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教育专家顾明远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9-29 21:12

专访教育专家顾明远

本网专访教育专家顾明远:师德崇高 爱业敬生  
2008年05月30日 11:26: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  5月30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做客新华网,就弘扬师德、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话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以下为访谈精彩内容提要。

    老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孩子、爱护孩子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很大的灾难,我对很多的孩子失去生命感到非常悲痛。今年的儿童节,我要祝全国的儿童节日快乐。对四川大地震灾区的孩子表示非常悲痛的哀悼,希望这些生还的儿童能够快乐,将来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

    听了“可乐男孩”这个故事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个孩子非常坚强,非常乖,他在这种条件之下不是害怕、惊慌失措,而是表现得非常镇静,还表示要先救女孩子然后再救自己。他一方面对自己的生命非常珍惜,另外也对别人的生命非常珍惜,他不仅仅是勇敢、镇静,而且他有一种责任心,有一种对别人的一种责任感,对自己的责任感,我觉得这个孩子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很好的人才。   

    老师就像父母一样,无时无刻都爱护着自己的孩子,爱护着学生们。我看了这个也很感动,我最近几天,天天在搜索报纸上的事迹,而且发现了以后马上给教育部打电话,我们应该搞一个教师英雄谱来记录这些老师英勇的事迹。老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孩子、爱护孩子,让孩子成长。我觉得只是热爱孩子还不够,要爱护和保护孩子。

    我觉得教师的师德最主要的就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敬业爱生。也就是说忠实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祖国的教育事业、党的教育事业,因为这个教育事业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爱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如果这个老师做多了这一点,我觉得他的师德就应该说是比较好的了。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怕我就是一个路人看到一个孩子落水了也要去救,这不是责任不责任的问题,而是你作为一个人品格的问题。但是,你是一个老师,老师的责任就不同于路人的责任了,老师的责任就是要爱护孩子,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做客新华网

    素质教育可表现在四个正确对待

    一个人生下来就是社会的人,他不是孤立的人,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你,所以你要正确的考虑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这些关系里面有最基本的关系,其中有一个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老师对教育的忠诚也就是对我们民族的忠诚,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忠诚,我们自己一个人能活多久?100岁了不得了,但是我们民族要延续下去,我们的民族和生命延续下去要靠儿童,靠我们自己的下一代。不仅是人,动物和植物都是这样,都是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而牺牲自己,动物和植物都这样子,何况我们人呢?因为孩子是我们的后代,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觉得不仅是一个教师,教师是来帮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的,长知识、长身体,心理健康,将来能力对社会有所贡献,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发展,要从这个高度来讲。

    我们的教师责任是很大很大的,所以教师要传承的首先就是要热爱教育工作,热爱了教育工作你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里面去,遇到了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爱生”--爱护每一个孩子,要爱护每一个孩子,而不仅仅是听话的孩子,学习好的孩子,要爱护每一个孩子。我们教师传承的精神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行动作为一个模范,老师作为所有人的模范。

    我考试考得好当然很高兴,你同时也应该希望别的孩子也考好,这种互相关心、互相团结才能使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长。所以我说我们教育孩子什么呢?素质教育表现在哪里呢,我觉得可以表现在四个正确对待:第一、正确对待自然。我也是自然的一员,所以我生活在这个自然环境当中,我要爱护自然、爱护草木、爱护环境,节约水电。第二、正确对待社会。因为我们是生活在社会里面,只有社会发展了,我们个人才能得到发展,我们对社会要有责任感。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第三、正确对待他人。要和他人能够和谐相处,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和谐相处,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而且要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前不久在宿舍里面有个学生吵起来了,一个孩子就把另外一个同学捅死了。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宿舍里就应该互相容忍,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第四、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荣誉和正确对待自己的挫折。有的孩子可能小学一直当班长或大队长,到的初中以后他可能就当不了班长或者大队长了,他心里就会有一种失落感,可能就不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荣誉,也不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挫折。有的孩子妈妈批评了几句,他就做出了自杀的行为等等。

    所以我认为孩子如果能够正确做到这四个对待,那么他的素质就比较高了。这些素质不是说到成人的时候去培养,应该从小就去培养。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做客新华网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合理需要、正确引导孩子

    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觉得德育教育的道理是要跟学生讲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里面,让孩子去实行。我觉得道德教育对小孩来说首先是养成一种习惯,另外就是让他们在活动当中来本判断是非。

    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在活动过程当中,通过一些矛盾,通过一些斗争,使孩子的思想得到一个提升,那么他的道德水平就会提高一步。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知识传授,这个知识的传授一定要和具体行动结合起来。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时间玩,一天到晚就是在做功课,所以我觉得这对孩子不是很理解。  孩子有一种合理的需要,我们要理解孩子。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做客新华网

     我觉得互相理解的前提就是要互相沟通,要倾听孩子的想法,有的父母不耐烦听孩子说话。孩子最怕大人说他:你是小孩。特别是初中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性,觉得你这样是对他的不尊重,所以家长千万不能把“你是小孩”当成口头语。作为孩子来讲也要理解父母,理解父母对他们的心情,希望他们能很好地成长,希望他们功课学得好。这样沟通了以后,大家相互理解了,问题就好解决了。

   如果家长对这个孩子理解了,平常也有一种尊重孩子的习惯,那么我想他们处理这个矛盾就会比较自然。我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他的儿子到了初中二三年级,就开始有和女孩子交朋友的愿望了。我觉得这个家长处理得比较好,他不是批评他们,阻止他们,而是给我们进行疏导,告诉他们:你们还年轻,交朋友是可以的,但是应该有一定的度。如果感情深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行为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会造成什么后果,把这些后果告诉他们。并不是不允许你来往,而是把这些事情告诉他们,让他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的朋友负责。有了这种责任心,你们可以很好地、正常地来往。后来,对方的家长还不太理解,但是经过两方家长以及老师沟通以后,这两个孩子确实很好,又是朋友,经常在一起互相帮助,进步得很快,也不影响学习。

    如果你绝然的说:你们不能来往,或者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那么他们可能就会有反向的行动。这种问题在初中学生中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很好地引导,引导的好,肯定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是一种青春期的教育。这是教育里面很常见的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教育专家顾明远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