 2010-11-25 13:04

喜欢看水之行写的东西,看了后会有感悟。谢谢你!.

nancyjch 2010-11-26 10:15

谢谢水老师的无私分享,昨天一口气看了你的贴后还在不断的反省中!!!

不好意思今早一直找水老师以前的关于二宝的贴子,望高人能告诉我地址,先谢谢了.

天道酬勤 2010-11-26 14:39

回复:#310 nancyjch

从我的收藏里找出,粘贴给你:
[url]http://ww123.net/baby/thread-4702311-1-1.html[/url].

家有亲亲 2010-11-26 19:51

楼好高,第一次用了只看此人功能[:sz15:]

看楼主的帖获益匪浅,道理很多都懂,只是坚持度太低了,永远处于有想法没行动的阶段。

唯一有点受不了的就是楼主对娃的称呼,我觉得胖子比较适合老公啊哈哈,叫胖丫或胖妞还行啊,我家妞也肥,我称彼为陀螺小姐。[:sz15:].

nancyjch 2010-11-29 13:10

回复 311#天道酬勤 的帖子

谢谢了!.

angel_chen 2010-11-29 20:10

两天没看帖子,快看不懂了,上下文联系紧密呀[:ph65:].

水之形 2010-12-1 10:56

关于数学史

这里我得再次重申一下我的观点: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去读数学史。

希望筒子们看帖仔细一点,从来没有认为这是必须普及的教育。

什么是学有余力?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如果一个孩子,高中的课本,一两个星期能翻完,并能轻松解决习题,这个可以叫做学有余力。这种孩子,也不是很罕见,即使是在我读的中学,每一届都有那么一两个。但是这种孩子如果局限于课本,或者局限于竞赛,就太可惜了。中国的课本,尤其是理工科的课本,写的全是结论。所有的定理,没头没脑地给出,除了直接的推导,没有其他来路。这种课本看了,对于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好处。那么在这种环境中,就要给孩子添加一点其他的养料,让他们训练得很好的逻辑得到实质性的发挥。

虽然我不记得我曾经看过的书的名字,但是我记得内容。我们知道刚上大学的时候,接触数分,数分的课本上来就是一大堆柯西的定理。每页书都有两三个定理,一次课要上二十多页的内容。这些定理是怎么产生的?这是非常困惑我的问题。但是偶然地读了一本数学史,里面谈了柯西的生平和他的数学研究历程,才知道这些定理不是天外来物,它们产生的过程是可以一点点地追溯的。

这本数学家的故事,不难的。一个高中生是可以看的。也许某些具体的定理推导看不懂,但是不妨碍整体的阅读。这些知识对于把这些定理放在生活中去理解,非常有帮助。那么对于孩子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定理思考问题,也很有帮助。

至于高中数学不教微积分,这个我的经验是完全可以自学嘛。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本课本就是《微积分初步》。高考是不考的,但是仍旧作为全日制中学的课本发给我们。班上几个喜欢数学的同学自己看的。有个男生,很喜欢数学,他就全部看完了,并用导数来解高中的题,被老师禁止。我看了一半也被家长明令禁止,高考完了才看完。到了大学,班上有那么几个同学,数学完全是免修的,大学物理他们也都学得七七八八了。如果真心喜欢数学,谁又能捆住你的脑子呢?那么多书,看就是了。.

水之形 2010-12-1 11:01

这两天,把最后一点写掉。.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1 12:08

回复 315#水之形 的帖子

我看明白了。你说的一直都是高中生。我(可能还有CC)一直假定的是小学生。.

wendy_xie 2010-12-1 12:56

来研习的.

水之形 2010-12-1 15:34

回复 317#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小学生么,只能爹妈看了之后,时不时地露一点给孩子,增添他的学习兴趣。so ,cc把那本破书扔给了我,而不是给我女儿。我也买过一些数学史的书,比如《从一到无穷大》等等,发现用来给小朋友启蒙都不够好。你提到的那些书,我也会去图书馆翻翻,合适的话,屯着以后用,[em01] 。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2-1 15:40 编辑 [/i]].

ccpaging 2010-12-1 17:12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2-1 10:5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52309&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中国的课本,尤其是理工科的课本,写的全是结论。所有的定理,没头没脑地给出,除了直接的推导,没有其他来路。这种课本看了,对于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好处。那么在这种环境中,就要给孩子添加一点其他的养料,让他们训练得很好的逻辑得到实质性的发挥... [/quote]

写出了我对自己中学数学学习最大的遗憾。光看教科书,视野太窄了,亦没有自己的方向。到了大学,等明白过来这一点,已经错过时光了。.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1 17:31

回复 319#水之形 的帖子

老外的书也差不多。这些都是要自己课外看的。
手头有一本Rudin的数学分析原理,写得很好,但是也不交代来路的。
当然据说这部分也是因为美国大学生在学习数学分析之前都学过基础微积分,有感性认识,所以可以从较高起点开始讲。
我当时大一第一学期,老师上来就讲戴德金分割,听得云里雾里。[em07].

水之形 2010-12-1 20:38

回复 320#ccpaging 的帖子

呵呵,你知道我学数学的时候,最恨的是什么嘛?最恨的就是在证明题上写“显然”两个字。相信你不陌生的。“我每次写这两个字的时候,都很违心。因为我一点儿也不觉的下面写出的思路是“显然”的,这些东西都是我记住的。虽然我理解了,但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完全不知道它是怎么被人想出来的。

所以我在教书的时候,课时再紧,我也要简略地讲一下这些科学家的生平和思路,是什么事情触发了他们去思索这个问题。就算课时不够,书本上的有些东西就打发孩子们课后去看。一些很有求知欲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来路出奇地感兴趣。如果不讲这些东西,他们的学习欲望会少很多的。刚升入大学的高中生,求知欲其实是很强的,12年的应试,并没有磨灭那些孩子的热情。但是不讲知识来路的教学以及偏重于计算的教学,是会打击他们的热情。

我曾经跟我那“考神”师妹探讨过中国的理工科教育。我们一致认为中国的教育呢,就像一栋烂尾楼。很多人力、物力、时间都花下去了,基本结构有了,但是没有装潢,最终前面花的功夫都派不上用场。了解知识的来路,对于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明白了这个道理,是可以一点一滴做起来。.

水之形 2010-12-1 20:58

回复 321#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老外的书,有个好处,它分梯度的。比如信号处理吧,奥本海姆的就要求高;但是呢,你可以选本<Introduction to signal processing>来看。

这个问题,梁启超在100年前就谈过。不过呢,他老人家是这么看的,他认为中国的书(主要是指人文方面的,现在我看看理工科的书本也是有同样问题),是没有开采的矿脉。虽然埋得深,但是如果认真去读,学习能力和分拣能力都会提升。国外的书,系统性强,但是呢分拣能力就得不到锻炼。他是对清华学生这么说的,自然,他认为这些同学应当学会自我分拣、自己搜索。

我是这么看的。中国的书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学会自己分拣、自己搜索的话,得要有充足的时间。如果孩子在少年时期已经展露某一方面强烈的天赋,那么就不要用考试去禁锢他,要给他空间让他长。有的时候我也在想,对于某些孩子,不能用阶段性考试去打乱他探索的脚步。.

pp_dream 2010-12-2 06:33

暑假回上海的家整理书时看到了那本奥本海姆的信号处理,跟天书似的,都不知道当年怎么考了个高分,全还给老师了。我现在记得的不是奥本海姆,是奥芬巴赫,呵呵。

我从小学一直学到快奔三了,最后留下的可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最后5年的东东,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是我的原因,还是体系的原因。.

宝贝亮儿 2010-12-2 08:30

进来学习。.

perfeiti 2010-12-2 09:09

*** 该贴被屏蔽 ***

约约妈 2010-12-2 14:45

好贴!留个印慢慢看。.

ccpaging 2010-12-2 15:10

回复 322#水之形 的帖子

我老爸整天唠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小时候拿本书自己啃,又没人教,必须要生想其所以然。开始偷懒不想,做题的时候往往就会现行,还得翻开书重新想过。

这种自学的方式对教科书是有依赖性的,即循序渐进,每一个进步都是基于自身已有的体验和知识。所以,我老爸还唠叨这么几句,走还没学会你就想跑了?做人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

昨天不幸去听了两个小时的奥数课。我的感觉,奥数老师带了无数的砖头,朝Alex 和 我扑面而来,同余定理、抽屉原理、排列组合,这些高年级才能学习的课程,就这么活生生地砸向同学们,没有任何情景的铺垫,也没有中间的阶梯。不怪奥数老师,这些东西中的任何一个要掰开了揉碎了玩,一个定理就可以十几个学时,我指达到他们能理解的水平。短短两节课的时候肯定不够,即便是他们的长期班,时间也不够。唯一的办法,就是奥数老师把这些难啃的驴皮嚼烂了,混合老师的强力消化液,再喂给同学们吃。我很怀疑,只经过口腔和唾液还奥不烂这些知识,很可能需要把这些知识经过一个强力的、完整的消化系统后,再输出给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

Alex 在此之前一直对数学非常自信,号称他们班的数学天才,这一下子,“天才”被砸晕了。总共讲了10-15道题吧,Alex 真正听明白的就一道题,是关于集合的。他能听懂,是因为我们玩过集合,当然他们不知道那是集合。Alex 不服,说还懂一道多人多次相遇问题,我说,“那得问个问题才知道你是否懂了”,Alex 说,“那还是算了吧,我承认不懂,你就不用再问了。”我大笑,Alex 也笑了起来。

孩子终会长大,终会结婚生育,但是,生长是一个过程,“天才”能省略青春期的发育,就直接谈婚论嫁生孩子吗?这哪里是“天才”,明明就是“变态”嘛。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2 15:17 编辑 [/i]].

全职妈妈 2010-12-2 15:18

回复 323#水之形 的帖子

也就是说,老外的书是写给人看的,国人的书不是给神看的就是自言自语了!.

小熊大宝 2010-12-2 16:14

还没看完, 才看到53楼, 但是很受鼓励,--- 做父母也需要被经常鼓励哦!

暂时总结出两点:
1.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
2.培养孩子内心的强大, 就像楼主文章中提到的决心, 遇到难题说多和自己说“没问题”,然后付诸行动来战胜问题。
3.永远不要抱怨现状,挑剔别人和社会环境很容易。(就象楼主说的“其实生在今日之中国是幸运还是不幸还需时间检验呢!”)

哈哈,我会继续拜读, 谢谢好文, 送花!  [tt9].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2 20:18

回复 328#ccpaging 的帖子

>“天才”能省略青春期的发育,就直接谈婚论嫁生孩子吗?这哪里是“天才”,明明就是“变态”嘛

这是过家家[em16].

金牛猴宝 2010-12-3 10:01

回复 328#ccpaging 的帖子

哈哈哈, 说得好风趣哦。看来我不把孩子朝奥数那道上引是对的。献花了.

小小老虎 2010-12-3 10:19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2-2 15:1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58713&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老爸整天唠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小时候拿本书自己啃,又没人教,必须要生想其所以然。开始偷懒不想,做题的时候往往就会现行,还得翻开书重新想过。

这种自学的方式对教科书是有依赖性的,即循序渐进,每 ... [/quote]
所以,偶现在的问题就是在找寻这样一个强力的,完整的消化系统,呵呵。.

fairfish 2010-12-3 10:25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8 20:0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66154&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至于用造物这个词,是因为我相信自然的力量,但是我又不相信有一个人格神的存在,我就用了这么个词。[/quote]

第一眼看到水老师用了 造物 这个词,就深为惊叹其妙处,水老师的表达总结能力真是惊人,抒发一下敬仰,继续看下去.

水之形 2010-12-3 13:36

怎样利用身边的资源

最后谈谈怎么利用身边的资源。

        这一段写的更多的是我个人的经验,个人的色彩比较浓,姑且言之,姑且读之。我们一般会这样想,认为选书,必须要这个专业的人来指导。这个想法,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不是所有时候都是这样,从其他渠道也可以得到好的指导。

        我有个朋友,他的阅读面非常广,见解也很深刻。他年龄也比我大很多,我认为他那样年龄的人,应当很有家学渊源,才能有那样的见识。但是他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一次我很好奇,问他是在谁的指导下读书的。他说他妈妈指导他读书。我想那么这位老太太多半是大家小姐了,修养一定是出众的。他说他妈妈并没有多少文化,只是做过图书馆管理员,做做书本的登记。这让我很吃惊。他说他妈妈是一个有心人,哪些书经常被借出、常来借书的是哪些人等等,她都很清楚。有些爱书的人,还书也会迟,都是些有学问的先生。知识分子脸皮薄,她也就放放人家,顺便问这些人为什么晚了还,这本书很好看嘛?人家就会跟她讲讲。就这样,老太太对于书本鉴别的水平就自学成才了,她对于一些经典的读本都有记录。然后,她把这些书分门别类,给儿子看。
        听了这段经历,我深表赞同。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导师的书大多是我去买的。我买回来的书,从版本到结构,他都觉得十分地妥帖。他很奇怪我为什么比涉足这个领域好几年的师兄们都容易找到好书。其实也没有什么奥秘。我经常跟书店的营业员聊天。很多人小瞧营业员,其实一些大书店的干得有年头的营业员(或者主管),对于书的鉴别,是有他人不能及的地方。首先他们对于哪些书卖得快、哪些版本受欢迎、哪些书版次多、哪些印数多等等,是非常了解的;其次,他们当中也是某些领域的爱好者,个人鉴赏能力很不错的。

        我的一个同学,他为了他的儿子,迷信上了我。要我陪他去选书。那段时间我很忙,告诉他可以去问营业员。他不信任营业员的,他把车开到我家楼下,非要我去。我跟他打赌,告诉他把我拖去也是没有新意的,营业员不比我差的。到了书店,我跟他谈了几本书名之后,让他再去问营业员,看看营业员说的跟我说的像不像。果然,营业员体现的专业水平让他大吃一惊。所以,留心一点的话,大家可以在身边找到能帮助自己的人。

        除了营业员,网络的交流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网上的信息,作为交流是很好的,作为标杆来攀比是很不好的。网上的信息,觉得不错,先记下来,然后再去书店、图书馆去考证。一本书,象一个人,是有着多侧面的。网上的评价,每个人说的都是他自己感触最深的侧面。而每个人看一本书的目的是不同的,每个人阅读的层面也是不同的,因此别人觉得好的书,需要进一步考证,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如果现在不适合自己,那么未来什么时候是否有可能适合自己,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

        一些别人提过的书,记下来之后,可以去书店看看,跟营业员谈谈,还可以去图书馆看看。上图的图书馆管理员,有些老太太,是很有眼光的。当然,要常去,她们觉得面熟了才肯多说两句。上图也有网站,可以在网上查一查相关信息,看看馆藏是否丰富。一般而言,经典的读本,版次是很全的。如果不幸你要的这本书经常被借出,不要感伤,应当欣喜——吾道不孤。那么这本书应当是值得注意的。

        无论是借到书,还是打算买的书,审视它的内容的时候,目录非常重要。目录是一本书的结构。看目录就是看这本书的结构,论述的侧面是否足够多、情节是否足够跌宕、索引是否严谨等等。看目录的同时,还要看看作者的序或者跋。写过书,才知道写书时的心情。一个作者,如果不是为了混钱,写作的态度都是恳切认真的。作者在序或者跋中谈到的写作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每本书的内容,都有着作者的深刻烙印。他的写作动机,可以帮助读者合理地揣测内容编排的原因以及他不想说出来的话。一本好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作者告诉你什么,也在于作者没有说出的,但是阅读中可以激发出来的思路。

        对于善于下大结论的书,我一般都是远观一番。轻率的书如同轻率的人,提供的信息也许还有点价值,它的结论的价值就堪虞了。即使是和我一样的结论,我也是敬而远之的。因为结论一致,但对于结论的推导过程,有云泥之判。

        好的书,如同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也是好的书。我碰到的好老师,有两类。一类是鼓励型的,一看就是很诚恳的、有耐心的、爱学生的老师。另一类,则有点怪的,说话不多,但是善语倾听。一旦说话,都不是好听的话,但是句句命中要害。这种老师,其实是了解学生的,是非常难得的。不过这里说一点,这种老师说出的话直指人心,但是并不人身攻击。那种浅薄的,以严格为名而行伤害他人之行的老师,不属此列。如果碰到能准确地说出你的不足的老师,那是一种人生的幸运,因为他了解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好的老师,都如同好的医生,一定是善于倾听和观察的。我一次上课走神(一百多人的大课),他下了课跟我开玩笑,说我的脑子今天缺勤。这个老师属于那种非常有热情的、不轻易批评人的。他含笑的眼睛让我感到他对于我的缺点了如指掌,他只是不说,只是等我自己反省。

        同样,喜欢下大结论的、不善于倾听的老师,不必在意他们的评价。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教育,但是对于老师的评判,都可以用一些常识来判断。教育这么复杂,一个不肯听你谈论自己问题的人,一个不能站在你的角度来体会你的境况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好老师?

        最后谈一点学习班的问题。我是反对不论青红皂白轻易上一大堆学习班的。但是学习班还是有它的价值。我反对的是在不恰当的时间上不恰当的班。有些孩子去上学习班,仅仅是为了缓解家长内心的焦虑。学习班在什么情况下上比较好呢,个人的意见是当孩子显露了一点兴趣之后,滞后一点让孩子去上比较好。要让孩子内心已经做好了准备,充满了渴望,这个时候选择兴趣班比较好。各位上学习班的经验比我要丰富得多。我是不赞成轻易上学习班,同样也不赞成轻易退掉学习班。因为初步的兴趣变成一种自发的爱好,是需要时间的。既然当初花心思选了,那么至少要尝试一段时间再说。随便放弃不是好习惯。

        另外,看到一些家长上学习班和退学习班的唯一标准是孩子开不开心。孩子的情绪当然是考虑的一个方面,但是如果作为唯一的因素,就太片面了。入门的时候要开心,但是开心不等于入门。不开心也不等于后面一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要具体孩子具体分析。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学习班,能够做到让孩子在家里自发地去回忆、练习的地步,那么就是适合孩子的,钱和时间都是值得的。如果做不到的话,就应该分析是什么原因,找老师好好沟通,做一些外围的工作,帮助孩子达到这个境界。努力一段时间,仍旧达不到,再慎重打算。

        读一本好书、遇到一个好老师、选一个好的学习班,这都是蛮令人高兴的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并能进行系统性的交流和学习,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要注意,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一个老师教长了、一个班学长了、一个作者的书读多了,要换,不要太早被局限。.

水之形 2010-12-3 13:43

回复 328#ccpaging 的帖子

CC:你的第三段太恶心了![:sz16:] 想给你花,只好捂着鼻子插上去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2-3 13:45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2-3 13:47

回复 331#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您老发散性思维比较强,我就被CC导到“变态”那里去了,没想到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ccpaging 2010-12-3 14:48

[quote]原帖由 [i]火车是运茶的[/i] 于 2010-12-2 20:18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5992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天才”能省略青春期的发育,就直接谈婚论嫁生孩子吗?这哪里是“天才”,明明就是“变态”嘛

这是过家家[em16] [/quote]

这是一个明智的想法,对于奥数班来说。我本来是不想 Alex 去奥数班的,一则 Alex 最近比较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要想办法打击他一下,二则 家里的领导不甘心,守着这么个数学系毕业的老公,居然不能用儿子的奥数成绩显摆下,好像有点浪费资源哦,三则我也想知道奥数老师是不是真有什么妙招,可以使小学同学达到初中、高中的数学思维,尽管内心里边压根不相信这一点,但也架不住领导老说。

去了之后,我发现,要抱着过家家的想法去上奥数班,其实是不可能保持的。大家去就是为了拿奖,说穿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孩子聪明,别的同学都那么认真。同时,老师也受到相当大的压力。孩子们的天分都差不多,你给了老师几百几千块钱,上了几趟课,别的孩子还在玩加减乘除,你的孩子就玩大学数学专业的初等数论了。老师达成你这个心愿的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硬灌硬背,当然还有针对性的训练,应该知道这是什么吧?就是把考试的题型内容经过研究整理后,反复给孩子训练。所以,那根本就不是过家家的环境,当然,也就不可能接受或者允许这种“过家家”的想法。

下课以后,我详细地向领导汇报了学习情况。不知道领导是否接受了这样的现实,要想在奥数上拿奖--基本是不可能的,要想通过训练拿奖--基本是没有意义的。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3 14:52 编辑 [/i]].

ccpaging 2010-12-3 15:43

回复 333#小小老虎 的帖子

举个例子,看看能不能打消你的这个想法。

1.甲乙同时从东西两镇相向步行,在距离西镇2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甲至西镇,乙至东镇后立即返回,两人又在距东镇15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镇的距离?

先讲著名的柳卡问题,再做一个分析,俗称知识储备,其实就是关键的公式,又称等量关系,类似相对论公式,E = MCC。相遇问题的关键公式是Balabala
然后举例,用公式解题。

“同学们都懂了吧。”老师看看钟,10多分钟过去了。“好吧,我们讲下一题。”

这就是经过强力消化系统后剩下的东西,有意思吗?没意思,没意思透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生,啥也没得到。

如果这还不能作为放弃奥数的理由的话,那么再想想,这是个什么问题?物体的运动规律吧。运动有几个要素,速度、距离、时间,矢量运动还要加个方向吧。从这道题里边,同学们学到了这几个要素吗?没有。这就会出现新的问题,假设你的孩子很厉害,搞懂了柳卡问题而且非常熟悉,到了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他一定还会不断地学习类似的运动问题,他会不断地把柳卡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参照系,用这种解非常规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所有的运动问题,试问,这样做,如何能建立正确的认知?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3 23:06 编辑 [/i]].

ccpaging 2010-12-3 15:46

回复 339#ccpaging 的帖子

多次相遇问题的奥数培训资料,这是最好的资料了。
[url]http://wenku.baidu.com/view/43b6c508763231126edb117d.html[/url]

附件是上述文档的图形拷贝件。.

ccpaging 2010-12-3 16:03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2-3 13:4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6274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CC:你的第三段太恶心了![:sz16:] 想给你花,只好捂着鼻子插上去 [/quote]

我有罪,而且还把我老爸的名言混了进去罪过,罪过大了。重新把老爸的话拎出来提醒大家: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人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

我觉得,“让我们开始干吧”一定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方向,抵挡住那些急功近利的引诱、、、.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3 16:40

回复 338#ccpaging 的帖子

过家家的意思就是:以为自己在解决多么难的数学难题呢,其实啥也不是。.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3 17:04

回复 339#ccpaging 的帖子

一个不厚道的比方,作为过家家的升级。

话说米国人航天飞机老吸引眼球的。这东西好啊,战略,咱也要。于是奥数老师带着一群小屁孩去搞航天飞机去了。

奥数老师先去研究明白航天飞机怎么升天的:口中念五四三二一,然后按一下按钮,然后就上去了。

回来在课堂上就是这么教:

在草稿纸上画一个按钮!
画好了。
跟我念:五四三二一!
五四三二一。
用小拳头在按钮上锤一下!
嗖!.

ccpaging 2010-12-3 17:13

回复 343#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

小小老虎 2010-12-3 22:54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2-3 15:4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6345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举个例子,看看能不能打消你的这个想法。

1.甲乙同时从东西两镇相向步行,在距离西镇2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甲至西镇,乙至东镇后立即返回,两人又在距东镇15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镇的距离?

先讲 ... [/quote]
我还以为这个想法可以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原来只是过家家哦;P.

rrjmm 2010-12-4 13:23

[quote]原帖由 [i]fairfish[/i] 于 2010-12-3 10:2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61337&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第一眼看到水老师用了 造物 这个词,就深为惊叹其妙处,水老师的表达总结能力真是惊人,抒发一下敬仰,继续看下去 [/quote]
是呀!我也有同感!
小水用了“造物”这个词,我也在猜测小水对宇宙万物起源的看法。
“造物”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是:宇宙万物,并不是源于大爆炸,绝非巧合,而是来源于“更高智慧的创造”,
而这个“更高智慧的创造”,也不是“人格化的神”------比如,上帝,安拉,如来,
那个更高智慧是什么呢?只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吗?

非常想听听小水,perfeiti,火车,ccpaging,pp_dream,等几位逻辑思维高手的观点!
又歪楼了哈。

[[i] 本帖最后由 jrmm 于 2010-12-4 13:29 编辑 [/i]].

ccpaging 2010-12-4 13:57

回复 346#jrmm 的帖子

昨天查查了牛顿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故事背景,这句话来自于牛顿和胡克之间的一次私人通信。
有意思的是,在牛顿和胡克之间的矛盾,恰恰在于你在这个帖子里边提到的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即哲学。
胡可所代表的是一种"reasonable"的哲学思维方式,牛顿提出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即要寻找证据。

更有意思的是,每次我跟LP讨论儿子的教育问题,都会从教育转向思想的产生,进而讨论到人的产生,再讨论到物的产生。到最后,我们比较能取得一致的观点,既有我们可控制的部分、知道的部分,又有不可控制的部分、不知道的部分。现实的策略是做好我们可以控制的、知道的部分,不要去管不可以控制的、不知道的部分。不过,分清两者(即可控制与不可控制,知道的与不知道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跟LP之间的争论一直在进行中、、、.

rrjmm 2010-12-4 14:07

回复 347#ccpaging 的帖子

不知你说的牛顿和胡克之间的争论,是不是与下面这个故事有关?

"宇宙如此宏恢,又这样精确,很难让人相信是自然碰撞形成的。对天文了解越多,越叹服造物主的大能,所以不少天文学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牛顿是基督徒,但他的一位好友却总不相信神的存在。据说有一次他到牛顿家作客,见到一具精美的太阳系模型。只要摇动曲柄,众星球就各按其轨道运转起来。他玩弄良久,爱不释手。他问牛顿,这模型是哪一位能工巧匠设计、制作的。不想牛顿却不经意地说:“没有人。”他的朋友大惑不解:“怎么会没有人呢?”牛顿问道:“如果一具模型必须有人设计、制作的话,为什么象这具模型这样实际运转著的太阳系却会是偶然碰撞形成、而没有一位设计者、创造者呢?”这位朋友一时语塞,顿然醒悟,遂接受了有神论。 "

这段故事,很能颠覆之前所接受的宇宙爆炸和进化论教育。.

ccpaging 2010-12-4 14:50

回复 348#jrmm 的帖子

不是这段。在我的丈母娘家,基因论,即无人格神的神崇拜,经常被她们作为教育上胡作非为与不作为的借口。故此,我经常再跟她们争论。.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4 17:11

回复 348#jrmm 的帖子

歪到智能设计论了,楼主要吐血.

rrjmm 2010-12-4 17:23

[quote]原帖由 [i]火车是运茶的[/i] 于 2010-12-4 17:11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6553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歪到智能设计论了,楼主要吐血 [/quote]
不会吧,楼主也说“造物”了啊?.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4 17:49

回复 351#jrmm 的帖子

此造物非彼设计。.

ccpaging 2010-12-4 22:08

[quote]原帖由 [i]jrmm[/i] 于 2010-12-4 14:07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6527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不知你说的牛顿和胡克之间的争论,是不是与下面这个故事有关? ... [/quote]

摘自:
[url]http://kicering.blog.hexun.com/9136220_d.html[/url]

事情还得从牛顿寄给英国皇家科学院的一篇论文"Theory of Light and Colours"说起。在这篇光学专著中,牛顿报告了他在光学研究中的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光的粒子说。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科学院负责审理论文的一位科学家虎克的强烈质疑。这位虎克大家不会陌生,就是那个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植物细胞,提出了弹簧拉力和伸长成正比的虎克。这个人也是个天才,和牛顿不同的是此公博而不专,什么天文学,地质学,光学,植物学,解剖学都有涉猎,而他在自已的专著 "Micrographia"中认为光是波,再加上好胜心强,他对牛顿的粒子说自然是恨之入骨,从此两人相识并交恶,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掐架。这是1672的事。

最初的战斗两个人互有胜负,因为光的粒子说和波动说在当时只能是一种假设,不同的是牛顿更重视用实验去验证,而其它的科学家只是陈浸在猜想中。到1675年,牛顿完善了他的光粒子假设,即是两篇论文 "An 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 和 "Discourse of Obervations"。第二篇文章激起了虎克极大愤慨,他认为牛顿是从他的 "Micrographia" 中得到了灵感,更不可原谅的是,他认为牛顿在用他的想法去解释和波动说水火不容的粒子说! 而对牛顿来说,他对虎克的工作是很清楚的,一些想法来源于 "Micrographia" 是不可避免的,但他的个性决定不可能去公开赞扬虎克,因为在牛顿看来,任何一种假说必需要有实验证明正确了才能成为理论,而不是靠猜想,但17世纪的科学家们把 "Reasoning" 看成是科学的本源,而虎克正是这种思想的拥护者,列出一堆猜想来不加验证地解释现象,这是牛顿极其鄙夷的。
===============================
不继续深究这个问题。

我欣赏并接受水老师的观点,造物主的归造物主,人的归人。不知道总结的是否准确?好像很小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想法,被水老师这么一提炼,豁然开朗了。在教育上,这就意味着,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存有相当的敬畏,如不知道天才是如何培养的,就不要妄言培养天才,而对我们知道的又可以做的,就要努力践行,如识字前的诵读。.

perfeiti 2010-12-6 09:15

回复 346#jrmm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6 09:36

*** 该贴被屏蔽 ***

belli 2010-12-7 11:47

好崇拜楼主,也十分感谢楼主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并且还有具体的事例。比起那些教育书籍来说,我觉得这样的帖子更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
    我要仔仔细细阅读这个帖子,认认真真反思自己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的错误,停止打骂和粗暴的行为态度,好好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爱心和耐心。
    激发孩子的自主力,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不要有太多的规矩和条条框框去束缚她。
    感谢上帝已经赐予我了这么好的一个孩子,不应该要求她太高,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容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吧,给她更多的时间去进步,去完善。.

ccpaging 2010-12-7 23:31

让我们开始干吧!--数学启蒙之玩数学

通常情况下,数学的启蒙晚于语言的发展,这是正常的,人类认知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开始数学启蒙的时候,通常已经能流利地说话、走路了。一说起数学教学,大家就会想--我们小时候是如何学习数学的啊?很多人可能马上就会联想到小学老师站在黑板面前讲课,小同学们背着手认真地听课。于是赶忙找教科书,没有教科书,就去上珠心算,做公文算术。其实,这从根本上就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你回忆的是你有记忆的那部分,蒙童的时候你接受了什么样的数学相关教育,肯定忘了。第二,我们的BBMM往往也认为上课学数学才是数学,他们根本不把蒙童教育中的数学看成是数学。

实际上,当我正是带儿子学习的时候,差不多 Alex 三四岁的时候,我也存在同样的疑惑和问题。问我老爸,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知道我数学一直都比较好,特别是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更是强项,比较来比较去,我们猜测大概跟我小时候喜欢折纸有关系。关于折纸游戏,我倒是有印象的。那是在我上中班的时候,有个代课老师是幼儿园里的折纸高手,我还记得她的腿上有块很大的伤疤,据说是被地主的狗咬得。也没记得教我们怎么折纸,反正上幼儿园就是折各种各样的东西,方盒子、船、军舰、纸鹤、坦克等。我猜,可能正是这种折纸游戏,建立了最初关于点线面的体验,使我能更好地理解初中平面几何和高中的立体几何,而这两门课,我前面说过,都是先自学的。

说到折纸游戏,并不是想劝大家都去玩折纸,而是想说,数学并不是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听才可以学会,在足够的体验基础以及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它是可以自然生发出来,换句话说,自识自学的。其实,大家只要想想,《几何原本》是数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数学才从萌芽期的神话、巫术、实用算术的状态走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那么,欧几里得又是何人所教呢?没人。当然,欧几里得并不是神,他也一定是从很多人、在很长时间内的几何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丈量土地、测树高、测井深、造房屋等。

好,说到这,大家可能也猜到我要说什么了,但是,且慢,我们先把欧几里得放一边,先仔细想想孩子们是怎么学说话的,因为教说话跟教数学似乎是同样的处境。有BBMM要说了,我们哪里教过说话,说话怎么教啊。对啊,我们确实没有教过,至少没有我们站在前面讲,孩子坐在凳子上听的这种教学场景。我们只是指着爸爸说,“喊爸爸”,指着妈妈说“喊妈妈”;我们只是手里拿块糖,一定要孩子喊出爸爸或者妈妈才给他;我们只是不停的讲啊讲,孩子听啊听,听到一定程度,他就开始咿咿呀呀地说,甚至会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说上一大堆谁也听不懂的话、、、一年两年,从发单音到双音,从简单发音到复杂,从词到句,从句到串联起来讲故事,说话就这么学会了。

为什么数学不可以这样学呢?当然可以,数学启蒙完全是同样的。孩子找到妈妈,“我要糖。”妈妈就问一句,“你要几颗糖?”孩子回答,“一颗。”妈妈就说,“我手里有两颗,全给你吧?”于是一边数“一颗、两颗”一边把糖教在孩子手里。这不就是一次完美的数学启蒙吗?所以,数学启蒙很简单,就是跟孩子“玩”数学而已,身边随时随地都可以抓出各种各样的素材来玩。

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被数学包围着,不乏玩数学的素材: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具有不同的标价;路边的建筑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高低不同;幼儿园里小朋友的人数……凡与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活动、场合、物品都可以成为幼儿数学启蒙的好素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是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大课堂,BBMM应该具有随机教育的意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去探索、发现、比较生活中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积累数学经验,引导他们去解决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问题。比如玩玩具时,根据玩具的材质进行分类,或者根据体积给玩具排队;吃饭时让幼儿先清点人数再根据人数确定碗筷的数量多少;上下楼时引导幼儿一边走一边数楼梯有几个台阶;走在路上可以让他们看桥拱并初步建立弧线的概念……通过生活中具体、生动的启发式学习,使幼儿既轻松又自然地获取一些简单的数学经验,让他们感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好玩、非常有用的一门学问,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正式学习打好基础。(注1)

记得 Alex 二年级时,老师问,“什么是数学?”Alex 回答:“数学无处不在。”我以为,这是对我的启蒙教育最好的褒奖。

注1,这一段摘自《培养兴趣是数学启蒙的核心》
[url]http://baby.sina.com.cn/edu/07/0702/091121956.shtml[/url]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8 00:39 编辑 [/i]].

belli 2010-12-8 08:58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1-11 14:0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777433&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对于钱教授,我不予置评。

对于打孩子这件事,我原则上是反对的,而且是极力反对的。因为我小时候痛恨挨打,并且自己进步最快的时候,都不是用打来逼出来的。但是我也并不完全废弃打这个手段。打孩子,不可以用什 ... [/quote]
十分赞同楼主的这个观点,我自己在气头上时会因为孩子对我的出言不逊或不听话而打孩子,但是打完后同样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更本起不到效果,我也曾警告过她,下次还会打的更狠,孩子毫不在乎的对我说打就打。
所以说,打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反倒会影响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伤害。
真的很感谢楼主,每个问题都分析的那么深刻,让人心服口服的接受。.

perfeiti 2010-12-8 11:02

回复 357#ccpaging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8 11:06

回复 359#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8 20:54

回复 360#perfeiti 的帖子

这个,分不清早晚的吧。语言的发展从哪里开始算呢?我自己觉得在产房里抱住她喊她“宝贝”的时候就开始了吧。当然啊,我这个算是很落后的,那些热衷于胎教的妈妈,她们对于孩子语言的启蒙可能更早吧,呵呵。不过我怀孕的时候,虽没有胎教,但也没有闲着。挺着大肚子去讲课,宝宝在我肚子里听课,是不是也算是另类的语言启蒙呢?[em16].

水之形 2010-12-8 21:10

回复 357#ccpaging 的帖子

CC:我看到你在小学版跟火车两个,在那里跟一些朋友掐起来了。

你们两个好热心,我是没力气抬杠的。只要不指名道姓地非让我吱声,我就不吱声。其实你和火车的观点和其他一些朋友的观点的分歧在于:奥数能不能帮助孩子长出学习数学必须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对于生活中具体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的能力。我没研究过奥数,照理不该乱说。不过呢,感觉我跟你和火车的观点应当是一致的。不能缩短探索的时间、不能简化探索的过程,能力的成长需要时间,能力的成长需要不断地犯错。同时,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在不断地犯错中,孩子心性的磨砺也得到提高。

一些捷径就像是给孩子喂食提纯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一段时间内,孩子不缺营养,长势良好。但是时间一长,你不知道哪些营养物质会积累,构成代谢问题。更糟糕的是,提纯的营养成分,妨碍了消化液的分泌,妨碍了肠胃蠕动的节律,导致肠胃功能的萎缩。

但是你和火车那么说,别的朋友未必会理解。让别人接受一个观点,固然,自己首先要表达充分,其次,也要他人的心灵准备好。这个大概就是“缘分”吧。

可能,有些朋友看到我提到“缘分”,可能会认为我指的是一种神秘的东西。这里解释一下,我指的缘分是这样的:某一件事情,它的完成需要多种条件的支持。这么多条件,也许我们不能清楚地一一枚举,更不能界定它们的权重,但是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当这些客观存在在某个时间点上同时具备的时候,就给了完成某一件事情的环境。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2-8 21:24 编辑 [/i]].

小小老虎 2010-12-8 22:39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2-8 21:1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089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不能缩短探索的时间、不能简化探索的过程,能力的成长需要时间,能力的成长需要不断地犯错。 ... [/quote]
这几句话,让我联想到了关于孩子走读和住读的利与弊。
在目前独生子女群体存在的环境下,我认为住读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辅助。那是不是这样一个过程也可以早点开始呢?很想听听水老师的高见。.

ccpaging 2010-12-8 22:51

回复 362#水之形 的帖子

这就像我希望孩子理解某一个数学概念,只是准备好和讲的好是不够的,有时还要等待、、、何时合适了,其实也很难预先罗列,到时自然会感觉到。最近,我正在做这方面的反思,确有许多不足,不单指教育孩子这一个层面。.

混凝土 2010-12-9 01:32

回复 362#水之形 的帖子

这段话说得好, 我也不喜欢抬杠, 当发现双方的认知水平阻碍了交流, 我会选择闭嘴,避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perfeiti 2010-12-9 08:29

回复 361#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08:41

回复 361#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08:47

回复 366#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08:51

回复 366#perfeiti 的帖子

语言的发展,从主动表达开始,这个有点奇怪。

孩子在表达之前,他们的皮层已经准备好了。

至于先天性语言障碍,你不知道他们是卡在哪个环节。语言的听说读写,在皮层上是分开的。你不知道他哪个皮层受损,或者是哪个输入、输出通路受损。.

perfeiti 2010-12-9 08:59

回复 369#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09:00

回复 370#perfeiti 的帖子

是的

先天性的聋,可以确定输入通路受损
先天性哑,你就不知道哪个环节受损了。.

perfeiti 2010-12-9 09:02

回复 371#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09:03

回复 371#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09:03

回复 372#perfeiti 的帖子

没有输入激活他的皮层了嘛.

水之形 2010-12-9 09:05

人的语言皮层是比较特殊的,是单独可以探测的。

首先,具备这样的特殊性,在一定量的输入刺激下,会形成一些特殊的连接,为最终的讲话提供基础。.

perfeiti 2010-12-9 09:09

回复 374#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09:10

回复 376#perfeiti 的帖子

大脑就是这么奇怪。

缺一半不要紧,但是缺一小块,就很要紧.

belli 2010-12-9 09:16

请教水老师,能否推荐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纪孩子看的科普类读物、心智发展、数学启蒙方面的书籍呢。.

perfeiti 2010-12-9 09:16

回复 377#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09:29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09:40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0:08

回复 380#perfeiti 的帖子

同学,大脑的可塑性并不能代表一些关键性的区域的损伤可以由边缘区的神经元来代偿

当一个人的语言写的区域损伤之后,目前还找不到恢复它的功能的途径。.

水之形 2010-12-9 10:12

回复 381#perfeiti 的帖子

所以说在皮层发育的不同阶段,同样的刺激,它的性质是会发生变化的。某些时候是无效刺激,某些时候是最佳刺激。


刺激不能解释认知的机制,但是是必要条件。.

水之形 2010-12-9 10:14

回复 380#perfeiti 的帖子

我没有研究过不同人种的语言皮层,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水之形 2010-12-9 10:19

回复 378#belli 的帖子

这个我说不好,你得自己选。

目前我在这些方面做的努力,都不成系统。看到个机缘,就随便发挥一下。.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9 10:21

回复 362#水之形 的帖子

可能BB们更喜欢掐架吧。

WW上关于奥数的讨论,一直都是很热的。大概两三年前我曾经卷入一场很激烈的争论。相比之下这两天的算是和风细雨。[em16]

按说我的观点在WW上已经表达得很充分了。但是不见得在每个帖子里都是如此。有些话反反复复讲也没有意思。很多时候就不想很仔细地去解释了。但是还是会尽量简洁地概括一下,毕竟不光是写给回复对象看的。.

perfeiti 2010-12-9 10:22

回复 382#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0:29

回复 387#perfeiti 的帖子

特殊功能区的损伤.

水之形 2010-12-9 10:34

回复 386#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掐架是成长中的现象,哈哈,你们好年轻!十多年前我也喜欢掐,喜欢在清华和科院的BBS上掐,从政治观点掐到宗教信仰。

不过现在我仍旧对于他人的观点感兴趣,所不同的是我更喜欢听,没力气掐了。我知道我很难改变他人,同样,他人也不容易说服我。某些时候,心意相通,那是一种缘分。[em04]

我要外出了,回见。.

火车是运茶的 2010-12-9 10:38

回复 389#水之形 的帖子

我接受!我的确很年轻。但是现在掐得也少了,慢慢变成中年人。

不过,我估计考爸要不高兴了。[em16]
他儿子都念博士了他还喜欢掐。[em14].

belli 2010-12-9 10:40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2-9 10:1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218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这个我说不好,你得自己选。

目前我在这些方面做的努力,都不成系统。看到个机缘,就随便发挥一下。 [/quote]
虽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还是要谢谢水老师的回复。
你的教育理念阐述的有理有据,另我心服口服。真的很感谢你能跟大家分享这些经验。.

ccpaging 2010-12-9 10:58

[quote]原帖由 [i]belli[/i] 于 2010-12-9 09:1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176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请教水老师,能否推荐一些适合小学一年纪孩子看的科普类读物、心智发展、数学启蒙方面的书籍呢。 [/quote]

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能力通常还比较欠缺,选《神奇校车》一类的绘本或者图画比较多,文字少的书籍比较好。阅读能力比较强了以后,《可怕的科学》比较合适。
不过,水老师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书方法。大家读的书一样,可以方便交流。大家读的书不同,保持了思维的多样性。两者不可或缺。而且书也是讲缘分的,所以合适的书最好是孩子和BBMM一起去选。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9 11:00 编辑 [/i]].

perfeiti 2010-12-9 10:58

回复 388#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belli 2010-12-9 11:10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2-9 10:58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246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小学一年级的阅读能力通常还比较欠缺,选《神奇校车》一类的绘本或者图画比较多,文字少的书籍比较好。阅读能力比较强了以后,《可怕的科学》比较合适。
不过,水老师其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书方法。大家读的书 ... [/quote]
哦,谢谢cc的回复。书城倒是去过几次,但是在那里孩子只对动漫类的书感兴趣,而我自己觉得这种书没什么意义,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容上。让这个年纪的孩子自己选书,可能鉴别能力还不够。.

perfeiti 2010-12-9 12:34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3:52

回复 395#perfeiti 的帖子

失去听力之后可以说话,是因为以前的听力输入,让语言皮层已经准备好了。

如果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失去听力,是不会说话的。

如果你对脑皮层的功能结构感兴趣,找本认知科学的书来看看。.

perfeiti 2010-12-9 14:11

回复 396#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4:16

回复 397#perfeiti 的帖子

首先,人的语言皮层具备它的特殊性,这是人类语言产生的一个基础。

其次,在恰当的时机,应当给予足够量的语音刺激,这是说话的一个必要条件。.

水之形 2010-12-9 14:17

回复 397#perfeiti 的帖子

我哪句话说了语言是不需要后天的刺激的?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2-9 14:19 编辑 [/i]].

perfeiti 2010-12-9 14:19

回复 398#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4:21

回复 400#perfeiti 的帖子

没有这么机械地划分。

听说读写的皮层的功能区的分离,是后天刺激下完成的。但是在后天刺激之前,是有它内在的物质基础。这个基础,说不清。但是一定是有别于动物的皮层的物质基础。.

水之形 2010-12-9 14:22

回复 400#perfeiti 的帖子

不止是细胞的激活,而是生成、改变了神经元的突触连接,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回路。


功能区和解剖区是不同的,虽然两者是有联系的。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2-9 14:24 编辑 [/i]].

perfeiti 2010-12-9 14:25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4:26

回复 403#perfeiti 的帖子

我不明白你到底想说啥.

perfeiti 2010-12-9 14:27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9 14:28

回复 405#perfeiti 的帖子

我的观点,自认为已经表达清楚。谢谢!.

perfeiti 2010-12-9 14:30

回复 404#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14:31

回复 406#水之形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你好一妈 2010-12-9 14:47

水老师这个贴歪得厉害,看得我有点晕了。:loveliness:.

小小老虎 2010-12-9 15:14

回复 406#水之形 的帖子

呵呵,辛苦了! 水老师,可否看看#363楼帮忙解解惑.

水之形 2010-12-9 15:26

回复 363#小小老虎 的帖子

我没有高见,只有臆测

住读这件事情,在家庭教育的主干已经完成之后进行比较好吧。也是要因人而异的。在孩子敏感的年岁、在孩子价值观的根基还不牢靠的时候,这个是有风险的。当然,只是有风险,不代表都不适合。

如果是我个人来选择,我不会让孩子在高中以前去住读。高中是否住读,也是一个问题。在我的教育中,有一个原则,我要尽力保持我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这个地位,否则青春期根本没法教育。我和我自己的妈妈就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当然,青春期我不掺和,没准孩子也能长好,但是我不愿尝试这个风险。当住读不会影响到我和孩子之间最亲密的交流,是可以考虑的。.

perfeiti 2010-12-9 15:33

回复 409#你好一妈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9 15:38

回复 412#perfeiti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一帘幽梦 2010-12-9 16:02

[quote]原帖由 [i]perfeiti[/i] 于 2010-12-9 15:3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430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回复 409#你好一妈 的帖子
根本的分歧在于认知方式上。

因为ccpage 提出,数学思维在语言之后,
相对应我提出数学在语言之前,语言以自主说出第一个词或字算起。
水老师后又提出,语言发展开始于胎教。
于是,我们从脑发育和认知角度进行了争论,水老师的观点,她已经说清楚了。
我则认为语言非天赋得来(水老师指出了人有别于动物的大脑皮层,认为人的语言上的特别之处)
语言起始的标志还是以第一个自主的发声开始。
同时我也不认为,动物没有语言,只是定义不同。如果把人的语言标准加在动物上,那不得不承认,动物没有语言。
在认识方法上。水老师的看法也已经说明了。
而我的观点,不认为大脑皮层分化是刺激出来的,而是通过活动过程本身来完成的。语言并没有那么特殊,我试图从脑发育的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水老师对语言功能区的特殊性进行了描述,认为经过听力刺激后就意味着脑皮层中语言功能已经完善。而我恰恰想指出的是,仅仅是听力刺激并不意味着语言皮层已经准备好。只有当开口说第一个词并得到反馈后,才标志着语言发展的开始。[/quote].

一帘幽梦 2010-12-9 16:02

[quote]原帖由 [i]perfeiti[/i] 于 2010-12-9 15:38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4327&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或者说,听虽然是说话的必须的条件,但一个被捆绑的孩子,只给TA听,无法学会语言。
这个实验很残酷,没有人会去做。
但这能解释我的看法 [/quote].

ccpaging 2010-12-9 16:07

[quote]原帖由 [i]perfeiti[/i] 于 2010-12-9 15:3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4306&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因为ccpage 提出,数学思维在语言之后, ... [/quote]

那我修正下,数学思维可能在语言之后。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三岁之前,我没怎么带过儿子,哪怕是我觉得最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数数,也没法教给孩子。.

perfeiti 2010-12-9 16:32

回复 416#ccpaging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0-12-9 16:46

回复 417#perfeiti 的帖子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个人以为,意义不是很大。
例如,从三岁开始教孩子数数,或者从4-5岁再开始数数,到了接近6岁,也就是上学年龄的时候,两者的差别不是太大。因为从三岁开始教数数的,经常需要等,等他明白数数真正的含义,不是语言上的会或者不会。实际上,我觉得三到五岁的孩子,最好还是去发展他那个年龄应该发展的,如感知、语言、运动等。
陶喆轩在5岁时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课程,这很令我好奇。可惜从来没看见文章说他的爸爸妈妈是怎么教的。不过即使知道也仅仅限于满足好奇心而已,如果要我操作,会觉得风险太大。
(参见:[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32426.htm[/url]).

perfeiti 2010-12-9 16:55

回复 418#ccpaging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ccpaging 2010-12-9 16:59

回复 419#perfeiti 的帖子

不适宜学数学,我指把他当小学生那样给他上算术课,让他系统地学习数学。懂不懂,这个我就吃不准了。
有心的BBMM可以把数学渗透进生活和游戏中,让他去体验和感悟,我的357#贴是按这个思路写的。.

不不园 2010-12-9 17:00

回复 357#ccpaging 的帖子

cc,我不知道是天生数学能力强使孩子爱折纸、擅长折纸,还是多多折纸会促进孩子数学能力发展。这个问题好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倾向于天赋说。数学能力,和音乐、绘画能力一样,个体差异太大了。.

小小老虎 2010-12-9 17:36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2-9 15:2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4264&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没有高见,只有臆测

住读这件事情,在家庭教育的主干已经完成之后进行比较好吧。也是要因人而异的。在孩子敏感的年岁、在孩子价值观的根基还不牢靠的时候,这个是有风险的。当然,只是有风险,不代表都不适合。 ... [/quote]
谢谢水老师,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您的这些考量更多的是基于女孩的成长诉求? 换成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和父母成为亲密朋友的概率大概不高吧?.

ccpaging 2010-12-9 17:44

回复 421#不不园 的帖子

你提的问题很有意思,在3-5岁过程中,哪些游戏和活动是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关的?最近,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不知道蒙台梭利里边有没有?希望熟悉的BBMM来提个醒。
我这倒是有个反面的例子。Alex的表妹今年五岁了,数数不利索,加法好像也不行。后来我发现,不知道谁,教了她一套手势来表示数字1-9,她对数字的认识就始终停留在语言的层面。只能从1加到2,再往上就没法加了,好像她的注意完全集中在控制手指的运动去了。所以,我跟我的爸妈说,一定不要再去强调手势,而是真正用两只手慢慢掰手指头来学习数字,或者让她数糖、黄豆等。
有时,也听到一些BBMM抱怨幼儿园天天游戏,好像没教他们数学。我觉得,这可能是他们错误地希望幼儿园老师能像小学老师那样讲课,以为那才是学习数学,问题可能在于他们没有辨别出游戏中的哪些部分是跟数学有关的。
从现有的游戏中找出数学来,这个事也许我们可以在这个楼里做做,不知道水老师有没兴趣?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9 17:56 编辑 [/i]].

水之形 2010-12-9 19:14

回复 422#小小老虎 的帖子

能不能和儿子成为密友,要看妈妈的思维方式。如果妈妈眼界比较宽的话,同时对于男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兴趣去了解的话,是可以做到的。

有一个我很欣赏的妈妈,她和她的儿子就是密友,但丝毫不影响她儿子的男子汉气概和领导才能。

其实男孩的青春期也是需要父母关爱的。亲子之间亲密的关系和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不矛盾。.

水之形 2010-12-9 19:16

回复 423#ccpaging 的帖子

好啊,一起干吧。

不过我今晚和明天都没空,先看你干。.

小小老虎 2010-12-9 22:31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0-12-9 19:14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513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能不能和儿子成为密友,要看妈妈的思维方式。如果妈妈眼界比较宽的话,同时对于男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兴趣去了解的话,是可以做到的。

有一个我很欣赏的妈妈,她和她的儿子就是密友,但丝毫不影响她儿子的男子汉 ... [/quote]
真佩服这位魅力妈妈,可惜身边没有这样的仿例可以研习。
男孩的青春期自然是少不了父母的关爱,但怎样关爱更有效呢? 前面看到您写的“。。。不能缩短探索的时间、不能简化探索的过程,能力的成长需要时间,能力的成长需要不断地犯错。同时,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在不断地犯错中,孩子心性的磨砺也得到提高。。。”这段话时,心有戚戚地联想到了住宿,虽然您可能指的是对数学学习的感触,但是否也可沿用到孩子自身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呢?放是不是意味着更从容的收呢?再者,独生子女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家庭教育必有无能为力之处,家长竭力营造也只能是仿真,无法完全取代小伙伴的角色和他们的游戏规则,那住宿是不是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憾,让孩子的心智发展更健全点呢?

[[i] 本帖最后由 小小老虎 于 2010-12-9 23:39 编辑 [/i]].

ccpaging 2010-12-10 00:05

回复 426#小小老虎 的帖子

插一句哈,说错莫怪。

是否住宿,首先要看年龄的,小学阶段的同学对爸爸妈妈在感情上的依赖度非常高,往往不太能够或者说知道如何信任他人,如何辨别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也无法做出理智聪明的应对。小学住宿,需要有人代替爸爸妈妈的角色,这几乎是不太可能有人能够担当的。

孩子自身的发展完善,在小学的阶段,相当于学习走路,放手让他走肯定是必要的,看护、保障其安全也是责任的一部分。而且,我觉得,在这个阶段,父母不完全是在付出和负责任,真正融入其中,思考于其中,对父母也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满怀信心走向未来的过程。所以,养育子女是父母人生的一部分,我觉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按理说,学校应该担当起模拟社会角色,现实是这不被大多数学校所重视,或者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有失偏颇。做父母的,其实也只能想各种办法,在家庭时间里边予以弥补。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不太希望有太多家庭作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不不园 2010-12-10 00:07

回复 423#ccpaging 的帖子

cc,据我观察(不好意思,只有身边的样本),应该是天赋数学能力强的孩子,会对折纸、搭l立体积木等游戏格外感兴趣,而且也学得快、表现得好,然后,这些活动又潜移默化地对数学学习起促进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我的好朋友,女生里算是数理强人的,打小就爱折纸。

换言之,一个在数学方面不太有天分的孩子,给他一堆IQ CAR、魔方魔棍之类的号称开法数学思维的玩具或者教具,可就是很难擦出火花来,我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怎么开发呀?开采石油,都得先勘探地底下到底有没有,人的所谓能力开发,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ccpaging 2010-12-10 00:19

回复 428#不不园 的帖子

前期可能会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因BBMM喜好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氛围。像007他们家里,各种小说很多,007又喜欢阅读,那么11可能就会更多地显现出文学上的天赋。在我们家,早就把积木、拼图、折纸的书买好了,数学书也多,Alex 还不会玩的时候,我玩给他看,那么 Alex 会有更大的机会喜欢这些。当然,BBMM平时的谈话、喜好、对人对事的态度,也在影响着孩子。事实上,有了 Alex,我就改变了很多。

并不否认天分,但我大概是个实用主义,研究不明白的问题索性就搁置起来,专注于能研究的问题。.

sask 2010-12-10 01:05

[quote]原帖由 [i]不不园[/i] 于 2010-12-10 00:07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6042&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怎么开发呀?开采石油,都得先勘探地底下到底有没有,人的所谓能力开发,不也是这个道理吗?[/quote]

幸好人的能力不像石油,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一般能力,人人都有,只是强弱不同罢了。天分,指的大概是个人的起点吧?

如果是这样,应该就有提高能力的可能吧?

至于数学天分的表现形式,我也来贡献一点我身边的例子:有个我们都觉得很有天分的孩子,的确是动手形的,空间感极强。 另一个不爱动手的,逻辑思考很强,学习数学也很快,因为他归纳能力强,当然有关空间的题目他就相对较弱。

对于第二个孩子,大人可能就需要因材施教,引导他用他的理解方法来学习,用无形来了解有形吧?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懂精确的专门用语,大家将就着看吧。:P.

sask 2010-12-10 01:34

[quote]原帖由 [i]不不园[/i] 于 2010-12-9 17:0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4733&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倾向于天赋说。数学能力,和音乐、绘画能力一样,个体差异太大了。 [/quote]
我赞同这点,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不过作为父母,我们才不要被这个击倒里!

加强孩子的弱处,也很有成就感的哦。我把有轻微自闭症状的儿子,拉拔到现在,他在小孩群中还是显得有点气质不同的。可是昨晚,他说:“妈妈,其实我很想有个妹妹,因为这样我可以比较了解女孩子。”哎呀!我觉得我十年的用心连本带利赚回来了!:loveliness:.

不二周助 2010-12-10 02:14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2-10 00:1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6051&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前期可能会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因BBMM喜好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的氛围。像007他们家里,各种小说很多,007又喜欢阅读,那么11可能就会更多地显现出文学上的天赋。在我们家,早就把积木、拼图、折纸的书买好了,数学 ... [/quote]
同意这个。

早期开发很重要。.

perfeiti 2010-12-10 09:19

回复 428#不不园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perfeiti 2010-12-10 09:26

回复 431#sask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小小老虎 2010-12-10 09:47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12-10 00:0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6038&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插一句哈,说错莫怪。

是否住宿,首先要看年龄的,小学阶段的同学对爸爸妈妈在感情上的依赖度非常高,往往不太能够或者说知道如何信任他人,如何辨别别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也无法做出理智聪明的应对。小学住 ... [/quote]
谢谢,也真想听听BB们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呢,以你们自身的成长体验谈可能更有比照。
您说的没错,我也赞同小学阶段不适宜住宿。另外,我也不建议女孩高中前住宿。但我认为男孩不一样,男孩可以让他们初中阶段就开始住宿。当然会存在风险,但只要父母密切关注,这种风险是否可以认为是可控的,进而总体上是否可以认为利大于弊呢?.

小小程的最爱 2010-12-10 15:55

回复 12#小臭蛋的妈 的帖子

我们家小虾米倒是和你家小臭蛋差不多也 :).

艾米丽娃娃 2010-12-10 16:13

[quote]原帖由 [i]sask[/i] 于 2010-12-10 01:34 发表 [url=http://www.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6078&ptid=4766317][img]http://www.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赞同这点,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不过作为父母,我们才不要被这个击倒里!

加强孩子的弱处,也很有成就感的哦。我把有轻微自闭症状的儿子,拉拔到现在,他在小孩群中还是显得有点气质不同的。可是昨晚,他说:“ ... [/quote]

崇敬!我也献花!那就给他生个妹妹或弟弟吧,会不会让他成长得更快?.

小臭蛋的妈 2010-12-10 18:43

回复 436#小小程的最爱 的帖子

握握手[tt23].

sask 2010-12-11 02:41

[quote]原帖由 [i]艾米丽娃娃[/i] 于 2010-12-10 16:13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8942&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那就给他生个妹妹或弟弟吧,会不会让他成长得更快? [/quote]
他有个比他小四岁的弟弟,比较熟的朋友都是男孩,他大概觉得女孩比较难捉摸吧?

在社交方面,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尽量给他安排较有利的环境而已。上中学后,父母就不再是主导了。.

一帘幽梦 2010-12-11 11:50

[quote]原帖由 [i]perfeiti[/i] 于 2010-12-9 16:5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884714&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收工,过期 [/quote]
上个厕所,删了个帖子,喝口水,删了个帖子,不够厚道哇。.

ccpaging 2010-12-11 11:54

回复 425#水之形 的帖子

恭喜水老师挂星。.

一帘幽梦 2010-12-11 11:55

恭喜水老师挂星。.

金牛猴宝 2010-12-11 14:46

恭喜水老师挂星,实至名归。.

perfeiti 2010-12-11 14:58

回复 440#一帘幽梦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一帘幽梦 2010-12-11 15:16

回复 444#perfeiti 的帖子

删了这么多帖子,我就拍了两张照,失去了学习的机会:L :L :L.

perfeiti 2010-12-11 15:35

回复 445#一帘幽梦 的帖子

*** 该贴被屏蔽 ***

水之形 2010-12-11 15:38

回复 441#ccpaging 的帖子 & 一帘幽梦 & 金牛猴宝

感谢大家的关心,[em01] 。.

一帘幽梦 2010-12-11 15:44

回复 447#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继续努力!:victory:.

逸妈 2011-2-24 15:52

回复 92#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你写得真好!我仔细地把你的帖子都读了一遍。.

萌萌丫丫妈妈 2011-8-9 13:53

住宿还是应人而已!我家两孩子从小至今基本上我一直带着他们,我们家庭气氛轻松,孩子们有很充分的心灵和生活自由,也跟父母建立了很固定的依恋关系!现在要上小学了,因为离学校有一定距离,单程在20KM左右,我们全家集体讨论,他们两人选择住宿!我儿子已经在学校住宿了一年,我女儿今年马上上一年级也自己要求住宿!一周学校生活四天半,家里生活两天半!他们很好很适应!只要是他们回家的时间,我都一直陪伴他们,觉得一周的爱要在这两天多的时间里弥补给他们!有机会,我都会带他们旅游,参与各种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学校里的时间,他们要自己学会跟同学跟老师相处,有自己完全的个人空间。要自己处理自己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儿子这一年多的住宿生活,感觉进步还是挺大的!.

newnew 2011-8-10 00:57

孩子的成长如春笋拔节,容不得片刻的彷徨和等待,怎么办呢?自认无能嘛?伸长脖子羡慕别国的教育嘛?如果这样,那么未战而言败,真的是低人一等了!中国的文明得以传承几千年,在于生生不息的教育。以前因为文化传播的限制,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文盲的限制,那些好的教育模式都是局限在士大夫精英阶层中传承。现在有了互联网,有图书馆,有发达的出版业,大部分人不是文盲,买书的钱都大多能够承担,局面和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观。纵然在目前比较死板的教育环境下,一个普通人家的父母在家里就可以在教育孩子这件工作上有所作为。

深有同感啊。Mark下,明天仔细学习.

zhudatou 2011-8-10 14:21

水老师有微博吗? 让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受到指教..

ccpaging 2011-8-10 16:52

孩子长大了,还有、、、

平常心
不抱怨,不比较,而是以接受现状的心态,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保持交流与对话
教育能起作用,首要条件是BBMM与孩子的关系和谐,简言之,能说上话,至少其中有一个能做到这一点。.

云中继续漫步 2011-8-12 16:23

先记号下,找到水老师那个高兴啊。.

钊元妈妈 2011-8-13 13:31

继续等待水老师。.

H爸 2011-8-13 15:39

请小水继续。伸长脖子等——.

畅宝儿妈妈 2011-8-13 17:51

一个下午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水老师阐述着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心里很是佩服!女儿见状也凑过来看看,我就着水老师的观点和小朋友探讨了一下,女儿很兴奋地说"我要献花!"。希望水老师尽快继续呀,大家都等着呢!.

水之形 2011-8-13 23:32

等啥呀,我都不明白[:sz22:] 。没打算再开新帖。

见到老朋友们很高兴,以后遇到有趣的话题,一起聊。.

tigeralph 2011-8-15 21:43

初上论坛,看到此贴,很受启发。.

嗲虫妈 2011-8-18 10:03

半年不见,水老师的精华贴依旧触人心际,顶起来.

yyx0630 2011-8-20 13:02

好贴,很受启发 顶!.

rrjmm 2011-8-20 22:19

[quote]原帖由 [i]水之形[/i] 于 2011-8-13 23:3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09989&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等啥呀,我都不明白[:sz22:] 。没打算再开新帖。

见到老朋友们很高兴,以后遇到有趣的话题,一起聊。 [/quote]
小水,你好!
很有感与你关于“善行”的那段阐述,对中年人也是教育。
我最近在经历“善行能力丧失”,有些纠结。
是这样的:
我在公司一直属于在专业上乐于助人的员工,工作上帮人一把也算是善行吧,
我享受这种善行,大家也习惯我的状态。
近两年公司业务陡增,加班任务越来越重,
我的人生观是抵触加班的,(与善心没有什么关系)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少加班,少拿钱,心安理得。
我和大家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的专业能力强却拿不出业余时间;
别人虽能加班,在专业上需要我帮助,
而我在加班时间是缺位的,
很多年轻人任务量非常大,已经连续加班多日,如果我能加班帮他们一把会减轻他们负担,而我真是抵触加班,
似乎,至少在别人看来“某前辈不像之前那么乐于助人了”
我也觉着自己是“善行能力丧失”,
不是不关心同事们,而是我太想坚持“业余时间陪家人”这个人生观了,
纠结着
从工作时间从8小时-----到工作时间12小时,人会从善转变为不善了?.

水之形 2011-8-21 22:22

回复 462楼jrmm 的帖子

Jrmm: 谁都不喜欢习惯性的加班,除了工作狂。寻找一个平衡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带带新生辈,同时不要过于勉强自己。

什么都是平衡,寻找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是一门艺术。.

rrjmm 2011-8-21 23:00

回复 463楼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
寻找平衡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打破了原有平衡的之后。
甚至感觉是在失去,“失去”和“不曾拥有”是不一样的,
“失去”是损失,“不曾拥有”没有损失。.

rrjmm 2011-8-21 23:12

回复 463楼水之形 的帖子

毕竟,我没能与大家同甘共苦,心里的滋味不好受。


去加班,滋味也不好受。.

ccpaging 2011-8-22 09:22

[quote]原帖由 [i]jrmm[/i] 于 2011-8-21 23:12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22115&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毕竟,我没能与大家同甘共苦,心里的滋味不好受。


去加班,滋味也不好受。 [/quote]

心中有爱,才能给予他人。心中有幸福,才能感染他人。何必拘泥呢。
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的成长,搀扶下是学不会走路的。
放开些。.

maggiexie 2011-8-22 11:51

进来学习。.

angel020406 2011-8-22 16:04

予孩子信心和决心还有善心,去父母之功利心,眼光放长远,学习了!.

rrjmm 2011-8-22 18:27

回复 466楼ccpaging 的帖子

谢谢你的规劝,
在旺网有很多智慧的头脑,分析问题透彻,让我受益匪浅。
我自己总是糊涂于其中,经常被比我年轻的人开导。
真好!.

小宋的妈妈 2011-8-31 13:19

回复 469楼jrmm 的帖子

我前段时间也有点纠结这个问题,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手把手教年轻人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也是需要有一些担子有一些挫折才能快速成长起来的。
适当地放手,关键的时候稳住大局,也许是更好的善行。.

水之形 2011-9-2 14:27

回复 470楼小宋他娘 的帖子

手把手的教,是不好的。这个我有亲身体会。我自己读研的时候,因为做的课题很新,竞争很激烈,一来没有人愿意教我,二来没有人能教我。吃尽了苦头,挨足了批评。后来摸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设计流程。等到高年级,开始传帮带。我因为自己吃了很多苦,不想师弟、师妹也吃同样的苦,就把流程写出来,做成表格,边上附注里还写上这样设计的理由。

我自认为这样的交代对得起他们。但是事与愿违。一来小朋友觉得这张表格永远躺在硬盘里,随时可以看,所以不在乎;二来,备注里的东西是最重要的,是道明事情原委的,但是小朋友们不重视。因为缺乏足够的失败的教训,小朋友们对于我在备注里强调再三的原因不理解,不重视,以至于不能够独当一面,处理突发性事件。

手把手地教的后果是,认真一点的孩子记下来,但是不会搞清所以然,马虎一点的孩子更不愿听,以为可以随时学。

最好的教育手段就是赋予一个人一个责任,让他们自己摸索着去完成,允许失败,失败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手把手地教,孩子永远不会成长出自己的思考能力——家长都替他们思考完了嘛!.

ccpaging 2011-9-2 19:17

回复 471楼水之形 的帖子

一定要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觉悟。大到工作,小到学习,均如此。

给酒店的服务员做过 IT 系统的培训。不要她们记笔记,我也不讲。就提问题。这个业务是怎么弄的啊?这个业务里边最令人觉得繁琐的是什么?让她们先讲清楚。然后,把计算机系统辅助的部分告诉她们,让她们知道计算机系统在业务流程中的哪个环节如何帮助到她们。这样,临到业务运用了,不用翻笔记,直接就能把 IT 系统用上。

甚至,有时明明见她们做错了,俺也懒得说,只要不会造成大的损失和危险。让她们做,等她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

譬如数学学习同样如此。如果只是把三角形面积公式告诉学生,再详细讲述若干细节,让学生记录下来。等他们做作业时,还是一片茫然,一票又一票的问题,烦死人。因为问题从来都是活的。不如,授人以渔,从封闭图形的大小讲起,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碰到新的问题、新的图形,就用不着麻烦老师了,自己推导了。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9-2 19:22 编辑 [/i]].

水之形 2011-9-3 09:54

回复 472楼ccpaging 的帖子

CC:我们小区有个小朋友把某个思维班给退掉了。原因是进去就做题,对答案,不分析。我不晓得这个是怎么一个学习方式。我比较赞同火车的一个论断,那就是小学数学教材没有大问题,问题是存在于教的方式。通过身边各位妈妈的“言传身教”,我也逐步了解到一些“奥数”题。这些题中的大部分本身没有什么坏处,有的还是很好的思考起点。但是外面教的方式方法是有问题的。有的题整个就是让孩子背答案。比方说有个小孩,学了“思维”之后,问从1加到10,是多少?人家脱口而出55。俺转了转眼睛,再问从1加到9是多少?伊港54[tt28]

再联想到前期一个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是,以目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以目前考核的标准,寒门是很难再出贵子。但是且慢,我们这些有条件让孩子上所谓“好学校”的父母也不要得意,因为这个教育体系教出来的孩子是符合某一选拔标准的,但是这个标准跟日后孩子们生活的社会需求标准是脱节的,不一致的。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这一选拔标准的孩子,也未必是贵子。真正的贵子,还是要靠自己长出来。普通的,必要的经济条件还具备的人家不必妄自菲薄。

这段时间感慨颇多,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被所在城市的一流初中给拒掉,因为没有奥数证书,同时也没有上过系统的英文学习班。但是,我却在他的身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天赋,我预见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升学的不顺利,焉知非福呢?他的问题,以后有空的时候系统地谈一下。.

小小老虎 2011-9-3 20:06

回复 473楼水之形 的帖子

天赋如果没有得到赏识,即使是罕见,也有可能被磨蚀殆尽。期待水老师后文!.

水之形 2011-9-3 20:20

[quote]原帖由 [i]小小老虎[/i] 于 2011-9-3 20:06 发表 [url=http://ww123.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154530&ptid=4766317][img]http://ww123.net/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天赋如果没有得到赏识,即使是罕见,也有可能被磨蚀殆尽。期待水老师后文! [/quote]

不那么突出的天赋,在不恰当的环境容易磨损。但是如岩浆喷薄而出的天赋,终会冲破一切阻碍。.

小小老虎 2011-9-3 20:53

回复 475楼水之形 的帖子

可比天相奇观了,那是地球也挡不住了:victory:
不是一般的好奇了 :lol.

rrjmm 2011-9-3 22:52

回复 473楼水之形 的帖子

期待小水关于这位天才的故事。.

lovelyguoguo妈 2011-9-4 00:03

又看到水老师了!有点小激动哈。.

冬日的阳光 2011-9-4 12:08

回复 34楼水之形 的帖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识人无数;识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是明师,不是名师,是指明白人生宇宙真理的老师).

冬日的阳光 2011-9-4 12:14

回复 471楼水之形 的帖子

古圣贤讲:“易子教之!”这是大智慧哦,现在的妈妈大部分在自己教之,家里经常大呼小叫,每每大家不开心。给儿女太大鸭梨,效果很差,呜呼哀哉。.

冬日的阳光 2011-9-4 12:29

回复 1楼水之形 的帖子

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就是你的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已,今也未闻好学者也!”这里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什么是“学”的真正内涵,即内心 的道德修养也!外在的谋生技能和专业知识是外在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但学的根本是内心的道德修养,就是俗话讲“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易经》中的“厚道载物”,“自强不息”,我们家长要用心去领会。.

hwuhwu 2011-9-4 20:56

收藏.

不不园 2011-9-4 22:44

回复 473楼水之形 的帖子

久违了,先向大侠问声好。

看你这段,想起两年前因为同样的原因,上了一次思维班,我就帮孩子退掉了。今年考小学,出的思维题,同事的孩子(一直坚持在外上了两年)说,平时上课出现过相同的题型。我有过后悔:不该托大。

但每天看见孩子自发地、慢慢地琢磨数字加减、音符长短,看他兴致勃勃地自我教育,又觉得并没有错过什么。

呵呵,往好里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往坏里说:吃不着葡萄葡萄酸。

终究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ccpaging 2011-9-5 00:03

回复 483楼不不园 的帖子

释然了哇?准备抽空把你在瞄瞄网上的帖子,转到旺旺的亲子数学社。.

家有考王 2011-9-5 02:09

再次爬楼,很有感触。
谢谢水老师的好贴。.

水之形 2011-9-5 08:56

回复 485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考爸,多谢理解。说实话,随着孩子逐步走进体制内教育,能够理解并坚持长远教育目标的朋友越来越少。随着这几年学龄孩子的数量稳步增长,升学环境越发恶劣,这种理念的坚持就越发不易。

你的孩子已经快要完成所有的学院派的教育了,走到了学院派的顶端,回顾来路,是会有一个全局观的。

在这个全局观的统领下,应当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感悟,可以看到我们目前的一些教育目标是短浅的。越来越感到古人对于“立志”的重视是有道理的。.

水之形 2011-9-5 09:02

回复 483楼不不园 的帖子

事实上,让孩子在学前班就卷入惨烈的竞争,这样的教育环境就令人发指。但是目前上海的状况是,有一批所谓的“好学校”,剩下一大批,就是所谓的“民工学校”。 中间层次的学校,无论是从建设上还是从宣传上而言,都是滞后的。其实中间层次的学校,只要能把基础教扎实,校园风气正常,是最利于孩子成长的。人的生长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小社会环境,诚如CC说的那样,应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各种背景的家长都有,才会营造一个利于孩子成长的小环境。.

家有考王 2011-9-5 09:07

回复 486楼水之形 的帖子

是的。
我在那个养心殿的帖子里说过,不要在意孩子跑得有多快、而要看他能跑的多远,家长牵着走、背着走是走不远的(大意)。.

水之形 2011-9-5 09:21

我的这个朋友的孩子,他的出众之处在哪里呢?在于他的深度思维,对社会、人生的深度思维。

他传给我的中文历史评论,经常有一万字的篇幅。从结构和深度来看,一个文科大学毕业生能写成这样已是不易,他不过是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写成的。即使是在他要参加初中入学选拔的考试之前一个月,他仍旧没有放弃思考和写作。经常写到深夜。需要求妈妈允许他写。他反复精读经典,有一天,他跟我说;:“水阿姨,我觉得司马迁的《史记》上有错误的东西,有些时间和地点前后有矛盾的地方,我得找本其他的历史书来看看。”这是分析阅读,是大学乃至研究生的教育内容,他通过自发的兴趣已经掌握了。

他没有系统地上过英文学习班。在今年三月份,我陪他妈买了大概三千多元的英文书,截止八月份,除了两本百科全书,小朋友差不多全部读完。因为思考深度、因为写作习惯,小朋友去美国旅游的半个月里,每两天给我发一屏半的英文游记,每天在辛苦的旅游之后写到深夜,从自然景观写到美国历史人物。文法上有错误,有的表述也是中式英语,但是他的不可遏制的写作热情,使得他回来之后开始主攻新概念2,主动地通过学习来规范自己的表达。

他的数学,课内的学得很扎实,举一反三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课外的技巧性训练,是拿不到竞赛奖的。但是以他的基础,我认为,即使他以后从事理工科的研究,这个基础并不拖他后腿。

不可遏制地写作,这是什么表现?证明这个孩子有思考的热情、有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在写作中实现自己的中英文表达能力。

我们旺旺上的番茄小一哥已经出书了,我替他感到非常的高兴。我说的这个孩子,在文史上的深度,堪比小一哥在绘画上的成绩。这个孩子读的就是一般的学校,据说上课还经常有小朋友跑来跑去,还有些小朋友,先天不足,需要吃药。这个孩子在小学三四年级我都没觉得他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只是他的妈妈把他的习惯弄得很好,对时间的控制力很强。

他妈妈就是我在本楼的第53层“决心”那一节里提到的那个喜欢说“没问题”的妈妈。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1-9-5 09:49 编辑 [/i]].

水之形 2011-9-5 09:38

我形容的如“岩浆喷发”的天赋,其实不是指记忆有多快、逻辑有多清晰,而是指热情。

任何一个孩子,找对了自己的方向,父母没有要求一棵橘子树非得结出苹果的话,他的热情就是势不可挡。升学的挫折对于这个孩子是有的,他有过一点失落,写过升学的感悟。但是他的深度思维习惯把他个人的升学挫折变成他对中国教育体系思考的热情,他还写了一篇长文来跟我讨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有了热情的牵引,孩子就可以通过自发地阅读经典而向各行各业的大家学习,而不是拘泥于升学所圈定的范围。

[[i]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1-9-5 09:45 编辑 [/i]].

水之形 2011-9-5 09:48

回复 48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思考的热情和能力,是教育中的智育的终极目标。

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如果每一步紧盯升学要求的话,每一点都要满足“一流学校”的要求的话,是会磨损思考的热情的,从而长不出思考的能力。.

ccpaging 2011-9-5 11:12

回复 490楼水之形 的帖子

对这样的孩子而言,名初中不重要了。反而,不进名初中,不被“名”校之名所累(指名校为名而让学生参加各种功利性目的的竞赛),对孩子来说更好。在学业上,他所需要的只是一张静静的书桌,书,以及经常性的独处。当然,平时跟同学的各种交往必不可少,这是学业之外的成长所需要的。.

不不园 2011-9-5 12:24

回复 484楼ccpaging 的帖子

呵呵,一时的纠结,幸亏有你的开解。可是,我也反省,因为自己实在怵数学,就真的在这方面放养孩子了。说来难为情,我买过小学一年级的奥数书,可一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字(排版问题),我的脑袋就先大了,结果一次也没拿出来给他看过。

现在开始,我要好好领会亲子数学社高楼的精髓,跟着孩子从头学数学,看看到底能不能把我这个花岗岩脑袋给学明白(为嘛我算24点飞快,可一看见鸡兔同笼、两车想向而行就哆嗦呢?).

不不园 2011-9-5 12:42

回复 489楼水之形 的帖子

明白你的比喻,热情高涨,确实就如岩浆喷发,也就是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全身的每个毛孔都张开,兴奋地吸收知识,融会贯通。

不过,现实也很无奈。我的高中同学,毕业于交大,现在是外企技术部门的头儿。有次聊天,说起用到现在最称心的部下,是个大专生,比很多名校毕业生都思路清晰。但我追问:以他的学历,能进你的公司吗?答曰:不可能。是朋友介绍,给了面试机会,才发现了这块宝。.

ccpaging 2011-9-5 14:07

回复 494楼不不园 的帖子

好的人才,进了大学,应该以老板作为培养目标。不要试图去寄人篱下。从社会责任来说,也是如此。这么厉害的人才,他的义务是带领那些不够厉害的为社会创造财富,而不是只顾自己。.

水之形 2011-9-5 16:00

我说的这个孩子,他的舅舅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产物。他舅舅从小一直成绩优异,父母很疼爱,以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财经大学。但是因为成长的年纪不能有时间了解自己,没有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结果工作之后失去了努力的动力。这个孩子的妈妈吸取自己弟弟的失败教训,从维护孩子求知热情的角度不断地做工作,有些地方也很值得我学习。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明智的且内心强大的妈妈,保护他的成长空间。.

sereslee 2011-9-5 23:34

一直上了水老师的课,来占个位子,接着看:).

悠优 2011-9-6 11:46

回复 489楼水之形 的帖子

小学毕业的孩子写成的万字文,我对其内容有强烈的好奇。
从楼主的描写,他的确是很有天赋,有思想的人。.

小小老虎 2011-9-6 13:10

回复 489楼水之形 的帖子

领略到了你说的犹如 “岩浆喷发“的境指,这让”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的语境相形失色。
很想听听您说的”对时间的控制力很强“的进一步分解,或者是说和孩子内在成功嬗变的关联是如何的?.

ccpaging 2011-9-7 10:20

回复 489楼水之形 的帖子

Alex从三年级开始写数学论文的。在今年的这个四升五的暑假里,亲子数学社讨论了动车追尾事故,Alex写了两篇相关的文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让我们开始干吧!——谈中国普通家庭的教育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