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边玩边学并不可取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2-16 21:58

边玩边学并不可取

边玩边学并不可取
当心“寓教于乐”成“教乐两误”

------------------------------------------
[url]www.jfdaily.com[/url]  2008-2-16  
  每到春节,最快乐的就是孩子们,因为他们总能收到不少礼物。现在的儿童礼物花样百出,但大多都和益智、寓教于乐挂钩,比如可以互动的电子玩具,里面是Flash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题;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好感的“敲数字”游戏,可以用泡沫槌子“打击”相应的数字;还有许多DVD和数码玩具,声称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但是最新的一期《美国儿科杂志》声称,如果让7岁以下的儿童观看DVD或玩数码类的益智游戏,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寓教于乐”成为一句空话,使这些孩子既没有收到教育功效,也无法享受游戏的快乐。

  “寓教于乐”抹煞了大部分童趣

  越来越多的儿童玩具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说法,令不少年轻妈妈对孩子早教日益重视,这也是幼儿益智类游戏走红的重要原因。《美国儿科杂志》提出,一些儿童玩具,比如DVD可能对7岁以下的孩子有害无益。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000多名婴儿,向父母询问婴儿的观看习惯,然后询问他们所理解的单词,以衡量婴儿语言发展的水平。调查发现,婴儿看DVD的时间越长,语言技能发展得就越慢。
  近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专家的讨论也印证了这一调查。教育心理学家简·海丽表示,研究发现,电脑游戏刺激了基本的“奋斗或逃避”本能的发展,而推理能力在此过程中却并没有得到发展,“如果你看到孩子们在玩电脑,大多数都是在尽可能快地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这不禁让我想起深陷迷宫的老鼠。”
  专门从事儿童玩具研究的库尼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从2005年以来,美国儿童开始使用电子产品的平均年龄从8岁降至6岁半。他们研究了300多种产品,包括电脑游戏、玩具、针对儿童的虚拟世界以及在家用电脑播放的教育软件等,在这些产品当中,只有两款电脑游戏采用了公认的认知技能。
  专家表示,家长应禁止孩子在7岁之前玩电子益智类游戏,因为电脑技术将对他们的大脑造成伤害,快节奏游戏对儿童感知的冲击将造成注意广度缩短,伤害儿童的认知能力。

  家长无奈寄望于“寓教于乐”

  罗伯特·克劳德是一家位于芝加哥郊区的工程公司的总裁。像很多他的朋友们那样,他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进学校的时候,就希望他们将来能进入“常春藤高校”。于是,他3岁和5岁的孩子每周在放学后都要继续学习。
  “想要进入好的学校,你就必须拿出好的分数。”罗伯特说。美国俄亥俄州的格兰维尔市以盛产能得高分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而闻名美国。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威廉·怀特注意到在过去十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在幼儿园,过去仅仅以玩乐为主,可现在的幼儿园成了新的‘小学一年级’。”
  耶鲁大学儿童发展问题专家沃尔特·基利姆表示,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教读书写字,还应该把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培养成终身的学习者;教会孩子认字很重要,但这绝不是教育的全部。“人们相信,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书籍、故事、诗词和谈话的环境中,能学到更多。政治家开始要求学校重新研究设计早期教育,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到阅读和数学的基础课程。同时,他们凭借考试来衡量孩子的学习情况,高分就成了一所学校的唯一衡量标准。过去十年来,美国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像是升学考试预习。”
  三十年以前,学生从一年级才开始学习如何阅读。可是到了现在,美国幼儿园里就有了阅读课,那些不会阅读的孩子必须接受额外的辅导。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再有时间讲故事、画画、描摹和吃零食,他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数学题,在阅读课上大声朗读。在美国的某些地区,课间休息、音乐、美术甚至课外的社会研究,都被写作练习和拼写测试所替代。孩子们从6岁开始就得参加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频率高达大约每十天一次,课后还有家庭作业。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甚至还要看家庭教育录像片。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些富裕的家庭,孩子们被越来越早地寄予出人头地的希望,这种压力是无法避免的。

  “寓教于乐”被商家故意夸大

  当然,针对华盛顿大学的这项研究,商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迪斯尼公司认为,这项调查没有关注到这类产品对孩子的长期影响,也没有指出孩子们观看的是哪类DVD,但迪斯尼公司也无法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这些DVD有积极效果。
  商家发明了无数儿童“发展工具”,比如单词、数字抽认卡片、由“刺激不同感官”的织物制作的玩具、能引起婴儿注意的“对比强烈的”图案、还有DVD“教育片”等等。简·海丽表示,寓教于乐的作用被商家故意夸大了,商家用专家观点和各类企业调查证明一件事:作为消费者,如果我们不购买这些童年构成品,我们就可能会延误对孩子的教育。就这样,许多焦虑的母亲不得不选择购买这类产品。
  “本来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放松和愉悦,但是在社会竞争压力下,在商家的蓄意谋略下,游戏的目的就成了教育、教育和再教育,似乎要把童年乐趣通通抹煞。问题在于,学习没有被当作是游戏的必然组成部分,而成了游戏的唯一目标,为玩而玩的好处被降格了。”海丽表示,父母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和担忧,促使商家开发“赢在起跑线”的益智游戏,而铺天盖地的益智游戏又令那些原本打算“顺其自然”母亲们产生焦虑。
  就这样,一个新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母亲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给他们买了许多声称可以“寓教于乐”的游戏用品,却不知这些产品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

  幼儿教育应提倡“无为而治”

  海丽指出,与其处心积虑对孩子进行“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不如对孩子实行“无为而治”。“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要刻意地让这么小的孩子就背上沉重的学习包袱,爱他,就让他有个快乐的自由的童年,因为童年只有一次,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小孩来说,父母是有钱也好,无钱也好,他们都无所谓。能不时陪他们一起玩,能与他们在一起,就算什么也不做,他们就已经满足了。”
  海丽说,父母们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孩子身上的压力,但同时父母们自身也是压力的制造者。“儿童早期教育的专家知道,对于5至7岁的孩子来说,社交和心理的发展如同ABC一样重要。小学三年级之前的考试可以知道孩子当前的学习状况,但却无法预知他们将来的发展。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用一种方法学习,老师应该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让他们在小组中学习。孩子们需要互相传递经验,这样他们才能自己有所发现。”
  纽约皇后大学的早期教育专家古罗说,如果给孩子太多压力,他们会感到困惑。孩子喜欢表现自己,老师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举动来发现问题。“家长们本末倒置,将重点放在智力开发上,而不是情商的养成上。现在社会上所谓的‘草莓一族’(不能承受任何压力和挫折的成年人)、‘成人小孩’(心理未成年的成年人)等等,都是过度注重智商开发的副作用。”  
作者: □晚报记者朱洁报道.

玥玥妈一抹清茶 2008-2-17 15:55

对的,这篇文章我也在新闻晚报上看到了,所以看来很多东西都是商业化的成份太多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孩子们接触电脑、尤其电脑游戏的时间越晚越好。我孩子2年级,刚学会打字,但是寒假里她表姐教她玩电脑游戏,不到半小时就学会了,乐此不疲。让她看看图书,她看半小时就没有心相了,真是的........

mwt5671 2008-2-17 16:15

这种文章也是对错参半的,关键是家长对于电脑游戏的筛选和掌握。

我女儿中班开始就玩电脑,主要的游戏是国外网站上针对孩子的FLASH故事,和语法小游戏,如主谓宾,单复数,人称等等。

女儿到现在还是书虫一个,手里绝对是要捧一本书的。当然电玩也喜欢,比如PSP,但是她会自己控制,会在上面看书,做题。

关键还是家长。.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2-17 17:47

[quote]原帖由 [i]玥玥妈一抹清茶[/i] 于 2008-2-17 15:55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2518666&ptid=4492940][img]http://ww123.net/baby/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对的,这篇文章我也在新闻晚报上看到了,所以看来很多东西都是商业化的成份太多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孩子们接触电脑、尤其电脑游戏的时间越晚越好。我孩子2年级,刚学会打字,但是寒假里她表姐教她玩电脑游戏,不到半小 ... [/quote]
同感.

lsh419 2008-2-18 12:20

有道理。顶一下。.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8-2-18 18:52

: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边玩边学并不可取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