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t 2009-9-25 15:20
“猪八戒”与“清规戒律”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集贪吃、好色于一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弱点。唐三藏为什么取“八戒”给贬谪下凡的天蓬元帅呢?这来源于佛教用语“清规戒律”。“戒律”先于“清规”,自于印度佛教的戒律典籍,“戒”适用于在家和出家的所有信徒,“律”则专门为出家僧众制订。一般“戒律”合称。制定“戒律”的目的是禁止一切不善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协调僧众关系,维护僧团秩序。
相传释迦牟尼在世时,根据需要随机制定戒条,以规范僧尼,并逐渐形成专门的戒律书。从三国时期开始,“戒律”逐渐传入我国。到唐代,主要的戒律典籍有《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等,属小乘戒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规定,我们常听到的有“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菩萨戒”(大乘派)等。“五戒”为不杀生(不杀害一切生物)、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八戒”又称“八关斋戒”,是在“五戒”基础上加不饰香花鬘、不使用香油涂身、不观赏歌舞倡伎、不卧坐高广大床、不食非时食(在特定日子里正午之后不再进食)。
知晓了在高老庄和天宫的所作所为,唐僧这“八戒”的法号就比较有深意了。
PS.“清规”始于东晋,包括寺院管理制度,内部章程,僧团修行生活规范和僧众行为准则等。《水浒》中潜逃的鲁提辖在五台山就严重违反了“清规”,被赶出寺院看管菜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