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托管宝宝”怎么会得“心病”?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3-25 18:29

“托管宝宝”怎么会得“心病”?

“托管宝宝”怎么会得“心病”?
——专家为这些“小不点”的心理健康问题把脉
王瑜明



  新民图表 制图 罗杰


  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哭闹不止,经医生诊断,患的竟是心理疾病;宝宝一直吐奶,治疗没效果,居然也是心理疾病惹的祸……这两年,金猪宝宝、奥运宝宝扎堆出生,80后的年轻人升级当爸妈,因为工作繁忙,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使不少宝宝得了“心病”。日前召开的“学龄前儿童心理现状研讨会”公布了一项对500名学龄前儿童的最新统计数据:儿童心理疾病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上升到去年的6%。

  调查发现,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大部分是一些缺乏父母直接照管的孩子,其中不乏几个月大的婴儿,“托管宝宝”的心理发育问题正引起人们关注。

  这些“小不点”究竟为何会患上心理疾病?对以后成长会有什么影响?年轻的父母应该注意什么?近日,记者走访本市多家心理门诊,请心理咨询师严正伟、王闽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徐光兴给“托管宝宝”的心理健康问题把把脉。

  不断吐奶,想引起妈妈关注

  妮妮(化名)是个刚出生3个月的宝宝,十分可爱,可是一次次吐奶,把家里人搞得手忙脚乱——喝饱奶的妮妮,只要躺在床上,就会把奶吐出来。“带她去儿童医院看了好多次,目光聚焦、各方面反应都查了,全都正常。”妈妈很无奈:“可她就是要吐奶,还越来越厉害了……”

  一次,在办公室闲聊,同事们建议妮妮的妈妈带妮妮去心理门诊看看。3个月大的孩子能得啥心理问题?妈妈想不通。但她无计可施,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还是找到了心理咨询师王闽。“找病因费了番周折,宝宝太小,无法交流。”

  聊天中,王闽了解到,妮妮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妈妈坐完月子,就回单位上班了。“她家请了个保姆,和爷爷奶奶一起管孩子。”王闽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妈妈对妮妮缺少时间关心,没有用母乳喂养,“也许妮妮是在用吐奶的方式引起妈妈的注意,她不会说话,但她心里知道,吐奶了,妈妈就会来抱她。”在王闽的建议下,妮妮妈妈增加了对女儿的爱抚。一个月左右,妮妮的吐奶习惯明显改善。


  专家把脉

  年轻父母们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常把大部分对孩子的养育责任转给长辈、推给保姆。看着孩子自己能吃会睡,就以为天下太平。其实,孩子哭闹或者吐奶,说明他觉得情感上得不到足够的爱抚。父母过多地把孩子托付给保姆或祖父母,让他们在不固定照顾者的看护下长大,会使他们不满周围环境,甚至产生情绪障碍。

  宝宝的事,父母一问三不知

  “其实不少前来心理咨询的孩子,早在婴儿时期就落下了病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徐光兴总结。

  有一次,他的咨询室里来了个2岁的小男孩贝贝(化名),陪他来的有3个人,爸爸妈妈和一个保姆。贝贝很调皮,一进咨询室,就往高处爬,还把桌上的文具往嘴里塞。

  妈妈见状,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东西,贝贝马上又去拿其他的东西,妈妈火了,从椅子上抱下他,把他按住。爸爸则抱起哭着的贝贝,哄他。

  看着顽皮的贝贝,徐光兴想给他先做游戏疗法,结果出乎他意料:“2岁的孩子应该会画圆圈,但贝贝只会用笔在纸上点出一个个洞;沙盘里的沙子也不会玩。最后,他还把纸撕了个粉碎,其他玩具也被他砸烂了。”

  徐光兴问起贝贝的成长经历,没想到他的爸妈一问三不知,都由保姆代为回答:“平时最喜欢出去兜一圈,哭了闹了,给他买根棒棒糖,喝点可乐就好了。”徐光兴一下子明白了,贝贝是个“托管宝宝”,平时住在祖父母家,由保姆照顾。尽管父母周末带他回家,但他们对教育贝贝的观点不一致,有时还会相互责怪。“这给孩子带来恐惧心理。平时得到父母关心少的孩子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对周围事物产生攻击意识。而且他知道用什么方式可以最快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专家把脉

  宝宝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有心理活动了,出生以后,他们的心理波动受周围环境影响会变大。如果父母和孩子不够亲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对他人产生对抗、敌对心理。

  妈妈爱玩,我在孤单中长大

  “父母在外地,读高中时来到上海,借住在姨妈家,来我这里心理咨询,也是姨妈陪来的。”心理咨询师严正伟接待过一个叫婷婷(化名)的高中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但班主任找了姨妈多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婷婷从不和其他同学玩,也不参加集体活动。”

  通过和婷婷姨妈的交流,严正伟得到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婷婷觉得同学对她不好,常常取笑她,在背后议论她。但实际上,从班主任到同学,大家都很关心婷婷,不过他们有一种感觉:很难接近婷婷。

  是什么原因让婷婷不愿和人打交道呢?严正伟开始对她催眠治疗,“寻找”她过去的生活,终于,婷婷说出了潜意识的心里话:“小时候,爸爸妈妈喜欢出去玩,喜欢跳舞,从不带我,总让我一个人在家……”婷婷说。

  过了一会儿,婷婷又想起了自己更小时候的事:“妈妈很少喂我奶,都是让阿姨给我喝牛奶,感觉没有人关心我。”

  婷婷说的几件事让严正伟找到了她的病因——“婴幼儿时,和父母相处时间少。她一直感到不安全、孤单,这让她逐渐变得孤僻,在集体中显得格格不入,而且人很敏感。”

  严正伟让处于催眠状态中的婷婷发泄了她的情绪,然后告诉她,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有事要出去一会儿,并不说明不关心她。现在长大了,应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周围所有的人都很关心她。

  几次催眠治疗后,严正伟打开了婷婷婴幼儿时期结下的心结。


  专家把脉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个人5岁前的经历对5岁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婴儿没有意识,但有潜意识,他能感到周围的不安全因素,而且会直接影响长大后的人际交往能力。

  评论 08032510301   


  焦点关注

  “托管”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正常依恋

  “1岁前是形成正常依恋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婴儿缺少父母的爱抚、拥抱和交流,会形成非正常依恋,对孩子的大脑、人格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王闽分析,一些年轻的父母喜欢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或保姆带。然而,这些“托管宝宝”对父母有强烈的心理依恋。“父母与孩子交谈、拥抱,都是情感上的交流,能够给孩子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全感。相反,缺少了这些,孩子的心理发育就很可能不健康,久而久之,就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对人的态度也会变得较为冷漠,不相信别人。”

  “有些年轻父母下班后还要和同事玩,想着反正老爸老妈身体好,可以带孩子。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对孩子身心成长都不利。”严正伟觉得,年轻的父母要多陪孩子,关心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科学对待孩子的生活学习,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焦点提醒

  怎样避免宝宝患上心理疾病?

  坚持多和婴儿肌肤接触

  都说“孩子是妈妈身上的一块肉”,出生后的8个月,是分离焦虑期,妈妈要多抚摸宝宝,多抱宝宝,要让宝宝有安全感。

  坚持母乳哺育

  母乳哺育,不但有利于宝宝生理上的成长,也满足了宝宝的心理需求。

  坚持父母自己带孩子

  8个月的分离焦虑期内,父母应坚持自己带宝宝。如果工作很忙,要老人帮忙照顾,也要在工作之余多和宝宝相处。  见习记者 王瑜明.

粉红圆珠笔 2008-3-26 10:22

如果有人带的话,尽量不要托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托管宝宝”怎么会得“心病”?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