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陶行知--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

旺旺她爸 2010-7-30 07:52

陶行知--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

[b]身平介绍:[/b]
[url]http://www.hudong.com/wiki/%E9%99%B6%E8%A1%8C%E7%9F%A5[/url]
[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6132.htm[/url]

[b]主要理论:[/b]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b]摘录一段:[/b]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末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它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赛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可见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何须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尔(Pascal)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b]讨论:[/b]
他原名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有意思的是王阳明本来的说法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正好跟他的说法想法,所以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你觉得是先行后知呢还是先知后行?

[[i] 本帖最后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30 07:55 编辑 [/i]].

旺旺她爸 2010-7-30 07:59

名言警句

自我警醒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16、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
教书育人

  1.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为人师表

  1.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因材施教

  1.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学方法

  1.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成功教育

  1.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启发式教学

  1.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2.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创新与实践

  1.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3.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4.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养成性教育

  1.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2.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3.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burninglife 2010-7-30 10:11

回复 1#旺旺她爸 的帖子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认识的二次飞跃解释得很清楚。.

旺旺她爸 2010-7-30 10:13

回复 3#burninglife 的帖子

是先实践再理论然后再实践吗?
还是:知-行-知?.

burninglife 2010-7-30 10:20

回复 4#旺旺她爸 的帖子

(1)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2)要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样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4)实现这一次飞跃的重大意义是: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有区别的。第一次飞跃主要是认识世界,第二次飞跃主要是改造世界。
(6)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第一次飞跃是第二次飞跃的准备,第二次飞跃是第一次飞跃的归宿。

PS. WB当年没上过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课?.

上海汤包 2010-7-30 10:44

[quote]原帖由 [i]burninglife[/i] 于 2010-7-30 10:2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361330&ptid=4742746][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1)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2)要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 [/quote]
马克思的唯物论是自创的,他的辩证法是剪刀加浆糊,几乎全复制黑格尔的辩证法。
PS:LD最近好像吃错药了。.

burninglife 2010-7-30 10:53

回复 6#上海汤包 的帖子

PS:LD最近好像吃错药了。[em03] 穷钻牛角尖。.

旺旺她爸 2010-7-30 11:04

回复 5#burninglife 的帖子

正常成年人探知世界的过程是你写的那样的。
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孩子,孩子在最初受教育的阶段是没有那么多获得“感性材料”的机会的,他们接触学习的多是前人留下的经验,更多的是“理性材料”,而且我们现在的教育,几乎完全是以“理性材料”为基础的,严重脱离现实实践,那这样的教育是否有助于孩子学习探知世界的方法呢?

PS:不是吃错药,只不过我觉得讨论教育要比管理论坛有趣得多。.

上海汤包 2010-7-30 11:08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
陶行知先生,他的雕像矗立在小儿校园的一角。在他铜像底座上镌刻着他对师德的高度概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几次在他的格言前伫足,感受他的教育理念和人格力量。“行”和“知”之间的关系在旺网出现前,在孔子那年代就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陶行知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因为他那“教育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理念,是因为他把原来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深刻的道理用人民群众能理解接受的朴素的文字表达出来,用来推广教育、普及文化。
而旺爸你老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这就是你区别与教育先哲最根本的地方。
回家好好看看书。.

旺旺她爸 2010-7-30 11:19

回复 9#上海汤包 的帖子

介绍陶行知只不过是为了引出我的问题,你虽然也说了那么多,但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我看了书,我查了网站,我没有得到答案,所以我提问。
如果你觉得你有答案,欢迎赐教,如果你觉得不屑赐教,欢迎绕道。.

ccpaging 2010-7-30 11:23

光是形而上得讨论教育理论,一个比一个说得漂亮。书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力行。
给大家一道数学题,目标对象是三年级,大家备备课,看看怎么教,把理论用于实践,如何?.

yingjie1018 2010-7-30 11:24

若能先“知”的话,10个孩子有10个爬回妈妈的肚子里去了,哈哈~  。

只能麻而搁之先“行”在先,

等“知”了,才发现回不去了,

只好轮回吧~.

上海汤包 2010-7-30 11:25

回复 10#旺旺她爸 的帖子

难道我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行知先生对“行”和“知”之间关系的解释。
如果连这句话你都理解不了,
那我绕道去,
因为认知是有层次的,
不在同一层面上,
很难解释清楚。.

旺旺她爸 2010-7-30 11:27

回复 13#上海汤包 的帖子

这句话什么意思我当然理解,可是我的问题是王阳明本来的说法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正好跟他的说法相反,所以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你觉得是先行后知呢还是先知后行?.

burninglife 2010-7-30 11:31

回复 8#旺旺她爸 的帖子

我们现在的教育,几乎完全是以“理性材料”为基础的,严重脱离现实实践,

不至于吧。反正我看小儿的数学书,觉得生活感很强,比如,买东西或者出去玩怎么算钱,出门走什么线路啥的。语文英语也挺生活化的。再学上去,涉及物理化学的,不都配有实验课的么(再说,现在青少年活动基地很多,让他们充分体验的机会很丰富)

书本是前人实践的经验总结。

如果书本内容离孩子的生活(实践)太远,他们就无法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内容,相反,书中内容让他们在具体生活中得到直接感受的话,就会认识得深刻得多,这就是为什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参与,多体验,反对死读书的道理。如果个体偏废实践,只会死认书本的理论,那只是个体的问题而已。.

上海汤包 2010-7-30 11:35

回复 14#旺旺她爸 的帖子

外婆,
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有局限,所以陶行知先生批判地继承下来,并且融入了现代教育理念,用来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
你不觉得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更为科学吗?
绕道绕道,
It's enough.
See you..

旺旺她爸 2010-7-30 11:41

回复 15#burninglife 的帖子

生活感强不表示它就是“感性材料”了,写在书上的任何东西都只能是“理性材料”。自己不去实践,最多只能达到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就以算钱为例:如果组织学生开跳蚤市场自己交易,那就是感性的。而做一百道买卖题,它仍然只能属于“理性材料”。

物理化学实验,是感性材料,但这个也是要等初高中才能接触到的,小学里基本上不存在。.

burninglife 2010-7-30 11:44

回复 14#旺旺她爸 的帖子

干吗非把行和知割裂成二个独成一体的行为?

行不就是一种感知吗?“知”不就是为了行而去知(了解,学习)的吗?它们本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在一个个循环中螺旋上升(认识逐步提高,干得也越来越漂亮)。.

旺旺她爸 2010-7-30 11:49

回复 16#上海汤包 的帖子

“科学”是不能“觉得”的,需要严密的证明。但你没有提供严密的证明,所以无法说服我。


另外顺便贴一下知先行后的相关资料:
  知先行后
  中国北宋程颐提出的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它片面强调知对行的指导作用,否认行是知的基础和来源。程颐说:“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颜子所好何学论》)。他认为应该始终把认识封建道德义理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了知,行是自然而然的。他举例说,譬如有人要去京师,必须知道出什么门,走什么路,否则便去不了。于是得出结论:“须是识在所行之先”,“知了方行得”。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学问不外乎致知、力行两件事。他经常知行并提,强调两者不可偏废。但要究问知行先后,他则说“当以致知为先”。他认为《大学》先讲“格物、致知”,然后才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先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才讲“笃行”,都是教以知先行后的次序,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程朱竭力反对“只说践履,不务穷理”。程颐说:“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岂有不能行?”朱熹也说:“义理不明,如何践履?今人多教人践履,皆是自立标致去教人。”南宋的陆九渊亦主知先行后说。这种理论受到明末清初王夫之、颜元等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批评。.

burninglife 2010-7-30 11:51

回复 17#旺旺她爸 的帖子

额滴神!

学校里虽然没有开设您的实践课程“跳蚤市场”,但出于培养爱心的义卖活动也是不少的好吧,义卖难道不是他们算钱的实践机会?另外,您在家难道从不给孩子机会自己买东西的吗?不要忘了学校学的内容都是为生活服务的,生活是大课堂,干吗非得在学校开跳蚤市场才算实践呢?.

ccpaging 2010-7-30 11:57

回复 18#burninglife 的帖子

同意。“行”是鸡,“知”是蛋。“行”与“知”的关系,可以鸡与蛋的关系来解释。这种关系里边,既有先知还是先行的争论,也有进化和变异的统一。这是我的看法。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1:59 编辑 [/i]].

旺旺她爸 2010-7-30 11:58

回复 20#burninglife 的帖子

义卖当然是实践的机会,可是在实践前,你是不是要告诉他这个钱该怎么算的呢?
这个告诉的过程是不是一个先“使其知”的过程呢?.

ccpaging 2010-7-30 12:00

回复 22#旺旺她爸 的帖子

当你告诉他钱怎么算之前,他要有数数的行。.

旺旺她爸 2010-7-30 12:03

回复 21#ccpaging 的帖子

我认为蛋与鸡的关系在这里不适用。
人类认知的最初必然是先有“行”的。也就是很明确的(按你的比喻)先有的鸡。

但是我现在想要讨论的是在我们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先“使其知”还是先“令其行”?.

旺旺她爸 2010-7-30 12:04

回复 23#ccpaging 的帖子

当他要有数数的行之前,你先要告诉他有数这个知。.

ccpaging 2010-7-30 12:12

回复 25#旺旺她爸 的帖子

在告诉他数这个知前,还是有行的。比如,他正在玩几个玩具熊,你拿走一个,他就哭了。.

上海汤包 2010-7-30 12:38

[quote]原帖由 [i]旺旺她爸[/i] 于 2010-7-30 11:49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361939&ptid=4742746][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科学”是不能“觉得”的,需要严密的证明。但你没有提供严密的证明,所以无法说服我。


另外顺便贴一下知先行后的相关资料:
  知先行后
  中国北宋程颐提出的关于知行关系的学说。它片面强调知对行的指 ... [/quote]
吃力,证明一道几何题,本不想和你缠下去了,想想还是给出证明了以后再闪,不指望说服你,只是做到有始有终。
证明:
任何理论有它的产生背景,能被统治者推崇,扬名立万,是因为能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程颐、朱熹他们的唯心主义思想无疑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所利用,人生而有贵贱,世袭的地位和教育不容质疑。所以,大地主阶级的永远是知道的比贫苦百姓多,因为,先知,而后行。如果没有钱,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只能安分守己地被统治和剥削。造反,无疑是早死晚死、怎么死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看到这些,这个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人是平等的,无产阶级争取自由,无论已经行了多少路,都可以开始学习,在任何放下生产工具的地方。过去的实践饱含着知识,通过学习,使认识达到更高的高度。教育是全民族的,而不是少数人、有钱人的特权。所以他认为实践(行)在先,认知在后,通过学习改变个人、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而不听命于任何人。
你,旺爸,成长在红旗下,今天,公开质疑无产阶级教育家的思想,倒退40年,都已经经死几遍了。
                  证明结束.

旺旺她爸 2010-7-30 12:43

回复 26#ccpaging 的帖子

这个是多与少的概念,人类从多与少的概念发展进化到数字比较,其实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如果是寻根溯源的话,最终肯定是归结到“行”的,这点毫无疑问。
但如果只探讨孩子个体的教育,那么肯定是必须先“使其知”,否则的话一个孩子怎么可能重走人类从多少概念进化到数字的过程?不告诉他数的概念,就算再哭,也没办法数数字。.

ccpaging 2010-7-30 12:53

一个孩子怎么可能重走人类从多少概念进化到数字的过程?
孩子数学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数学认知发展过程的缩影。为什么孩子的数学认知发展过程比较快呢?我认为,这是老师或者担负启蒙教育的BBMM的作用,学校中别的同学也可以起到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引导也可以是刺激,由于这些作用是在已知的人类数学认知发展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孩子的发展更快。

仍然继续前例:
孩子他正在玩几个玩具熊,爸爸故意拿走一个藏了起来,他就哭了。
妈妈:宝宝为什么哭啊?
宝宝:玩具熊少了。
妈妈:是谁拿走了啊?
宝宝:爸爸。
妈妈:爸爸坏,拿了宝宝的玩具熊。
宝宝又哭大声了、、、
妈妈:爸爸拿走了几个玩具熊啊?
宝宝不哭了,看着爸爸妈妈。
爸爸:爸爸拿走了一个玩具熊。
爸爸一边把玩具换给宝宝,一边说:“一个玩具熊,还给宝宝。”
宝宝伸手接,抓住了玩具。爸爸不松手,继续问:“爸爸还给宝宝几个玩具熊啊?”
宝宝:一个。
爸爸松手了。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3:08 编辑 [/i]].

旺旺她爸 2010-7-30 13:03

回复 27#上海汤包 的帖子

对于你的证明,我只能用“哭笑不得”四个字来回复,以后还是请绕道吧。.

ccpaging 2010-7-30 13:07

回复 30#旺旺她爸 的帖子

我反对旺爸这么说,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对不对是要另论,不能劝别人绕道。.

旺旺她爸 2010-7-30 13:18

回复 29#ccpaging 的帖子

你的这个例子中,教孩子获得“一”这个数字的概念,首先是建立在整个人类对数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当父亲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使其知”。
当父亲让孩子重复“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令其行”。
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并不能保证孩子已经正确获得了“一”的概念。
这样的过程可能要重复很多次,孩子才能最终得到正确的“一”的概念。
但是这个概念必须先建立在“知”的基础上。
如果父亲一直称其为“十个”,那么孩子最终会获得的就是一个“十”的概念。很显然这种情况下孩子最终得到的“知”是错误的。.

上海汤包 2010-7-30 13:18

[quote]原帖由 [i]ccpaging[/i] 于 2010-7-30 13:07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362387&ptid=4742746][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我反对旺爸这么说,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对不对是要另论,不能劝别人绕道。 [/quote]
我绕我绕,[em16] ,放老大一条生路。[em06] [em06] [em06].

旺旺她爸 2010-7-30 13:23

回复 31#ccpaging 的帖子

他以为对,我以为错,我自认无法说服他,他也无法说服我。可这个帖子是我开的,等于是我在走我的道,除了请他绕道以外难道还有别的途径?难不成还要我来让道?.

上海汤包 2010-7-30 13:27

回复 34#旺旺她爸 的帖子

大哥,我绕了还不行,你要我咋说,观点不同很正常呀。
           ——你的汤包.

burninglife 2010-7-30 13:31

[quote]原帖由 [i]上海汤包[/i] 于 2010-7-30 12:38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362191&ptid=4742746][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吃力----

看来WB不会是学理工科的。.

ccpaging 2010-7-30 13:53

回复 32#旺旺她爸 的帖子

你的这个例子中,教孩子获得“一”这个数字的概念,首先是建立在整个人类对数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当父亲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使其知”。
当父亲让孩子重复“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令其行”。
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并不能保证孩子已经正确获得了“一”的概念。
这样的过程可能要重复很多次,孩子才能最终得到正确的“一”的概念。
-------------------
答:同意。

但是这个概念必须先建立在“知”的基础上。
如果父亲一直称其为“十个”,那么孩子最终会获得的就是一个“十”的概念。很显然这种情况下孩子最终得到的“知”是错误的。
-------------------
答:不同意。

抛开语义或者符号的东西,十个跟一个是有很大区别的,十个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一个不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了,再减就没了。也就是说不管父亲是不是教孩子这个是一个,那个是十个,孩子的“行”都给他一正确的“一”的概念,不会把“一”跟“十”搞混淆。换句话说,孩子在通过行建立“一”的概念时,爸爸的“知”不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爸爸的“知”,广而言之,人类的“知”。因为这些“知”通过合适的方式可以加速孩子建立“一”的概念。.

混凝土 2010-7-30 14:10

以我观察所得, 孩子最初都是先行而后知的, 累积了一定经验之后, 就学会了先知而后行, 省得碰太多钉子。这个顺序很关键, 是学习效率的体现。.

burninglife 2010-7-30 14:20

回复 32#旺旺她爸 的帖子

当父亲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的时候,他是在“使其知”。-----
这是提前教育的状况。如果不是急着早教,随着他一天天长大,自然会在生活中看到,感知(也就是实践)到什么是1,2,3这些内容(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

如果父亲一直称其为“十个”,那么孩子最终会获得的就是一个“十”的概念。很显然这种情况下孩子最终得到的“知”是错误的。-----
没错。理论不完全都是正确的,充其量只是前人知识的总结。到底对还是不对还是部分正确,抑或是有条件地成立,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过,对于当前比较成熟的学生课本来说,楞把十说成一这样的谬论应该还是极少的。[em07]

理论是实践的浓缩,使其知的过程也就是在认识上感知前人走过的道路,吸取经验教训或者认识科学道理的过程,也是行的一种。知行一体,犹如灵与肉是一体的一样。.

旺旺她爸 2010-7-30 14:37

回复 37#ccpaging 的帖子

抛开语义或者符号的东西,十个跟一个是有很大区别的,十个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一个不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了,再减就没了。也就是说不管父亲是不是教孩子这个是一个,那个是十个,孩子的“行”都给他一正确的“一”的概念,不会把“一”跟“十”搞混淆。换句话说,孩子在通过行建立“一”的概念时,爸爸的“知”不是必要的。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爸爸的“知”,广而言之,人类的“知”。因为这些“知”通过合适的方式可以加速孩子建立“一”的概念。
==================================================
怎么可以抛开语义和符号呢?我们传达知识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文字啊。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的“知”是直接同过语言来传达给孩子的。如果父亲的“知”是错的,那传达给孩子的“知”必然是错的,而且孩子不可能从这种传达和基于这个“知”而产生的“行”中获得正确的“知”。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是独立地建立“一”的概念时,爸爸的“知”是不必要的,但是当他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爸爸的“知”)来建立这个概念时,爸爸的“知”就很重要了。显然他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否则的话他就不得不重走人类发明数字的进程,这是不可能的。.

ccpaging 2010-7-30 15:02

抛开语义或者符号的东西,十个跟一个是有很大区别的,十个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一个不可以继续减少下去了,再减就没了。
------------------------------------------------------------------------
怎么可以抛开语义和符号呢?我们传达知识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文字啊。
===============================
答:抛开语义或者符号是指我举例讨论中“一”是数学的概念,而非语言和符号。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把教数学和教语言混淆起来。不过,从这一点来说,我的例子不够好,仍然容易混淆。发生这种混淆,我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启蒙本身不是界限清晰的(可以把我的这个说法认为是托词);二是我的表达能力还不行。

为了继续说明这个例子,我查了1的定义:
[url]http://zh.wikipedia.org/zh-cn/1[/url]
1(一)是0与2之间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奇数。

假设这个对1的定义是合适的,那么这就是他人对“一”的“知”。显然,对幼儿来说,我们只能通过使其“行”从而使其“知”,这是他知对幼儿启蒙的作用方式。说到这里,我从“他知”联想到“自知”,我这说的自知,指自觉自悟。
我以为,幼儿在理解“一”的概念时,是“他知”、“自知”以及“行”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没有“他知”,幼儿仍然可以通过行和自知独立建立“一”的正确概念,如再少一个就没有了。甚至我相信,大部分的幼儿可以通过行和自知独立建立“一”的概念中更复杂的部分,如“一”增加一个就是“二”,二少一再少一就没有了。
错误的“他知”,跟幼儿的“行”和自知会产生矛盾,其结果未必是错误的“他知”获胜。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6:30 编辑 [/i]].

子玖妈妈 2010-7-30 15:11

以我儿子打架做例子,虽然早就告知他:打架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他进入初中后,还是会用武力来证明自己,他的名言:光靠成绩,是没用的。当然他似乎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没人敢欺负他,似乎获得别人的尊敬。
不过,一开始的得意过后,他发现同学并不是真的服他,而是有些怕他、疏远他。这其中到底过程是什么,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结果是,他不再打架,而是经常劝架。
------------------------------
我认为,要使“知”成为自己认可的”知“,需要”行“,但假如所有的“知”都需要“行”才可成为“知”,成本太大了。所以是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我觉得都存在,并且因为每个人特质不一样,比例也会不一样。

[[i]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0-7-30 15:23 编辑 [/i]].

旺旺她爸 2010-7-30 15:23

回复 41#ccpaging 的帖子

没有“他知”而只靠幼儿自己的行来建立“一”这个“自知”,是很困难的。典型的例子是“狼孩”,在完全没有“他知”的情况下,狼孩最多能发展出来对“多少”“有无”的认知(有趣的是他也是通过“行”:争夺食物。来获得这种认知的),不可能建立数学意义上“一”的概念。

[[i] 本帖最后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7-30 15:26 编辑 [/i]].

ccpaging 2010-7-30 15:29

回复 43#旺旺她爸 的帖子

据报道,很多非洲的原始部落只能数到3,凡是大于3这个数字的,都是用“很多”来代表。不过,数学家们在解决自然数多还是偶数多的问题上所使用的方法,跟非洲原始部落比较哪个“很多”更多时使用的方法,两者居然是异曲同工。

这个例子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行”和“自知”的威力有多大?当孩子遇到比建立“一”的概念更复杂的问题时,是否还要注意“行”和“自知”的优先权?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6:31 编辑 [/i]].

旺旺她爸 2010-7-30 15:33

回复 38#混凝土 的帖子

你说的这个是孩子逐步学会如何探知世界的过程,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逐步实现这种转变呢?.

旺旺她爸 2010-7-30 15:37

回复 44#ccpaging 的帖子

你忽略了一点:原始部落是有“他知”的,他们虽然只能数到3,但是他们的“知”可能已经传承了千年。
你需要举一个没有"他知"而发展出相对较高“自知”的例子来。.

ccpaging 2010-7-30 15:42

[quote]原帖由 [i]旺旺她爸[/i] 于 2010-7-30 15:37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363366&ptid=4742746][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你忽略了一点:原始部落是有“他知”的,他们虽然只能数到3,但是他们的“知”可能已经传承了千年。
你需要举一个没有"他知"而发展出相对较高“自知”的例子来。 [/quote]

举不出来这样的例子。较高的“自知”很可能一定需要“他知”的帮助的,在完全没有“他知”帮助的条件下,可能他一生都未必能建立完整的“一”、“二”、“三”的概念。

[[i]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30 15:46 编辑 [/i]].

旺旺她爸 2010-7-30 15:52

回复 47#ccpaging 的帖子

:lol :victory:
其实你这样的说法倒启发了我,我觉得认知的过程是这样的:
1. “他知”通过语言文字等各种方式传授给“我”,此时的我是“知其然”,也就是说知道有这么回事。但为什么是这么回事我是不知道。这时候的“知”到底算“我知”还是“他知”我还真吃不准。
2. 我在获得“他知”后,有了“行”,而“行”是基于1中获得的“知”以及已有的"我知"进行的。当然,这个行的过程可能会失败,会成功,会重复。但最终理想的结果就是:
3. 我把“他知”转变成了“我知”。此时的我是“知其所以然”的。更重要的是,在行的结果中,可能产生“新知”,这种“新知”也成为了“我知”的一部分,并通过我向他人传递,成为他人的“他知”。.

混凝土 2010-7-30 15:52

回复 45#旺旺她爸 的帖子

着重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方式,动用所有感官, 熟练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善于利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 开拓未知的领域。

孩子在学习过程都有所感悟, 我们要及时参与探讨, 鼓励和提供帮助, 让他们更深入探究。.

ccpaging 2010-7-30 16:11

回复 48#旺旺她爸 的帖子

基本同意。复杂问题的认知过程更加复杂,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分析在数学楼里边的一个例子。

分银子--刻在泥板上的数学题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39733[/url]
备课 by 水老师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42963[/url]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46017[/url]
备课 by ccpaging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43304[/url]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46187[/url]
备课 by hxy007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44548[/url]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46332[/url]
分银子 by Alex
[url]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564875&page=67#pid7355287[/ur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陶行知--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