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

晓予妈妈 2005-10-14 10:00

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

以一是东展小学一一年级的老师写的,我想对那些有孩子将要上小学的爸爸妈妈会有所帮助。

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
    当孩子6岁时他将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小学,这是他们的一个全新的人生起点。爸爸妈妈的话题也从孩子吃什么食品、玩什么玩具、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等渐渐转入如何挖掘孩子的潜能天赋、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等。而现在,随着入学时间的接近,许多家长面临着孩子入学的问题。这个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孩子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感、新的动力。如果父母能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注意因势利导,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对孩子将要就读的小学和小学生活进行了解,那么在这个阶段,家长、老师和孩子该做些怎样的准备呢? 作为一个从事小学一年级教学的老师,今天我来谈谈体会和感想,并为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希望对每一位家长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这些大班的孩子们能在家长、老师和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踏入小学的大门,迎接人生的一次转折和飞跃。
    当然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作为家长,必须先认识幼儿园和小学学习与生活存在的差异。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以教为主,它们在作息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陡坡"。那么到底有哪些差异呢?
    一、教育的性质、目的不同: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没有考试考查,主要目的是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能力方面的一部分准备,是教育和保育相结合;而小学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是教育与自学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通过各种考试考查,检查学生是否合格,并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考虑将来的发展目标。
    二、教育的内容不同:幼儿园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达到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以符号为媒介、文本为载体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三、教育的方法不同:幼儿教育多采用归纳法,以游戏为主,让孩子在活动中看一些现象、事物鼓励孩子自已开动脑筋总结规律;而小学教育多采用演绎法,以学习为主,即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及练习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
    四、生活作息不同
    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是游戏、活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4--5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比幼儿园多出3、4倍。
    幼儿园强调一个活动中的动静交替,如语言活动、音乐活动,中间还有户外活动等,就是说活动大于坐着的时间,适合孩子的特点。虽然幼儿园大班的上课时间已经在35分钟左右,但与小学相比,且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才能让孩子动起来,孩子就会坐不住了。
    幼儿园里的,白天可以午睡二个半小时,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的孩子,中午在学校就餐,午睡不能保证,加上下午一点半左右上课,下午的学习质量就难以以保证,上课时无精打采,哈欠连天。
    五、师生关系不同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每时每刻都有一位教师、一位保育员伴随左右,如同母亲般随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一个班五、六位课任教师,一节课一轮换,每班一位班主任,一位副班主任,在生活上教师往往会鼓励孩子独立解决困难, 她们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启发者,不再以照顾学生的生活为主要任务。
    六、评价的手段和标准不同
    幼儿园里的孩子家长对其要求相对宽松,吃好、睡好,学习上能过得去就可以了。但到了小学,有了作业、考试的要求,家长对孩子就会变得严格许多,这时孩子有可能产生情绪变化,如"爸爸妈妈以很关心我,现在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另外,幼儿园孩子每天基本是空手入园、离园,即使有时带回去一些练习,迟交的话老师一般都充许过一二天带来。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在幼儿园里有什么任务,基本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家长看、家长准备,孩子的依赖性很强,而小学差不多作业加口信有五、六件事情,如果孩子识字少,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就很容易忘这忘那。
    正因为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有着许多的不同点,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幼儿园做小朋友,变为小学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孩子就会有诸多的不适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学习兴趣减退、成就感减弱,既而会造成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变得不喜欢上学。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内容上一方面存在着知识性的学习内容的重复、交叉现象,孩子到了小学,发现自己要学的很多东西在幼儿园都已经学过了,都会了,因此感到没意思。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些小学教师行为指导比较单一,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策略。
    2、学习效率低下,上了一天的课,回家却什么也不知道,做功课拖拖拉拉,一点点的作业要做好久。这主要原因是幼儿园时期,家长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和良好的素质品质的培养重视不够,只注重孩子的是否活泼聪明而忽视了基本习惯的培养和遵守规则的训练,使幼儿生活和学习制度上的不衔接。  
    3、疲惫、贪睡,食欲减退,活动能力降低。教育要求上的不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要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幼儿园没有作业、考试及分数,但到了小学,不仅每天要完成作业,还可能要参加一些不定期的考试、测验等,使儿童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与幼儿园不同的作息时间及快节奏的课程安排,使孩子无法适应。另外,孩子刚刚进入小学,往往会对小学的各种生活充满新奇,过于兴奋,这样回家后也会造成疲劳感。
    4、与同学之间无法和谐相处,即不容易被别人接受,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长处。等等
    跨进小学,孩子面临的这些问题,从意识到行为习惯;从生活技能到自理能力;从独立性到社会性;从智力思维品质到非智力因素。对儿童来说,上小学是一件大事,也是儿童生活中一个大的转变、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面对这个转变,能顺利实现从幼儿教育阶段到小学教学阶段的过渡,我们幼儿教师和父母应该努力使幼儿做好入小学的准备工作。
    一、心理准备
    1、培养孩子向往小学生活。
    让孩子知道我已长大了,转眼间就快要告别幼儿园背上书包去小学,学习更多的新知识了。小学对幼儿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家长可以在入学前带孩子熟悉小学的学习环境,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比较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上课、作业、考试等情况。看看小学生在清晨怎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看看小学生怎样上课做操,告诉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真棒,鼓励他们喜欢学习,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培养孩子向往小学生活。此外,家长还要对孩子多讲有关学校和老师的好话,千万别说"你不听话,进了小学,看老师怎么收拾你"之类吓唬的话,也不要说"暑假快玩吧,上了学就没时间玩了" "不上学就要收骨头"等这类误导的话。总之,不要让孩子惧怕上学和有心理压力。孩子入学前心理上要放松,家长要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开心;
    2、鼓励孩子独立的自信心。
    告诉他"长大了,马上要当小学生了",要让他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很能干了,不能再自由散漫,不能再依赖父母亲了。要让孩子有信心,想做一个好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入学后,孩子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家长要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平时要经常给孩子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并鼓励他们按时完成,比如扫地、整理衣橱、收拾碗筷、购买简单物品等。同时,经常鼓励他说:"你真的长大了,瞧,这件事做的多棒啊!真像一个小学生。"
    3、注重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发展幼儿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意性,使他们形成刚开始学习的小学生必须具有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听讲能力和集中注意力,遵守纪律,克服困难,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正确态度,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做一个善于接受知识,会学习,愿学习的人,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们只有尽力呵护,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得到发展,孩子才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当今时代还要针对孩子生处优越环境却又经常独处的特点,家长将重点放在乐于合群,兴趣广泛,情绪愉快,胸怀宽广,敢于创造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行为准备
   (一)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1、可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是文明、礼貌的行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训练,帮助孩子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克服冲动与攻击性,培养一定的礼仪规范。
    2、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适当减少游戏时间和延长学习时间,多安排棋类、拼图、听故事等安静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同时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学着自己做,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3、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孩子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孩子上学,虽然有的是家长接送,但让孩子熟知交通规则十分重要,孩子上学、放学回家的一些注意事项,家长也应再三叮嘱,并让孩子牢记在心。
    4、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还要孩子要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
   (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① 培养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一些观察、记忆的要求。比如,请孩子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语言加以表述。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游戏,如让孩子听家长指令做事,家长提示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孩子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逐步完成。
    ② 培养孩子听、读、写能力。家长应选择孩子喜欢的儿童读物,每天指导孩子阅读。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下棋、折纸、画画,既可以让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绘画,使孩子能熟练运笔,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
    ③ 识字能力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尤为重要。以鼓励为主,在情景中识字,切忌训斥和打击。
    2、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这样,让孩子主动与不认识的小朋友打招呼,教孩子一些解决纠纷的方法,还要学会说"对不起"。
    3、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助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做家长的必须提高自控能力,不絮叨,不说反话,不额外加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较宽松合理的环境下用科学的方法学到必要的知识。
    三、物质准备
  在家里准备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孩子学习,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准备桌椅、台灯,不必高档豪华,要紧的是桌椅的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相配,台灯必须有利于保护视力。
  准备书包文具,特别要注意简洁耐用、经济实惠,切不可"哪个贵买哪个"。
  准备好手帕,孩子用手帕好处很多,诸如:吸水性强,适合孩子好动多汗的需要,还可乘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
    准备雨具(雨衣、雨伞、雨鞋)、遮阳帽,不必讲究高档,却必须选择色彩明朗的。孩子个子小,在马路上行走,用色彩鲜艳的雨具、遮阳帽,最好是红色的,可以引起司机及路人的注意,有利于安全。
    四、健康的准备
    要使幼儿有强健的身体,小学阶段是以学习为主,要求小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较紧张智力活动:只有健壮和精力充沛的儿童为能愉快地胜任小学阶段的任务。作为家长,应该知道这一阶段的孩子已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要求相对较多,但是这一时期中的孩子饮食往往偏于单调,还有些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所以合理地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多参加体育运动,使孩子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有健康的身体和气质。
    在这个阶段,我们作为家长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问题和由此形成的后果:
    1、盲目超前:如拼音、计算等。这些造成的后果是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会形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的学习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问题。
    2、重点偏移:只关心孩子上哪一所重点小学,打听学校里入学考试考些什么。忽视了对孩子个性的了解与习惯的培养。结果孩子入学成了家长的事,而不是孩子的事。选择的学校是家长需要的而不是孩子喜欢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始终处在被动状态。
    总之要在减少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使幼儿在各个方面作好准备需要幼儿园教育,也需要家庭教育,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孩子幼小衔接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第一过渡期,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家成妈妈 2005-10-14 10:25

好帖!谢谢!.

shelly妈 2005-10-14 11:46

好贴!多谢!.

合雨 2005-10-14 12:41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shelly妈[/i] at 2005-10-14 11:46:
好贴!多谢! [/quote].

豆妈 2005-10-14 12:47

好东东, 谢了!.

emily妈妈 2005-10-14 16:06

非常全面,
虽然我的囡囡才读小班,
但读了这篇文章后,
让我更多的去考虑,
在孩子读幼儿园期间需要如何引导孩子,
好为孩子日后读小学做准备.

yaya 2005-10-14 16:12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shelly妈[/i] at 2005/10/14 11:46:
好贴!多谢! [/quote].

小源妈妈 2005-10-14 16:28

挺好的,先收藏。.

dfnygs 2006-4-14 14:00

真是好贴,记住了!.

云轩妈妈 2006-4-17 10:42

回复 #6 emily妈妈 的帖子

55手先,我也是同感啊!感谢LZ的帖子这么全面的介绍,幼儿园时期的培养方向更加明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

Processed in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