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雷妈 2006-1-13 15:24
通透想教育
作者:壮咪妈
我觉得我把教育想得比较通透了,在现阶段。
教育的成功依靠三方面:性格习惯,智商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性格习惯决定了通往人生的大方向,智商能力是在这个方向上能走多远的根本,达到某一阶段的早晚则是跟得到相关知识的早晚有关。 因此,“性格决定命运”,而培养能力是智力开发,这两方面发展则直接决定了知识吸收的效果。
开朗,自信,喜乐,豁达是性格,认真,坚持,忍耐,仔细是习惯。性格的培养依靠依恋和放手,可以让孩子们有稳定的内心,安全的感觉,对世界没有戒备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周遭的勇气和行动。立规矩则是培养习惯的手段。良好的性格习惯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基础。
性格习惯的培养绝大部分都是由家庭教育来完成,3岁之前是为此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三岁看小”,7岁之前则是巩固和深化基础的时期,人一生最基本的性格习惯在7岁时基本形成,因此“7岁看老”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智商是能力的天生因素,教育可以开发但无法颠覆性的改变智力。 能力包括交往能力,行为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观察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创造能力等等。这部分的教育是家庭,幼儿园,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3岁到7岁的幼儿园生活是这些能力培养建立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因此幼儿园安排孩子们集体活动培养交往合作,给孩子们读书加强语言理解,拼图帮助逻辑思维,运动增强协调平衡,剪纸涂色找不同锻炼理解能力动手等等。 家庭里面也有很多机会通过日常活动增加孩子的能力。这段时间的教育重点是增强能力开发智力,而非知识的学习和灌输。
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的灌输,区别在于前者是让孩子们完全独立自主的环境里,自己去发现挖掘和激发出自己天生的潜能和智力,这个过程中,家长指导得越少,给得标准答案越少,孩子们越能注意力集中, 不得的尝试,对错的反复,熟而生巧也才会越有效果。 教育应该做的是提供机会,鼓励和保有孩子们不间断尝试的兴趣和坚持。能力有了,什么时候学会那种知识只是选择和时间问题。
学龄孩子不爱学习标示着学龄前的教育已经出现了问题。
7岁之后,孩子们进入逐步增强的长期的学习知识的时期,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在于,要非常小心的设计教授知识的方法,以便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深化能力的培养。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超前灌输在短期的知识水平上很见成效,却可能严重影响孩子基础能力的提高,从长远看也许事倍功半。 在此阶段,教育的责任是学习方法的合理设计,知识的正确教授,兴趣的持续培养,以及能力的进一步强化。
有了以上这些基础,初中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们应该有能力更自主,更多的全权负责自己的事物了。高中大学时候的孩子已经建立了自己特有的贯穿一生的性格习惯能力,是书面基础知识学习的冲刺期。这时候的孩子不爱学习,或者不能学好,要改变就不是朝夕能够做到的了。
教育是这样复杂的大工程,可惜很多家长把大量时间精力仅用在知识的教育上,却常为效果的不理想而沮丧。.
唯吾德馨 2006-1-13 16:17
开朗,自信,喜乐,豁达是性格,认真,坚持,忍耐,仔细是习惯。性格的培养依靠依恋和放手,可以让孩子们有稳定的内心,安全的感觉,对世界没有戒备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周遭的勇气和行动。立规矩则是培养习惯的手段。良好的性格习惯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基础。
很有启发。.
lisa.wang 2006-1-14 18:38
写的太好了,不是有水平,有思想的家长是写不出的,谢..
alsia3 2006-2-9 15:48
厉害,壮咪妈是教育学者吧
通透想让我看了三遍,想了又想
顶.
小宝 2006-2-9 17:07
可惜很多家长把大量时间精力仅用在知识的教育上,却常为效果的不理想而沮丧。
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