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top 2008-9-27 20:44
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位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个菠萝,好奇的孩子被这个从未见过的东西吸引住了,这位母亲可能会有两种方式对待好奇的孩子。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是可以吃的,它的外面是很硬、很尖的刺,你不要去摸它哦!它很重,你提不动它,但是它是圆的,你可以滚动它。你闻一闻,它是不是很香啊?现在我们把它拿到厨房去切开它,切好后用水泡一泡,它吃起来就又香又甜了。”
另一种方式是:母亲告诉孩子“这是菠萝”,然后就把菠萝放在孩子面前的地板上,自己先去忙乎把买回来的其它东西处理好。好奇的孩子一定会对这个菠萝“采取行动”,比如他可能伸手摸了一下菠萝,赶紧又把手缩了回来,并且对着妈妈喊: “妈妈,这个菠萝很刺手,我被它刺了一下。” 妈妈回应说:“是的,孩子,菠萝会刺手,不要紧的。” 于是孩子又尝试抓起菠萝的叶子,把它拎了起来,可是菠萝很重,孩子很快就把它放下了,“妈妈,这个菠萝很重,我拎不动它。” “是的,菠萝很重。” 孩子可能又尝试着滚动菠萝,结果真的把它滚动了,他高兴极了:“妈妈,我把菠萝滚动了。” 妈妈也很高兴:“你真能干!” “妈妈,我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菠萝是不是可以吃的?” “对,孩子,菠萝是一种水果,是可以吃的。” “怎样吃呀?” “把皮削掉,切成一片一片,用盐水泡一泡,就可以吃了。” “让我试一试……真好吃的!”
这两种方式,你主张哪一种?你常用的是哪一种?它们有什么区别,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就学会了,菠萝是多刺的,是很重的,是可以滚动的,是很香的,是要泡了盐水才可以吃的。这是妈妈直接告诉他的,不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将来妈妈又带回来一件新奇的东西,孩子也可能会像这次那样等着妈妈告诉他关于这个东西的知识。
第二种方式,孩子最终也明白了,菠萝是多刺的,会刺手,菠萝是很重的;菠萝可以滚动,因为它是圆的;它闻起来很香,切开来是金黄色的,沾上盐水再吃,又香又甜。这一切都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的,孩子不仅懂得了菠萝的特性,他还学到了认识菠萝的方法,你可以摸它,可以拎它,滚动它,闻它,切开它,尝它,下一次妈妈可能带回了一只螃蟹,孩子当然又会尝试去摸它,可是很快被螃蟹咬了一下,于是孩子知道了,这个东西跟菠萝不一样,它会咬人,妈妈可能建议说“你可以用筷子来动一动它,这样就不会被咬了”,于是孩子自己试着用筷子翻动螃蟹,他会发现螃蟹的许多有趣之处。再下一次,妈妈可能买回来玻璃制品,孩子可能又会用他用过的方法来探索它,摸它,滚它,结果它可能掉到地上碎了,于是孩子又明白了,菠萝、螃蟹、玻璃制品,这些都是性质不一样的东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两种方法的结果很不一样:第一种方式,孩子很快学到了知识,可是他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种方式,孩子也学到了知识,速度比较慢,但是孩子又同时学到认识事物的方法,还学到了要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认识方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体会到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大部分的家长,可能都在不自觉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对待孩子,这其实就剥夺了孩子自己主动学习的许多机会,对孩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其实经常都有这种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把握。 比如三、四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在吃饭的时候帮忙分发筷子,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一双一双地拿,这双是给爸爸的,再拿一双给妈妈,最后拿一双给自己。心急的母亲可能会对他说:“傻孩子,你一次多拿些,一共拿3双6只,不就不用多跑几趟了?”其实,等待他自己去总结,能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动脑筋思考问题。他可能要这样来回跑了几个月才想到,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合起来做呢?于是他尝试着多拿一些,可是要么多拿了,要么少拿了,这样又过了几个星期,后来才真正弄明白,每次要拿6只才刚刚好。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总结、自己解决问题,并且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花点时间等待一下孩子,其实是很值得的,对不对?所以,我们给家长下面这些建议,帮助您的孩子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让他选择;多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不必要的“不准”;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干扰他,尽可能不要催促他,不要干扰他,更不要跟在身边不断提醒他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在孩子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可以多给他提些建议;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的工作,也不要养成整天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songjinxian 2008-9-30 00:07
心知肚明,做起来难啊!.
JONATHAN他妈 2008-9-30 04:18
回复 1#flashtop 的帖子
有道理.孩子的行为举止是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家长的引导很重要..
小潘的妈妈 2008-9-30 23:16
一看就知道我会选第二种方式,可实际上操作是第一种[tt3].
sask 2008-10-1 00:16
[quote]原帖由 [i]linlin_shen[/i] 于 2008-9-30 23:1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14824&ptid=4567995][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一看就知道我会选第二种方式,可实际上操作是第一种[tt3] [/quote]
Why?.
大懒猫 2008-10-1 10:48
[quote]原帖由 [i]linlin_shen[/i] 于 2008-9-30 23:16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3614824&ptid=4567995][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一看就知道我会选第二种方式,可实际上操作是第一种[tt3] [/quote].
happylife0000 2008-10-1 19:48
我好像是第二种,我比较懒,太懒得去教这教那的了,让她自己去,自由行动,学到的是她的学不到也是她自己的事,除非她自己来问我。看来懒也有懒的好处,还是懒对了 [tt3].
晴晴的妈 2008-10-1 22:37
学习。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按照本能的冲动选择第一种。
可惜的是,光母亲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是不够的,幼儿园老师,特别是小学的老师,要给孩子时间让孩子慢慢按照自己的节奏成熟才好。
现在满大街都是给孩子灌知识、教技能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自主探索了。
[[i]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08-10-1 22:38 编辑 [/i]].
小潘的妈妈 2008-10-4 16:02
呵呵因为第二种方式我刚学习到, 一般第一次接触某种东西我都会尽可能地完整告诉孩子,以后再碰到会采取提问式.我家孩子三岁不到,如果都采用第二种方式恐怕我也没耐心[tt3]
但是我已经发现我的方式产生的问题,我儿子是个急性子,一碰到问题就会说"妈妈教我",我经常会叫"要有耐心"(估计他也不明白这句话),我也在反省自己,如何让他能够知道"一个人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某篇课文里看到的美国中产阶级的教育理念),不过以孩子的年龄能够解决的事太有限了.但这篇文章的出现对我还是挺及时的 ..
tj2002wbh 2008-10-9 17:09
明知第二种好,但不知不觉就会按第一种做.
毛小果果 2008-11-3 14:30
学习了。
在以后的教育中要注意了......
谢谢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