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18”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心海导航 2006-12-2 13:42

“案例18”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案例18”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小帅的妈妈找到我们培训中心,一踏进办公室,满眼的泪水已经溢满了脸颊:“王老师,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啊!”
“您看看我的脸,还有我身上,到处都是伤。这都是我13岁的儿子给打的,王老师,你救救我和儿子吧?!”
这位母亲脸上有几道清晰的血痕,像虫子一样吞噬着母亲的心。倾诉起她的儿子,这位母亲始终泪水涟涟。
小帅小时候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读小学才回到城里父母的身边,由于父亲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上班,一年回家的次数有限。母亲总觉得对不起孩子,欠孩子什么,因此总有一种补偿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几乎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尤其物质方面的要求。读三年级的时候,小帅由原来很温顺的小帅哥逐渐变成了小霸王。妈妈满足不了他的需求,动辄发脾气,扬言不写作业,不上学,甚至要离家出走。由于过分溺爱,母亲对小帅的这些不良习气已司空见惯,总觉的顺一顺就过了,树大自然直,等孩子长大了,也许就懂事了,所以这位母亲总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小帅当时的成绩尽管没有处在班里的倒数,但他对学习的态度是忽冷忽热,想学了,成绩就上去了,不想干了,成绩很快就落了下来,他的妈妈几乎是每天哄着完成作业。在他妈妈的思想里,考不考大学并不重要,只要孩子每天放学能安全回家,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就行了。
由于母亲娇惯,小帅变的越来越好逸恶劳,追求享乐,可升入五年级后,小帅的坏习惯越来越多了,甚至顶撞老师,尽管班主任多次找来家长沟通,但始终没有出现好的起色。后来领着几个同学偷偷上网,开始家长还不相信,直到亲自从网吧里把孩子揪出来,她才真正相信自己的眼睛,并意识到孩子开始步入网吧去结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少年了。
“王老师,说心里话,我并不反对孩子上网,因为上网也能学到许多知识。”
“但你考虑过没有,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你这位母亲又开始走另一个极端了,为了避免孩子在网吧里结识一些坏孩子,你开始考虑为孩子在家买一台电脑。”
“不是我要给他买的,是他非要我买,不然他就在外面学坏。”
“可结果会更糟糕,孩子开始只答应你只上15分钟或不超过半小时的网就开始学习,但他总是说话不算话,得寸进尺,后来两个小时都满足不了他!”
“王老师,你说的太对了,看来你非常了解我的孩子。”
“不是了解,而是家长溺爱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有一颗贪婪的心,他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家长给予孩子多少爱心,都无法令他得到满足。再后来,你百般依顺、妥协、委曲求全,可你换来的不是孩子对你的感恩,而是他用各种手段来要挟你,制约你,以此来达到他的目的!”
“王老师,我害怕死了,他开始总说不上学了,可后来他竟然跑到阳台上要去跳楼,我们住的可是五楼啊!我真怕万一……”说到痛心处,小帅的妈妈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呜呜地哭起来。
望着眼前这位母亲,我的心一阵阵酸楚,“可怜天下父母心”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可怜。
小帅就要升入六年级了,可他经常旷课,终日泡在电脑游戏里不能自拔,万般无奈之下,家长只好顺其自然。小帅在疯玩电脑游戏中,脾气开始变的暴躁,不懂情理,吃饭时,母亲把饭端到面前,他却不理不睬,家长没说两句话,就翻脸不认人地呵斥:“讨厌!烦死了,快滚开!”就这样,小帅整天浸泡在电脑游戏里,但他并没有获得快乐,每天都很烦,向家长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母亲稍有犹豫,他就“小气鬼”“吝啬鬼”“你不喜欢我”,性情狂躁,偏激,有时候急上来还摔家中的东西,妈妈反驳几句,他变的更加疯狂,简直失去人性似的扑到妈妈面前打妈妈,抓妈妈的脸,甚至抓起屋里的东西投掷妈妈:“滚出去,我不要你这个妈妈,滚出去,我烦你!!!!!”
“我滚,我这就滚!”每次看到儿子的性情偏狂到难以自控时,这位母亲就用这种方式转身踏出自己的家,轻轻扣上房门,站在楼道里无语流泪,碰到认识的邻居就急忙抹去泪水,强装一脸欢颜和邻居打着招呼,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又是泪如泉涌。。。。。。。。
小帅的性格是偏狂的,又是很孤独和脆弱的,妈妈迈出家门不久,他就会拿起家中的电话拨打妈妈的手机:“妈妈,你回来吧,是我错了,我再也不了,妈妈,我饿了,你快回来做饭吧。。。。。。”用这种法子劝回妈妈, 一改刚才的狂躁,对妈妈又是亲昵,又是道歉,又是安抚。天下的母亲总是那么容易得到满足,听到儿子几句温暖的话,就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忘的一干二净,烟消云散的氛围又使这个家回归了暂时的温馨和宁静,可坚持不了几天,一场更大的风雨又会降临到这位母亲身上,小帅似乎摸准了母亲的性格,要挟母亲,施暴于母亲总能成功,简直到了有惊无恐的地步。
我和家长正在交流时,小帅母亲的手机响了。“王老师,,准是我儿子又要求我回家了,我该怎么办?”这位妈妈一脸的无奈,并且有一种恐惧。
“答应他,就说自己在医院清洗伤口,过一会就回去。”
小帅的妈妈急忙与儿子接通了电话,不一会儿,这位母亲脸上又绽放出了笑容:“王老师,你看看,我的儿子就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啊,愁死我了。”.

心海导航 2006-12-2 13:43

“他爸爸知道孩子的情况吗?”
“知道一些,但发展到这种严重的地步,他一点也不知道,他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打儿子的。”
“这就是说,你儿子还是怕他父亲的?”       
“是,他爸爸每次回来都在家呆不了几天,那几天儿子很听话,兴冲冲的去上学,可一走,他就变会了老样子。王老师,现在儿子都不去上学了,我不敢对我爱人说实话,他的脾气不好…….”
“现在你儿子的问题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你还瞒着自己的爱人,说实话,如果不尽快调整,你把孩子搁在家中最容易出现问题了。”
“王老师,我已经把希望寄托在您身上了,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
“救孩子的希望应该寄托在你们家长身上,即便孩子接纳了我这个老师,但疏导孩子的心态需要家长的改变,再者说,根据你现在的力量,你能说服孩子来见我,就已经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了。”
“我领着孩子去医院找过心理医生,孩子他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家丑也不愿意外扬,孩子的事儿,我谁也没说过,这毕竟是我们家内部的事儿。”
“说句你不愿意听的话,家丑不可外扬,其实你把孩子的问题隐藏在家中,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帮助,这已不是你们家庭内部的事,孩子现在的情况,已经成了孩子的心灵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我言辞激烈,心情很激动。
“王老师你说的对,我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要不是我昨天到一个朋友家串门提及孩子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有您这样的老师呢!我朋友家的孩子就在你这学了半年,他现在可懂事了,我像抓住了救命草,王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我一切都听您的!”
“你必须要借助你爱人的力量了。就连我,也要借助你爱人的力量,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把孩子引导到我这里来,三天后,我们培训中心正好组织了一次“励志”夏令营,如果孩子能够去参加,通过几天的相处,我尽可能发现孩子的根源问题。现在孩子的年龄还小,找到根源问题进行调整还不算太晚。你回去后,就说他爸爸要回来了,以此促使他自愿来参加这项活动。”
“我听你的王老师,我感觉孩子有救了。”
第二天,小帅果然跟着妈妈来到了培训中心,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刚进我的办公室,首先向我打了个招呼。我也给了孩子一个真诚的拥抱,并且拉着他的手赞扬了他的懂事儿,赞美他长的帅气,赞美他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在我的赞美声中,小帅显的很腼腆,脸上绽放着笑容,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等他坐到沙发上的时候,他紧紧地依偎在妈妈身边,恐怕妈妈离开自己似的。按照我们计划好的,我找了个借口最终把他妈妈支开了,为我们留下了谈话时间。尽管我们之间的沟通并不是很轻松,但小帅基本上都是很配合的,也许从一开始我就给他留下了好印象的缘故吧!虽然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有些言语显得固执,但是,我很快从他的心理角度疏导出能够让他认可的话语。在我们的谈话中,他不断地向门外观望,并且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几次都婉转的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关于参加训练营要注意的事项和做好自我挑战的心理准备,小帅都欣然答应了。我的心里也着实松了一口气,望着眼前这位可爱的孩子,我的心中已经涌起了一丝欣慰,因为我已经可以断定,拯救小帅的最有效的良药是在他妈妈身上。
训练营的第一天,小帅的情绪就开始出现了反常:恋家,依恋母亲的心理尤为严重,黄昏回到宿营地,他的脾气就开始发忸了,流着眼泪嚷着要回家。我把他安排给同龄的孩子开导他的思想,同时马上召集随营的老师研究对策,最后决定,有其中身材高大的男老师唱黑脸,以严厉的语言强调我们的纪律和规定,我和另外的老师唱红脸,以心理疏导的方式调整他的情绪,同时我走出宿营地,悄悄地和他妈妈通电话,沟通需要家长做好配合的新方案。
小帅看见我从外面回来,再也听不下去其他老师对他的规劝,来到我面前依然很固执:“王老师,我决定了,我明天就回家。”
“现在咱不谈回家不回家的事情,从我们一结识,我就认为你是个很坚强的孩子,现在想家,想妈妈是很正常的事儿,这说明你还惦念着妈妈。孩子,我急忙回来就是想告诉你,刚才你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单位要她出差到外地很长时间,今天晚上坐火车就得走。
“不可能,我妈妈从来就不出差的?!”
“小帅,你应该清醒了,妈妈的出差都是你害的,平时妈妈为了照顾你,总是给单位请假,甚至旷工,你为妈妈想过吗?现在单位让她出差到外地,就是对她的惩罚,如果不服从,就得被开除。妈妈失去工作意味着什么你很清楚,孩子,你刚刚13岁,你在家庭中的责任就是上学,好好学习,用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性格变的坚强,有毅力,懂得感恩,真正把自己历练成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而不是缩头缩尾的趴在家中让别人来养活你,小帅,妈妈现在最需要的是你作为一个儿子的安慰,,去安慰她那颗曾经让你打过,骂过,伤害过的心。孩子!如果你现在还是我们训练营的一名坚强的战士,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就应该拿起电话去安慰妈妈,懂吗!!!”我的情绪异常的激动,一番激昂的语言,深深触动了所有在场孩子的心灵,他们纷纷围上前,拉住小帅的手:“快给妈妈打个电话吧!”
孩子永远拥有孩子的单纯,人心都是肉长的,当一种感动触及到孩子心灵的时候,也就是唤醒了一个孩子的良知。燃烧起了孩子的勇气和自主以及坚强。此时的小帅已停止了哭泣,当他下意识的去找电话的时候,其中一个老师已经把手机轻轻地放在了他的手心:“孩子,向妈妈道个歉,祝她一路平安,不要让她惦念你,告诉她,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再次采用善意的欺骗,也算是挽救孩子心灵的背水一战,事态的结果完全是我意料之中的,小帅在电话这头已哭的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妈妈也是泪水涟涟。从小帅充满歉意的话语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一名少年的心灵真正的回家了。不知为什么,我也莫名的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泪水悄悄地溢出了眼帘,我转身来到外面,山里的夜空显的格外宁静,满天的星星灿烂地眨着眼睛,偶尔有一两只萤火虫飞舞在不远处。
晚上这群孩子们都玩的非常尽兴,尤其是几个大一些的孩子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用各种方式帮助小帅,主动邀请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训练营的第二天,最令我们几个老师出乎意料的是,小帅像变了个人,原来像个独行僧似的,独来独往,不善于和伙伴接近,现在他们的欢歌笑语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精神面貌出现了大转弯,性格也变的开朗起来,尽管我们要顶着酷暑翻越一座大山,来回行程达38公里,可孩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倒是把老师累的要死,小帅还不时地冲在前头对我喊:“王老师,你太慢了,快冲上来啊!”走到我旁边的老师乐滋滋地说:“真是有山靠山,没山独担啊!离开了父母,孩子们都长大了!!尤其是小帅的变化太大了,他对自己的挑战成功了。”
我抬头欣慰的望了望跑在前面的孩子们,扭头略带忧虑的回应旁边的老师:“孩子在我们这个团队和氛围里战胜了自己,但回去之后他可能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就看他的父母能不能配合默契了。
大山里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下山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回到营地不久,天空已是阴云密布,傍晚十分,外面的世界已是大雨倾盆,几个老师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了,可孩子钻进屋里分成了小组,在弥漫着歌声的雨幕里,我们欣赏着孩子们的各种才艺表演,雨声、歌声、掌声和欢笑声一直到很晚很晚。
在训练营后面几天活动中,小帅表现的一切正常,在老师不断的激励和营员的爱心相帮氛围里,并没有出现恋家的情绪,期间,我和他的妈妈通过电话多次进行了交流,并肯定了小帅在家庭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完全属于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小帅的母亲执意要让孩子寄宿在我们培训中心,我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回绝了这位妈妈的请求。根据多年从事问题孩子教育的经验,像小帅这样类型的孩子,不适合在本区域内寄宿,因为同在一座城市,孩子的成长心态已经在不完善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扭曲变形,处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性情懒.

心海导航 2006-12-2 13:43

惰暴烈,知难而退,缺乏责任感,这都是孩子对家长产生的强烈依赖感造成的,他的脾气说变就变,反复无常,如果就近安排在同一市区接受性情的疏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旦遇到阻力,他一定会出现情绪反弹,强化训练力度小了,他可能不听;如果大了,他本身的抗挫折能力很弱,一气之下就能跑回妈妈身边,重新又像一个小癞皮狗儿似的牵不出家门,到那时候,前面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前功尽弃。根据我调整本区域众多孩子的案例,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失误却不“自知”的影子,每个出现问题的孩子都是很好拯救的,难以拯救的,恰恰是父母的家教素质和爱子心切的“不当”造成错误的亲子关系。在培训中心接受强化训练的那些外省市的孩子,不管以前的问题有多大,一旦远离了可以依赖的目标(家庭),他们一下子仿佛长大了许多,也很快就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逐渐找回一个孩子自身本有的自尊、自强、自爱和自信,因为他们远离了家乡,又身无分文,当事实摆在眼前无法选择的时候,他们只能面对新环境做出自我调整和改变,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里的学习氛围。通过几天的“励志”训练营,小帅很优秀的一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根据小帅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和不良的亲子关系,与其让孩子留在母亲身边来接受很可能会失败的强化培训,就不如远离母亲,跟随可以让他感到敬畏的爸爸身边,去接受新环境的挑战,因为,小帅的年龄已经不允许出现过多的教育失败了,青春期的来临是一个少年心灵成长最关键的红色警戒线。
我向这位母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她最终采纳了我的意见。随后,小帅的妈妈通过电话与丈夫如实的倾诉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并说明了我对孩子整体的教育观点,我也和他的爸爸在电话里进行了多次长谈。在结束训练营的前一天,小帅的爸爸就从外地赶到了家,为孩子收拾妥当做好了改变教育环境的准备。训练营闭营式的联欢会后,小帅的爸爸直接从会场接到孩子,连家都没有回,匆匆踏上了返回单位驻地的的列车。
现在一年过去了,从那次我们训练营结束后的分别,小帅始终都杳无音讯,像其他来培训中心咨询过或培训过的众多孩子一样,渐渐的消失在了记忆中。
就在今天上午,一名英俊的少年突然出现在了我的办公室,我竟然一眼没有认出,他是去年的小帅,长高了,也显的瘦了,身子骨健壮了许多,满脸的阳光,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刚毅,我紧紧地握着孩子的手,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问些什么,一味地说他是个大男人了,这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从院外走进来,从小帅妈妈的目光中,我就已经肯定了小帅的进步和改变。的确,小帅跟随爸爸后,由于对爸爸的敬畏,学习责任感逐渐得到了提升,在加上的他的聪慧,通过辅导老师的补课,学习成绩很快追了上去,后来进了一所私立学校就读,小帅因为学习很紧张,很少有机会回到妈妈的身旁,但是,就在今年小学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一所不错的中学,我听着小帅妈妈兴致很浓的对孩子的评价,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送走这一家子,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突然想写一些教育案例了,因为这一年来工作较忙,已经很少坐在电脑前整理孩子们的案例了。关于溺爱孩子或溺爱不自知的家长,为孩子制造了太多的成长障碍,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但是调整这些孩子的方法都是因孩子而异,因家庭背景而异的,在学习和成长中,虽然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相雷同,但因为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压力承受力不同,家长的文化底蕴不同,包括父母的气质和隔辈老人的爱不同,矫正这些孩子心理的方法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力度和方案,如果今后时间充裕,我一定会把问题相同的案例系统的整理出来,给众多的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长参考。家庭教育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研究和创造,家长千万不要照搬案例里面的一些理念,因为真正属于我们每一个家长的成功教子理念都是出现在学习中,领悟中,实践和探索中。       
2006-8-16子夜
更多后进生转化案例文章请登陆:[url]http://www.wsjwwq.com/bbs/[/url]     通联:[email]wsjwwq@163.com[/emai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18”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