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吞吞 2009-10-19 00:39
人文学科到底有什么用?---朱维铮教授访谈录节选 ZT
[font=宋体][size=4]现在不少人对人文学科抱有一种功利性态度,认为文科没用,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想,对于一个人文学科的本科生来说,多知道一点历史是有好处的,历史让人开阔眼界。现在有些人学些东西总是考虑它的功利性,这在我看来以后是要吃大亏的。因为人文学科很难说哪个东西有用哪个没用,它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是思考的基础。到了一定程度,你的积累如何,你的思考如何,你的眼界如何,都会从你所从事的每一个工作中显示出来。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本科生要好好想想,因为太功利了,太浮躁了,太跟风了,在我看来是学不好人文学科的任何一门。
中国一向重视人文修养,只是到了近五十年代,才出现这样一个越来越不正常的情况。靠文科是赚不了多少钱,但我想有些问题值得大学生们想想,你的所谓的价值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你从学习过程中悟出来的,还是你跟风跟出来的,还是你追逐名利这些东西而确立的?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有思考能力,有认识能力,有独立见解,有对整个中国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关怀,对人生有一种追求。在我看来在这几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是非常的缺乏,不 是一般的缺乏。一方面,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青年都是那么目光短浅,只追求眼前的一小点好处而忘掉了重要的东西。那么,将来这一代青年控制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个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青年未必胜过老年,但老年人总是要退场的。青年的确是未来的希望——以前我对年轻人有很高的期望。四十六年来,我看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成长,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年轻的学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望的感觉,这就是我刚才批评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功利主义。比如说不少人想升官发财,但是升官发财了要做什么?没有一个人生的理想追求,没有一个对我们民族或是人类命运的关怀,那就只能凭别人摆布。这当然也不能都怪年轻人,社会体制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可是我以为,我们的年轻人既然代表着未来,那就应当对整体状况作一些思考。
■他们太多地以物质方面的东西来评判了
□事实上,世上没有一种东西是所谓无用的。我们人文学科很大程度是属于精神方面的,精 神上的东西又怎能用能否产生物质利益这种尺度来衡量呢?历史上许多对我们人类在精神上有 过重大启迪的人物,你能说他生前创造了多少物质价值?但正是这些人把他们思考的结果,他 们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批判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 一代代人所一直享受的精神财富,这又如何能用他产生的物质价值来判断呢?
当然这不怪现在的大学生,如果环境是这样,造就人才的机制这么不健全,那么在这种情 况下生活确实很容易变得非常平庸乃至庸俗。可是你们是年轻人,是要承担未来责任的,那么就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接受什么。世界到底是青年人的,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是有前途的。[/size][/font].
ououmama 2009-10-19 10:11
丘成桐:数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
同意。
另见[url]http://ww123.net/baby/thread-4627364-1-1.html[/url].
语儿妈 2009-10-19 17:48
人文学科,是没有“用”的,却是有“魂”的。
可惜,咱们的教育,不在乎你有没有“魂”,只在乎你有没有“用”。恶性循环…….
慢吞吞 2009-10-22 09:06
回复 4#rmb0130 的帖子
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目前成名或者获利的,或者既成名又获利的,还是人文的多。工程师基本就是旱涝保收混个温饱。就类似男性女性的智力分布图,难道这意味着男孩更适合从事人文?.
慢吞吞 2009-10-22 09:07
回复 2#ououmama 的帖子
拜读过了,丘的比较仅限于数学与文学,甚至只是文学中很小的一部分,着重说数学及数学人的特点?(他的行文风格我很不习惯,看得不够仔细,可能说错)。
还有篇陈寅恪说选择专业的 原文没找到
“这些年来,国人对考大学、考研究生趋之若骛,许多人是为了一张文凭和找一个好工作。对于这种现象,陈寅恪早有批判。他说:从前读书人学八股,是为了功名富贵;如今留学生又一窝蜂地学工程技术,“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样浅薄。他们不懂得:工程技术是以科学为根本的,舍本求末,充其量,也只能是“下等之工匠”;更不用说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所谓最实用者,就成为最不实用的了。(参见《吴宓日记》第二册第101页)”
[[i] 本帖最后由 慢吞吞 于 2009-10-22 21:07 编辑 [/i]].
rmb0130 2009-10-22 09:10
回复 5#慢吞吞 的帖子
看看历届美国总统是什么专业的?.
ououmama 2009-10-22 11:26
回复慢吞吞和7#RMB0130
现在的奥巴马是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小布什是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他老子老布什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学士。
克林顿先获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位,又获得了罗兹奖学金,得以到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最后又获得了耶鲁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
里根在尤里卡学院学习的经济学和社会学。
卡特毕业于海军学院。
福特在耶鲁大学学法学。
尼克松在杜克大学获法学士学位。
约翰逊毕业于德克萨斯州西南师范学院。
肯尼迪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国际关系学学位。
艾森豪威尔上的是西点军校 。
杜鲁门没学位,但他在堪萨斯城法律学校上过两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从以培养政界人物为目标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毕业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胡佛是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地质学学士,曾在开平矿务局干过。
柯立芝在安姆赫斯特学院学的法学。
再往前的总统都不太出名,也太多了,写几个出名的。
西奥多·罗斯福从哈佛毕业后进了哥伦比亚大学,但没读完就从法学院退学从政了。
格罗弗·克利夫兰是自学法律。
林肯受教育不多,也是自学法律。
詹姆斯·门罗毕业于威廉玛莉学院附中,还没上大学就投身反英斗争了。
詹姆斯·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在新泽西学院(就是后来的普林斯顿,那会儿美国还没独立呢)学的法律。
托马斯·杰斐逊毕业于威廉玛莉学院,学法律。
约翰·亚当斯在哈佛主修的是文学和古典研究。
开国总统华盛顿没上过大学。
[[i] 本帖最后由 ououmama 于 2009-10-22 11:28 编辑 [/i]].
ououmama 2009-10-22 11:33
全球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 不要拿学历说事
学历、经历、专业、能力,在世界500强心目中占多大的分量?
建议1:看到潜在的危险
埃森哲合伙人兼中国区总裁李纲认为,中国员工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这种状态对员工在跨国公司的成长很不利。在一个项目中,如果一个与你级别差不多的同事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得比较有见识,那么他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另外,我们很多年轻的国内同事独立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一帆风顺时表现得很好,一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会弄得一团糟。
建议2:建立清晰的成才目标
盛大公司副总裁张燕梅告诫大学生应该早作规划,在进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要有自己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今后想从事哪一行业,到什么类型单位工作最理想。根据这样的定位,你才可以作充分的准备,千万不能到了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才抱怨大学4年白白浪费了。
建议3:不要拿学历说事
据GE(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晓军介绍,公司会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对专业和学历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GE公司在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由于工作性质,通常要求应聘者至少有硕士以上的学历。不过,一般来说机会是均等的,高学历不会加分。学历、学校和工作经验都是证明应聘者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最根本的是应聘者的经验、能力和技能是否合适自己应聘的职位,找到自己的定位。
“西门子人力资源部门有明确的‘人才素质模式’,它包括3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商务知识、市场知识;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项目经验、领导经验、跨文化经验。能力指4大方面的能力,一是推动能力,二是专注能力,三是影响能力,四是指导能力。”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谢克海说。
建议4:关注你的核心竞争力
IBM大中华地区大学合作部总经理邱晓萍表示:“我们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并不严格要求。”IBM招聘人才的第一关是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试题中没有任何关于计算机知识的内容。二是IBM看重应聘者的潜能,是不是一块可造之材。在IBM中,有很多例子反映,非IT专业出身的应聘者最终却在IT技术岗位上做得十分出色。在IBM中,只要你有兴趣和潜力,公司就会给你机会。在笔试之后的各轮面试中,和今后的培训和工作中,IBM会发现你的兴趣和潜力。
建议5:明白自己的需要
家乐福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杨孝全说,在家乐福,人才的淘汰率较高,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公司对人才的要求定位很高,“我们对招聘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按照管理人员的标准进行培养,这就势必淘汰一批不具备发展潜质的学生”;二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家乐福的工作十分具体和辛苦,有一些大学生对从事这种行业的艰苦性和挑战性没有准备,而且也对自己工作的价值缺乏认同,因此选择主动离职。
建议6:在适当地方发挥你的优势
3M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余俊雄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既有高学历,又有社会经验,工作能力还很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主要关注他的态度,他是否真心喜欢具有创意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有很多设想。我们对求职者的要求是热爱公司,能够接受并融入公司的文化”。
建议7:正确的求职态度
思科系统公司副总裁、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表示,在招聘过程中,他们会观察应聘者回答问题的内容、方法以及答错时的态度,来评价他的能力和态度。“不懂不要紧,答错其实也并不要紧,关键在于你要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尝试着回答的,我们要看你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方法。那种对自己答错问题没有一点感觉的人,会最先出局。同时也要看你的诚信。这一点我们尤其强调,我们希望一个人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徐承楷在面试时,比较喜欢问“你觉得做得最让自己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窝囊的事情是什么?”他表示,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对方是否坦荡,是否具有诚信度,是否愿意接受批评和挫折,是否具有耐压力,在他心目中最好和最坏的覆盖度如何。“另外,我还会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看看他的反应能力,也许问题并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很多人觉得世界500强企业的面试很神秘,为此在应聘前花很多时间准备,学习各类面试技巧。对此,徐承楷认为,“这有一定作用,但十分有限”。有一些东西是可以人为掩饰的,但有的是掩饰不了的。有经验的招聘官,其工作就是剥去应聘者的“伪装”,寻找真正适合企业的人选。“我常建议前来应聘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表现最自然的自己,不要为找一份工作而刻意改变自己。要让招聘官看到真实的你,选择真实的你”。
建议8:建立与企业的相互信任
据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室副室长三村俊介绍,从2002年起,他们开始推行新的人才开发计划———“China professional制度”,选择优秀的中国员工,派往日本东京公司总部进行重点培养,以让他们担任与日本派遣的职员一样的工作。首批9名“China professional”前往东京接受培训,其中,上海有5名员工被选拔参加这项计划。目前在三菱商事中,有的中国员工已经担任起重要管理工作,公司也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员工会有更好的发展,我们也会给中国员工更多的信任,让他们担当重任。”
建议9:知道自己该做的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查布朗Charles G.Browne表示,在杜邦,有一项员工定向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是鼓励员工自己决定未来3至5年把自己发展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员工可以与自己的直接主管共同商量自己的发展规划,公司也会创造相应的条件,支持、配合员工的行动计划。杜邦为每个员工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且大家也相信有这样的机会。
英特尔中国软件实验室总经理王文汉博士则说,在英特尔公司里,考虑员工晋升时,从来就不把学历当做一条因素。学历只在一个人进公司的那段时间,发挥一定作用。但这之后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有的硕士生可能不用功,那么他的工资待遇就会降下来,而一些本科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么他就会更快得到晋升。
建议10:给自己一个梦想
“有两样东西,对一个人、一个项目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信念,相信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有自豪感,感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十分崇高。一个人只要信心百倍地去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感到骄傲的事,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村昭彦这样说。
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张文怡当初是以专科毕业生的身份进入贝塔斯曼的,经过6年多时间,成为人力资源总监。“我想我的经历对专科生来说,应该是一种鼓舞。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清晰的规划,我对未来充满理想。我刚进贝塔斯曼当培训讲师的时候,就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成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我前进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同时我也接受了很多在职培训,包括MBA短期课程培训、领导力培训、团队合作培训、顾客关系管理培训、心理学培训等。”
建议11:你可以改变自己
荷兰国际集团亚太区总部中国区总经理吴志盛认为,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我们保险行业尤其如此”。他建议求职者,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前,应该静下心来想方设法充实自己,尽可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边工作边充电是一种提升自己价值的方式,进一步攻读学位也是提升自己的方式。一味等待是不可能有转机的。即使你已经放低标准找了一份工作,但也要抽晚上的时间充电,或在双休日去大学里继续学习。当你的价值提升了,新的机会就会出现。”.
兔子的姐姐 2009-10-22 15:01
回复 9#ououmama 的帖子
很有用的帖子,收藏了!
献朵小花![em08].
慢吞吞 2009-10-22 21:09
回复 7#rmb0130 的帖子
大陆会议的参加者中很多就是法律工作者,没有工程师。.
blueyang 2009-10-22 23:13
文学有用乎?哲学有用乎?历史有用乎?
何谓用?
今天正好听一个北大人文学科的学者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这些个都属于伪问题,一般他不予问题。
我不知道,因为我也是围城中人,回答不了。但是我说,人文学科是个基础,所以我支持大学发展通识教育,反对人文学科领域扩招研究生。
学科的划分是体制内的东西。所以不必拘泥于此。学什么样的专业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最后你是学到了"渔"的方法,还是只获得了“鱼”这个文凭而已。.
慢吞吞 2009-10-22 23:21
回复 12#blueyang 的帖子
“反对人文学科领域扩招研究生”为什么?
记得钱文忠也在央视回答过有用么用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的热门。我觉得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