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雪 2006-3-30 20:15
小小寄宿生的一天
小小寄宿生的一天
《新民晚报》记者任湘怡 本报实习生叶佳雯
视点导读
徐之彦7岁,是一名离开父母呵护、一周5天都待学校的寄宿生。像他这样的小学生,上海有近2万名。
寄宿制小学在上海中心城区出现,是1999年的事。而这几年,这类学校明显增多,过寄宿生活的小学生也成了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
这些“离家”的孩子,会不会因为住宿而与父母隔膜;会不会因为锻炼了独立、自理能力而在心理上早熟……或许,时间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早晨六时一刻起床、洗漱
徐之彦起床时,还没完全睡醒。他噘着嘴,闭着眼睛,迷迷糊糊抓起毛衣就往头上套。
徐之彦在静安小学当小学生才2个多月。这2个多月,对他来说可着实不易。因为他是一名离开父母呵护、周内24小时都待在学校的小小寄宿生。这不,老师推开门,一声“小朋友们早”,大家就像听到“起床号”一样,乖乖地都起来了。
穿好衣服就叠被子。一床被子有两三个徐之彦那么大。虽说一会儿老师还会统一整理,可孩子们志气很大,尽力要把事情做好。他一会到床头,一会到床尾,一点一点地把被子卷起来,还用小手拍两下,把被子弄弄平。
毕竟是小孩,洗漱完再回寝室,小脸又有了精神。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又是笑眯眯的了。我们看了看手表,一圈下来,穿衣、叠被、刷牙、洗脸,只用了10分钟。
“寄宿的小学生,和走读的孩子相比,自理能力总是特别强。想想他们,其实刚从幼儿园出来,可现在一个个都这么老练了。”静安小学的行政助理张臻宇指着这些孩子感慨。
一年级的小朋友,或许只能料理一些简单的生活琐事,高年级的小学生可就厉害得多了。我们在采访另一所寄宿学校——上海金苹果学校的时候,五(1)班的叶思奥说,他双休日回家,看到父母东西放得没有条理,都会看不惯,非得理好了才罢休。
七时吃早饭
半个小时的早锻炼结束后,就是孩子们吃早饭的时间。因为这群“小蜜蜂”的到来,安静的食堂一下子喧闹了起来。一旁站着的我们引来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大家争先恐后地打招呼“各位老师好”,一声声招呼“淹”过来,叫我们完全无法一一回答。
早饭是一碗皮蛋瘦肉粥加一个花卷馒头。徐之彦大口大口地扒着,很快就吃完了。其他孩子们不甘落后,喝粥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颇有点你争我赶的味道。
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朱萍校长在一旁巡视。“集体生活作息时间有规律,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吃得特别香。有好些孩子,体质因此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静安小学是由原先的安远路小学转制而成的,1999年成立。“刚开始办寄宿制,心里挺没底的。筹备阶段到静安区所有的幼儿园里作了一番调查,发现居然有50%的家长愿意送孩子读寄宿制小学。可第一年还是不敢多招,只准备了2个班。没想到寄宿制越来越俏,现在一年级招生供不应求,明年入学的孩子家长,有的现在就要求来报名。”
目前上海对各类寄宿制小学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我们从侧面了解到,寄宿制小学近年来数量明显增多,目前全市共有近40所。
“寄宿制应该是未来的趋势。”记者采访金苹果学校的时候,小学部的副校长尹琪的观点相当乐观。金苹果学校成立于2000年,当时也是看好了这片市场。
对寄宿制小学的增多,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章友德分析:“寄宿制学校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社会竞争使年轻的家长没有余力照顾孩子;而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而这正是寄宿制的强项。”
金苹果学校五(1)班的同学杨坚琪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以前我被同学说几句就受不了,要找妈妈诉苦。妈妈常说以后你走上了社会怎么办?现在,我什么事情都可以独立解决了!”杨坚琪昂起头,小脸上一副自信的神情。
而静安小学的徐之彦属于第一种情况。爸妈工作太忙,只好让老师承担起“临时父母”的角色。而小小的他,完全不知道,过上寄宿生活,等于提早进入了一个完全由孩子组成的“小社会”。在这里,他将早早地学会各种生存技能和法则。
八时开始上课
徐之彦坐在一(1)班的最后一排。虽然平时口齿清楚、能言善道,可上了课,他似乎有些害羞,很少举手。
上午是语文、数学、外语,而下午是音乐和体育课。15:30,一天的主要课程都结束了。从16时开始,就是艺术课和活动课。今天,徐之彦要参加足球训练,我们就到训练场去看。原本他和其他一年级的小朋友一样,都要参加芭蕾课,不过足球教练认为好动的徐之彦是棵踢球的“好苗子”,所以把他拉来练足球。徐之彦一记“长传”,刚好踢到我们。小男孩不好意思了,捡起足球立刻远远地跑开了。
而这个时候,在4楼的活动室里,徐之彦的同学们正在上芭蕾课。
“我就很赞同寄宿这样的方式。”芭蕾舞老师欧阳云鹏是国家文艺一级演员。他的理由是:“家长要孩子学这学那,双休日也不放过。孩子累就不说了,其实家长也很累。寄宿了,音乐、舞蹈、绘画都在学校里解决,双休日反而空下来可以玩了。”
不知不觉天黑了,已经是19:00了。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这真是忙碌的一天。平常这个时候,是小朋友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不过这天,正轮到徐之彦他们班上生活课。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堂生活课却相当有趣。
“洗脚首先要在脚盆里放水,那么水放多少呢?”老师问。
“放到白线那里。”小朋友们齐声回答。
“为什么要把水放在这个位置上呢?”
一个小男孩没等举手就抢着发言:“我知道,如果水放少的话,只能把毛巾浸湿,毛巾一吸水,就没有水可以洗脚了。”
“水放太多的话,我们把脚浸进去,水会漫出来的。”“还有,还有,如果水放得太多,我们力气小,拿不动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连平时很少举手的徐之彦也抢着发言。
成年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一年级的小朋友却当知识来吸收,而且学得不亦乐乎。
生活老师陈礼洁课后向我们解释:“这些生活技能,家长会让小朋友自然学会。可这里不教不行,因为他们寄宿,每天都会碰到这些问题,必须早早学会。”陈老师说每次生活课的内容,都是老师们观察小朋友们的日常起居,自编出来的,真正是“有关生活的课程”。
晚上八时半就寝
孩子们乖乖地躺在床上要睡觉了。枕头边的两只小熊陪着徐之彦。我们逗他玩,要拿走一只,他很不情愿,说是妈妈送的。
“想妈妈吗?”他摇摇头,又点点头,“有时候想,有时候不想。”
“他刚来的时候还哭呢!晚上我听到的。”“室友”杨泽中插嘴道。
“你也哭的呀。”徐之彦不服气了。
“来校的第一个月,有的孩子晚上想爸爸妈妈,会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张臻宇说,“所以学校组织了一些活动,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克服想家的情绪。毕竟,这是寄宿学生要‘闯’的第一关。”
徐之彦的妈妈盛闻青曾担心儿子不能适应寄宿,后来又担心适应了学校,会和父母产生隔膜。两个月过去了,如今她完全放心了:“我觉得孩子寄宿后,跟我们更亲了。”盛闻青每次接儿子回家,光徐之彦在学校里快乐不快乐,母子俩就能聊一路。
“要保持亲子关系,事实上不在于一定要天天见面。如果在每周一次的碰面中,父母能与孩子平等交流,一样可以走进孩子的世界。”章友德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结论也很乐观。
孩子们房间里的灯熄了。我们离开徐之彦宿舍的时候,只有走廊里的灯,正照着门口一双双放得整整齐齐的小鞋子…….
爸爸也来管教育 2006-3-30 20:49
需要学校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寄宿学校终究不是一件好事,除非迫不得已...
.
daifangsandy 2006-3-31 11:09
父母的狠心,总要找些理由来做托辞。.
ctowjhon 2006-3-31 11:27
回复 #3 daifangsandy 的帖子
哈哈.
R&W 2006-3-31 13:15
这个这个...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心酸?.
janey_yj 2006-3-31 13:24
我也一样,看着看着不禁眼睛红了,这些孩子会早早地懂事,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办?在家里也要让他锻炼一下了.让他多与外面接触,多了解,.
小熊妈妈 2006-3-31 14:30
看完了,刚刚心动着呢,一看到其他MM的帖子,觉得也很有道理噢。.
阿瑶0422 2006-3-31 14:49
这些“离家”的孩子,会不会因为住宿而与父母隔膜;会不会因为锻炼了独立、自理能力而在心理上早熟……或许,时间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
其实不用等这样久,我父母那代人,学历越高越是看重事业,很多将孩子放全拖幼儿园,起码他们单位都是这样.孩子怎样都会长大!也没什么了.与父母隔膜还是看双方的性格.独立生活能力是锻炼了..
angelazh 2006-3-31 19:04
偶很排斥寄宿。
为什么非要孩子很早就很老练呢?幼年的孩子理应天真任性,撒娇发嗲。。。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偶觉得每天看到他,陪着他克服困难和惰性,慢慢长大是件幸福极了的事。.
小斐1015 2006-4-2 17:37
*** 该贴被屏蔽 ***
fairyzhu 2006-4-2 18:25
从理智上讲,如果有个各方面都很好的寄宿学校,寄宿是不错的。专业的教育,统一的管理,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思考能力,处世能力都可能比家庭教育地更好。寄宿过的孩子和非寄宿的孩子在很多能力上真的具有差别。
从感情上讲,一个孩子一生真正和父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以父母亲为依靠的时间只有20年不到或更少。在双方的人生岁月中,这并不算长,如果我们还要人为地去减少这些美好的日子,其实是在减少双方的快乐。和很多妈妈比起来,其实你并没有真正地参与你孩子的成长。.
泡泡龙 2006-4-3 08:58
全托,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下面转贴全托者的亲身经历,希望MMS慎重考虑
全托对大人的解脱是不言而喻的,而家长也都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大多家长都会看孩子的反应,通过和孩子交流来了解孩子对全托的适应程度。但孩子究竟能表达多少?是否有深层次的东西孩子无法表达却又影响他一生?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你再问你的孩子全托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孩子的回答会不会给你带来震惊?我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替你的孩子说说他无法表达的东西吧。
我从2岁半到上学前都是在全托幼儿园。我今年32岁,我上全托的时候也就1978年左右,当时我妈的工资36元,我的园费27,拿现在的话说就是贵族学校。和现在的教育方式比起来,当时我上的全托应该就是用“蒙氏”方法教育,现在看起来也非常科学、非常先进、非常人性化。但是就是这样的环境依然对我的心理造成了影响。当时不仅我,我们全班的小朋友都有一个担心,就是——父母是否不要我们了!!(这点是不是每个父母都能想到?)上课的时候非常开心、玩也开心、吃的也很好、老师也很和善,可是无论外部环境怎样,都不能打消我的担心。睡觉的时候担心醒来时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在,老师也没有;星期六(那时只休周日)担心爸妈不来接我;星期一妈妈送我去幼儿园担心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他们;别的小朋友父母来探望,就很伤心很伤心,怎么我爸妈不来看我。每次睡觉都有小朋友哭,开始是一个人哭,怕老师听见怕小朋友笑话,一会哭的人就多了起来,都想爸爸妈妈,都担心被抛弃。
刚去幼儿园的时候我没那么多想法,总是很新奇,很开心。可是其他小朋友会担心,睡不着觉的时候大家会悄悄讨论是不是会被抛弃(当时还不会用这么深奥的词)。那时侯远远的看见妈妈来真的兴奋,不是因为长时间没见到她,而是放心了。和妈妈离开幼儿园的时候看见其他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就担心他们是不是真的没人要了,下次是不是轮到我了。
当时我哥已经上小学了,我很羡慕他,他每天都能回家。我经常问我妈为什么我不能天天回家,为什么他们不要我了,我什么时候才能不用住在外面了。虽然我父母总是和我讲道理,向我保证,而且他们几乎总是第一个去幼儿园接我,但我还是很担心,很担心。
小时侯我非常受老师喜欢,总是有优待,经常被派去劝其他小朋友不要哭,陪他们玩,我可以夸夸其谈讲幼儿园的好处,可以小朋友一说到“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一边劝他,一边自己担心。那时侯周一没啥感觉,周二回想起幼儿园正常的生活了,周三周四周五想家、想父母,周六兴奋、盼父母来接,又担心见不到父母。那时侯见到父母更多的是描述幼儿园的生活,新奇的东西,新内容、新朋友,不会表达我深层的想法,见到父母担心就没有了,就忘了,即使想起也只是问“会不会不要我?”的问题,但是答案永远不能让我放心,我只能等、盼。小时侯我做过很多让我终身难忘的梦,并不是梦的内容,而是梦里的感觉,那种和父母永远分别的感觉,实在是太可怜了。
自从我怀孕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绝不让我的孩子去寄宿制幼儿园,绝不让他再受当年我的那种心灵折磨。现在我也愿意向别人讲我的寄宿生活,毕竟向我这个年纪的同龄人有亲身经历的并不多。虽然我的经历可能不具有普遍性,可能你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是,一定有些因素是大人得不到信息的,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所见不一定是所得,所以,请谨慎选择!!切记,孩子现在还不会完全表达!!.
yingtao 2006-4-3 09:58
楼上说的好真切哦,谢谢你!其实我在女儿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都有过念头让孩子寄宿,因为没人带孩子,当时问过很多人,有个同事说她小时候家人给他全托的时候想尽办法要回家住,比如自己咬伤自己的手,然后说是小朋友咬的,结果终于给接回家了,所以她绝对反对全托!还有个同事女儿3.4岁的时候全托,结果弄的尿路感染住院,后来也转出来了,所以我想顶多是上初中的时候让孩子寄宿,不然孩子满可怜的.
joy妈妈 2006-4-3 10:27
回复 #11 fairyzhu 的帖子
很同意,其实好的寄宿制学校对孩子,尤其是在现在如此重压下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前面的说了自己小时候的寄宿生活的心理感受很值得深思,但是毕竟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环境、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那些工作很忙得家长能不能计算一下其实每天你和你的子女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少呢?寄宿制的孩子每个双休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这宝贵的两天比起每天没有质量的几小时我觉得应该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将孩子放入寄宿制的学校是为大人找到解脱。这也是对目前超前教育制度的一种抵抗。.
blanket_mm 2006-4-3 11:09
同意!
[quote]
那些工作很忙得家长能不能计算一下其实每天你和你的子女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少呢?寄宿制的孩子每个双休日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这宝贵的两天比起每天没有质量的几小时我觉得应该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quote]
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到谈不上是否“是对目前超前教育制度的一种抵抗“,只是不知道自己孩子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受伤害,这是每个父母的担心,这也是正常的。
希望更多的人能来谈谈寄宿制到底怎样,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它既然出现了,那么它到底会对孩子带来多大影响呢?尤其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象泡泡龙,有没有觉得其他方面比其他孩子更有长进呢?.
宝宝她爸 2006-4-3 11:20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我是反对将孩子送寄宿制的学校,主要原因如下,不知各位家长是否有同感.
1.西方对于这种寄宿制学校已经形成了几百年的管理经验,他们培养出来的这类孩子难免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而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环境能做到尽善尽美还是惟利是图,我觉得可能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目前的民办初级阶段,各种管理肯定不成熟,能把自己唯一的孩子给他们作尝试,我觉得家长的胆量大还是另有原因值得商榷.
2.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不是能用钱和固定服务管理模式能取代的,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当然每个家庭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而孩子的表达能力在孩童时也各有千秋,所以也造就了个性,因为孩子不能像流水线上的零件装配出成品.
3.环境是决定孩子今后长大成人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寄宿的学校里孩子肯定要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人在一起生活,而这么小的年纪肯定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养成了坏的习惯和品格,将来的纠正工作将更累.
4.当然寄宿制学校也有一些优点是不能抹杀的,但是我觉得其风险肯定很大,我不可能用孩子作这类尝试,关于类似报道,我觉得其商业目的更为露骨,因为几乎没有涉及缺点,那就是不正常..
夏雨雪 2006-4-3 20:03
QUOTE:
[quote]这篇报道我早就在晚报上看到过了,只不过那时候女儿还很小.
现在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静安小学是否是公立制的,算不算公立制中的重点小学,地址在那里?因为我很想让女儿上小学也寄宿.(女儿从托儿所大班开始就寄宿)谢谢! [/quote]QUOTE:
静安小学不是公立的,但也不属于纯民办.应该算转制的.
听静安区的一个老师说,每次区统测该校排在很前面的,特别是6年级的跟踪测试不要太硬当哦.
听这里的爸爸妈妈说,今年静安小学会招一个班的走读地段生,我想今年该校应该执行一校两制吧.
寄宿的为转制,走读的为公办.
地址可以搜索一下找的.
[[i] 本帖最后由 夏雨雪 于 2006-4-3 20:22 编辑 [/i]].
evekissoscar 2006-4-4 16:43
各位家长们,寄宿制没你们想得那么可怕;而要不要让孩子寄宿,应该取决于孩子的个性。当然,我觉得大多数孩子是可以胜任的。
3年前我尝试着让孩子进了威海路幼儿园,当然之前必须对孩子做大量的心理建设。在征得了他的同意之后,儿子开始了他的寄宿制生活。3年来,他的自理能力已经毋庸置疑,他不算是个性格开朗的孩子,所以作为妈妈的我,每到周末一定会抽出时间跟他谈心,了解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时了解他的心理状态。他也会跟我述说他的不高兴,但是相信孩子,他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 何况,我们谁没有不开心的时间呢?难道,在家里,孩子就不会被我们大人已有的不良习性所影响吗?而且客观上,如果没有老人的帮助,以现在的社会,我们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应付孩子的衣食起居。
所以,让孩子寄宿吧,我也正好筹得耐性尽量让他有个愉快的周末。
总之,寄宿与否,应该因人而异;即便寄宿,我们也还时时关心着我们最爱的孩子。.
blanket_mm 2006-4-4 17:42
楼上的,看了你的话,我的信心大多了。
宝宝今年要上幼儿园了,为上不上寄宿制的事心里反复了许久,很想知道小小寄宿生是否能快乐生活于其中。众所周知,即便不是双职工,父母也难免会被自己的事所困,能总是全心全意陪着他真是不易。我觉得与其每天让他过没有质量的生活不如积攒时间到周末,彼此都放松一下,过个快乐的周末。
楼上的妈妈,你是怎么样对孩子做心理建设的?怎样的孩子可以适应寄宿制呢?.
fairyzhu 2006-4-4 18:04
回复 #19 blanket_mm 的帖子
楼上的,想知道寄宿生的后遗症吗?
我们家女儿已经发誓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再也不要住寄宿了。她说大学也要上个天天能回家住的,到国外去除非爸爸妈妈一起去。这就是三年幼儿园寄宿的后遗症,情感缺失!
8过,寄宿的优点还是很多的,我分析了一些给她听,她也不后悔上了她那个寄宿的幼儿园(幼儿园还真的不错),只是觉得,如果上白天能上那个幼儿园,晚上能回家住,那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至于我的遗憾呢,就是某天突然发现孩子长大了,至于她是怎么长大的,我的记忆比起其他妈妈来,少得可怜:(
还有一件事情,现在我每次和她一起洗澡,我的水稍微热了点,她马上会联想到幼儿园集体洗澡的事情,因为幼儿园洗澡的水也很热的。我觉得她大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会留着这种记忆的。
[[i] 本帖最后由 fairyzhu 于 2006-4-4 18:08 编辑 [/i]].
夏雨雪 2006-4-4 22:01
回复 #20 fairyzhu 的帖子
不是所有的孩子寄宿后,都会产生后遗症的.
fairyzhu 2006-4-4 23:25
回复 #21 夏雨雪 的帖子
后遗症是绝大多数都有的,有的反应大点,有的反应小点而已。寄宿的孩子有哪个不想家,不哭的?只要她的记忆中残存这些记忆,便是有了后遗症了。
只是当寄宿的优势能弥补后遗症时,后遗症便不怎么突出了。其实我们至今也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孩子需要好的教育,但是家附近没有好的幼儿园,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获得一个特级幼儿园的名额,反差之大,很难放弃。
优势是优势,不能抹杀,但是每次洗澡说起幼儿园的“烫水”,做妈妈的怎么会不心疼呢?
我不能多说,多想其他的后遗症,想起来就很伤心。有时候也常常用一些优势来自欺其人一下。
我前面说了,寄宿其实就是理智与感情的较量,先问下自己想要什么吧。
[[i] 本帖最后由 fairyzhu 于 2006-4-4 23:31 编辑 [/i]].
blanket_mm 2006-4-4 23:28
哦,天哪,没想这么远。。。
想起自己小时每天放学都缠着妈妈不停的讲学校发生的趣事,妈妈是否听了倒没有很在意,那种倾诉的快乐却留在了心底。如果孩子在校受了委屈,因为寄宿就没有机会来排解了,这倒是个问题。有一天他突然长大了,也不向我倾诉任何事的话,我会非常难过的。
怎么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fairyzhu 2006-4-4 23:37
回复 #23 blanket_mm 的帖子
先写下你的鱼和你的熊掌是什么吧,有些鱼的获得有不同的渠道,有些熊掌没有就不会再有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才是正解。
[[i] 本帖最后由 fairyzhu 于 2006-4-4 23:38 编辑 [/i]].
evekissoscar 2006-4-5 14:31
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而且都有着他的两面性。这两天上班特忙,家里的宽带又出故障,等我有空再上来跟大家聊吧。.
eyemmm 2006-4-5 21:26
如果住宿的条件好一点,学校的管理人性化一点,我觉得住宿也不是坏事情。.
m宝贝 2006-4-6 00:35
我也反感寄宿制
几个方面来说:
生活上:
1.寄宿的孩子比在家的孩子行为习惯好嘛?
大多数人会认同。那我我要问问,为什么老师可以让孩子做到的,做妈妈的反而不能了?比如文中说到的自己洗脚叠被子,即使孩子叠的歪歪斜斜,为什么不能坚持并鼓励的让他们叠呢?多数时候是大人自己心疼孩子,觉得他们还小做不来的,或者是他们拖拖拉拉又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去做。明白了这点,那何不自己坚持做老师做的那些工作呢!妈妈应该可以比老师做的更好。
2.很多好的习惯其实只是无奈。
比如文中说到那些孩子吃饭又快又好,换一个角度去想,为什么我们在家的孩子吃饭又不乖又吃不多呢?是不是家里可以吃的零食太多了?孩子心里都明白,不想吃饭没关系,等会妈妈会给我吃零食的。
3.有些寄宿生必须做到的好习惯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在幼儿园里规定要教孩子自己大小便完后擦PP,有个朋友的女儿,有次回来外婆给她洗澡发现下身发红,就像婴儿的红PP一样,后来擦了婴儿尿布疹的那种药膏就好了。原因是孩子自己不会擦,天热又穿着小孩的那种连裤袜闷出来的。如果一周只回来一次的孩子,在园或者学校里出现这种那种的小毛病,家长会及时知道嘛。
情感上:
看了12楼的转载心里很堵的。
有个朋友,儿子上预备班了。有天说起,她说孩子大了跟妈不亲了。我问她怎么,她说以前读小学的时候回来总归跟她亲亲热热的,现在预备班了,开始发育了。出门她想挽着儿子的胳膊,儿子跟她说,你是女的别拉着我。[em17]
笑完之后心里好难过。真的,一个孩子跟父母亲密无间在一起的时间真的很短。现在我们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和理由把孩子和父母能够一起相处的时间缩的尽可能的短,有一天等我们想和他们在一起,想体验老老小小一家子的天伦之乐时,会发现根本不可能了。听人说过这么句话:能抱孩子的时候多抱抱,现在不抱,等有一天你想抱都没得抱了。
现在是我们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去,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工作忙了,或者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我们送到寄宿的养老院去。我不知道会不会觉得在那里的时光比和自己的亲人父母子女在一起要更美妙。
理智上:
从学习到生活都有转职和专业的人员照顾,应该说是很放心的,而且现在条件不好的学校根本开不出寄宿。
但公式化的生活真的对孩子好嘛?很多问题可能不是1、2年里就能显现的。如果孩子将来非常符合家长的心意当然没什么,万一不是呢?的确父母自身也难免存在问题,可自己带出来的孩子再怎么有问题起码不会怨天尤人,起码他们每一个成长过程都是我们共同经历的。.
evekissoscar 2006-4-6 12:00
寄宿吗?因人而异。。。
我觉得这个问题存在的前提是客观因素无法满足孩子每天回家。对于那些有时间,有耐心的父母,当然应该让孩子远离寄宿生活。
我跟老公的理念是不想让老人插手儿子的成长过程,因为我家的老人擅长的就是溺爱。 不靠老人,只能是自力更生了。早上6:30起来为儿子准备早饭,晚上全情投入陪他玩耍,学习?我们显然也做不到。所以,我们就想到了全托,就像各位认知的,有全托条件的幼儿园也不会太差吧?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开始搜索全市的幼儿园,我们以公立的为目标,因为公立的幼儿园通常比较注意幼小衔接,因为他们都是由统一教学大纲的,毕竟你还得为他的小学生活做考量啊!(不过从2005年开始公立幼儿园已经取消寄宿制了)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静安区一级示范幼儿园。如果没有找到让我们满意的幼儿园,我想我也会退而求其次的放弃上班的机会,全职在家带儿子吧。
心理建设,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而且先要从自己做起。我不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在我怀孕的时候,就了解很多育儿的知识, 而不是所谓的育儿常识。 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就常常当他是可以沟通的对象,久而久之,我们的互动就越来越好。在他还在幼托办的时候, 我就跟他提起全托的事,告诉他妈妈会在他上小班的时候回去工作, 让他周一到周四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过,周末才回家。还会跟他描述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形,让他心理上有个准备。当然罗,他也不是我的瓷娃娃,就那么听话,刚去全托那会儿,还是经历了所有孩子都经历的不适应,毕竟换环境了嘛。
还有很多要写,可是到吃饭时间了。
注:这是给与我类似情况的妈妈的一点分享。如果你没有让孩子寄宿的心思,fine,你完全不用看[em0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