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新教材为什么没给学生减负

雷雷妈 2005-6-28 11:15

新教材为什么没给学生减负

[b]新教材为什么没给学生减负[/b]

  2005年06月17日中国青年报

  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杨芳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眼看就要期末考试了,在北京一个研究所工作的李女士遇到了一件尴尬事。
上小学一年级的侄女在复习英语,她拿出课改之后漂亮的英语书指出一个单词
“hopscotch”来考姑姑,还真把李女士给难住了。李女士求助于英汉词典,然
而,词典里也查不到。还是侄女的英语课本给了解释:“跳房子(一种儿童游
戏)。”“我没想到自己会不认识小学一年级的英语单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
她哭笑不得。

  这两年,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李女士的经历。他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可真
不容易,课本越改越难、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而玩儿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正在全国轰轰烈烈进行着的新课程改革,虽然宗旨是要减轻学生负担、培养
学生综合能力,但实际效果和预想似乎有一段距离。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的小学老
师小裴说:“本来以为课改之后学生的负担能减轻一些,没想到学生的负担没减
反增,教师也忙得团团转”。甚至有教师抱怨:“这样的教材根本没法教。”

  没有中小学教学经验却在编课本 学生理解不了就死记硬背

  “新教材有些地方看起来容易了,但是有些地方却比旧教材难了。”小裴老
师告诉记者。

  有一次小裴老师路过一个三年级的班,看到教室的黑板上写满了单位换算的
公式,其中有“1公顷=()千米”、“1千米=()公顷”……“这不是五年级
才学的吗?”小裴老师问正在写板书的同事。同事回答,他们学校使用的这套新
教材已经把这些内容挪到三年级了。这位老师已经用了很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
“公顷”、 “千米”这些概念,试图让学生们更形象地记住这些单位之间的换
算关系,“可是太难了,他们根本分不清哪个单位更大,也记不住没有任何规律
的换算公式,现在只好用笨办法,把这些公式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天天背”。

  北京市东城区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

  这位老师已经教过好几个版本的教材了,非常有经验,因此,学校让他编写
四年级新课程的教辅材料。在编写过程中,这位老师发现,很多旧教材中六年级
才出现的课文,现在已经挪到了四年级的教科书中。“现在的孩子已经够累的了,
怎么还要加大教材的难度?”这位老师很困惑。

  北京工业大学的蔡教授坦言,现在这套新教材的编写者很多是各学科的专家、
院士,这些学者们几乎没有在中小学的教学经验,也不太了解中小学的教学实际
情况 ———“很多学者是本着‘我这门学科一定要后继有人’的想法编写的教
材,因此,一些微积分、统计等大学学习的课程被‘下放’到了中小学的课程中
来了”。

  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小学的教导主任陈老师也介绍,一些专家在编写小学数学
教材时竟然搬来了大百科全书。陈老师感慨:“不少专家在介绍新教材的时候都
说‘这套教材既尊重了自然科学规律又结合了实际’,我要说的是,专家们是不
是首先应该想到尊重孩子的实际”。

  把数学中最精彩的部分给删了

  “新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课本看着很花哨、简单,也很生活化,孩子们一看
就会喜欢”,小裴老师说。

  然而,让老师们觉得别扭的是,新课改删掉了一些本不该删掉的内容。

  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教高中物理的彭老师说,他现在上课感到非常吃力,在
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时,他提到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发现学生们一脸茫然。“怎
么会不知道呢?”他很奇怪,询问初中数学老师后才知道这些定理在新版教材中
被删除了。所以,很多老师不得不再给学生补课。

  不少老师认为,新课改的这种改法无异于“丢掉西瓜捡芝麻”。“因为把数
学中最精彩的部分给删除了”,唐老师说。据唐老师介绍,现在很多几何的知识
都不需要学生学习证明的过程,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原理,教材上
只要求学生们把三角形用剪刀剪开,然后再把3个角进行拼接,从实验中得出原
理的结论。

  “要知道,数学最精彩的就是严格的推理和论证,可现在呢?这样的课程让
学生失去了一次推理论证的美妙享受。”唐老师说。

  课堂上没讲作业和考试中却出现 加课补课没法避免

  有些知识课本中减去了,可是又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了。

  赵女士指着孙女的作业本跟记者说:“这些题多像‘开心辞典’(中央电视
台一档著名的益智类节目)中的题,我都得想一会儿才能做出来。”

  赵女士的孙女在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的一所小学上一年级,孙女的作业平时
都是由赵女士来辅导。“他们作业中的很多题都是书上没有出现过的,可能用书
上的某些知识也能解答,但是不知道得绕上多少个弯。”赵女士说。

  赵女士反映的情况在小裴老师那里得到了印证:现在的教材,每本书都配有
一本“伴你成长”、一本“学力水平”,学生在这两本辅助图书中完成作业,
“但不知道怎么搞的,这两本该与教材配合良好的辅助习题,却有很多都是课本
上没有讲到的内容”。

  海淀区的唐老师说:“现在别说是初中的数学作业难,就是小学的数学题也
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做不出来,很多作业题都来自奥数”。这样,老师利用一些活
动课或其他时间给学生补课就在所难免了。

  “教材有了新的变化,但是考试的变化并不大,尤其对于中学来说,很多课
本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在中考和高考中很有可能涉及”。唐老师说。

  家长仍沿用原来的教育方法不自觉地给孩子加码

  不适应新教材的还有家长。

  赵女士最近给上一年级的孙女楠楠额外增加了作业:抄写语文课本上出现过
的全部生字,直到所有的全能听写正确为止。

  原来,楠楠的课本上把生字分为“会认”和“会写”两种。按照书上的要求,
奶奶只需对“读一读”、“认一认”的生字让孙女读一读,“写一写”的字才必
须督促孙女听写。“我知道让孩子把那些本该‘认一认’的生字也全部写会挺难
的,但是,课文里出现的总该让她会吧”。

  小裴老师介绍,这次新课程虽然增加了一二年级识字量,但是明确区分了
“会认”和“学会”两种标准,其中要求完全“学会”的只有800~1000个,比
1993年实施的“大纲”所要求的1250个要少得多。

  “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完全遵从书上的要求,结果,本来学校已经减下来的负
担又让家长给加上了。”小裴老师说。

  老师在教材混战中乱了方寸

  记者 樊未晨 实习生 杨芳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很多老师都表示,课程改革从根本上看更符合教育规律了、更加科学了。但
是,当新课程降临到每个老师身边时他们又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次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的地方差异,允许不同地区根据
地方的特点编写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教材,因此,现在全国除了“人教版”的教材
外,很多省都相应地编制了本省的教材,还有一些大学也参与到了教材的编写过
程中。

  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使得“因材施教”成为了可能,但是也因此产生了
另外一个结果:教材的版本过于繁杂。据报道,仅2004年暑期,高中新课标教材
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4个省进行推广时,就有54个版本的教材参与了推广。
有人说课程改革首先引发了教材的混战。

  教材的繁杂给老师们带来的还只是忙乱,真正给老师们带来困惑的还是新旧
教育理念的更替。

  新教材特别反对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
师应该起“导”的作用。以学生为本是好事,但是问题却在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

  安徽黄山的小黎老师已经有7年的教学经验,但在面对初一的立体几何题时,
她却犯了难:一节课都快结束了可是全班还没有人能够独立地做出来。“并不是
这道题有多难,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太难了”,小黎说,“我已经越来
越不知道怎么教课了!不知道怎样才能不通过讲述来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不知道
学生哪一步需要指点”。

  小黎的难题几乎每一个使用新教材的老师都遇到过。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唐
老师说,他所教的实验班的学生也是经常“大眼瞪小眼”,20多个人,只有两三
个人能够自己“悟”出答案来。

  “不是我们不想启发学生,也不是我们不想让学生通过谈论、探究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我们实在是不会引导”,北京一所小学的小裴老师说:“我们也曾
经是学生,就是被‘满堂灌’地学了出来,我们也用‘满堂灌’的方式教了这么
多年,突然一下子换了新教材,我们怎么可能一下子改变?”

  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方式,面对看似简单实际更难的教学内容,再加上还悬在
老师头顶上的分数和升学压力,很多教师只能使用已经很熟练的“灌输”方式。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在采访中很多老师都表示能理解课程改革的方
向,但是仍然觉得现在的改革“太理想化”了,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
师水平的真实状况。

  教育学博士、现在在北京某中学从事管理工作的王月胜说:“教育改革是最
不能做实验的改革,对它的改革应该有更加完整的考虑,现在出现的很多问题都
是教育系统内部在打架,都是因为某阶段和某阶段的教育改革不衔接造成的”,
王博士指出,现在很多改革更多地停留在小学阶段,这样小学所学的课程、贯彻
的教育理念与中学不能完全对接,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改革不能走回
头路,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有多大的困难也应该
坚持改革的方向”。.

爱子 2005-6-28 13:23

其它学科我讲不清,但是小学英语教材里出现硕士生都不知道的单词,我感到还是正常的呀。现在的英语学习更注重口语,更贴近生活。单词量是大的,但是一年级不要求SPELL,就还好啦。.

linjing 2005-6-28 15:36

我的宝宝还没有开始上学,但是所有正在上学的家长都跟我说了一句话,你的好日子将要结束了,迎接你的将是不见天日的陪读日子。现在终于明白是什么原因了。伤心.

爱子 2005-6-28 15:49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linjing[/i] at 2005-6-28 03:36 PM:
我的宝宝还没有开始上学,但是所有正在上学的家长都跟我说了一句话,你的好日子将要结束了,迎接你的将是不见天日的陪读日子。现在终于明白是什么原因了。伤心 [/quote]


没有办法的,只要制度不改变,就只能接受这样子。不是有些家长还在担心考卷太简单,自己的孩子水平显不出来?(我看了其它的帖子)。说心里话,我跟这些家长是一样想法的。孩子压力太大了,心疼。可是学校减负了,心里又笃笃咚。至于怎么样的童年才是幸福的,我是同意千零的讲法。这跟学习,学校没有太大得关系。.

florence 2005-6-29 10:52

原来编教材的都是老院士,老教授

怪不得老师也难以适应了。苦的不单是学生,还有老师啊!.

白兔MM 2005-6-29 12:23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linjing[/i] at 2005/6/28 15:36:
我的宝宝还没有开始上学,但是所有正在上学的家长都跟我说了一句话,你的好日子将要结束了,迎接你的将是不见天日的陪读日子。现在终于明白是什么原因了。伤心 [/quote]
从孩子出生好日子就结束了,随着孩子的长大,会觉得责任越来越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教材为什么没给学生减负

Processed in 2 queries