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l4264 2007-8-30 15:06
你看了会伤感吗?
《可以读你的作文吗》新民晚报4月3日
王栋生
△讲评作文时,需要读学生的作文,这时,你能不能先问一句:“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或者“你的作文很有意思,你愿意让全班同学分享吗?”——这些话很重要。不要让学生认为教师可以随意做任何事,认为教师可以忽视他的存在。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暗示他们,要尊重自己的权利。我们从事的是教育,这些细节很重要。
△有些孩子上课时会分神,其实上课走点神也没什么。回忆你自己开会或是听报告时,不也常常因为报告人的演讲内容而分神吗?当然,兴奋也会导致分神。学生毕竟是学生,少听几分钟有什么关系?他由此展开的思维也许更有价值。
△我总想,中国的学生太辛苦,每天要在学校呆上十多个小时,中午也没法休息,如果能让他们多睡半小时,该有多好!特别是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有经验的教师会看出学生的精神状态并不好,这时候不要迫使他们做很难的事。中午下课,学生饿了,很想按时吃饭,而这时最好不要找学生谈话。记得20多年前,有位初一学生在下课铃响之前作起跑状,我特意留下了他,谈了十分钟,希望他注意纪律,以后不要再这样。后来才知道,他听说食堂有盐水鸭翅,他很想吃一回,怕去迟了买不到。这件事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有些遗憾:我当初有什么必要故意把他扣下呢?
△学生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也许是我们的教育规矩太多,太具体,学校本是自由的天地,而我们的绳索太多太多,密得像网一样。孩子从小接受了过多的规训,他的行走必然会战战競競。不久前我从李希贵的书中看到,美国幼儿园的孩子编出的故事千奇百怪。有的说早上是坐飞碟到幼儿园的,有的说今天早上吃了一个太阳,口渴。其实很可能是坐父亲的推车来的,其实不过是早上吃了一个煎蛋。如果是中国孩子说这样的话,阿姨会说他胡说八道,也可能让父母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所以,那一头的教育能出比尔·盖茨,能培育出伟大的科学家。毕飞宇写过一篇《地球上的王家庄》,可以算是中国少年思维教育的袖珍版,看了让人发笑,更让人伤感。
△现在的教学过于功利,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传统的赞誉,是把教师当作园丁。想没想过,园丁的主要工具是什么?一把大剪刀。就这样修呀剪呀,我们训练(不是“培养”)出了一模一样的人。当然,什么样的教师,有可能培育出什么样的树。摩罗给师大附中的演讲题目是《做一棵长直了的树》,说得真好。我们不能像《病梅馆记》记述的那样,让祖国的大地上长出的是形状各异的病梅,虽然也是一枝一个样,但那可不是健康的个性啊。
△语文课如果可以不用多媒体,尽量不要用。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染。如果所有的内容靠电脑显示,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
hazel4264 2007-8-30 15:09
我看了有点儿伤感
类似的东西看多了,
总觉得平等、尊重、关爱、传统等等
好像都渐行渐远了.
blueleaf2 2007-8-30 15:27
回复 #1 hazel4264 的帖子
如果想看女儿的文章,每次我都会问她:我可以看看吗?尊重孩子是最起码的, 我一直把她当朋友..
seven妈 2007-8-30 15:49
记得小学时,刚在一个很小的学区里作文获奖了,然后语文老师就在课堂上把我最近写的一篇作文给贴了出来,那个改的,就没有对的地方。我心痛至极,至今想起还是有点不舒服的。
关键她不仅指名道姓,而且是先说了那个获奖呀。就写出这样文章的还能获奖,凭什么呀,别人不会想的。
那时不明白,现在知道了,这也是尊严的一种吧。.
doreenhu 2007-8-30 17:10
前两天学前教育,看到学生们都统一的手放在桌子上,举手也统一姿势,老师还特别表扬了某个同学,说他做得特别好。我听了不禁伤心,这样难道就是好学生的标准吗,真是泯灭了孩子们爱动的天性和创造力,为什么不能随意呢,只要定个大的原则,比如说,你不可以发出太大的声音, 不要影响别人就行了,如果破坏了原则才需要按某个姿势固定不动。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