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5-9 22:03
家长患上“升学焦虑症”?校长遭遇择优困惑
[color=Red][size=5]家长患上“升学焦虑症”?
——聚焦“升学季”系列报道之一[/size][/color]
本报记者 徐敏 彭德倩 2008-05-08 06版:体育新闻·科教卫新闻
--------------------------------------------------------------------------------
编者按:时下又逢升学旺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有四五十万学生将升入各级各类学校。早些年,考大学让家长们“揪心”;如今,这份牵肠挂肚、竞争角逐已下移到孩子读小学,甚至读幼儿园。在填志愿、升学考、招生等过程中,交织了家长的焦虑、校长的烦恼、学生的无奈。今天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升学季”,描绘众生相,并探究其背后的成因。
升学,原本应该孩子唱“主角”,可如今在许多场合,家长“反客为主”,而且满心焦虑。一张高考志愿表,如同“千斤重担”压在家长肩上。
中考考题这两年难度降低了,可家长们还担心,“孩子如果粗心,差一分就会从重点高中跌到非重点”。升小学、升初中没有全市统考,可家长们依然焦虑,四处打听、托关系,希望把孩子送进一所口口相传的“好学校”。难怪有人戏言:“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家长的‘焦虑综合征’就会周期性发作。”
填报高考志愿手发抖
“我儿子成绩不错,可不知为啥,高考志愿书拿到手里的时候,我手都发抖了。”5月1日—15日,是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的日期,许多考生家长面对志愿书,下笔千斤重。
这几天,家住江宁路的考生家长虞女士,请来了家里大大小小十来个亲戚,连开好几场以“志愿填啥好”为主题的家庭会议,商量出几套方案,到底用哪一套,没人敢拍板。虞女士说,今年高考实行平行志愿,高分“落榜”的风险小了不少,可再小的风险落到自己孩子身上,那也是100%啊,怎能马虎?
考生小章的父亲说,自己已经一个多月没睡好觉了。儿子平时成绩不错,他想让孩子“冲一冲”,把最向往的学校和专业填在A志愿,而且不接受专业调剂;可孩子的妈妈担心,如果孩子刚好被投档进入A志愿,因为不愿调剂专业而被退档,风险太大。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为此,家里持续“低气压”。
不少家长自嘲,这个阶段几乎成了“没头苍蝇”,有高校咨询会必赶,有资料必买,逮着大学老师就问,一丝一毫都不愿错过。宋女士道出家长们的心声:“孩子学习我们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当参谋,辛苦也得顶住,求个心安。”
焦虑情绪层层“下移”
此时,其他各个学段的家长也在为孩子升学烦恼。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升小学,本想让孩子到邻近的公办小学就读,可是与其他年轻妈妈在网上一交流,她拿不定主意了。“你把孩子送到这所小学?听说质量不是全区最好的”、“我想让孩子考某某学校,民办的,学费高,但教育质量好”……孩子即将参加民办小学组织的入学“面谈”,说是面谈,实则入学测试,一位焦虑的妈妈把MSN的名字改成“箭在弦上”,火药味十足。
同样,在升初高中的学生家里,也是一派“临战状态”。家长们打听学校的“好坏”,反复比较;如果瞄准了一所“好”初中,就寻思着可以动用哪些人脉资源;“好”初中离家太远,就得考虑将来怎样接送孩子,或是索性在学校旁边租房;孩子要中考了,家长们忙着打听推优生、自主招生等各种政策,还要安抚孩子心理。
盲目求“好”不如求“适合”
孩子升学,家长为何患上“焦虑症”?高考生家长的理由是:“成败在此一搏,考上本科、名牌大学,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何这份升学焦虑层层往下传递?每个学段的家长都为孩子升学兴师动众?家长们说:“孩子只有上了好的小学,才能上好初中、好高中,考进好大学。一环没有衔接好,就会影响孩子的前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为孩子升学紧张,这是社会对通过选拔获得更好教育资源这一模式的合理反应。但如今家长过分焦虑,源自一种“集体性盲目恐慌”。小学之间、初中学校之间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未必就那么大。近年来,上海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家长不了解情况,盲目求“好”,放大了学校间差距,导致孩子间竞争更加强化,而这又反过来令家长们“如临大敌”。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家长肩头的压力越来越重。
几十年前,美国的家长也曾集体焦虑过,要求孩子上哈佛等名牌大学,后来因为竞争过于激烈,而且家长发现上了名牌大学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很多人于是转入“二流”和一些有特色的大学。结果,不仅这些学校的生源好了,而且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
有专家指出,20年前,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精英教育,人们通过考进名牌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2%,上海达55%,在就业市场上,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因此,家长观念也需与时俱进:一次升学,一次高考,已不具备决定孩子命运的作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成才渠道的多样化,使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机会。所以,家长与其一门心思挤“好”学校,不如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设计一条符合孩子个性、特点的求学之路。
[[i] 本帖最后由 香茗一杯倚清风 于 2008-5-9 22:19 编辑 [/i]].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5-9 22:19
校长遭遇择优困惑
[size=5][b][color=Red]校长遭遇择优困惑
——聚焦“升学季”系列报道之二 [/color][/b][/size]
本报记者 李爱铭 彭薇 2008-05-09 06版:科教卫新闻
--------------------------------------------------------------------------------
4000:60,2000:40,1500:30……这些悬殊的比例,不是出现在高考和求职中,而是出现在本市一些民办中小学招生之中。众多家长热衷“择”民校、名校,把校长们逼到了一个既喜又忧的境地:喜的是不愁生源,忧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所有学校不许考试,如何选优?
不考试难以选优生
几千人报名,只能收几十人,一些民办中小学校长打起了“擦边球”:以活动、游戏形式取代考试。各校的考察形式五花八门。多数学校通知家长和孩子某天到校参加“报名活动”,事实上孩子一到校就进教室考试。一所知名小学对孩子进行智力测试:孩子进门先领答题卡,大屏幕上列出数十道考题。一位家长透露:“题型大多是找规律、比较图形等,每道题的答题时间2-3分钟。有的孩子答不出,当场哭了起来。” 还有学校布置七巧板等智力游戏,有位小朋友考完后抱怨家长:“妈妈,你教我背古诗、念儿歌不行,考题就像闯关,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部分小学侧重选拔英语能力突出的孩子。“说几句英语谚语”、“用英文介绍你的家庭”……读过双语幼儿园的孩子还能勉强应付,没学过英语的孩子当场就傻了眼。还有一些民办初中举办“冬令营”、“开放日”等活动,实际上是通过考试提前物色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要接受几个小时的语文、数学、外语考试。
家长和孩子为中小学“报名活动”叫苦,校长也有苦衷:“仅靠见个面看看问问,几分钟内很难发现孩子的优缺点,要想看出差别,只有在考题上动脑筋。”为此,不少民办学校每年招生前都成立专门的“命题小组”,除本校教师外,还从社会上邀请专家共同制订“科学”的选拔标准。学校也承认,题目有难度,“是为了拉开层次,选拔优秀学生。”
找不到替代竞赛奖的“硬指标”
在民办初中招生中,市教委规定:应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册》作为录取依据。但不少校长同样困惑:从《学生成长记录册》看学生往往差别不大,难以一眼判断学生是否优秀,学科竞赛和艺体特长证书等“硬指标”,能帮助学校迅速“择优”。一位家长透露,去年他女儿与同事的儿子一起报考某所民办初中,女儿拿出作文比赛、英语口语等十几本证书,招生老师二话没说,就把孩子录取了。而同事的儿子虽然聪明,平时成绩也不错,但缺少证书“武装”被拒之门外。
高中招生同样青睐“竞赛生”。近年来为减轻学生负担,本市取消了学科竞赛得奖在中考中的加分政策,但目前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自主招生时,“竞赛生”仍十分吃香,不少高中在招生要求中明确提出:“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市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在市级及以上科技论文评比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一位负责招生的副校长说:“考察学生过去的成绩,看校内排名当然不够,全市性的竞赛名次,是最方便、也是最有可比性的标准。”
抢生源不如练内功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应是“有教无类”。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人皆有立德成才的可能性,只是看你如何教育。由此可见,校长们的困惑被“放大”了,他们与其困惑如何招生、选人,不如花更多心思研究教育的真谛。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所长马树超认为,学生之间,是智力类型的不同,不是智力层次的高低。高中、大学固然需要选拔优秀人才,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不存在“选人才”之说。小学、初中生尚处于智力发展阶段,没有明显的智力高低。学校应该给各种智力类型的孩子设立成长阶梯,因材施教。
一位校长认为,“抢生源”不如练内功。生源固然重要,但对学校长远发展而言,更重要的是做足内功,打造适合生源的课程和师资,最终将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前身,十年前曾是全区最薄弱的学校之一,之后学校加强内功“修炼”,教师因材施教,不断根据学生特点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近年来,该校在生源就近入学无法“择优”的情况下,学生负担轻学习质量高,已发展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公认的优质学校之一。.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5-9 23:06
一天连赶三场小学面谈 父母焦虑传染给孩子
[size=5][color=Red]一天连赶三场小学面谈 父母焦虑传染给孩子
7龄童天天问"没被录取怎么办"[/color][/size]
------------------------------------------
[url]www.jfdaily.com[/url] 2008-5-9 稿件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陈杰
这几天,7岁的明明(化名)总在问妈妈:“如果到时候三所小学都没录取我,怎么办?”听到女儿这番话,妈妈很心酸,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但她只能安慰女儿:“不会的,不会一所学校都去不了的。”
进入升小学的“最后冲刺”阶段后,家长们的升学焦虑症全面暴发,并且开始“传染”给了孩子。
一日赶场三趟入学面谈
本周六,明明(化名)要参加一场“面谈拉力赛”———在一天之内连着参加三场小学的入学面谈。为了准备,明明从今年过完年就和愉快的童年说了再见,进入紧张的“备战”。
“一组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有1名扮演老鹰,1名扮演母鸡,还有8名做小鸡。请问再来3组,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形形色色的小学入学面谈题,还有学拼音、识汉字、学习文明礼貌,成了明明生活的主要内容。
这两天,明明妈妈的MSN名字改成了“宝宝最后冲刺进行时”,夫妻俩谢绝所有应酬,每天早早下班回家监督孩子学习。大人的紧张很快“传染”给了孩子。这几天,明明总会追着妈妈问:“如果到时候三所小学都不录取,怎么办?妈妈,我觉得自己好辛苦。”女儿的话让明明妈心疼又心酸。
盲目择校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近日,在某知名教育论坛上,许多网友围绕“孩子的压力到底源自哪里”进行了一场大讨论。有家长认为,孩子压力大,家长有责任。家长的压力源于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对独生子的过高期望。也有家长认为,个别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也难辞其咎。
“家长盲目浮躁的择校心态,将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深远的消极影响。”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秘书长蒋薇美指出,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也面临着角色转型。这个阶段应该培养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校。可时下部分孩子未进学校,先陷题海,自然而然地产生畏惧、逆反心理,对刚刚走进课堂的孩子来说绝不是好事。
●多种表现预兆孩子压力大
心理学家介绍,孩子在承受不了压力的时候,会有多种表现。比如会以哭闹来表现情绪上的失调,也可能睡不安宁和时常感到害怕。
而孩子行为上的突变也可能是某种预兆,比如突然爱说谎话、坐立不安、偷东西,故意破坏或出现暴力倾向。此外,孩子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差等身体反应也可能暗示孩子感觉自己压力很大。.
yusky 2008-5-10 08:23
说到底,还是应该恢复升学考试,大家硬碰硬没话说,也就不会有这么多花样经考这考那折磨孩子,折磨家长了。强烈要求改革考试制度,改革招生制度。.
小肥牛妈妈 2008-5-10 19:42
回复 4#yusky 的帖子
[em11] [em11].
哲夫成城 2008-5-11 11:29
回复 6#小肥牛妈妈 的帖子
就是,就是,也省得为了升学周末学这学那,有这点时间精力,孩子们完全可以可以去学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yiranchunzhen 2008-5-11 22:42
[tt6].
西鼠妈妈 2008-5-11 22:49
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都想过独木桥,都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所以家长也是没有办法啊![tt3].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5-14 19:22
求学“持久战” 孩子多无奈
[size=7][color=Red]求学“持久战” 孩子多无奈
——聚焦“升学季”系列报道之三 [/color][/size]
本报记者 彭 薇 李爱铭 2008-05-11 03版:国际新闻
--------------------------------------------------------------------------------
每年四五月份,家长为孩子升学劳心劳力,孩子则在大大小小的升学测试间疲于奔波。有个六年级孩子在某网站“小升初”论坛上写道:“童年是什么?童年就是无止境的学习。课外学习占用了大量的游戏和锻炼身体时间,使我们本该闪光的童年变得暗淡。”“漫漫求学路”上,孩子们有着无尽的委屈和烦恼。
看不到头的“求学路”
“早上6点起床,从家里到学校需要一个半小时,在路上听英语广播;晚上做作业、练习奥数和英语,10点睡觉,每周有两个晚上要参加培训班,周末还有两个课外辅导班,学习英语和奥数……”如今已读初一的小林这样介绍他的小学时光。从小学二年级起,他就陆续参加各类考试,到了四五年级,周末几乎都扑在考证上。“都读初中了,我连邻居小朋友都不认识。”
本以为升到理想的初中可以松一口气,哪知家长又为他报了若干个学科辅导班、竞赛培训班,仍然是做不完的作业。小林的妈妈说,“离中考还有两年,现在这根弦就得绷起来,因为别人都在拼命努力,你放松了,差距就拉大了。”十几岁的孩子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中考完了要高考,高考完了找工作,看不到头,越想越没劲。”
在很多家长眼中,读书就是一场持久战,一刻也不能松弛,输一场就等于输全部。在这场持久战中,多数孩子被磨炼成“学习机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小学高年级上“校外班”的孩子达80%以上,且费用不菲:每学年,学生在校花费约2000元,而参加“校外班”每年开销可达上万元。市教科院和华师大最近一项调查也显示,48.9%的小学生参加课余补课,近四分之一小学生参加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业补习。
“孩子兵法”老谋深算
在学习压力下,很多孩子从小就有了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缺少了一份童真。一名小学生在学而思论坛上写道:“我逐渐从奔波学习中体会到了艰辛给我带来的好处,它让我在童年时知道了生活的辛苦和社会的竞争压力,这样长大后走入社会就不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甚至部分孩子有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精明,形成了一套“孩子兵法”。
有的孩子对学习情况“保密”。一名初中女生说,同学之间经常会刺探“军情”:“你每天看书看到几点”、“做哪些习题”、“报了哪些辅导班”,而这些都是“军事机密”,不能随便泄露给同学、也就是竞争对手。再比如,有了好的做题思路和方法,不能与人共享,这是你自己的“专利”。
还有不少孩子在学习上斗心眼“使诈”。很多孩子明明每天看书看到十一、二点,却说:“我九点就睡了,报什么辅导班,作业都做不过来呢!”有同学来问习题,“一问三不知”,帮助他人等于给自己拖后腿。还有些孩子会主动借书、借碟片给成绩好的同学看,让他“欲罢不能”,自己就能迎头赶上……
给孩子时间“看风景”
专家指出,教育孩子好好读书,本意是为了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但升学压力不断加码,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后,难免影响其生活质量,也偏离了家长初衷和培养目标。要给孩子留出时间,感悟生命中不同阶段的风景,这样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傅禄建回忆,小学时考了多少分、受过多少批评与表扬都忘记了,只有三次经历最难忘:在自留地里种黄豆,让他终身热爱大自然;参加少年宫演出、接待外宾,让他从此不怯场;和同学参加义务劳动搬砖头,体验劳动的苦与乐,也分享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家长要成绩,学校要升学率,却唯独忘了孩子需要什么。一名教育专家曾指出,孩子至少需要这几种经历———与伙伴玩耍、在窗口张望、享受大自然、感受乡愁。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成绩、升学,不是无休止的要求和指责,更需要大人的鼓励与欣赏,需要纵情的玩耍与奔跑,需要纯真的友谊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