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7-12-18 19:40
孩子做家务家长要付费吗?
孩子做家务家长要付费吗?
新闻午报 2007-12-12 10:34:50
日前,一场亲子理财研讨会现场调查显示,每个家庭都会给孩子零花钱,数量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做家务索要报酬也成了申城90%以上孩子的习惯。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时比较随意,何时给和给多少总是依家长的心情而定。其实,要不要给孩子零用钱,是不少父母为难的事。□本报记者|罗琦|文
鼓励劳动培养理财意识
发言人:皓皓妈
皓皓妈现在常和皓皓有如下对话:
“妈咪要上班,赚钱钱,才能给皓皓买玩具、衣服。皓皓给妈咪买东西好吗?”“好呀,不过我没有钱钱,你给我钱钱!”
为了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源,皓皓妈会适当灌输钱的观念给孩子,同时也会告诉他,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报酬。
不过她也在试图厘清家务和零用钱的关系。她不希望把一些孩子力所能及(或者称之为琐碎)的事情和金钱划等号。毕竟,如果什么都用钱来衡量,也是一种误区。
孩子做家务是一种责任
发言人:明明爸
明明爸会让孩子做家务,但不会付给她报酬。他认为孩子对家庭也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就像现在赡养她是应该的一样,不希望让她产生凡做事必要报酬的思想。她可以在能力许可的时候去外面打零工挣点零花钱。
明明爸现在的做法是,明明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要求比较低,比如吃饭有进步、做了家务、自觉不看电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集齐10朵小红花就可以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价格在10元以内)。
明明爸认为,零花钱是没有多少限制的,10元也行,10万元也行。明明爸只会在自己能力许可范围内有限制地给她零用钱。
在对与错之间徘徊
发言人:毛毛妈
“真没想到会这样!”毛毛妈现在似乎有点后悔当初与儿子之间按劳付酬的约定。当时“按劳付酬”办法是她从电视上学来的,心想这种教育方式在国外比较流行,而且行之有效,自己也不妨借用一下。试行这个办法后,她发觉毛毛变勤快了,靠“劳动”挣来的钱都攒起来,没事时拿出来数了又数。
正当她因为教子方法见效而偷着乐时,以前没有预见的情况发生了。一天,儿子帮她叠好被子,又将床单理平后,向她索要两元钱,理由是“做了两次劳动”。
更气人的是,有次地板是干净的,儿子有意无意地丢了些果屑在地上,清扫后就向她要一元“酬金”,到最后凡事都要按劳付酬,否则不干。对此毛毛妈手足无措,“没有报酬就不劳动,这像话吗?”
点评
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识,说到底是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使他们懂得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从而知道赚钱的正当途径。、
这种教育极为重要,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孩子就认识不到财富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只会花钱而不知道钱从何来,甚至会以不正当手段去捞取金钱。
教育和理财专家建议,家长可利用零花钱帮助孩子培养财商,而不应该将零花钱看成是孩子的权利或工钱。如今,“购物狂”和“月光族”明显增加,就是因为财商培养没有跟上。
同时,专家建议家长们以平和心态对待金钱,才能帮助孩子在金钱面前保持健康的心态,比如,当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时,用拥抱和赞赏的话,而非用金钱来奖励等等。
他山之石
培养财商有方法
在有些家长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的金钱观念时,不妨看看海外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而不误入歧途。
美国:3岁开始计划人生
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他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小孩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英国: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是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在英国,从中小学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金融工具。
日本:自立更生
日本人讲究家庭教育,他们主张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用钱。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在校外打工挣钱。在日本,很多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都会告诉孩子,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
信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