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7-9-19 23:07
少年“爱迪生”发明无止境
少年“爱迪生”发明无止境
新闻午报 2007-09-19 09:43:31
少年“爱迪生” 发明无止境 很多人小时候有过“长大了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的豪言壮语,然而在疯狂的股市将其影响力扩展到大学校园,金融类专业录取分数全线飘红的这样一个时刻,依旧有一群少年对这个“旧梦”念念不忘,并为之努力着。□本报记者|黄韬韬曹敏捷|文
“淡泊”是一种习惯
受访人:王柯单惠,2007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复旦附中高三学生代表作:汽车大灯智能随动控制系统 王柯单惠这个人像她的名字一样独特,让人过目难忘。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英国工程协会法拉第奖、上海市英特尔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复旦大学近思奖、上海交大思源奖,略显堆砌的这些奖项后面还要补上一句:之前小一些的奖项记不清楚名字了。
和复旦附中的许多同学一样,她也是高一就加入了机器人兴趣小组,从那时开始对科技项目情有独钟。最初的驱动力简单直接:新鲜,好奇。了解的过程也是征服的过程,就像初中时自学Photoshop慢慢成为个中高手那样,对未知的探索,到逐渐纯熟掌握,对她而言是分外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过程,甚至是莫大的享受。
她获得“明日科技之星”的研究项目———AFS:汽车大灯智能随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令评审教授赞不绝口,论文的成熟程度也让人无法相信是出于一个中学生的手笔。可在这些之外,她的飞扬跳脱似乎是更加珍贵的品质。指导老师吴强对她不可思议的全面发展津津乐道:短跑跳高是校运会上的保留项目,学校网络部干事,跆拳道黄带,第一次考托福就拿下105分,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加入科技小组以后学习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对这一切,王柯单惠只是爽朗地笑着说:“你不觉得精力充沛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就是非常享受的么?”
王柯单惠获奖的AFS项目灵感来源于一次初中时和父母一起的自驾出行,在盘山公路上的一点小意外,虽然毫发无伤,却让她开始思考汽车的照射盲区。经常性的旅行不仅让她眼界开阔,似乎也确实可以拓宽生命的疆界,让她把一种大气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性格。而长久地喜欢观察和独立思考也让她的思维跳跃着不断前行,在大家还在为她的科技创新而惊叹的时候,她已经目光坚定地说起两次工业革命导致的经济中心转移进而引起经济学研究中心也随之发生变化的现象,“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却在一片负面评价中蓬勃腾飞,这实在是有趣而值得研究的现象。”新鲜感似乎永远不断涌现,难以想象这个纤弱的身体里到底蕴含着多大的能量,除了才华,更重要的来源似乎还是一个自由的灵魂。
现在对AFS表示兴趣的厂家已经提出了合作意向书,然而把它付诸应用虽然是一开始的期望,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我看到一个数据,6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跟照明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但正是因为人命关天,投入生产才要更加谨慎,也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左右的。”说起这些的时候,一直笑个不停的王柯单惠才会严肃起来。做科技项目的同学自己都知道,贴钱是极其正常的情况,经济效益却不在她考虑的范围,而这一切在她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淡泊,对社会抱有责任感,她说是来自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这样的词语是不要说出口的,说出来反而“太假了”!厌恶公文腔,快乐地游戏,纯良的天性,少年人的心性一览无遗。身上一个又一个的光环都是要被抛诸脑后的,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常人艳羡的,自己始终淡淡地对待,其实这才是成功的基础所在。就像她在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之后所写的感想那样———策马未闻风过耳。无论如何,且自前行。给孩子自由与民主的成长环境
受访人:王永才,王柯单惠之父 与王永才的对话会让人清楚地知道王柯单惠那不能止息的爽朗笑声来自何处,那开朗和乐观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王先生用“幸运”来形容女儿近日的成绩。
王先生告诉我们,王柯单惠从小就对自然科学很有兴趣,而她旺盛的求知欲和出色理解力,是她现在成功的良好基础。从小她就喜欢看古生物和天文学方面的书籍,这方面的投资父母从不吝惜,一些国外进口的科普丛书,只要女儿有兴趣,他们就不惜血本地购进。而喜欢旅游的他们,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地的科技馆是不可不去的。他深深地觉得,孩子除了读书以外,探索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兴趣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从不强迫女儿做任何事,而一直在民主和自由的氛围中长大,也未见得就会变得娇纵,相反王柯单惠在家务事上也是一把好手,父母让她用干活来交换零花钱是童年非常愉快的记忆。
对于女儿那么广泛的爱好,他也是全然支持。至于她为什么精力如此充沛,王先生开心地说:“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不喜欢看电视,对那些个明星也全无兴趣,电脑上装了QQ也很快就说没意思而删掉了。”这样的结果更加让他坚定地相信民主宽松的气氛给了孩子良好的成长机会,也给了她热爱独立思考的个性。对女儿取得的荣誉和她显而易见的优秀,王先生似乎并不那么看重,总是淡淡带过。然而他说他最欣赏女儿的地方是,当她决定做一件事情,那种旺盛的斗志,让他觉得非常欣慰。对设计图就像画画一样
受访人:周行,上海市科技希望之星,复旦附中高三学生代表作:奥运图标机器人
同样有着一大堆科技奖项的周行似乎要更“专一”一些,他的获奖科技项目大多与机器人有关,如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机器人工程设计高中组一等奖,第二十二届英特尔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意设计一等奖,2006年德国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华中赛区选拔赛机器人舞蹈三等奖。而获奖的作品“奥运图标机器人”,差不多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告完成。在他的同学中,这样专注持久地去完成一件作品,实在是很少见。
最初决定要做一个机器人的时候,周行并没有现在这样完整的想法,只是摸索着开始了。大概一年之后一次咨询会上,专家对他的项目评估非常不乐观,在他们看来,这个项目没有实用意义。那个时候,周行不是不沮丧的,却也开始竭力地思考,到底怎么能够赋予这个悬空的机器人以实用意义,让这个站不起来的家伙可以骄傲地在众人面前出现?奥运图标的闪亮点子就是在孤独的犹豫和怀疑中横空出世的。而当他完成这件作品时他再一次遭遇质疑,整个机器人从设计到制作全是他凭借一己之力独立完成让人难以置信,他的设计图更是让专家坚决地说这不是高中生画得出来的,太专业了,他只是微笑着告诉大家自己有素描十级的功底,画起图来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他在简历里这样写道:“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行在《诗经》中的解释是:‘正道。’父母给了我这么好个名字,相信我定能在将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人生的光明大道。”面对质疑的时候,这样的底气令人动容,而质疑本身也反过来成为一种莫大的肯定了。
工业设计是他将来的专业首选,他说,“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科学的世界里同样有着诗情画意。我对待我的研究项目就像画画一样———感性地整体把握,理性地深入研究。‘奥运图标机器人’就是一件凝聚着我智慧与汗水的艺术品。经历了这么多的比赛后,我深刻体会到科学与艺术间的内在联系,更在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中逐渐成长。”
对待自然与哲学他也是相同的态度:“作为环保主义者的我喜欢从大自然中寻找一些美好与深刻的东西,我会为‘能量最低原理’而深思,我会为‘动态平衡’而感慨万分。有时,我也会有许多奇怪又或许深刻的想法。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创造者,而我们要用理性与科学去欣赏他,保护他。所以在做项目时,‘节约’与‘环保’我总是优先考虑。”
看到他在午后的阳光中,专注地站在实验室里把参赛后拆散的机器人一点点地拼装好,平淡坚定地拒绝他人的帮助,问他是不是平时话很少,他笑得羞涩而自豪:“是的。”不由让人想起讷于言敏于行的古训,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少年,会成为未来科学界的中坚力量。
少年“爱迪生”发明无止境 (2)
新闻午报 2007-09-19 09:45:59
在生活中积累灵感
受访人:王如王君,复旦附中高三学生
代表作:利用高楼废水发电,热水器冷水零浪费环路装置,外出伴行折椅,可替换纸页的练习簿王如王君的项目都是以生活气息和实用性见长,利用高楼废水发电,热水器冷水零浪费环路装置,外出伴行折椅,可替换纸页的练习簿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的灵感。在她的眼中,生活无小事,越是细微的方面,其实也会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普普通通的生活,而用知识去促成一些好的转变,也早就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她从来不把它拔高到一个程度。就像环保,王如王君自己绝不会上街头去游行示威号召大家做什么,她只是默默地把这些发现运用起来,通过自己一点点地努力去做,哪怕是微小的改变。“只要每个人把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都尽到了,就绝对比什么口号都来得有效。”
受访人:厉传斌,复旦附中高三学生代表作:爱心饭勺
厉传斌的爱心饭勺也是一样的于细微处见精神,做这个饭勺起源于一个温情瞬间,他在外婆居住的敬老院中了解到,喂老人吃饭是护工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让他们头疼的任务之一。同时他也看到,由于人手和时间的限制,以及一些护工缺乏耐心,总有一部分老人明显还没有吃饱,护工就结束了他们的一餐饭。总之,一方面,护工工作很辛苦,另一方面,老人的需求却得不到很好地满足。于是他就有了设计的初衷。
科技以人为本,也的确是要体现在细枝末节。“科学技术出现的目的正是为了给人类造福,因此我想通过我的设计,使某一类人群的生活更加方便。因此我想设计一种自动喂饭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机械手也将能帮助到部分肢体残疾的残障人士以及手部受伤者。”朴实无华的描述,却有直接而深刻的力量。
点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希望,这希望可以让一直威胁着人们的,关于科技越发达,越让自然和人的和谐背道而驰的隐忧,得到一丝缓解。
满脑子的奇思妙想
受访人:曹雯婷,徐汇中学初中预备班学生
代表作:剥豆器、蔬菜削皮器、一举两得的包装盒
两个星期前,曹雯婷获得了第三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在10名获奖者中,她是年龄最小的得主。今年才11岁的她虽然刚刚升入中学预备班,但是搞创造发明的“资历”可不浅,“剥豆器”、“蔬菜削皮器”和“一举两得的包装盒”,都是她的得意之作,大大小小的青少年科技奖拿了不少。
曹雯婷是个脑子里有很多问号的女孩,她说自己“就是喜欢奇思妙想”。
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带小雯婷去菜场,特别爱吃毛豆的她看到卖菜阿姨剥毛豆剥得手指又脏又肿,脑袋里就冒出了个想法:“怎样让阿姨轻松呢?如果有什么东西能代替手指剥豆就好了。”怀着天真的想法,曹雯婷回家后就开始研究起来,她也从爸爸妈妈和学校科技老师那里吸取灵感,花了半年的时间,做成“剥豆器”。“剥豆器”用两块铁皮包出一个套子套在拇指上,向上凸起的部分可以轻易将毛豆壳破开,剥出毛豆。同时,她还削下喝完的听装可乐的下半部,利用削口处的硬铁皮去除蔬菜表皮,设计出一个简易实用的“蔬菜削皮机”。
如今已经被厂家看中投入生产的“一举两得的包装盒”,也是源于曹雯婷偶尔的一次“灵感”。有一次看到爸爸要把喝光的茶叶盒扔掉,她觉得挺浪费的,就把盒子给撕开了,木头盒底正好可以做个杯垫,小姑娘又动起了脑筋:“那么多包装盒,能不能废物利用呢?”在模型纸的启发下,她在包装盒上也先勾勒出不同的“模板”,装的东西用完了,盒子还能依照上面画好的模板做成玩具模型、年历等等不同东西,一举两得。这种“一举两得的包装盒”,不但可以摆放羊毛衫,还可以在包装盒底部粘上七巧板、杯垫等各种图案,实用、娱乐两不误。据悉,目前“一举两得的包装盒”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还有两家厂商正在跟曹雯婷父亲联系,打算将该项发明投入批量化生产。
目前,曹雯婷已升入初中,但她依然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她打算制造一台不用电的空调,里面有两个放冷水的管子,利用太阳能释放足够新鲜的空气;另外她还想设计一个夹螃蟹工具,工具轻轻一碰就可以拉断扎螃蟹的绳子,也可以将整个螃蟹壳剥干净……
链接
听!科学家的“小故事”
杨振宁:爱听爸爸讲科学
杨振宁能成为一颗在宇宙“科海”中遨游的明星,首先得益于他父亲杨武之在儿子小时候,早已给了他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杨武之经常牵着儿子去古月堂或科学馆。杨武之用大球和小球给儿子讲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公转情形,也教杨振宁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广博的知识开阔了小振宁的视野,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求知欲。
杨振宁小时候非常调皮,跟小朋友在清华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都曾研究过……有时还做些危险动作,也闯过祸。当时,杨武之竟也放胆让他去玩。他认为这种顽皮比较“玩得透”,可以培养小孩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还能增添动手能力。多一点调皮,对于小孩的情感培养、心理健康发育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尔•盖茨:七岁读百科全书
比尔•盖茨从小就精力过人,而且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件事便能全身心投入。盖茨三四岁时,就跟着当老师的妈妈去学校上课,当妈妈在学校里向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和博物馆的情况时,盖茨总是坐在全班最前面,尽管盖茨是个好动的孩子,但在教室里却专注又认真。
盖茨从小酷爱读书,虽然还是儿童,但他喜爱读成人的书。在家里,他可以随意翻阅父母的藏书。7岁的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想,如果能把又大又重的百科全书装进一个魔盒里就好了,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他竟实现了,而且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牛顿:篱笆下偷偷读书
牛顿小时候就兴趣广泛,游戏的本领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做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出现了彗星。
牛顿14岁时,因为贫穷而被迫休学回家,但他心有不甘,于是每天一早,他跟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被舅舅看见。舅舅很生气,责骂他不务正业,并把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是数学书,上面还画着种种记号,心生感动,一把抱住牛顿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并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复学。爱迪生:爱提“荒唐”问题
爱迪生上课时喜欢琢磨其他事情,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动物的毛可以生电,那么,如果把电线接在猫身上,再用力摩擦猫的毛是不是可以发电?老师最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学生,经常呵斥爱迪生。老师让家长把孩子领走,因为他在课堂上经常提荒唐古怪的问题,例如“为什么2加2等于4?”爱迪生妈妈不以为然地说:“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算荒唐。”当牛顿发现一个苹果掉下来,提出了个问题:“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往天上掉?”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却成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第一步。我们能说,牛顿不该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7-9-19 23:07
恰同学少年 科技梦想VS财富人生
恰同学少年 科技梦想VS财富人生
新闻午报 2007-09-19 09:41:47
^ 回顾今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复旦分数探底,上海财经大学则直线飙升,与如今股市的火爆相得益彰。教育专家分析,金融类专业的火爆与股指居高不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说人人都知道大学校园早就不是那么纯粹的净土,但“入世”到如此程度,还是会让人徒生感慨。
在这些即将入学的新生中,在童年日渐淡薄的回忆里,有多少故事是在烂熟于心之后被忘却的?比如在苹果树下打盹,被砸醒之后穷究根源,在现代一定会被嘲笑为工作狂,把怀表当鸡蛋煮的牛顿;比如做了两只无比粗糙难看的小板凳,桌子里还藏着另外两只更加“不堪入目”小板凳的爱因斯坦……当初激励了我们的这些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到底还剩下些什么呢?
当那些身为人中龙凤的青年学子们意气风发地走进校园,就像走近将来触手可及的财富人生一样,身后失落了什么,似乎已经不再重要。
对物质的追求,事实上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在汹涌的浪潮中,仍然怀抱着那泛黄的有些过时的梦想,从容淡定地行进着的逆流而上者,就格外令人动容了。
在一个个科技项目中,眼神纯净神情专注的少年们,搭上自己几乎所有的休息日,贴进自己或多或少的零花钱,看到他们说起梦想时眼里闪烁出的亮光,看到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悄然无声地严肃耕耘,不免突然想像傻乎乎的金三顺那样呼喊出一句:“执着吧,像是没有受过污染一样!”
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他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他们爱得深沉;为什么他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他们爱得深沉。看着这些少年,背影清癯,却异常坚定,我们有理由相信,总有一种力量,不会让你泪流满面,却被它的平凡与深刻轻轻打动。□本报记者|黄韬韬|文.
香茗一杯倚清风 2007-9-19 23:08
六个关键塑造未来科学家
六个关键塑造未来科学家
新闻午报 2007-09-19 09:47:49
今年9月起,小学生的教学进度放慢,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去拓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除 了学琴、画画之外,不妨培养一下孩子的科学兴趣,说不定未来的科学家就诞生在你家里。其实,培养科学兴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可以从下面六个关键词着手。□本报记者|曹敏捷|文
1
关键词看
可以拿来“看”的科学很多,首先就是书。跟科学有关的书分为几大类,一是介绍科学家小时候故事的书,通过故事能够给孩子不少启发;二是综合性科学知识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很多生活中让孩子好奇的现象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三是专题类科学书,如恐龙迷可以看《恐龙大探索》、《生命的世界》等画册,便于孩子对某个方面了解得更透彻;四是科幻类书籍,像《非法智慧》、《所罗门王的指环》、《太空漂流记》等科幻书能够为孩子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除了看书,还可以看电视。电视节目中有很多跟科学相关的栏目,现在家里的电视机能够收到各地卫视节目,家长要做个有心人,把科学栏目的时间记下来,到时和孩子一起收看。
此外,还有一些可“看”的科学,比如有月食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等待看天象奇观等。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都值得一看,就靠家长去发现了。
2
关键词听
想让孩子“听”科学,就要家长“讲”科学。很多孩子晚上睡觉前都有拉着爸爸妈妈给自己讲故事的习惯,这时选取一些与科学有关的故事来讲,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最佳时机。此外,在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路上,也可以准备些科学故事讲给孩子听,每天讲一个,孩子的知识面就会慢慢拓展开来。只是家长会比较辛苦,在给孩子讲科学故事前,自己先要备好课。家长可以在每天睡觉前看一个故事,然后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复述一遍,第二天在路上就能够把故事讲给孩子听了。
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听科学,那就是广播。先要了解电台里与科学有关的那些栏目的时间,到时,让孩子放下手上的功课,专心地听。电台播音员讲科学跟家长不一样,那种方式有些孩子会很喜欢。
3
关键词走
用“走”的方式去接触科学似乎不容易让人理解,其实很简单,即家长经常带孩子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去感性地认识科学。
在上海,能够“走”进去的科学基地很多,除了著名的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以外,还有佘山天文博物馆、浦东气象科普馆、浦东机场附近的地质博物馆、瑞金路上的公安博物馆等二十几个专题博物馆,另外,有些不为人熟知的科普基地,也可以带孩子去走一走,比如上海大学里的上海机器人研究科普教育基地、海军医学研究所里的潜水和高气压医学基地、海军上海博览馆里的海军现代装备科普教育基地、计算中心里的计算机技术科普教育基地等等。
带孩子走访科普基地前,应该先做好准备,适当了解一下有关的科学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回来后,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所看到的知识,如果孩子兴趣浓厚,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深入探索。
4
关键词做
应该说每个孩子都有探索的欲望,比如一个玩具拿在手上,很多孩子都会把它们拆开来一探内部的奥秘。家长不要扼杀孩子的探索欲,不要轻易地去批评他们。买玩具时,也可以买一些能够拆装的,便于孩子“研究”。
同时,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自制简单的工具,比如小车子。虽然刚开始做时,小车并不如想象中那样能被推起来,但是经过反复改进轮子一定能被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启发孩子思考,提出改进意见,并且通过反复实验,来检验孩子的设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让孩子动手做的时候,家长既要注意安全,也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并且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5
关键词搜
这是基于上述知识积累基础上,对科学的进一步探索。孩子们通过看、听、走、做之后,一定会向家长提出一大堆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家长能够答出来,有些则是家长也未必知道的知识。此时,可建议孩子上网搜索。上网搜索的最大好处就是能一下子打开孩子的视野,网上对于某个知识点的剖析往往是多角度的,有些问题也许孩子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孩子找到答案后,不妨请他们把了解到的东西讲给家长听,家长一定要认真聆听。孩子通过讲述的过程,既将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其他灵感。家长听完孩子的讲述后,要表示出欣赏和赞扬,鼓励他们继续探索。
6关键词比在孩子掌握了一定知识,并且小有成果后,家长可以鼓动他们去参加比赛,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就感。
上海有一些科技站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如位于岳阳路上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正在进行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讯锦标赛上海赛区预选赛、“西南位育杯”机器人知识与实践比赛等,各区县少年科技指导站也有各种赛事,如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的长宁区青少年车辆模型技能竞赛,卢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英特尔青少年科技创新月”活动等。在参加比赛前,可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让孩子通过比赛获得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